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圣皇路-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陛下!”

其后嬴政仔仔细细的听着李斯对于天下大势的看法,和对于统一六国的建议。

嬴政很满意,李斯很有远见,而且有着不错的军事素养,和吕不韦那样偏向内政的能相不同,李斯的大局观十分的不错,进攻意识也很强。有他主持秦国外政很恰当。

嬴政早就开始调查战国的名人,最出名的韩非,在嬴政看来是一个合格的学者、政论家,而不是政治家。所以如果在李斯和韩非中间做选择,嬴政也会牺牲掉韩非。

一夜详谈,嬴政和李斯相见恨晚。

“李斯,你以后就任职丞相府长史,辅佐丞相理政!”

李斯听此大喜,现在秦国没有丞相,只有两个相国,昌平君和昌文君理政。而自己任丞相的长史,意味着自己将掌控丞相的权利,虽然没有名义,不利于以后自己的掌权。李斯也想向吕不韦那样一步登天,但是嬴政不会给他那个机会。李斯是一个重视实力的人,没有一丝不满。

“朕记得你是有着法家倾向儒家门徒是吧,这是浩然正气决,好好修炼!以后我们君臣的日子还很长!”

孔宣为了报答伏羲,将儒家的一切全部留给了伏羲。嬴政即伏羲,故而手中有最根本的儒家修炼宝典。

嬴政虽然不想让仙法在人间大兴,但是培养自己的心腹,嬴政又岂会小气。

李斯打开嬴政赐给的玉简,立刻发现了其中的价值。这是天下少数的仙诀。李斯也不矫情,因为他知道嬴政不喜欢。

“谢陛下赏赐!”

“记住不可外传!”

“诺!”

凭借嬴政的敲打和李斯自私的本性,仙诀泄露的可能性为零。

赐李斯仙诀,预示着嬴政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三界之上,开始为自己的“天庭”培养心腹了。

第十二章 仙师徐福,大权独揽

徐福,字君房,齐地琅琊人。徐福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徐福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学炼丹、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听着赵高回报着徐福的情况。嬴政轻轻颔首,以后自己的军队不能缺少的是丹药的供给。所以嬴政想要培养自己专用的炼丹师。虽然嬴政也会炼丹,但是不可能让嬴政亲自炼丹。这是嬴政就想起了秦时著名的方士——徐福。

徐福看来是正宗的练气士,但是因为人间界的结界,大部分的仙术丢失,徐福居然将武术融进仙法当中,开辟了一条适合人间的修仙之路。

伏羲过去将后世武术以法力施展就是徐福这种做法。但是那是伏羲的无奈之举,伏羲并没有继承前任的仙术,只有深厚的法力。仙术与法力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后来伏羲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只是使用一些武术的技巧,剩下的全用法力压制了。

如同仙道分为仙法和仙术一样,武道分为根本的武功和武术。武功就像是仙法一样,是武道的根本。而武术和仙术一样都是一些使用技巧,最大发挥威力的技巧。

嬴政轻轻一挥手,一个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黑衣人快速的出现在嬴政的面前。

“用这半部法决去请徐福来咸阳!”

赵高看着没有回答陛下就诡异消失的黑衣人,摇摇头。还是不习惯,不管看过多少次。

赵高第一次见到这些黑衣人,吓了一身冷汗,以为是来刺杀秦王的。马上站到了嬴政的面前,为嬴政挡刀子。后来知道是虚惊一场。嬴政很是欣赏赵高的忠心。

赵高的功夫功夫不弱,可是没有发现这些黑衣人是怎么样出现和消失的!就连他们站在自己的面前,赵高闭上眼睛也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

这是嬴政专门调教的暗影部队。他们的实力没有太强,平时他们是大街上讨饭的乞丐,或者是王公弟子。但是一旦收到嬴政的命令,他们就是暗夜的王者!

这次要用法决换徐福前来,嬴政才会出动他们的。如果不是这么重要的东西,让赵高送去就行。

看着赵高有些失望的样子,嬴政又给赵高布置新的任务。赵高不明就以,陛下这是在想什么?虽然很不解,但是陛下给自己任务,那自己就没有失宠。赵高还是兴高采烈,忠心耿耿的执行这个任务去了。

几日之后,秦国流传着一个惊天消息:秦修郑国渠乃韩国的“疲秦之计”!一时间秦国宗室士族大怒,又有嫪毐之乱。老秦人对于秦国内的外宾高官充满了不信任感。老秦人与六国之宾冲突加剧。昌平君和昌文君身为有着楚国王室的血统,从这次冲突中看到了机会,只要击败老秦人,那楚系一派就能主政秦国。故而昌平君坐视咸阳的对立情绪,更是暗中推波助澜。如果不是秦王嬴政早有预见,早早做了准备,咸阳恐怕早已大乱。

郑国渠的修建渊源要追溯到“商鞅变法”。正是“商鞅变法”为郑国渠的修建埋下了种子。

秦国地广人稀,商鞅鼓励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商鞅奖励耕战的政策使秦国迅速强大,秦国野心勃勃开始把目光投向邻国韩国,因为韩国位于秦国东出函谷关之后的交通要道,成为秦东扩的障碍。

当时秦军作战十分勇敢,被关东六国视为虎狼之军。秦军使用的武器十分锐利,箭镞表面经铬盐处理,深埋地下二千多年,刃口仍十分锋利。

面对强秦的威胁,韩国成了惊弓之鸟,都城数迁,然而这并不能躲避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

为对付强秦,当时“合纵派”政治家苏秦提出六个诸侯国联合抗秦的主张。对此,秦国采纳魏国人张仪的连横策略,对其他诸侯国又打又拉。

秦武王末年,秦国终于夺取了梦寐以求的函谷关。这时,大平原上肥沃的土地和物产开始暴露在秦军面前。

当时,和秦国邻近的魏国比较强大,秦昭襄王执政时期,韩魏联手,同秦国在今天洛阳东南的伊阙一带发生一场大战。结果,秦军杀死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韩国和其最重要的盟国受到秦国致命的一击。

秦国攻取了韩国中原重镇,冶铁手工业中心宛。

短短一年后,在秦军威胁下,韩国被迫割让出大片沃土给秦国。

其后,一个游士向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策略,即秦国要想吞并天下,首先要灭掉韩国。

韩国就像秦国嘴边的一块肥肉,被一块块蚕食着。

秦军取韩国重镇野王,切断了太行山上上党通往新郑的道路,逼迫韩投降。结果韩把上党献给赵国,引发了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大将白起活埋。

韩国处于崩溃的边缘。当时,韩军战斗力也很强,有“强弓劲弩皆在韩出”、“天下宝剑韩为众”的说法。然而,在强秦战争机器的进攻下,韩国被真正打败了,将士尸横遍野、百姓四散流亡,景象十分凄惨。

面对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一个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去说服秦国兴修水利。

在韩国看来,这是危难之际疲乏秦国,救亡图存的好办法。

各国没有常备军队,全民皆兵,而修郑国渠这样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国要动用所有青壮年劳力,耗费大量财力和精力,这必然要影响到秦国统一战争的进程。韩国想借此求得暂时的安宁。

对秦国来说,兴修水利是固本培元、兼并六国的战略部署。当时秦国的关中平原还没有大型水利工程,因此韩国认为这一计策最有可能被接受。

肩负拯救韩国命运的郑国,在咸阳宫见到了秦国的主政者吕不韦,提出了修渠建议。

当时秦王嬴政年仅十三岁,国家大政实际由相国吕不韦主持。商人出身、并非秦人的吕不韦一直希望做几件大事来显示治国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韩国的建议与吕不韦急于建功立业的想法不谋而合,吕不韦当年就组织力量开始修建郑国渠。

秦国人愤怒不是在于修建郑国渠,而是被韩国人欺骗。秦国对于韩国的压倒性胜利,使秦国人对韩国人有着天然的蔑视。现在发现被自己轻视的人整整欺骗了十年。其中又牵扯到了前丞相吕不韦,秦国宗室士族对于没有一丝秦国血统的吕不韦担任自己国家的丞相本来就不满。现在韩国的“疲秦之计”又是两个非秦国人主持的,吕不韦也成了“心怀不轨”之人!

在嬴政的推动下,秦国士族群情激愤,情况超出了昌平君和昌文君的控制。秦国内掀起一场逐外籍宾客的轩然大波,主谋者当然是秦国的宗室大臣。他们有强烈的排外情绪,认为外来宾客都不可信,建议不分青红皂白,将凡是在秦国做官的外籍宾客一律驱逐出秦国。

秦王政经不住宗室大臣这番鼓噪,果然下令驱逐宾客,以昌平君和昌文君为首的楚党也遭到了严重打击。楚党被驱除出朝政。其中包括深得秦王赏识的李斯。

“是时候收尾了!”

这一场闹剧是嬴政一手策划的,嬴政不能正大光明的清除楚党势力,因为那会让朝中大臣人人自危,而且秦国宗室也一直站在同为宗室的楚党一边,共抗嬴政。故而嬴政以秦国宗室的保守势力驱逐楚党之人。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一夜之间一封《谏逐客书》在秦国全国各地流传,李斯上书秦王嬴政。他列举秦国历代国君任用客卿使秦国日益富强的事实,指出逐客之举必将殃及秦国的安危,力劝秦王改弦更张。

同时郑国也对秦王上书,杀掉我没什么,可惜工程半途而废,才是秦国真正的损失。

秦王嬴政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取消了逐客令。同时也下令郑国继续修建郑国渠。

秦国宗室在驱逐了楚党一系之后,就发现了自己的势力大减,已经无法在嬴政面前硬气的“谏言”了。现在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了,全凭嬴政“圣心独裁”!

秦国宗室成为形式上的象征,再无实权!

嬴政更是趁此机会向天下发布了“招贤令”,召集天下贤人。魏国人尉缭也在此时来到秦国,嬴政“慧眼识珠”,提拔尉缭成为秦王的高级军事参谋,主持秦国的军政。

次年,郑国渠用了十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郑国渠尘埃落定。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秦国,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如同张开的两翼,东方六国都处在其阴影之下,秦灭六国到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时候了。

秦国挟持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也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对秦国来说,疲秦之计变成强秦之策。

秦国统一六国的最后两块短板,政局分散和后勤薄弱,终于补齐。一统六国的时机成熟,大军待发!

第十三章 秦陵兵俑,荆柯刺秦

每一个君王在即位之初就会建造属于自己的王陵,嬴政也不例外。而且嬴政的王陵是嬴政自己的庞大的三界计划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故而更是精心建造。

之前吕不韦执政,为了安抚嬴政,对于嬴政在王陵的要求上言听计从。每年大量的服役人员被送去建造王陵。其后消失在王陵当中。

嬴政的王陵成为服役人员眼中的地狱之地!

今天是嬴政十年来第一次驾临自己的王陵。看着初具规模的秦王陵,嬴政皱着眉头,规模太小。

“小了!扩建,再扩大十倍!”

嬴政沉着脸说道,章邯战战兢兢地的跟在嬴政身后听命。

嬴政看着不成器的章邯,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身为一个军人居然在君主面前表现的如此不堪,没有一丝军人的风度,真是不堪重用。不过看在他还算忠心的份上,以后就让他继续呆在王陵算了。

“王翦,从今天收集每个士兵一滴血送过来,铸造兵俑!”

嬴政独掌大权,马上将王翦提拔上来。王翦封被为秦国上将军。

王翦身为嬴政的心腹之人,也知道嬴政有些异于常人的手段,当下毫不犹豫的执行。

“章将军,朕为你介绍一个人,徐福,徐仙师。以后王陵的改建工作由徐仙师负责,你负责监工。”

“诺!”

徐福和章邯同时回答道。

徐福在接到嬴政的送给他的法决之后,立刻前往咸阳向嬴政效忠。

对于修仙之人许下的誓言,嬴政是非常相信的。违背自己的誓言对于修仙之人是一个大劫难,所以基本上修仙之人从来不会轻易许诺什么。所以在徐福效忠之后,嬴政就把全部的仙诀和配套的仙法交给了徐福,还把自己的三界计划全部告诉了徐福。

徐福知道嬴政的计划。战争是一个死亡与荣耀的过程。每一个秦兵都是嬴政以后争霸的资本,不容有失。

利用仙术制造的兵俑,加入士兵的英魂,就是天下最强的不惧身死,不怕疼痛,永不知疲倦的最强军队。

秦王宫。

“李斯,秦国大政你要多操心。先生(尉缭),你以后和王翦一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