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才收藏家-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剑一看就知道是个直爽的人,他倒是马上就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
    “行,没有问题。”
    毕剑看来和司空哲的关系很好,方明当然点头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往里走去,方明很快就现小楼从外看很简单,他原来的想法肯定是另有乾坤,但是一走进去却现布置很平常,沙、茶几,甚至是摆放着的架子也是很平常。
    方明用力地眨了一下自己的眼睛,他有一点不相信自己的双眼,要知道能够在市中心的地方拥有这样的一幅小楼来头绝对非常的不简单,怎么可能房间时的摆设会如此的简单。
    直到在沙上坐下,方明都有一点回不过神来,甚至用力在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布沙上用力地坐了几下,又用右手按在上面看看貔貅有没有出现——看看自己是不是看走了眼。
    然而,方明现貔貅根本就没有出现,他这才死心知道自己并没有看走眼,眼前的这些摆设真的就是平常的货色。
    看到方明这样子,毕剑说:“怎么?觉得我这里的摆设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方明点了点头,说:“是的,相当的不一样,我还以为你这里满屋子都是古董的呢。”
    “哈哈哈!”
    司空哲大声地笑了起来,说:“是的,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觉得毕老既然是玩古董的人,那肯定这大厅里也是要摆放着古董的,却是没有想到根本就看不到影子,实在是太让人惊讶了。”
    “我是另外有一个专门收藏古董的地方,所以就不摆在这里了,省得让人惦记啊。”
    毕剑的话让所有人都笑了起来,这当然只是一句笑话。
    “来,试一下我这里茶,不久之前一个老朋友带来了一些好茶。。”
    显然在众人来之前毕剑已经煮水,所以众人刚坐下来没有多久,炉子里的水就“咕咕咕”地冒出了热气。
    “我来吧。”
    在谁会的人之中,方明知道自己是晚辈,所以主动泡花,但是当他的视线一落到茶几上的时候双眼却是一缩。
    “这个好东西啊!”
    方明这话引得周雅芳也不由得往巫茶几上看去,几秒钟之后她也是摇了摇头,说:“毕老,您老这是不厚道啊,玩了一招埋伏啊。”
    “哈哈哈哈!”
    这下笑得更加大声了,说:“毕老,你看吧,我就说你这一招是瞒不过方明和周雅芳的了,你看吧,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毕剑摇了摇头,也乐了,说:“哈!看来高手就是高手!”
    “这样好东西,能够有一件都不错了,但毕老你竟然玩的是一套,实在是太难得了,看来毕老你是个好茶的人啊。这炉子里烧的不会是核桃碳吧。”
    方明说着稍稍用力吸了一下,现空气之中竟然真的是有一股淡淡的核桃味,心里知道自己的判断一点也没有错,炉子里烧的确实是核桃碳!
    这实在是太讲究了!

第463章 潮汕炉、玉书碨
    “方明哥,你们这是说什么啊?我怎么听不明白啊。”
    蒋雯看了看周雅芳,又看了看方明,她想不明白为什么方明和周雅芳都这样说。
    “嘿,我也不明白。”
    赵柱子也抓了抓自己的脑袋,眼前的事情对于她来说实在是高深了一点。
    方明指了一下茶几上说:“这可是潮汕炉、玉书碨、孟臣罐和若琛瓯。”
    这四样东西被叫做茶室四宝或者是叫烹茶四宝,大口大杯喝茶的人那是不会有这样的东西的,只有对茶道有讲究的人才会准备如此齐全的东西,更加不用说毕剑连烧炉子用的碳也是用核桃碳了。
    “啊?你说的这都是指什么啊?”
    蒋雯还是不明白方明说的这是什么,这几个名词她都没有听说过。
    “高!果然是专业的人啊。”
    毕剑竖起了大拇指,最近这些年来工夫茶等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喝得人多了,这关于茶的知道很多人都能够说得出个一二来,比如说分茶又或者是对茶叶的鉴定等等。
    但是,如果不是喝茶喝到一定的程度或者是说玩茶具玩到一定的程度的人,那可是说不出来这几个名词的。
    方明知道蒋雯对此并没有多少了解,于是就稍稍地解释起来:”
    “所谓的潮汕炉指的是烧开水用的火炉;玉书碾指的是烧水用的水壶;孟臣罐则是指用来泡茶用的茶壶”
    “啊!”
    蒋雯听到这里打断了方明的话,说:“那最后的一个若琛瓯就是用来喝茶用的小茶杯?”
    方明笑着点了点头,说:“是的,没有错,正是如此。”
    当然,这几样东西并不如此简单。
    比如说潮汕炉则是因为产于潮汕,所以就叫潮汕炉,一般来说比较小巧,可以调节进风量,所以容易调节火力,燃烧方面则是主要用碳。
    玉书煨虽然说是指用来烧开水的壶,但却不是所有的壶都能够称之为玉书煨的,通常来说它是一种赭色的薄瓷扁形的壶,装水在里面的煮开之后盖子会出“卜卜”的声音。
    若琛瓯指的是品茶的小杯,不是现在人们所常知的小杯,而是特指白瓷翻口小杯,小杯而且比较浅,一般来说只能装10毫升左右的茶水。
    孟臣罐则来头比较大,指的是泡茶用的的茶壶,也就是所谓的宜兴紫砂壶,如果是同样的质地的,则是小的比大的贵。
    所谓的孟臣指的是明末清初的制壶大师惠孟臣,他制作的小茶壶很有名,他所制的壶往往在壶底刻有“孟臣”两个字,所以慢慢地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指代泡茶用的茶壶,当然,孟臣罐在潮汕的习俗之中也被称之为冲罐。
    毕剑茶几上的这几样东西或者不是什么名贵的古董,但却是讲究的东西,正是茶室四宝的正形,不是讲究的人是不会追求这个的。
    “嗯,毕老确实是个讲究人啊。现在的人往往不知道或者是根本不讲究,比如用的紫砂壶,一般来说是南瓜形或者是东坡提梁式的壶,而且是比较大的,更有甚者为了省事直接用可以保温的不锈钢的电壶之类,或者是直接用一个不锈钢的壶再加电磁炉。炉子里烧的是酒精灯或者甚至就是用电磁炉来煮水,根本就是没有多少人会用碳了。”
    因为是在古董这个行业里打滚,而玩古董的人很多都是喝茶的,比如说有时候为了卖一件古董会和客户聊天鉴宝,往往一坐就是半天,这个时候那就得喝茶,所以她也算是见过很多所谓的老茶客,但象毕剑这样讲究的人还是很少见的,这几年下来见过的也不过是一到两个。
    所以对方明所说的毕剑是一个讲究的人,她是很同意的。
    挥了挥手,毕剑说:“现在年纪大了,没别的事情,所以就整天在琢磨着这些东西,碰上合适的就收藏一下,长年下来,也就能够凑出来一套半套的。”
    毕剑说是容易和简单,但是众人都知道,如果不是有心人,特意去收藏的,肯定不可能凑得齐的。
    对于这一点方明更有体会,因为当他把那只茶壶拿起来的时候,马上就知道手上的这个壶不是简单的东西,因为貔貅马上就浮现出来,一看就知道价值至少在200万以上,而且养得极好,晶莹之中仿佛是流动着一丝丝的黑光,光泽在灯光之下就象是珍珠一般。
    司空哲看到方明把茶壶拿在手里,于是笑着说:“鉴定一下?”
    放下茶壶,方明说:“这个我可鉴定不出来,我可不是什么都懂的。”
    这绝对是一把好壶,肯定是出自名家之后,但是方明对茶具的研究不深,虽然借助貔貅的异能鉴定出眼前的这一把壶的价值,但真要说出个所以然来那却是有一点勉为其难了。至于承认自己不懂,在方明看来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没有人会什么都懂的。
    听到方明这样说,司空哲和毕剑等人也不觉得奇怪,都是玩古董的,自然明白方明不可能什么都懂。
    不过,就算是如此,司空哲却还是调笑了一句,说:“哈!方明,原来这个世界上也有你不懂的东西、也有你鉴定不出来的古董。”
    方明白了司空哲一眼,说:“这个我又不是全能的人,再说了,我虽然说不出来这壶是怎么一回事,来历是什么,但是我却知道这壶值多少钱。”
    “哦?”
    毕剑看了看方明,说:“这个不知道这壶的来历,也能够鉴定出来价值多少?”
    鉴定古董,追根究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有来历的古董和没有来历、清晰的来历和模糊的来历也就是所谓的传承是否清晰对于它的价值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鉴定古董的时候先要确定的就是它的来历,然后才能够借此而确定它的价值。
    现在好了,方明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说自己虽然不知道这壶的来历,但还是能够鉴定出它的价格,这就有一点让人觉得奇怪了。
    方明点了点头,说:“是的,确实是能够鉴定出来它的价值,当然,不是非常准确的那一种,但却是**不离十的。”
    “说来听听。”
    毕剑身体也稍稍地坐直了一点,方明现在在古董收藏界的名气很大,他也想看看方明这到底是怎么样鉴定的。
    “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我虽然没有深入地研究茶壶,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古董,判断它的价值都不外乎是材质、色泽和工艺等等,只要这几点都达到一定的程度,那就是好东西,如果更加好,那就是是上乘之作了。”
    方明指了指摆放在茶几上的茶壶,继续说:“先是材质,毕老你都已经把这茶壶养得晶莹剔透起来,这当然是你的功夫很深,但是如果这壶是很普通的材质的,那您花再多的时间和办法也不可能养成这样子的。所以从这个就可以倒推出这茶壶的材质不错。”
    “第二,看这色泽,晶莹剔透,仿佛有如玉石一般,已经呈现半透明的状态。更加关键的是这壶的色泽均匀如一,不同的部位的色泽都是一样的,虽然我对壶的研究不深,但是能够做得到这一点的绝对是好东西。”
    “第三,看工艺,在我看来,壶的工艺和瓷器的工艺虽然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器型一定是要优美流畅,摆放在平面上的时候一定要平衡、平稳,仿佛是泰山一般虽然八面来风而不动。眼前的这一只茶壶虽然是小壶,但是摆放在茶几上的时候却是很稳,我记得在风水上有一句话说是‘一寺镇千山’,说的是在莽莽群山之中,一座寺院虽然小,但能人能够把所有的山脉都镇压住一般。眼前近一只小壶就给人这样的感觉,所以肯定是好东西。”
    “第四,虽然我对茶壶的研究不深,但也只是不深而已,大约的了解还是有的,大约的价格还是知道的。”
    “上述的这些影响综合起来之后,我就大约能够判断得出来这壶的价格大约在200万左右。”
    “高!实在是高!”
    方明刚一说完,毕剑马上就竖起了大拇指。
    方明鉴定得一点也没有错,自己的这一把壶确实是大约是这个价格。当然,更加让他佩服的是方明鉴定的办法,这分明就是触类旁通的一种做法,把熟悉的瓷器的鉴定的办完“移值”过来,参照对比之后就能够作出**不离十的鉴定。
    当然,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那是得要有丰富的鉴定经验的人才能够做得到。
    一般来说,玩古董的人有了十几年二十年的经验之后慢慢地就能够往这个方向去展,方明所样子顶天了也就是玩几年的古董,但是却做到了这一点,毕剑哪能不佩服。
    “呵,我这也是姑且说之,当然,我也有信心不会差得太远。”
    听到这话,周雅芳看向方明,她猛然之间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方明似乎比之前显得更加自信了!

第464章 夫妻店?
    玩古董的人当然要有信心,但是信心这东西却不是那样容易就拥有的。特别是对于古董这一行来说就更加是如此了,这主要是因为古董这一行的水太深,就算是多年的老手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够看得准,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一个高科技时代、假货遍地的时候就更加是如此了。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炉温,在古代烧制瓷器的时候,高温炉温和稳定的炉温是很能达到的,而一些瓷器又必须在一定的高的和稳定的炉温之中才能够呈现出完美的窑变。但是,现在这一点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这也就导致假货大量出现。如果是作伪高手所制,那就更加是真假难辨,所以现在的古董鉴定正在面临着高科技作伪的威胁,所谓的鉴定高手也就不敢再象以前那样自信了,所以方明此时语气之中流露出来的强大信心是很难得的。
    重要的是方明这种信心不是平空得来的,绝对不是狂妄,而是建立在无可辩驳的鉴定能力之上的。
    自从进入古董这一行,方明捡漏那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