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君难入瓮-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谢太尉一撩官袍跪下,诚惶诚恐的答道,“臣不敢!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为人臣者,自当为上尽心,岂有责怪陛下之理?”说完后他暗叹一声,心道,陛下的心意谁不知?想必难过得不比他们少,要怪,也只能怪他们宛君的命不好,才会有此一劫。

偌大的宫殿上,寂静无声,帝不言,臣不语。良久,陈天翼才转过身来,还亲自扶起谢太尉,太尉略显苍老的身子战战兢兢的起来,不敢借圣力,一如他的为人,中规中矩,从来不敢僭越分毫。

这样的人犯上作乱?真是千古奇谈!要作乱的怕是那些说他的人罢了。难道真以为自己是少年天子,什么都懵懵懂懂不成?他看得可比任何人都要真切,他们休想蒙他!

“谢卿家,退下吧!”陈天翼淡淡的下旨。

“那……”谢太尉忐忑出声,见君上已经寒了脸,只能识相的噤声,“是,陛下。臣告退。” 

“王成安,送谢爱卿出去。”陈天翼只冷声吩咐着。一直候在宫殿外的王公公恭敬的领旨,谢太尉长叹了一声,拱手行礼后,一直后退直殿门,才转身离去。

这时,陈天翼绷紧的身体才稍稍的缓和下来,待殿内无人时,才堪堪苦笑着,都要走!谁都要离开他!做这个皇帝有何用?忠心为国的,则被人时时紧逼,自私重利的,则是步步为营,片刻不让人安宁。外头那些跪着的,忠心是忠心,却也是不懂他,不知其中的厉害深浅,也跟着来烦他。

步青走了进来,单膝跪地回禀,“陛下,如今是正是秋老虎,天头热,外面那些文官恐怕禁不住来。”

“禁不住又如何?他们以为朕是有心打压谢家,若不收回成命,他们也不会罢休的,由得他们,等真的受不了来,自然会走的。你先下去吧!”陈天翼挥挥手,步青便退了出去。

陈天翼揉揉脑穴,眉宇紧了放,放了收,一时间身心皆累。想再看看奏折,却只翻了一眼,也就不想再理。蓦地碰到了御案角落的一个小锦盒,拳头握了握,随即又忍不住打开,里面是一沓信笺。

轻易抽出一张,一入眼,就是熟悉的清秀隶书,不算太规矩,可字里行间皆如温软耳语,缱绻呢哝,这漫长得如同度日如年的时候,只有这个,是他心底唯一的安慰。

累了,真的累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

他的初初,真的回不来了么?

轻轻的,信笺末上的提字“晴初”渐渐的模糊了,晕开一片墨黑的字花。
————————————————————————————————

当晴初听见文官在午门静坐的消息时,心里唐突了一下,不免想道,瞧这连方宸,平日里看着聪明,这会子怎么会这般的糊涂?她猜,爹爹若是辞官,大抵除了世家的关系,更多的是自愿的,他从前就一直唠叨着要辞官归隐,可那时先皇病危,而后新帝登基,一直都脱不开身,怕是想趁此机会退下来吧。

不过,依小七的性子,不会这么容易如她爹的愿。毕竟太尉一职,至关重要,若没找到合适的人替任都话……总之,小七做任何事,都有他的道理。

如是两日,有不少人顶不住烈日的煎熬,分分倒了下去。

晴初觉得不是办法,既然这事是以连方宸是首,那只要劝住了他,事情自然而然就能解决了。而就目前来说,只有一个方法。

  章节61
做人做事自当留一手,以备不时之需。
——《圣淑皇后语录》

晴初在脑子里仔细忖度了一番后才开始磨墨,继而竟是用左手执笔,洋洋洒洒的在信笺上写道,“贤兄别来无恙?偶闻得兄之举,一时惶恐,竟不知如何作应。弟身不在朝,不敢妄言,本应置身事外。可你我既以兄弟相称,却不能不管。弟曾习得,水至清则无鱼。古贤亦有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兄如此……且,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谁胜谁败,还是未知之数……”

而后,她用端正的小楷在信末署上“谢始”之名。通篇文章,无一字涉及朝廷党争之事,全是用弟弟关心兄长的口吻叙述。言辞恳切,以事论事,引经据典的说出对连方宸的此番举动的看法和建议。

最后晴初又再次审视了自己的这封信,确定无不妥当之处,才轻轻的吹干了信上的墨迹,细心叠好装入信封里。

亦或者,只有晴初的父亲谢延,才约莫知道她还会用左手写一手漂亮的小楷。因为写小楷,最不易露出她的心性。字映人心,而她惯写的隶书,容易让人察觉她的想法,她的心情,她的脾气,而小楷则不然。

以前晴初看《圣淑皇后语录》时,时常看见皇后多次提起一名聪慧的女子,就是会左右书写,于是她自己也发了决心要与之一较高下,所以才练了左手写字。既然她右手书隶,那左手自然得不一样,她就选了规矩的小楷,有模有样的练起来,开始只是好胜玩耍而已,到后来,是真的觉得这也是一个本事,或许将来有用也说不定,就认真的花了心思在上面。结果真的很快就派上用场。

连方宸也许不知,真正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不是太尉谢延,而是晴初。当年,在他入士前其实曾两次落第,十年寒窗一朝丧,他便心灰意冷的想回乡,奈何盘缠用尽,京中无人,竟是想归不得,落魄潦倒到要靠卖字画来筹钱。他本来就有一身傲骨,加之文人相轻,被及第的同伴嘲笑,更觉面上无光,连死的心都有。

晴初那时刚从桐月城回京,心情也不好,整日不是闷在房里就是在城里四处闲逛,偶然在一家茶楼里见到了一厥未填完的词,惊艳于上头的那“满腔抱负,十年求索,错,错,错”,继而问及题词之人,几经辗转,才得知他的近况。

那时,晴初单纯的是想以文会友,见到他郁郁不得志,便想凭己之力帮助他。不料,那连方宸亦挣不开男子的自尊,不想受女子的恩惠,情愿一生潦倒,亦不要晴初的好心,坦言,“大丈夫不吃嗟来之食”。同样年轻气盛的晴初见好说歹说,他还是冥顽不灵,一气之下就拂袖离开了。当晚她便与父亲说了这件事,父女俩还为此商谈了很久。

那连方宸空有抱负,却无施展的地方,本就郁闷在心。晴初那时在烨华原就是名人,风头亦盛,要一个满腹才华,有着铮铮傲骨的男子接受一个女子的帮助,怕是拉不下脸来。谢延跟她说,助人方法有很多种,用对了,就是帮人,用错了,即是害人,须再三权衡。

晴初细想一番,觉得父亲的话很有道理,是自己莽撞了。后来,谢延经晴初的举荐,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本着爱才之心,礼贤下士,终得到连方宸的尊敬,奉为恩师。谢延还向他推荐族中一个值得相与的子侄,让他与他通信,大家取长补短,此人就是化名为“谢始”的晴初。

于是晴初就是用左手小楷来与他通信,两人天南地北都可相谈一番,或论时政,或谈风月,彼此之间没有身份上的约束,交往也就少了几分功利,多了几分真诚。 

也正是在书法上颇有造诣的连方宸悉心的指出晴初书写的缺点,晴初才得以渐渐的改进,继而习得一手清秀的小楷。晴初是在后来的书信往来中,才得知原来先前连方宸所参与的两次科举,都是世家的人为主监考,所以一味的打压下层清流,扶植氏族的子弟,他才屡屡落第。这些,是大家深入了解以后,连方宸才慢慢肯交心托出的。

如是两年,性格迥异,男女有别的两人竟通过书信往来成为莫逆。连方宸也在慢慢的改变着自己,棱角不若先前初见时的尖锐,见人总有三分笑,场面话也越说越漂亮,可又能保持本性不改。

后来,陈天翼一改往年世家官宦监考的旧习,让尚书方鸿为监政,公正廉明,让很多平民才子也得一席伸展之地。连方宸与晴初同年科考,同朝为官,更在殿试上亲自拜服于晴初的才华,这态度的转变让晴初错愕不已,更明白了父亲当年说的话是对的。连方宸只是心气傲,倒不失为一个君子,至少,比她身后的榜眼探花都有风度。当年的他不是看轻女子,只是放不开怀。

说起来,在京中与她熟识的男子,除了已为帝皇的陈天翼,就是这位近两年以“不怕死”出名的四品言官连方宸了,虽然他的官职品阶不高,可是权力却很大,上奏谄臣,下判舞弊,为民请命。

晴初慢慢的回忆起来,原来晃晃眼,就是两年过去了,此时想起旧事,仍不胜唏嘘。她叹了叹气,拿起案上的信函,走了出去。她也知道,现在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君平岳,于是就大大方方的差人送信去乔家墨轩,那里的人收到以后,自知道如何处置。

那信,在送出去以前,曾落在君平岳手里,他也细细的读了一遍,或许,不止一遍,自己愣是没有回过神来。他幽叹一声,不禁摇头低喃,她又一次的让自己刮目相看!不愧是冠绝凤羽的才女,她还有哪一面是他不知的?那信里的字字句句,都可以奉为金玉良言,言辞温和却又不失严谨。他猜,定是与近日的罢朝事件脱不开关系。而他更隐约的觉得,这封信是扭转局势的一个关键,一个契机。她跟那连方宸竟还有这样的交情?

不过……她凭什么认为自己会送出去?他迟疑了一下,不知……该不该断了它?若是让凤羽帝的麻烦就这么容易地解决了,似不是他的作风。可是,他心里亦不缘驳了她,此番竟是两难。

不过到了最后,信还是顺顺当当的送了出去。他终究是软了心,顺了她的意。以前,那个人只拥有她的心,可现在人在他身边,迟早身心都是他的,犯不着为了这点小事翻了脸面,就当是个顺水人情罢了。

另一边,乔家墨轩,帝都最有名的买卖文房四宝,珍奇古玩之地,是连方宸的丈人所有。那里的人收到这封信,由常年来往得知,这谢始对他们家姑爷影响很深,便知道事关重大,亦不敢耽误片刻,立即打通内外关系,让人把信送至连方宸的面前。

跪在午门的连方宸本已经昏然欲倒,只是为了心中的执念,才堪堪坚持着,可他在收到署名为“谢始”的信函时,却立即醒了神,甚至震惊异常,以为这是自己的错觉,或是别人冒名的玩笑!怎么断了将近一年的信,今日又重新出现了?这表示着什么?

他怔怔的发怵,心里闪过无数的想法,最后,才颤巍巍的打开了信。一入眼,就是熟悉的小楷,他便知,原来竟是真的!

  章节62
谁也不知,究竟是何缘故,让从不退缩的诤臣连方宸打消了抗争到底的念头,上奏请罪,并且还一一说服其他的文臣,不再混绕帝听。

有人传言,是连方宸的恩师谢延为了息事宁人,差人告诫了他不要再生事端,他方才作罢。据说就在那天晚上,有人见到连府的一顶轿子直往太尉府奔去,更坐实了这一说法。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害怕得罪朝臣世家,才不得不败退下来,总之众说纷纭。而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只有当事人才可知情。

陈天翼看了连方宸呈上的请罪折子,并没有发作,也没有降罪于他,只是让他回府候旨。可是,他的手指一直在摩挲着扳指,幽深的眸光流转四溢,若有所思,深沉得看不到尽头。

究竟是何人,有如此大的本事让连方宸退让?难道真的是谢太尉?不像。他隐约的觉得这里头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之间又想不出来。

沉默了许久,陈天翼冷冷的吩咐着,“你去查清楚,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沉稳得没有任何温度的嗓音回荡在空幽的暖阁里,森冷迫人。

“是。”一直隐在暗处的步青,领命离去。

太尉府,南院书房——

谢延绷着脸看着眼前这个得意门生,不知该赞还是该骂。他就是为人太过耿直,像足了年轻时的他,真不知是好还是坏。

“老师……”连方宸见谢延的面色不善,聪明如他也知定是恼自己的大胆莽撞,想开口辩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你眼里还有我这个老师?老夫可从未教过你去罢朝,更以此来威胁陛下收回成命。现今陛下仁慈爱才,兴许不会追究,可你作为臣子,生出此等事端,难道是为臣的正理?”谢延皱眉低斥,忿忿一拂袖,转过身不再看他。

连方宸也知自己做得太过火,谢延会生气也是理所应当,便蓦地跪地,说出自己的原委,“老师,学生不过是不想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奸计得逞。若老师辞退太尉一职,正是如了他们的愿,趁机扶持自己的亲信,到时不是更会危及到陛下的安危,甚至危害我凤羽江山社稷?”他就是不明白,老师为何坚持要辞官,这如若不是陛下之意,难道还有人敢胁迫堂堂太尉不成?

“方宸,你就是过于急躁,看来,我叫你每日习一“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