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迢递故园-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扶着沈浣另一边,手里拎着沉甸甸的霸王刀,怒瞪着急切想要上来查看沈浣情况的诸将,呼呼胡乱几刀逼开众人,声音哽咽却是破口大骂道:“操。他。姥姥!哪只王八龟孙再敢动姑奶奶男人?!”

   

第七十二章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主帅大帐帐帘严密掩着,隔绝了外面凛冽夜风。大帐之中,一片静谧,灯光昏暗,没有半个人影。一侧架子上放置了沥泉长枪与银甲,转过正中长案和黄淮地势图,便是一个不大的隔间,内设寝室。隔间之中透出微微灯火,寒夜之中,暖意昂然。

寝室之内,一张简单的行军床,一桌一椅,地上放了两只炭火铜盆,将内室隔间烘得温暖万分,令人昏然欲睡。另有两盏油灯高举,照着床上之人。

沈浣趴伏在床上,脸颊靠在臂弯中,双唇虽然仍旧无甚血色,吐息却是悠缓均匀,显是正在熟睡之中。她腰际以下盖着厚被,腰际以上却是半缕未着,一头青丝拖于枕畔,露出劲瘦紧实的肩和腰,曲线修长。然则整个背部,却是横七竖八深深浅浅无数棒伤,血虽然已经止住了,血迹也被清理干净,但伤口仍旧无比狰狞,皮肉外翻,绽裂开来。背心之处深入肺部刚刚愈合的旧伤也有些裂开,不断渗出血水。

俞莲舟坐在床侧,目不斜视,以洁净棉布擦去她背心伤口新渗出的血水以及旧日伤药,将手中一瓶苏木五合散一点点仔细的均匀敷在甚是骇人的伤口之上。他手下已是极轻,沈浣睡梦之中却犹自不住皱眉。

药粉渗入沈浣背后血脉,强烈的刺痛之感连俞莲舟闭住她数处穴道都止不住,“嘤咛”一声,沈浣睁开了眼,额头隐隐冷汗滑落。

俞莲舟低声道:“再忍片刻。”言罢两指按压她后腰椎骨处命门、阳关二穴以缓解疼痛。

沈浣本来背部撕裂一般的疼痛几近入骨,喘不上气来,此时却觉得一缕温热内力由命门阳关二穴注入,沿督脉缓缓而上,胸口吐息一松,疼痛之感略减,然则腰际椎骨之上的温热触觉却益发鲜明起来。带着薄茧的长指按揉着腰间肌肤,沈浣心里猛地漏跳了一拍,这才注意到两人情形,不由微微一窘。

她非是闺阁女子,征战多年,皇集一战能留下条命来便觉是万幸,如何会计较繁文缛节之事?皇集郊外木屋之中转醒之时,窘迫片刻,转瞬便淹没在自己曾隐瞒诓骗俞莲舟的愧疚之中。她身份一事决计不能让旁人知晓,阿瑜那时又胎位不稳,是以当时只有俞莲舟照顾左右。月余下来,两人虽然清白坦荡,但肌肤相触却是避不开去。

只是如今,比起那时,两人之间却似有了些什么不同。言语之间她难以形容,心中却察觉到异样情绪,仿如一点点微小的嫩芽,悄悄打心底冒出头来,竟是有些熟悉,与当初沙河大捷以后,两人再汝阳城中夜饮之时那种心情一样,忐忑之中带着三分窃喜,偏偏又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让俞莲舟知晓的。于是只得侧过头,藏起脸上神情,一时间竟连背上疼痛都不那么难以忍耐了。

俞莲舟见她转过头,将脸隐在臂弯里,只道她疼痛难以忍受,出言道:“很快便好。”

沈浣伏在床上,微微点头,不敢要俞莲舟察觉她心思,乱以他语错开话题道:“阿瑜呢?当时我听得她也来了。”

俞莲舟淡淡道:“阿瑜姑娘在照顾罗兄弟。”他本欲请阿瑜来照料沈浣,谁承想大哭了一顿的阿瑜只轻飘飘的留下一句“谁家的混账王八羔子谁操心”之后,施施然奔了罗鸿的帐子去了。

被骂做“混账王八羔子”的沈浣倒是全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又问道:“师兄呢?可还在营里中?”

俞莲舟这次却不再说话,手上却是快了三分,将沈浣后肩最后一点伤处厚厚敷上了苏木五合散,又将一件干净的中衣搭在沈浣背上,这才开口道:“你已睡了一日了。昨夜毫州城外协防的蕲黄军传来战报,鞑子兵出毫州,往安丰而来。萧帅与众将连夜升帐议事,之后便亲自引兵五万出营,带人于汾川阻击元虏。”

沈浣听闻,哪里还顾得背上伤处疼痛?立即一个翻身坐了起来,全然没注意到自己此时衣衫不整,一件薄薄中衣连胸口也掩不住,只抓住俞莲舟衣袖,“昨夜来报?师兄什么时候走得?走了多久?谁为先锋?谁为偏将?可安排下后援?元军出兵多少?何人旗号?”

俞莲舟不动声色的替她将滑落肩头的中衣掩好,开口道:“萧帅辰时出兵,先锋是叶将军,偏将是周、方二将军,后援则由安丰城内急调了楼羽楼将军。鞑子约有六七万余,何人旗号尚是不知。”

“可有流星探马前来回报前线战事?”沈浣皱眉追问。

俞莲舟摇了摇头,“未曾有过。”

沈浣这下如何还能躺得住?当下便要穿衣起身,习惯性的回手一摸,拿过了放在枕畔平时用来缠胸的白绫。那白绫早已有数处将断未断,血迹斑斑。沈浣一皱眉,这才反应过来俞莲舟此时便在自己身前,而她一想到那白绫用处,立时便滞住,不知如何动作。

俞莲舟面色不变,一压她手腕,沉声道:“你伤口未愈,用不得此物。”

沈浣颇有些窘迫的一收手,像是掩藏一般,将那白绫推到身后。

俞莲舟却是递给她一件外衫,又回身取过自己搭在椅上的大氅,“冬衣厚实,你披上这大氅,旁人等闲也看不出什么。”

沈浣“腾”地一下,从俞莲舟手中抢过那比自己身形尚大些的披风,一抬手臂便往自己肩上披,却不小心牵动背上伤口,立时便疼得额头渗出冷汗,右手一抖,披风滑落肩头。

俞莲舟见了,心中微叹,抬手替她拉住右肩掉落的大氅,系好带子,沉声道:“走吧,可要我扶你?”

--

月上中天。

冬夜之中,北风虽停,寒气却不断由地底渗出,将空气冻得冷冽如冰。

安丰行营西侧,沈浣伫立高坡之端,极目北眺,望向汾川方向。

深沉夜色之下,徒见山川影,不闻马蹄声。

连续数个时辰,前方未有战报,沈浣如何能放下心?她旧恙未愈,又添新伤,披不得重甲,执不得长枪。同袍兄弟出兵应战在外,胜负难料生死未决,她一颗心悬在半空,只能深夜之中站在这坡头,伫立凝望远方烽烟战火所在之处,数个时辰皆是一动未动。

俞莲舟坐在一旁,盘膝合目调息,并不去劝她。

沈浣心情,他又如何不明?大氅下的削瘦身形,披坚执锐时一肩担了十数万兄弟生死,而此时,也只能这般独立坡头,来陪前线征战的同袍手足。

两人守着这坡头,一守便是整整一夜。

黎明之时,夜色最浓,寒意最甚。安丰行营灯火通明,大帐一侧,戴思秦皱着眉,看着营寨外一夜未动的沈浣与俞莲舟。

身后亲信士卒上前道:“中军,您已熬了一夜,天寒地冻,还是回吧。”

戴思秦摇头长叹,“熬了一夜的,又何尝是我?”说着问道:“前线仍未有战报传来?”

“没有。”士卒回道,说着试探问道:“元帅他……”

戴思秦一摆衣袖:“莫要去扰元帅。吩咐厨下,多备姜汤,天明时候给元帅送去。”

言罢又是重重一叹,径自回营,收整核对往来文书备案。

戴思秦这厢刚进大帐,一夜皆是闭目调息的俞莲舟忽然睁开双眼,低声道:“回来了。”

沈浣内力略逊,可是也不过片刻时分,便听得西南方向马蹄声大做,极目而望,片刻间便见得一路人马踏破熹微晨光而来,军容严整,旌旗高展,为首一面之上,赫然一个“萧”字。

沈浣带兵十余载,只见着了这军容一眼,久悬的一颗心便立时放了下来。

“师兄……”她蓦然心中一松,鼻子里竟然有些泛酸,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正当此时,她忽然觉得天寒地冻之中,肩头一热,却是俞莲舟一手搭上了她右肩,意在安慰。

沈浣侧头望去,只见俞莲舟也正在看她,熹微浅淡的白色晨光之中,竟是向她极浅一笑。一时间,天寒地冻之中,沈浣只觉得那历来冷肃的脸上,笑意仿如搭在她肩上的手一般烫热灼人。

二哥。

不由自主的,这称呼仿佛便如天经地义一般要从沈浣口中唤出来,到了嘴边,她才觉得如此相唤,只怕唐突,却是收之不及,只来得及将那声音压得极低,语声含糊不清,借以掩饰。

俞莲舟却似是没有听清,只抬目遥望归营的颍州军,面上忽然显出些许异色。

沈浣见了,连忙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见之下,不由惊呼出声,顾不得伤势未愈,脚下一点,展开轻功疾奔而去。

   

第七十三章 不许人间声色戚

  熹微晨光中,归来人马队伍旌旗罗列,一面将旗高挑,其上赫然竟是一个“狄”字。

沈浣生平近乎是头一次,身形如此之迅捷,几乎如飞一般过去。但见青龙将旗之下,黄骠骏马之上,赫然身影,不是狄行却又是谁?

狄行尚未等沈浣到得近前,立即翻身下马,单膝着地,抱拳沉声道:“末将迟归,自请元帅治罪!”

瞬间沈浣喉间一紧,只一手按在狄行肩上,重重的拍了拍他,声音微抖的道出一句“回来就好!”,便再也说不出其他话来。日夜忧惧愧疚的心大喜过望,一时之间竟是笑不出来,唯有眼中酸涩。

当日狄行以沈浣所授的的声东击西之计兵出鬼坡,却因为军情泄露,被元军提早得知。两军恶战突围之中他力战乌力罕,中了一枪一箭落马,由坡头跌下。本是乱军之中难有生理,却不承想那坡下河水甚急,隆冬之际竟也为冻结成冰,是以昏死之中随水飘走。后来被下游农户救起,这才侥幸保住了一条性命。狄行伤势不轻,比险些丧命的沈浣却是好些,只不过沈浣伤后,俞莲舟料理得颇为妥善,狄行却是在农户家中,匮乏医药,前前后后一个多月才能下床。刚一赶到柘城城郊,便遇到了萧策的人马。

此时安丰行营忽然营门大开,前前后后诸多战将得了狄行归营的消息,竟是连衣裳也不及穿,光着膀子便冲了出来,拥到狄行与沈浣身边,大笑大叫着去拍让全营将士忧惧月余、历劫归来的同袍。

重伤不便行动的罗文素与贺穹都忍不住出了来,贺穹让人扶着,脸上缠着白布覆住一只中箭而瞎的眼,声音却是豪爽粗旷,竟似不曾受过伤一般,拍着狄行肩膀大笑道:“操他娘!你个臭小子!俺就说,老子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混蛋都没死,咋能轮到你这女人都没摸过的小子!”

挨了二百军棍趴在床上休养的罗鸿,数九寒天只穿了条亵裤,也不顾背上一片片绽开伤口,一把死死抱着狄行,猛垂他的肩,一句话不说,“嗷”的一声哭嚎出来。

连月来柘城战败,皇集战败,毫州撤军,颍州军重伤战死无数,狄行、沈浣的死讯接连传来的时候,他代掌帅印、扛住颍州军的大旗不倒,来不及掉更不敢掉一滴眼泪。如今见到狄行,却是再也忍不住,也不管脸面,无数同袍战将面前,当先大哭出来。

他这一哭,数名狄行当初手下副将校尉更是忍将不住,七八尺高的汉子纷纷哭出声来,哭间却又杂着笑,难语难言。

晨光浅白,哭笑之声响彻荒芜平野。

一向斯文的戴思秦此时也只穿着中衣,脚下连鞋也忘了穿,定定的看着抱头痛哭的将校们,神情亦悲亦喜,良久开口轻声道:“男儿戎马,其志千里,便是喋血,其死家国,你我兄弟如何要做戚色悲声?”

他声音不大,却是清晰。俞莲舟一听,蓦然想起沈浣遗书中的那一句:生为此,死于此,殊无憾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为何沈浣在这一群生死兄弟之中,会独引戴思秦为知己。他转过头去看戴思秦,见得他纵然说着“不做戚色悲声”,却犹自悄悄转过身,伸手偷偷擦过眼角。

一直没说话的狄行,听得戴思秦这一句话,却是朗笑出声,大手一挥,“戴中军说的好!今日便是我死在柘城,也是死我家国,兄弟们何必难过悲戚?”说着转向沈浣,“元帅,以末将看,咱们颍州军便立了这规矩,有同僚死在战场上,那是死得其所,兄弟们谁也不许哀戚哭嚎!”

沈浣定定的看着他,一擦眼角,笑了出来,大声道:“好!”

男儿戎马志千里,不许人间声色戚。

安丰行营门口,一个窈窕人影倚门伫立,望着冰天雪地中的一群大哭大笑的生死兄弟,同样轻轻侧过头,悄无声息擦了擦明亮的眼睛,唇角微钩,悲喜交集。

--

三天之内,原本败退数百里连丢十余城的颍州军竟是士气全然高涨起来。

沈浣、狄行先后归营,贺穹罗文素伤势越见起色,更有萧策亲自带领十余万蕲黄军驻防。一时之间,似乎丢了都城毫州都以不是什么大事了。

事实上,萧策二字,在颍州军中,实是颇为特殊。

说回当日沈浣以一万精兵拖住了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