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妃当道-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公公在钱太后凌厉的逼视下不敢抬头,腿一软,扑通跪到地上,他瑟缩着肩膀,嗫嗫嚅嚅地说道:“他们还说……他们还说皇陵遭地动是因为牝鸡司晨。”

“荒唐。”钱太后厉声道,她一怒之下捏断了放在几榻上的齐纨宫扇。牝鸡司晨!一个小小的地动竟能说成是她之故,难道天下所有的天灾*都是因她而起的。她就不信这邪了。堂堂七尺男儿。竟把那些奇异的天象奉若神明。除了信奉神明,竟不能做半点有益于江山之事,将四书五经念了个通透,却疑神疑鬼的相信皇陵遭遇劫难是老天爷怒了。

“除了这些。还有别的么?”钱太后拍案而起,脸色逐渐由白转红,由红转青,心痛如绞。

“城中到处都在流传太子冤案,说太子殿下是至仁至孝之人,绝不可能设计毒杀自己的父皇,先帝被毒杀,其中必有曲折。”李公公每吐出一个字,只觉身上压了万钧之力。压得他不得不低头,“城郊百姓甚至在农田里挖出了一块宝玉,上书‘牝鸡司晨’四个大字。隔一日,有渔民在湖中打捞活鱼,捉到了一条刻有‘君临天下’的鲤鱼。那些刁民说是大吉之兆。”

“这些弄虚作假的东西,难道不是有心人有意为之!亏他们苦读圣贤书,竟跟着那些刁民一起疑神疑鬼,跑到中宣门来危言耸听。”钱太后对这些流言蜚语嗤之以鼻,到底是被民众逼急了,血红的眸子似要杀人,扭曲的面孔在耀眼的日光下狰狞可怕,气度雍容的她,终究失了翩翩风采。

“此事怕是太子殿下所为,那些大臣闹事一半是真的为失去的疆土怒了,一半是他们心中恐怕还期望太子殿下继承大统。”李公公直言不讳,一吐为快。

出人意料的是,钱太后对于李公公骇人听闻的一番话,不置一词,她冷冷地说:“子民和臣工拥护了卫氏皇族百来年,要想让他们放下对卫氏皇族的敬畏,自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成的。”

“眼下急的是围聚在中宣门的各臣工和黎民百姓,那些散布谣言之人也不能轻易放过,他们想藉此煽动民心,蛊惑不知就里的子民公然对抗天家威仪。”李公公说到底,还是不敢触逆鳞,溜到嘴边的钱氏家族急急地转成天家威仪,虽然明眼人都知子民心中的愤慨,但李公公仍是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万一钱太后听了此话一个不高兴,拿他开涮,他后半生岂不完了。

“当务之急是把那些围在中宣门抗议之人赶走。”钱太后言简意赅道,朝贴身女官喊了一声,“你去传禁卫军都指挥使。”贴身女官领命躬身退出。

钱太后心烦意乱地喝了一杯茶,凝思静默,眼睛瞬也不瞬地盯着徐徐袅袅的香烟,飘飘渺渺的白烟在寝殿内弥散开来,隔着青烟看,一切都如梦如幻,恍惚回到了宁静恬淡的日子,那时她还是不知愁滋味的闺中少女,只晓得姹紫嫣红的美丽,却不知昙花一现的寂寥,也不知宫闱中的勾心斗角,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太后……太后娘娘……”

出神之际,恍恍惚惚地听到陌生又熟悉的称谓,才片刻功夫,她又成了拥有无上尊荣的皇太后。

钱太后端正的姿势,目不斜视,直直地望住跪伏在地的黥面人,她错愕不已,莫非又是坏事来临,但密室是如此的隐秘,再加上密室内布下重重机关,等闲之人进去是有去无回的,而黥面人一直蹲守在密室内,要想从他眼皮子底下救人,绝非易事。

“何事?”

唇齿间冷冷地迸出这两个字,黥面人只觉这两个字似两把锋利的刀刃,嗖嗖嗖地钉入他的胸膛。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本来就是讷于言之人,越着急说,说话越结巴,他张口结舌道:“太后娘娘……卫焘他……他被人劫走了。”

钱太后闻言,如透心凉,她眼里燃着两簇熊熊怒气,脚一提,生生地踹到了黥面人的胸口,黥面人未做任何反抗,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后甩去,在地上滑行了五六步,腰背撞到粗大的柱子才停住。

跪在一旁的李公公看得心惊肉跳的,他偷偷地瞄了一眼倒霉的黥面人,黥面人羞得满面通红,一声不吭地等待钱太后的处罚。

“他是怎么逃的?密室里机关险恶,他难道长了翅膀飞出去不成?”钱太后怒不可歇,一桩桩,一件件,林林总总的坏事今日像商量好了一般,齐齐上阵,恨不得将她赶下流光宝座。

“属下不知是何人救走他的。”黥面人无地自容,期期艾艾地说着,“属下醒来时,牢门大开,里面不见了卫焘,机关之类的还好好的摆在那里,像没有动过一样。那人既然能来无影去无踪的救走卫焘,属下认为此人必定武功高强,而且擅长奇门盾术,更精于下毒,属下是被西域出产的一生香给迷得不省人事。”

“他怎知密室的入口,此人必定还在宫里,不仅在宫里,他怕是在卫皇宫潜伏已久,处心积虑地给废太子送情报。”钱太后咬牙道。

“属下立刻派人搜查此人。”黥面人抢着说。

“你想要闹得人尽皆知,让他们看哀家的笑话,还是想要告诉外面那群迂腐士人哀家康王起死回生。”钱太后没好气地斥责他,隐忍着的怒气吞噬着她仅存的理智,她绝不能方寸大乱,一步错步步错,在险象环生的此刻,她更要留意脚下。她暗暗说道,卫琛,哀家倒是低估了你。

“你派人暗地里搜遍宫中的角角落落,哀家就不信了,他们能不翼而飞,卫皇宫的侍卫都是当摆设的不成,任由他们来去无影。”钱太后恨声道。

“是。”黥面人应道,徐徐退出。

“太后娘娘,禁卫军都指挥使方元良到。”那女官细细的嗓音传入寝殿内,犹如骤然响起的鸣谪声,使人警觉。

“传。”

“微臣参见太后娘娘。”方元良毕恭毕敬地行了礼,铁骨铮铮的俊朗模样,看得钱太后一喜。

钱太后微微一笑,伸手虚扶一把,沉声道:“免礼。”

“谢太后。”

“方卿家,中宣门之事你有何看法?”

钱太后轻轻松松地将这烫手山芋扔给了年轻有为的方元良,方元良坦然迎视钱太后好奇的目光,他不卑不亢道:“中宣门外的人都是卫国的子民,太后娘娘爱民如子,微臣也是卫国的子民,甘愿为太后娘娘效劳。各臣工聚在中宣门,无非是因某人触犯了卫国律法,太后娘娘只要给众臣工一个信服的说法,他们自然会信服,只是钱子书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子,不知太后娘娘舍不舍得?”

“一人做事一人当,我钱氏男儿岂是没有担当之人,方卿家依法办事即可。”

“今日之事,不止是为了钱子书,更是因某些人在京城散布谣言,动摇人心,人心不稳,江山动摇,还望太后娘娘做决断。”

方元良说出惊世骇俗的一番话,吓得李公公无端端的只觉遍体生凉,彻骨的寒意渗入四肢百骸,似要将人冻成冰雕。

 第207章 雪上加霜

恢弘深广的寝殿只余单板的扇风声,侍立在钱太后身后的两名宫人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手中长柄宫扇,大热天里,任凭她们摇得手酸肉麻也减轻不了殿内腾腾的热气,即使殿中央搁了精心雕琢的巨大冰块,也不过是使人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热。

钱太后心情本烦躁,心里压了一桩桩、一件件的大事,碰上盛暑天气,愈发燥热难耐。

李公公战战兢兢地侍立在身侧,不时地拿眼偷瞧钱太后面上的复杂神色,期望在她那讳莫如深的面孔中,看出些门道来。

天气热得人如入了蒸笼,身子起了细细密密的汗珠子,似发大水一般,真要将人卷起万顷波涛。

李公公小心翼翼地转过头,殿外日头正毒,猛烈的日光令人止步,只想呆在遮阴的寝殿里纳凉不出来,先躲过毒辣日头再说。

昔年的盛暑天气,钱太后会移驾京城外的行宫避暑,宫中女眷也会欢天喜地地跑到阴凉的行宫度过这热死人的夏日。

但今日不同往日,两国交战之际,钱太后当然无法置身事外,加之朝野臣工蠢蠢欲动,废太子一案闹得沸反盈天,皇陵惨遭地动,京城谣言四起,这一切全都奔向深处宫闱的钱太后,她不接招谁来解决这些大麻烦。

她不肯轻易退步,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后便是万丈绝崖,退无可退,无路可退。

为了不让自己死的太难看,她已破釜沉舟,放手一搏。

多年来辛辛苦苦打下的至高权力,早已使她陷入权力的泥沼,不能自拔。

“太后娘娘,奴才瞧着这闷热的天气,那些喜欢嘴皮子的人估计早散了,再强硬的骨头,也经不住酷暑的煎熬。”李公公轻声细气地说道。

“如此甚好。省得哀家费心。你还别说这磨人的天气,哀家对着冰雕都不解热,更何况是那些顶着毒日头站在中宣门外的子民,最惨的还是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臣工,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哪里禁得起火辣辣的日光折腾。”钱太后闭着眼睛,静静地说道,手指轻轻地敲着梨花木桌案。

“他们如果硬撑着,躲不了中暑的命。老天爷终究是帮了太后一把。”李公公轻轻地笑道。

“你啊真是猴精。说话越来越动听了。光会哄哀家这老婆子高兴。”钱太后猝然睁开双眼,眼中锐利的寒芒似锋利的长剑,一股杀气直抵喉间。

李公公怔了怔,面色一变。毕竟是在宫里混久了的人,片刻功夫,恢复如常,声音涩涩的,“太后娘娘说得是哪里的话,您往清凉台上一站,清凉台的风景都成了陪衬的景儿,谁能抢走太后娘娘的无双风韵和清贵高华之气。”

“瞧这张嘴,简直是蜜里调油。李公公不去哄哄小宫女真是太可惜了。”钱太后略带讥讽的声音,听在身体残障的李公公耳中格外刺耳。

他讪讪地说:“太后娘娘您笑话奴才了,您就是借奴才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宫廷里大兴风浪,胡作非为。”说着说着,他一骨碌跪到金砖上。神色凄惶,像怕死的胆小鬼,渐渐的泣不成声,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行了,行了,哀家也是老糊涂了,才跟你开些不正经的玩笑,你至于在哀家面前哭死哭活的惹哀家心烦,这不是添乱嘛!你再哭一声,哀家今夜便让人送十名宫女到你的居处。”钱太后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看着哭得满脸花的李公公,半百年纪的人还像个小孩气那般稚气,她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一笑,舒缓了李公公紧绷的神经,他如软泥一般瘫在金砖上,呐呐地说:“吓死奴才了。”

“看你这副没骨气的样儿,哀家说你几句寻开心都不行。”钱太后嗔笑道。

“京城里来了一拨变戏法,奴才听说他们神得很,能把有的变成没的,把没有的变成有的,稀奇得很。太后若是乏闷了,何不召他们入宫为您解解闷,宽宽心。”李公公大胆进言,眼睛瞬也不瞬地望住凝神细想的钱太后,他在钱太后凌厉目光的逼视下,终究移开目光,掠到金丝刺绣的繁复花边的袖口上,微微露出的纤纤十指,指甲上红红的凤仙豆蔻,艳艳的,浓浓的,忽觉热气腾腾,四周的闷热暑气愈发叫人难捱。

“姑姑。”欢快的喊叫声似山间沁凉的清泉淌过众人心田,李公公只觉心上一凉,整个人倍觉轻松,他喜滋滋地望向殿门口。

身着鹅黄色杏花长裙的芷兰公主笑嘻嘻地进殿,她的目光掠过李公公,对着仪态万方的钱太后调笑道:“姑姑,李公公怎么成‘跪公公’了。”旋即转身,促狭一笑,笑盈盈地说:“李公公你这么喜欢跪在地上,难不成你上辈子天天罚别人下跪?世道轮回,这一世轮到李公公你老人家给人下跪了?”

“小李子你起身吧!别理这小丫头。没大没小的,李公公虽是个奴才,当初可是李公公抱你入宫的,你不在宫里照应照应他,反倒撺掇宫人拿他寻开心。”钱太后话里虽责备,但嘴边的笑意却越发深了,她看着出落得水灵标致,娉娉袅袅的芷兰公主,心中宽慰,无灾无病的长大成人,眼下又即将嫁作他人妇,她也算对九泉之下的哥哥嫂嫂有个交代了。

“姑姑,芷兰今日为姑姑做了冰镇酸梅汤,您尝尝合不合胃口。”芷兰公主献宝似的从宫人手中端过冒着丝丝寒气的酸梅汤,款步向前,在钱太后面前半蹲下身子,献上精心调制的酸梅汤。

钱太后嫣然一笑,接过芷兰公主献上的冰镇酸梅汤,一旁伺候的小宫女递上银匙,钱太后接过,浅尝一口,只觉一股酸酸的凉意沁入四肢百骸,浇灭了心中隐隐待发的怒气。

“如何?”芷兰公主追问道。

“不错,没辜负你这半日灰头土脸地蹲在小厨房学厨艺。”钱太后淡然笑道。

“原来姑姑都知道了,害我以为能给姑姑一个惊喜,到头来还是姑姑让我吃了一惊。”芷兰公主嘟囔道,但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宫里有哪些事儿是哀家不清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