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枉生录-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娴贵妃小心问道:“谁让皇上不如意,皇上还不办他?!”
乾隆笑一声道:“自然要办,不然,这些张狂文人自命‘清流’,把我大清当做明朝的昏君党臣一般,竟要逼到我头上来了。”
“还有谁这么胆大妄为?”娴贵妃随口道,随即发觉不对,忙道歉说,“臣妾糊涂了,军国大事,本不该臣妾过问。只是心里气不过,一时失了口。”乾隆的脸色在黑暗里看不清楚,只是含含糊糊道:“你放心,朕御极十数年,当皇孙时就蒙皇祖亲自教导,国家政事也了然了几十年,不怕他们翻天。”
过了一会儿又问:“你哥哥是江南巡抚?”未等娴贵妃回答便自答道:“是的,尹继善在两江做得很好,改日调到直隶,你哥哥倒可以升擢了。”
娴贵妃心头一喜,斟酌着说道:“臣妾的哥哥做得如何,臣妾也无法过问,总是皇上心里明镜儿似的,总不会错。臣妾蒙皇上青睐,却不想外人说什么闲话。”乾隆的声音带着淡淡的笑意:“你现在谨小慎微得过了。我自然知道你不会弄权。朕的后宫,也不会出宠嬖弄权的事。若说怕人家闲话,朕就不敢用傅恒高斌了。”
娴贵妃心头又有点酸:傅恒是皇后亲弟弟,他宠信国舅也就罢了。高斌只是贵妃的椒房亲眷,而今高贵妃都殁了多少年了,高斌连着他儿子依然宠信不衰。而自己,一门微寒——又谨小慎微个什么劲?正想着,乾隆的手从被窝中伸了过来,在她滑不留手的皮肤上上下游走了几回,娴贵妃觉得脸忽的热辣起来,轻声道:“皇上……”
“请皇上保重龙体。”声音已是从喉咙口里发出的了,到最后几乎听不见,只剩微微的呻吟压抑不住流溢出来,细语呢喃愈使人心醉。
云雨之后,乾隆又睡着了,直到卯初二刻才被叫醒。依例御门听政后,便是各部的“叫起”,起先都是军机处,然而讷亲被杀,傅恒、兆惠、舒赫德出征,张廷玉年老体弱装聋作哑,剩下的几个资历又浅不大则声,乾隆便觉得厌倦,谈了些大事吩咐拟旨之后,乾隆道:“朕循例下诏求直言,开御史试,原是有从善如流的意思,偏生有些不安分的以为朕畏惧清议,便要变天。昨儿个有个参加考试的编修,妄言国政,嫌朕‘轸域太分’,竟是要罢免我们满人,独尊他汉人才叫合意了。”他掷下一本卷子,道:“你们瞧瞧他讥刺朝政的本事吧。”脸上已经带了三分怒容。
为首的军机大臣是张廷玉,他是三朝老臣,资历最深,在雍正朝尤受重用,竟破格配享太庙;然而到了乾隆朝却颇为皇帝所忌,早年与鄂尔泰争斗,已落了下风,这两年名为“清心寡欲”,毕竟在朝多年,凡事资格太老,求教者太多,也总有点卖弄资历的意思。因他已经上表请求致仕,所以故意做出漠不关心的样子,草草一看,便交给下首的汪由敦。
汪由敦也是汉臣,细细看看这份答卷,先看署名“翰林院编修臣杭世骏”,默默沉吟,记起雍正年间杭州仁和是有这么一个举人,当时才称一时,名噪天下,乾隆元年又中博学鸿词,当时就点了编修。没想到时隔十多年(2),还在编修的位置上,为人处世可见一斑。再看正文,最触目惊心的是这样一段:“意见不可先设,轸域不可太分,满洲才贤号多,较之汉人,仅什之三四,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焉,何内满而外汉也?三江两浙天下人才渊薮,边隅之士间出者无几。今则果于用边省之人,不计其才,不计其操履,不计其资俸。而十年不调者,皆江浙之人,岂非意见轸域?”汪由敦也是“文学之臣”,素来惜才,觉得这个杭世骏语气中虽有些狂傲,也不到讥刺朝政的程度,只是皇帝心中满汉分界太明,为他求情无异于引火烧身,自己犯不着无端惹事,把卷子又传了下去。
大家都不说话,乾隆便有点不悦:“朕命交部议处,按例,应该拟什么罪?”
张廷玉为班首,自然头一个发言,说道:“后生小子,自命有才,实则无行。皇上权衡人才,自有圣心独到之处,国家抡才选吏,岂容这等跳梁小丑多嘴。”说了半天,似重就轻,加之他其实对乾隆当年宠信鄂尔泰而打压自己已经很不舒服,如今又对乾隆重用傅恒而故意略过自己亦不满意,怨望之心,不时流露出来,乾隆听了脸色便不怎么和善,冷冷一笑,目光瞥向其他几人。
汪由敦狠狠心道:“怀私妄奏,部议的自然是死罪。”
新进军机不久的武英殿大学士来保(3)却朗声道:“杭世骏本是无知狂生。皇上不必与他计较。”
乾隆冷笑道:“朕自然不与他一般见识。只是国法也越不过罢了。”
来保听得乾隆辞气不善,忙以头碰地:“奴才的意思,杭世骏当年还是生员的时候,就常常大放厥词,高谈阔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好些话奴才听来,只以为是胡说,朝中有这样一个狂生,皇上又能优容,岂不是正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乾隆本来也不欲取杭世骏的性命,因而点点头也下台道:“部议从重,朕这里自然要从宽发落的。军机处拟下朕的旨意:满汉虽是远迩,然而皆是朕的臣工,朕从无歧视。国家教养百年,满洲人才辈出,何事不及汉人?天下督抚,原是因其才具来授其职司,朕从未考虑过满汉谁应多谁应少。”他思考了一会儿,又道:“江浙素来人才辈出,然而狂妄无道的学子也多。朕久居京师,南边那么大的地方还从未巡幸。今年开春,朕准备南巡(4)。”
自古帝王巡幸,都是花钱如流水的,不过此时国库丰盈,也花得起。几位军机大臣不敢有丝毫表示,只是领旨称是而已,唯有倚老卖老的张廷玉,眉头微微一皱,露了些“不然”的神色。虽然神色一逝而过,乾隆还是看在眼里,对这位华发龙钟的三朝老臣不由愈发厌恶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1)按指皇帝不招幸嫔妃。
(2)杭世骏参加御史试触忤圣意,事发于乾隆八年。改为此时,为了一定要给杭世骏留个酱油的位置,向这位有才有骨无俗气的文人致敬。
(3)原求情者是徐本。不过太酱油了,选一个人品也不错,也不是特别酱油的人来冒充。
(4)乾隆第一次南巡在乾隆十六年。不过我又架空时间了。
*******************************************************************************************
米有政治的古代文总觉得不厚实,加了政治的古代文又会涩。权衡真难,不过还是从了我的本意。也许这部小说写上一部分,会开个新坑,写点穿越小言神马的放松文章,当个“双坑党”。

、江南行暗查墨吏

过了新年,便是筹备皇帝南巡,忙翻了各个衙门,沿路的州府道更是不胜惶恐,加意翻修行宫,以备乾隆巡幸。乾隆却降下圣旨,命各地不得劳民伤财、铺张浪费。
过了三月,天气渐渐温暖舒适起来,各宫的地龙都减了炭火,各宫的小宫女们也穿着得轻盈起来。蓉格儿和苇儿着一身紫红色湖绉丝棉袄,长长的辫梢上系着大红绒线发绳,缀着大红丝穗,越发显得头发又黑又亮。
“听养心殿那边说,皇上这次南巡,要带咱们公主?”蓉格儿算是消息灵通的,这话说出来,已是有八成把握。苇儿因而也喜形于色:“怪道现在,连延禧宫几个小丫头见了我也比以往客气了。果然咱们公主越发得皇上宠爱。只不知公主跟着南下,咱们倒是有没有机会也出去见见世面?”
蓉格儿笑着说:“我也想。只是哪敢指望!主子刚刚被马总管叫去见皇上,回来自然有信儿。”
过年时,冰儿随着回到紫禁城,繁冗的节仪把她烦得几乎要告病,直到过了正月,已经开春,还是蔫蔫的样子。这次面圣回来模样却大不相同,两只眼睛亮汪汪的,几乎光彩要流溢出来一般,进门未待几个宫女嬷嬷招呼,一把抱住蓉格儿,大笑道:“皇上要带我去江南!”
说还不算,扯着蓉格儿连转两个圈,蓉格儿给她拉得几乎站不住脚,告饶说:“我的好主子!您慢些!奴才腿脚老了,可禁不住您搓揉!”
冰儿正在兴头上,甩开蓉格儿又去抓苇儿,苇儿含笑避开身子,道:“罢了罢了。我也禁不起主子你。”冰儿性子豪爽,不以为忤,笑眯眯道:“你们就是弱不禁风的。要把你们丢到江南哪条不认识的街上,只有哭鼻子的份儿。”
蓉格儿便来了劲:“怎么?我们也有机会去?”
冰儿想了想说:“这倒不知道。不过皇上说,这次南巡驻跸杭州,不准备带很多人,不给百姓添麻烦。”苇儿和蓉格儿不由有些失望,直催着冰儿道:“那皇上是怎么跟你说的?”
乾隆说了不少,有些是冰儿半懂不懂的。
进了养心殿,只有她一个人觐见,地上还铺着军机大臣“叫起”用的跪垫。冰儿很少进西暖阁这个机密机要的重地,进门觉得手脚都没处摆放。乾隆却是很放松的样子,淡淡笑道:“你不必多礼了,就坐跪垫上吧。”
冰儿也不知道这“坐”不过是席地而坐——亦即跪坐——的意思,便老实不客气一屁股箕坐在垫子上,见乾隆皱了皱眉,又改成盘腿趺坐,乾隆无奈笑笑道:“罢了,夏虫不可语冰。你老实坐着别动。朕说什么时不许插嘴。不然,朕就叫人把你叉出去。”见冰儿眨巴着圆溜溜而明亮的眼睛,乖巧地点头,又喜欢起她这一派烂漫的稚子神情,说:“朕昨儿个晚上刚收到的六百里加急,好消息。舒赫德和兆惠带的健锐营云梯精兵,协助你舅舅已经攻克了数十座碉楼,势如破竹,莎罗奔那里已经派人来谈和议,傅恒加急折子来请示朕。”说到这里,他也不继续讲细节,不过眉眼舒展,是很久都没见过的愉悦神色。
冰儿也不由高兴起来,乾隆又道:“这里也有你的功劳。这次朕下江南,准备带你一块儿去。”
这才是意外之喜。冰儿几乎蹦起来:“真的!?”
乾隆鼻子里轻轻发出鼻音,冰儿连忙重新坐下去,屁股安分了,心却不能安分,激动得“怦怦”乱跳,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君无戏言。”乾隆又说,“江南是大省,苏州、凤阳你都是去过的。感觉吏治如何?”
“什么叫吏治?”
“就是当官的为人怎么样?对百姓好不好?”
冰儿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回答说:“苏州府台很可怕,我不喜欢。定远县太爷……凶也凶,也帮我过,好不好说不上来。”乾隆觉得白问了,正想叫冰儿告退,冰儿又道:“不过,我听人说,当官的为了谋自己的升迁,往往不会特别顾百姓,当着上司是一套,当着百姓又是一套。”
“这话你又是听谁说的?”
“我师父以前常这么说,所以他最恨当官的人,我们去卖药时,离得老远见到当官的仪仗,都要狠狠吐口口水呢。”
乾隆沉吟未语,半晌道:“御史试中,有人风闻弹劾江南巡抚那舜阿,倒有些如你所说……你跪安吧。”
********************************************************************************
不久,圣谕即下,只道乾隆奉皇太后前往杭州礼佛,顺道徐、扬、苏、绍等地,兼着视察黄淮堤坝,准许百姓叩阍陈奏,既尽孝道,又忙国事。一路接洽繁华自不待言,皇太后身体康健,高高兴兴玩遍苏杭,最后回程时,驻跸在苏州府中苏州织造署行宫。太后一路玩得也有些累,见四月间烟花极胜,姑苏山水相依,更是气候舒适、风光独好,便有些慵懒,要在行宫多休息两日,闲来邀得一些命妇作陪。
乾隆笑道:“皇额娘在这里舒服,不如多住些日子,朕打算亲莅扬州查一件案子,过几日就带几个侍卫前往。”
太后吃了一惊:“怎么?只带侍卫?皇帝要白龙鱼服微行?”
乾隆陪着笑点点头。太后嗔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皇帝万圣至尊,有什么案子不好叫人去查,还非得自己多跑一趟?”一边随侍的娴贵妃也跟着道:“之前不是已经去过了扬州?那时怎么没查出什么吗?皇上龙体贵重,还是多加保养为善。”
乾隆听娴贵妃也敢干涉自己,声气便有些不善:“之前在扬州,你哥哥自然侍奉得周到,朕放眼望去,只知道扬州好山好水,外带一群好官好良民。所以也想自己去看看,是不是花团锦簇的外头,也没有败絮其中的里头。”娴贵妃吃了一噎,讪讪闭口不言,心里暗道不妙。
乾隆出了太后所住的宫室门,冷了脸对随驾的马国用道:“虽是在外头,也一样外言不入,内言不出。江南巡抚那舜阿现在扬州,你派人瞧着,如果行宫里有消息传递,立刻与朕拿住拷问。敢有事出,朕先要你的脑袋!”马国用见他辞气这么凌厉,惊得背上出汗,身子直躬得近乎接地。等乾隆到了自己所住的行宫宫室,见冰儿倚着门坐在地上,握着那支玉箫发呆,不由没好气地说:“出来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