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宪名臣传-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而来的萧子轩,不由得一叹,只打着圆场:“原来是两位公子来了!小的给两位也请安了!今日京城好生热闹,咱们也该跟着痛快一番。”说着对赵怡说:“王爷,小的看也该出门了,宁可早些,看看清河的风光也是好的。”
  
  萧子轩在蕴月园的地位毋庸置疑,赵恺、赵愉都不敢怠慢,赶紧回礼。赵怡也就就驴下坡,让诸人出门。
  
  江蕴月公务在身,自己带着豆子坐小轿走,阿繁却不肯跟着赵怡,因此与蕴月一起。
  
  赵怡原本就是弓马娴熟之人,年轻时候也是恣意风流的人物,眼下领着两个儿子,都是骑马。父子三人,俱是华丽的服饰,行在一处,若是做在画里,也是一副上好的夏日游马图。
  
  不多时,到了清河边,礼部特地搭建的一溜彩棚早已经是重兵护卫,不远处清河两岸也是密密麻麻围观了十里八乡赶来凑热闹的乡众,期间零星伫立这富裕人家搭建起来的平台或彩棚。
  
  赵怡到的时候诸人都候在彩棚外,因为皇帝和太皇太后都并没有到,不过文重光、等一些官员也陆续的都到了。不一会就有一些礼部的官员上来请诸位宗亲、重臣先往彩棚候着,等皇帝来了再下去接驾。
  
  赵怡到后不久,江蕴月也就到了。不一会御史台诸人也都齐集,孙继云照例的给江蕴月、祝酋英训一顿话,张挺照例也软和两人几句。江蕴月袖底习习风,简直把孙继云当唱歌,自己只等着皇帝降临。
  
  “皇~上~驾~到~太~皇~太~后~驾~到~”随着一声尖细唱和,沐盆、香炉皇帝的仪仗缓缓而来,众人下跪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清河两侧呼声震天、此起彼伏,果然是天大的排场。
  
  不一会待皇帝进了彩棚,彩棚内内侍传出话来:“传圣喻:今日端午节,朕与民同乐,众人平身。”
  
  虽然不是大朝,但该有的规矩还是不能少,自皇帝一落座,江蕴月和祝酋英的工作就算是开始了。
  
  礼部自然是兀自忙着。诸人迎了圣驾,没有伴驾旨意的自然也就回到自己的彩棚呆着。而这时候忙的其实是皇帝,还有忙着猜皇帝心思的大小官员。
  
  不一会皇帝开始召见皇室宗亲,聊聊家常,赏赏恩赐,拉近点关系,遇到中意的打发了去觐见太皇太后后便留下来跟自己一块看节目,不中意的,哪凉快呆哪去。
  
  见完皇亲国戚,就开始是重臣了。古光儿子的病,文重光儿子的课业、女儿的终身大事,林澈的文章操不完的心,算不完的策。皇帝累不累不知道,反证他江蕴月才小半个时辰,脑袋就已经高速运转了不知道多少次。
  
  最后诸位折腾完了,留在皇帝身边的是皇帝的外公,刑部左侍郎曲谅,及其两位孙子,曲岚、曲峻——和江蕴月有过牙齿印的那位红衣公子。袁天良。文重光及长子文采瀛。及林澈、翰林院学士王华。
  
  就在诸位应承皇帝的时候,清河水面上遥遥传来歌乐声。沿岸顿时骚动:“来了!来了!”
  众人远远看去,只见一片影红飘于河面,缓缓从上游下来。
  正好奇,来船就越发近了,众人才看清楚。
  
  前后二三十条的兰舟,皆用红绸连接,每舟上艄公短衣绸半臂,大红的抹额,几乎整齐一致的划着船。船上总有三五个妙龄少女,皆是各式红衣,在初夏波光耀眼的河面,宛如红云随波而来。
  
  众人正赞叹,又听闻艄公吆喝着小曲:“河里龙舟闹,盛世华彩章。六郎彩棚坐,听唱龙舟歌。”艄公歌词刚落,后面的少女紧接着又再重复一句,粗狂与娇柔,相映成趣。虽然一个正宗艄公是不会“华彩章”这种词汇,但这马屁拍的还算高明。
  
  彩棚之内赵恪听闻艄公如此唤他,倒应了他的小名,亲切的紧,心里也欢喜,面上也带了微笑。旁边王华躬身说道:“这艄公虽不识礼,却也是真情实意,拙朴得很呐!”
  
  众人都点头附和。两岸的民众听闻热情更是高涨,欢呼声一浪高于一浪,赵恪心知肚明却还是觉得这种恭维要比平日里的来的惬意痛快。
  
  正高兴处,艄公到了皇帝彩棚的河面停了撑篙,各人均面向赵恪,拱手,高声唱和,更把气氛推得老高。
  
  不一会太皇太后派了内侍传话,意思是礼部这回筹办龙舟赛办得好,要皇帝赏赐。皇帝自然顺水推舟,太皇太后的赏赐也就源源而来。
  
  曲谅不必说,脸上有光,文重光恭维的话不再吝惜,而林澈、王华这些原本文采纵横的才子,早已经诗意盎然,交相唱和。
  
  这样子倒是君仁臣贤,上敬下恭的和谐景象。
  
  就在气氛很融洽的时候,蕴月发现,他那位挂名弟弟赵恺不在自己的彩棚安分呆着,竟然跑过来对曲峻、曲二公子挤眉弄眼的,不一会曲二公子就借口溜了。
  
  赵恺和曲二公子混在一块?
  不一会,袁天良也告罪更衣。
  就在这时,礼部郎中严适之亲自领着两个人上来,捧着一个捧盒,红绸里衬着一个锣。
  
  “启禀陛下,各龙舟队共计二十队,已于河面齐集,蓄势待发。臣恭请陛下鸣锣号令。”严适之跪在赵恪面前,高举捧盒。
  
  赵恪微笑:“严卿家差事办得好!平身吧!”
  
  说着站起来,展眼望去,不远处各色装饰的龙舟果然已经停在起点处,上面掌浆之人也是服饰各异,皆举浆挺身,船头擂鼓、船尾掌舵也都是浑身的气势。
  
  赵恪点点头,接过锣,亲自拎着,右手拿起棒槌,稍运力
  
  “哐”的一声,棒槌击在锣上,声音深厚,震得江蕴月差点要捂耳朵。犹未来得及适应,一阵一阵的鼓点伴着号子声随着民众的欢呼助威声潮水一般涌了过来,涌的江蕴月浑身的热血也沸腾起来。
  
  彩棚之中气氛也随之热烈,各人几乎全神贯注的盯着河面那忽进忽退的百舸争流。袁天良身为武将,虽然不至于站起来喝彩,但也是拳头紧握,不断叫好:“兔崽子!还不快一点!嘿!好!这就出来了!”
  
  旁边林澈微微笑:“袁大人,那黄色衣裳想必是京中禁军结成的龙舟队吧?”
  袁天良嘿嘿一笑:“是啊!也让这些小子们操演操演!”
  
  须臾间,其中的三五艘龙舟渐渐出众,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艘玄色龙舟脱颖而出,即便在领先的三五艘船里也是遥遥领先,而袁天良的黄色龙舟却显然落于其后。
  
  这玄色龙舟之上诸人也都是遍着黑色,靠于船侧的胳膊光露与阳光之下。不同于其他龙舟用号子协调掌浆之人划桨,这玄舟之上无人呼号,简单的静默,却二十人整齐如一人。唯独最让人瞩目的是船头一名男子,也是半露臂膀,却是白色衣裳。
  
  只见船头的白衣男子双手轮流高举,身体起伏,抡出跳跃的半圆,宛似画出一个变幻莫测的天地乾坤。鼓声由开始的不疾不徐,渐渐加快,乃至于双手翻飞,快只见影,划桨者不发一言,却能跟着他的节奏将浆渐渐划得飞快,龙舟也如离弦之箭,虎啸而去,远远抛开身后的各色小龙。
  
  江蕴月远远看去,仿佛看得到白衣男子肩背上虬结精壮的筋骨,正感叹,却听闻袁天良一声叹气:“哎!坏了!”旋即又叹:“好家伙!看他擂鼓,竟有阵前阅兵之感!”
  
  文重光抚着胡须点头:“兵法有云,驰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位男子擂鼓指挥船桨,船工无人用号子而能应令而动,不差分毫,这等气势,不容易!”说着看了一眼他儿子文采瀛。
  
  不一会文采瀛起身告罪。
  赵恪一直同自己的外公闲聊,微笑间眸光微聚。江蕴月站着,一切尽收眼底。
  
  
  
  毫无疑问,这玄色龙舟最终拔得头筹,袁天良的黄色船队仅拿了第三名,第二名的还是河面上船工自己组的龙舟队。
  
  三甲之内均得皇帝召见,颁赐赏物,人人都有些翘首以盼,想见见玄色龙舟上的英雄少年。
  
  赵恪淡淡笑着,心里酝酿些情绪,远远看见一名白衣人、一名黄衣大汉、一民玄色短衫人跟着礼部郎中严适之走了过来。
  
  渐走渐近,众人都大吃一惊。
  只见来人头顶一枚银簪,一根红抹额,白色的右衽袍服
  

☆、存戟传话

  
  只见来人头顶一枚银簪,一根红抹额,白色的右衽袍服,眉间一粒胭脂痣,英姿飒爽的眉目平添了妩媚。而那身段众人暗自吃惊,这竟是名女子!
  
  江蕴月不禁看了一眼对面的祝酋英,发现他眼中也都是疑惑。
  
  礼部郎中严适之一一介绍。玄色短衫乃是常年在清河上讨生活的渔民;黄衣大汉江蕴月也觉得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白衣女子
  
  “启禀陛下,三甲之内,黄队乃是禁军军士所组船队,这另外俩位船主均是是自筹的船队。”严适之一一介绍:“这位是赵爽,这位李成,另一位范原。”
  
  赵恪点点头,心里不是滋味,随随便便两队就把禁军比了下去,面上还是微笑着:“诸人技高,划得好船,好得很。这位赵姑娘竟是女中豪杰,方才的鼓也是你擂的?”
  
  “回陛下,赵爽罪犯欺君,请陛下治罪!”赵爽爽爽朗朗,抬起头来,却是笑的俏皮。
  赵恪猛然看见赵爽的表情,倒像是夏日里的酸梅汤,只挑眉问道:“哦?赵爽?何罪之有?”
  
  江蕴月闻言一眼扫去,去而复返的文采瀛悄然而归,人多之际附耳对文重光说了两句,文重光却并没有什么表情。余者,都是一脸的好奇。
  
  赵爽落落大方:“回禀陛下,赵爽乃西北骠骑将军赵辉之女,未曾奉诏回京,罪犯欺君!”
  话音刚落,众人变色,文重光几度欲说话,最后看江蕴月等人在场均压了下来。
  
  赵恪沉默,赵爽面无惧色:“素闻昔日罗汨江上民众为救被蛟龙缠身的屈大夫,驰龙舟、掷米粽,才成端午佳节。今日赵爽甘冒诛九族之大罪,千里而来,为陛下带来驱赶北方恶龙的消息。”说罢抬头挺身面对赵恪。
  
  “好大的胆子!我看你是想造反!”袁天良闻言惊得不顾体统,当即站起来大喝。
  祝酋英反应极快,前跨一步:“袁大人,陛下面前大声呼喝,冒犯尊仪,成何体统!”
  
  袁天良眼一瞪,武将的那股气息直扑祝酋英而来,后面文重光赶紧拉住,袁天良迟疑,只好道歉:“臣有罪”,然后跪了下去。赵恪看了一眼,没有理会,袁天良便一直跪着。
  
  林澈没动,只看着赵爽,脑门上已有细汗一层。曲谅索性闭了眼,曲大公子曲岚见状早就退了一箭之地。
  
  袁天良被祝御史一喝,诸人都不敢再乱来,都只着赵恪。赵恪微微笑道:“哦,端午的典故!”话才说完,示意旁边曲谅:“曲卿家,你乃刑部左侍郎,你来问。”
  
  曲谅站起来,略作揖,当即官威大摆,声音冷了下来:“方才擂鼓之人是谁?”
  赵爽一愕,断然没想到赵恪竟没有理她的话,换了曲谅来,便有些迟疑:“是阿爽的亲卫。”
  
  “李青云何处?”曲谅犀利的问题炮连珠的发出,语速既快,语调又恶。
  “侯爷在大凉城。”
  “赵辉何在?”
  “爹爹也在大凉城。”
  
  “李存戟何处?”
  “哥哥无诏未敢入京,只候命关外。”
  “如何驱赶恶龙?”
  “便是打打突夷人”
  
  “太皇太后诏命不轻易用武,你等不知?”
  “”
  “无诏而妄动,你可知罪!”
  “阿爽”
  
  曲谅问题越来越快,赵爽虽然满脸的英姿,想必大漠风光乃至于沙场纵横都见识的多,却未必见过刑部左侍郎如何堂审犯人。眼下换了赵恪,乱了算盘,赵爽一下子招架不住,只有瞠目结舌的分。
  
  情形看在将蕴月眼里,便觉得曲谅不是在问个前因后果,而是审犯,正皱眉。文重光出列说话了:“启奏陛下,古大人派往突夷的使者算起来已经出关,李青云赵辉等人如此藐视朝廷法度,实在居心叵测!”
  
  文重光一插话,赵爽一缓竟迅速回神,只见她一磕头:“哥哥让阿爽问陛下一句话!”
  赵恪看了文重光一眼,仍是微笑问赵爽:“李存戟有话要问朕?这倒倒过来了!你问!”
  
  “哥哥问:突夷人一来劫掠陛下就赐予财宝,若突夷人问的是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