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幽冥总鉴-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客观,所以班固详细从沈梦生这里打听。沈梦生尽自己所知倾囊相告,班固做了很详尽的记录,两人畅谈了整整一夜。沈梦生看出,因为长期伏案书写,班固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想办法劝解。班固心里很明白,只是一旦拿起笔来就把什么都忘记了。沈梦生听班超提起过,家里收藏着很多关于匈奴的书籍,这次来除了探望之外还要借阅一番,好生熟悉一下匈奴的情况。班固自然求之不得,能想到这一点足以证明这位镇国将军锐意进取,乃是国家柱石之臣。当即将收藏的书籍全部取出,沈梦生本想借回去研读,班固却不肯,这些书籍是自己的命根子,就算是至亲骨肉也不能拿出去。沈梦生颇为随和,就在班宅安顿下来,匈奴的各种情况对于自己十分重要,一定要仔细研读才行。从军多时,沈梦生习惯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班家却是布衣素食,这也好解决,让将军府中的随从做好吃食以后送过来。看到沈梦生狼吞虎咽的吃相,班家兄妹颇为吃惊,当初班超吃饭喝酒也很爽快,面前的沈梦生却要加个更字,一大坛酒十余斤肉一小会儿就没了。沈梦生的骨子里还是有蟒蛇的天性,肚量极大,根本不会细嚼慢咽,这一点连班超也比不了。
汉明帝得知沈梦生在班固的家里研读记载匈奴的书籍,心中十分欢喜,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自己驾下能有如此人才实在是国家之幸。这时候西域的形势很好,大多数国家都与汉朝建立了联系,商道畅通,互通有无。沈梦生不止一次提出要求,希望能率领三两千兵马到西域协助班超,大哥只有三十几名随从,能力十分有限。对于这个请求从汉明帝到大帅窦固都是坚决反对,沈梦生已经成为所有将士心目中的无敌战神,不能轻离军中。另外班超已经得到了数位君主的支持,不是孤军奋战,完全可以放心。沈梦生无奈,只好留在京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书籍上。班固家里书籍很多,还有不少详细记录了汉朝与匈奴多次交锋的经过,沈梦生自然不能错过,逐字逐句推敲,睡梦里也沉浸其中。后来看到飞将军李广,这位名将的遭遇实在令人扼腕,当时的汉武帝与大将军卫青都有偏袒之嫌。沈梦生做事爽快,上朝的时候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提出请求,为李氏一门恢复名誉,建庙祭祀这位飞将军。汉明帝自然明白李广所受的委屈,只是不好贸然下旨。那是自己的先祖,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做出的决定,自己不好推翻。当时没有答应,召集近臣商议,大家认为,飞将军李广确实有大功于国,虽然没有得到朝廷旌表门楣,却已经深深活在百姓的心里,恢复名誉,建庙祭祀还是可行的。至于汉武帝,年代久远,连国都都换了,没必要墨守成规。汉明帝最终决定,答应沈梦生的请求,追谥李广为靖国公,拨银万两建庙祭祀。李氏一门已经没落很久了,找不到正统后人,鉴于李广在边关军民心目中拥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就在边关附近建庙。这件事就交给窦固办理,朝廷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就能提高民心士气,何乐而不为?
沈梦生得知此事颇为欢喜,自己不能轻离京师,就在自己府中高阁之上朝着边关的方向遥祭一番。当晚就寝后朦胧中有一名武官来请,沈梦生下意识跟随,来到一个陌生的所在,殿堂巍峨,两边都是兵将,沈梦生久在军旅,很习惯这种气氛。主座上端坐一名金甲将军,身材魁伟,双臂修长。见到沈梦生进来这位将军起身离座,插手施礼,沈梦生连忙还礼:“这位将军面生得很,何时会过?”金甲将军自报家门:“不才便是驰骋沙场大半生,最终却受屈于刀笔吏的李广。”沈梦生大吃一惊,连忙下拜:“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双手搀扶:“将军不必如此,李某沉沦九泉多年,赖将军之助才得以重见天日,不敢当此大礼。”沈梦生有自己的道理:“将军此话差矣,这一份褒奖已经迟来了很久,将军功在家国,终生未曾封侯,是朝廷有负将军。”不管怎么推辞,李广还是郑重道谢,这一份褒奖对自己太重要了。沈梦生适时提议:“末将近日与编写史书的班固颇有来往,在他家里看到一篇专门描写将军的传记,因为时间久远,很多细节不清楚,至今未曾完稿。难得有缘相见,将军能否提供一些素材?此书若成,必然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将军的功绩。”李广当即命人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当年行军的记录。沈梦生郑重收好,李广有些遗憾:“阁下前程似锦,李某名微徳薄,实在帮不上忙。”沈梦生连忙提出自己的要求:“久闻将军神射之术举世无双,能否指点一二?”李广微笑摇头:“神臂弓法你已经完全掌握。”沈梦生颇为奇怪,李广这才解释,岑朋的神臂弓法就是自己传授的。沈梦生恍然大悟,连忙拜谢:“沈某的功名富贵都源自神臂弓法,今日方知源流。”李广自谦不已,比较起来沈梦生对自己的帮助更大。
清晨醒来,沈梦生果然在身边发现了竹简,马上更衣前往班宅,班固埋头编写整整一夜,正要睡一会儿。沈梦生向班昭说明来意,将竹简取出,班昭大喜,这些记录对于哥哥班固算得上是无价宝。班固听到竹简声马上走出来,不顾疲倦,接过竹简一看欢喜非常,竟至手舞足蹈。班昭轻叹一声:“哥哥这个爱书如命的脾气是改不了了。”沈梦生提议:“何不寻觅两三下人照顾起居,免得日夜劳碌。”从前班家没什么钱财,勉强度日,无力供养下人。如今得到沈梦生送来的大笔金银,日子宽裕许多,班昭也在考虑,只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沈梦生一力担承,回府以后马上派人办理。如此显官自然有无数人抢着巴结,很快有了回音,觅得两名婢女,沈梦生另准备一些财帛一道送往班宅。班固是书呆子,性情十分古板,很少与外人来往,从不接受外人的财帛。沈梦生与班固结拜为兄弟,就是一家人了,他送来的东西倒是来者不拒,所以班家的日子有了很大好转。班固对书籍近乎疯狂的执着让沈梦生十分佩服,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有时间就到班家阅读书籍,有不明白的随时请教。班固有惊人的记忆力,只要提个头就能知道出处以及相关书籍。通过如饥似渴的阅读,沈梦生已经发生了转变,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将军,还具备了料敌制胜的谋略。汉明帝一直很关注沈梦生,得知这些情况十分欢喜,朝廷与匈奴早晚还会大举交锋,沈梦生称得上是中流砥柱。这时候边关传来消息,匈奴对车师国发动了大举进攻,大帅窦固请旨出征。朝廷马上准备粮饷,偏偏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汉明帝忽然患了重病,卧床不起,朝中皇子结连后宫嫔妃以及朝中大臣蠢蠢欲动,太后沈三姐无奈下令,调大将军窦固回京稳定局势,以解燃眉之急。
朝廷遭遇如此重大的变故,出征的事自然就耽误下来了。窦固火速回京,尽快稳定朝廷的局势。汉明帝自知不起,立下遗诏,让大将军窦固监国,立皇子刘炟为君,是为汉章帝。汉明帝将后事处理妥当,安然逝去,在位一十八年。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自然要提拔自己的亲枝近派,朝中的大臣各怀心腹事,出征的事自然无人关心了。匈奴大军抓住时机,很快占领了车师国大部分领土。已经归顺汉朝的车师王改弦更张,投向匈奴一方,汉朝设立在车师国的两个校尉兵马被完全孤立起来,处境不妙。这还不算,北道的焉耆国得到了匈奴的支持,向汉朝设在西域的都护府发动了攻击,都护陈睦寡不敌众,以身殉国。龟兹国王一直倾向于匈奴,趁机作乱,联络一些小国进攻班超所在的疏勒国。班超想方设法抵御,处境十分艰难。沈梦生虽然远在洛阳也知道大哥的处境,可是没有任何办法,朝廷上下秩序不稳,难以出征。好不容易等到新君正式处理公务,连忙请旨出征。没想到新君发布的第一道旨意竟然是撤销西域都护府和两校尉兵马,召班超一行回国,封闭玉门关。沈梦生大失所望,多少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竟然被轻轻放弃。班超接到圣旨十分无奈,数年的辛苦眼看就要付诸东流。收拾行装准备归国,疏勒国臣民依依不舍,班超也很无奈。离开疏勒之后路过于阗国,这里的百姓官员苦苦挽留,班超心里很不好受。忽然有人送来消息,疏勒国发生叛乱,两座城池的首领投向了龟兹,引狼入室,准备彻底消灭疏勒国。得到这个消息班超断然决定,背上抗旨的罪名重返疏勒国,帮助疏勒国王对抗强敌。
消息传到洛阳,马上有大臣上奏,班超抗旨不回居心叵测,应予严惩。汉章帝准备先捉拿班固以及班昭问罪,沈梦生得知之后愤然出头,当殿力保。汉章帝本来不准,大将军窦固出面,班固以及班昭总算躲过这一场灭顶之灾。经此一事沈梦生心灰意冷,不管自己取得什么成就,只要皇帝一句话,全家都难免刀斧之祸。想明白以后索性告病归家,安顿好父母以及班家兄妹,孤身一人,乘马带枪前往玉门关,准备与班超一道应付艰难的局面。汗血宝马行走如风,很快来到边关。这里的兵将都认得,十分尊重。沈梦生稍事休息就要出关,照例没有圣旨或者大帅的令牌是不能出关的,但沈梦生品级很高,远在守关将领之上,不敢拦阻,沈梦生孤身出关,取道西域寻访班超。守关将领将此事呈报朝廷,大将军窦固颇为吃惊,连忙向新皇请旨,沈梦生乃是本朝不可或缺的人才,应该马上追回。汉章帝不以为然,朝廷上下人才济济,一个沈梦生有何稀奇?不追究私自出关的罪名已经是开恩了。窦固颇为无奈,西域危机四伏,沈梦生如果有什么闪失损失就太大了。可惜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了。沈梦生出关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在班家阅读了大量书籍,对西域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出关之后颇为顺利,很快进入了疏勒国。这时候通过班超多方努力,疏勒国的叛乱已经平息,班超正在计划下一步骤,匈奴势力庞大,仅凭疏勒国的力量不可能与之抗衡,需要联合西域各国,组成强大的军队。但此时玉门关已经封闭,西域各国对汉朝失去了信心,要联合起来并不容易。沈梦生一路行来,得知这里的居民将班超奉若神明,心里明白,大哥在西域已经颇有威望。来到王城,这里的居民对汉人十分友好,沈梦生心中欢喜,一别多年,终于要见面了。
班超得到禀报,感到难以置信,沈梦生在数次大战中声望节节升高,已经是朝廷一等显官,怎能孤身涉险来到西域?不管怎么说还是出来看看,一见之下大喜过望,抢步上前握住沈梦生双手:“兄弟,大哥不是在梦里吧?”沈梦生颇为感慨:“一别数载,大哥风采依然,可喜可贺。”班超仰天大笑,从心里往外欢喜。沈梦生这次出关改换了装束,这是为了行路方便。班超马上让沈梦生换装,两人一道去见疏勒国王。沈梦生的大名已经传遍西域,有了不死将军的加入,联络各国就好办了。疏勒国王得知此事还有些怀疑,汉朝怎么舍得让如此良将孤身来到西域?会面之下立时确定,来人就是沈梦生。汗血宝马,霸王枪,金臂弓以及金鈚狼牙箭就是不死将军的招牌,错不了。马上命人预备丰盛的酒宴招待,如此贵客万金难求,一定不能草率。酒宴之上班超与沈梦生互诉别来境况,时而大笑,时而感慨,真情流露,在场之人都被感染,与这两人共欢喜。沈梦生这次来到西域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大哥,还是为了汉朝的利益,西域各国幅员辽阔,国民众多,一旦断绝联系损失太大了。班超自然明白,马上说出自己的计划。疏勒国王早就听说过,沈梦生在与匈奴的交战中百战百胜,所向无敌,射杀匈奴射雕手过百,被匈奴人视为天神下界。因此作出决定,举行盛大的仪式,请沈梦生公开亮相,邀请各国国王前来观看,联合的事情十有八九能成。班超十分支持这个决定,沈梦生自然不会推辞,精心准备。各国国王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的感觉与疏勒国王相同,沈梦生对于汉朝来讲算得上无价之宝,怎么会孤身来到西域?虽然难以置信,疏勒国王与班超都不是说假话的人,因此大家决定到疏勒王城看一看。当然,这些国王都是不愿意被匈奴压迫的,至于被匈奴扶植起来的龟兹,姑墨等国国王是不会来的,只派出了密探打听消息。
一百六十四征战西域
班超一向胆大心细,如此安排自然是要借重不死将军的盛名。沈梦生已经不是初涉沙场时的普通军士了,完全理解班超的想法,准备精心修饰一番,一定要在各国国王面前展现最光彩的一面。晚间兄弟二人同榻而眠,谁也没有睡意,说不完的话。班超得知沈梦生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