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世魂牵之大清-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韵抬眼看他,微微笑了一下。垂眸看着她摩擦着自己手背的拇指。那上面带着一个扳指,玉的成色并不十分好,可是她看在眼里却觉得很是开心。
 “这个扳指”
 “是你当年送我的,片刻不曾离身过。”康熙看了一眼扳指,又看着她道。
 “那个荷包呢?”她笑着问,眼睛里竟然有着属于小女孩的狡黠。她是故意为难他的,十几年前的荷包,怎么可能还在呢。
康熙看着她笑了一下,然后郑重的将手伸进袖口,伸到她面前。上面静静的放着那个荷包。黑色的绸子已经微微褪色,上面的绣线已经起毛,看起来毛绒绒的。墨绿色的挂绳和尾穗已经微微发白。虽然整个荷包都已经十分的陈旧,但是看得出保管的十分好,不然十五年前的东西只怕早都破旧不堪了。她从荷包上移开视线 ,看着微笑着的康熙。
 “最初朕还挂在腰间,后来就收在袖口或敛于盒内妥善安放。偶尔拿出来看看,权当是见了你。”康熙轻轻的抚摸着上面针脚细密的茉莉花,不无感慨。昔日经年他便是靠着她留下来的这些东西以及会议支撑他的全部感情。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首尾二字相倒便是我的名字。”她轻轻的拿起荷包,在手里摩擦。荷包里的茉莉花早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味道,随之沾染的是他身上的龙涎香的味道。神秘,持久而浓郁,一如他给与她的感情,经久不衰,且经过岁月的洗礼愈发的醇厚。
 “清是我朝国号,朕当年怀中抱着初生的你,看着你那双灿若琉璃的眼睛。边想着一定要以我之力许你一生平安喜乐。”
 “当时,是一个父亲的心思吧?”她看着他灼热而锐利的眼睛,轻轻地问。他们之间从来都避免谈及这个,今日她提起,心内难免不安。
 “是的,是父亲的心思。只是后来也不知从何时起,朕对你便不再仅仅是父亲对女儿。或许是你那年生辰,或许是你爬到我膝头抚平我皱起的眉头时。朕也说不清楚,韵儿,你呢?”他伸手搂着她的脖子,额头相抵,鼻尖对着鼻尖“韵儿对阿玛是什么时候起的心思呢?”
 “我也不知道。”她轻轻的声音,如同耳语。眼中雾气蒙蒙,像是晨曦中的江南小镇,静美却又喧哗,艳丽却又宁和。那是一双媚人的眼眸,勾得人深入再深入。她的气息喷洒在他的鼻翼和唇角,带着散不开的淡淡的香气。
他轻轻的吻上她的唇,不是因为情欲,甚至无关风月情爱。只是那么轻轻的一吻,像是前生注定今生有约一般,那么自然,静美和安宁。他离开她的唇,眼中愈发的清明,看着她同样清澈的眸子,轻声道“下至阿鼻,上逾九霄,生死不离,精魂不弃。”
他说得很轻,并非郑重其事,更像是平时的闲话。可她觉得震撼,不单单是心底的震撼,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颤栗。像是跨越了生死,穿越了时空一般。那种感觉像是火,燃烧着她的情感灼烧着她的心。那种感觉像是水,蔓延着,荡漾着,以它特有的柔,浸透了她身体的每个角落。
 “阿玛!”她轻轻地唤着这个曾经恨之入骨又爱之入心的称呼,语气里满载着柔情。纤细的十指紧紧的握着康熙的手,并没有言语,但是他知道,她许下了绝不亚于他的承诺。


~~~~~~~~~~~
 “韵儿,你既然要以此为由留下来,真也不能说什么。只是让我把云轻带走可好?”
她以老王妃故去身为儿媳虽贵为公主仍要守节为由,留在巴林,不随驾进京,康熙并不反对,只是说了上面的一席话。
 “她从未离开过我的身边。”清韵双手相搅,语气很是犹疑,更多的是不舍和反对。
 “我知道。”康熙拍拍她的手“你此番不随朕回去,朕心里已是万分不舍。若是云轻也不随朕回京,那朕在京中”康熙叹了一声,语气里满是惆怅和孤寂。“朕已经习惯了云轻陪在朕的左右。”
清韵见他这样,心里一痛。想着云轻当初养在乾清宫,整日里在康熙眼前。又想起昔时云轻的第一声额娘是康熙用自己的胡子做诱饵才勾的她说出口的,心底便有一丝犹疑,自然也就显现再来脸上。康熙见她面色变化,心底便是一喜,可是面上却愈发的落寞起来,转动着手上的扳指不言语。
 “阿玛”
 “我知道你舍不得。朕原想着每年都要塞外避暑,你们母女自然能够相见,且你守丧也只道明年年末。算算时日也只不过几个月不见,可既然你舍不得,朕也只有一人回京了。”
清韵看着他,嘴里呢喃了一句“阿玛”她知道他是故意说得这样凄清落寞,可是脑海里却全是当年云轻拽着他胡子叫额娘的样子,眼里不禁闪现泪花,咬着下唇,狠狠心,终是点点头。
康熙伸手将她脸上的泪擦掉,心底想着自己这般如此确实有些过分。“是朕过分,云轻终是要留在你身边才好。”
 “别再给哦反悔的机会了。”她哭着扑进他的怀里,紧紧抓着他胸前的意料啜泣。
他轻轻拍着她的背,无声的叹息。恐惧是他永远无法言说的苦痛。他怕日久生变,不得不用上一切的手段。江山社稷是他活的依仗,清韵则是他生支托。他怕一切再有反复,而云轻,是他能够握在手里最有力的筹码。

 “你放心,朕自然不会亏待了轻儿。”康熙拉着她的手,看着泪盈于睫的清韵保证着。
她点头,凝噎着说不出话来。她自然信他,只是身为人母哪里舍得。
 “额娘不哭,轻儿想额娘。”云轻伸着小小的肉肉肉的手给她擦眼泪,可是听见女儿这般说,她倒是哭的越发厉害。
 “好了,让皇上起驾吧。”乌尔衮看了看对自己无所谓的女儿,心底又是一片戚戚然,只得轻轻抚着清韵的肩,说道。
康熙的脸沉了一分,看了看乌尔衮,挥手示意启程,只是那目光却如刀子一般落在了乌尔衮放在清韵肩上的手。

~~~~~~~~~
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己卯,康熙回畅春园,至太后宫中问安。
 “韵儿没有跟皇帝一起回京?”仁宪太后问了些康熙日常饮食之后说道。
 “为老王妃守制,便没有随儿子一起回来,倒是云轻与儿子同回。只是一路颠簸劳累,此刻睡了。”
 “这孩子倒是和她额娘小时候一样,聪明灵慧,难怪皇上喜欢。”仁宪太后笑着道。“当初宫中子嗣单薄,你那般宠爱韵儿我和老祖宗(孝庄)都是欣慰的。本以为后来公主阿哥渐渐多了,你对她也就差一些,哪成想竟是不曾改的,只增不减。”老太后感慨道。
 “韵儿是他们姊妹兄弟里最懂事的,这番还让朕给皇额娘带回来一件她亲手绣的里衣,连儿子看了都羡慕呢。”康熙说着,顾问行便拖着个箱笼上来。
仁宪太后收了东西,便又闲话几句。康熙起身告退,回了乾清宫。
 “云轻还在睡?差不多就哄着起来吧,看晚上睡不着又该闹腾了。”康熙进了西暖阁,净手喝了口茶道。
 “再睡一会儿也不打紧。”顾问行看看沙漏道。“皇上嘴里说小格格闹腾,心里不定多欢喜呢。”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新安置的箱笼里拿出了一个蓝绸布的包裹。
 “是什么东西?你收了就是。”康熙看了一眼,起身打算去批折子。
 “这是格格临行前祝福奴才回来时给您的,说是补上今年万寿节的寿礼。”顾问行笑着道,果见康熙转身过来打开。
 包裹里整齐的叠放着衣衫一边还有一双鞋,写着万字卷云边,一套外衫长袍马褂加上中衣鞋子,皆是鼠灰色,之首比甲颜色略微暗些。
 “是她亲手绣的?”康熙拿起来一样样看过去。针脚细密,鞋底和软。长袍上绣着修长的竹子,自有风骨。中衣却是二龙戏珠的样式,龙绣的活灵活现,煞是喜人。
 “真还以为她只给太后绣了那么一件!”康熙手里拿着衣衫,叹息道。声音里全是满足的喜悦。


~~~~~~~~~~~
 “格格,怎么看了信倒越发的愁眉苦脸?”凝露把冷却的茶换下去,换上新的茶。又把炭火通的旺了些。
 “胤礽是越来越不让人省心。道盛京祭祀,却是大肆的敛财。还四处找寻美女娈童,那是祭他亲娘啊”清韵语气里仍旧是怒其不争,还含杂着浓浓的失望。
 “格格既然管不得,便少操些心罢。”凝露把掐丝珐琅的手炉放在她怀里道。
 “我是不想管也管不了。只是有些事儿怕要自己找上来。”她说罢,喝了口茶,叹息道“只怕这多事之秋要到了。”






第44章 山雨欲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清韵看着天上飞舞的风筝,轻轻的吟着这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面前是春装的小丫头们蹦跳嬉戏着在放风筝。
 “格格若是觉得好,何不自己也去放一个玩儿玩儿?”凝露在一旁手里端着个檀木托盘,盘上放着白瓷小碟,碟子里是些果脯。她一边说一边放下。“您尝尝,是皇上从将那派人捎回来的新鲜味道。”
 “果脯子吃来吃去不都还是那个味道。”她笑着说,却捻起一个放在嘴里,不妨酸的直皱眉头。匆匆吐了,用茶水漱口,指着凝露道“你框我!”
 “奴婢哪里敢啊,这是皇上知道您胃口不好,特意给您开胃用的。”凝露笑着道。
远处传来小丫鬟惊呼的声音。“怎么了?”
 “奴婢去看看,想必是哪个丫头不懂事,碰撞了什么东西。”凝露说这过去了,不一会浅笑着回来。
 “奴婢不当是多大一回事儿呢,原来是两个风筝缠到了一处。奴婢把线减了,想着这风筝若是能够自由自在的去了也好 。”
 “是啊,自由自在的去了也好。”清韵抬头,正看见两只风筝缠在一起,难分难解,渐渐的远去,最后只有一个影影绰绰的小影儿。
 “也不知道云轻如何了。”
 “皇上待小格格就是连嫡亲的孙子也比不上,格格就尽可放心吧。”凝露笑着说“您在外面坐了不断的时间了。还是回屋里吧,小心腿疾再犯喽。”
 “回吧,是有点凉意。”清韵扶着她的手起身,往屋里走去。半路上回头看那天空,那对风筝早就不见了踪影。

~~~~~~~~~
康熙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康熙自扬州回京。结束了第六次南巡,也是他此生的最后一次南巡。
清韵手里拿着一封信,封皮上朱漆火封是乾清宫皇帝的私章。可是里面的字迹却是极其稚嫩,甚至是七扭八歪的。可是清韵看着却淌下来眼泪,泪珠落在纸上,晕开一片墨迹,她用手里上等丝绸的帕子,小心翼翼的擦拭。
 “额娘敬启
不孝女云轻顿首问安,女儿一切皆安,母亲万勿记挂。女儿在京甚是挂念额娘身体安康,望母亲以女儿为念万万保重。玛法与女儿很是挂念额娘,今秋六月木兰秋祢,女儿亲身为母叩首行孝。”
信尾并没有落款,只有一个不是很大的红色手印盖在上面。看着上面小大人一般的话,她只奥定是康熙措辞所书。再一想到木兰秋祢马上便到,她心里不由得轻松雀跃了几分,连带着近来时月脸上的愁思也消散了。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在清韵的无限盼望中,康熙的銮驾终于走出紫禁城,浩浩荡荡的向塞外而来。清韵与乌尔衮商量一番之后,便登上马车前往宜车舍里去,她想早一点见到女儿。
到达康熙帐前已是七月中,在早预备好的帐篷里收拾了一番,前去康熙帐前。清韵走在‘皇城’(康熙帐篷以及周围所形成的区域)里围,眼见得前面有一青衫男子过去。看着侧影甚是熟悉。
 “那是不是十三?”她问搀着她的凝露。
 “奴婢看着也像是十三爷,能在这里行走的也自然之友这些皇子王爷们了。”凝露搀着她继续往前走,说道。心底却是疑惑着,那人虽说侧影很像是十三爷,可是看着神态却是相差很多。
 “快走吧。”倒也无心向其他,一心只想快些见到云轻,于是催着凝露走。
 “三姐,你可来了。再不来我就治不住云轻了。原本挺乖巧的一个小丫头,一听您今儿到,就管不住了。”胤祥一见清韵,便拉着她往大帐前奏。
清韵看着一身靛蓝长袍的十三,奇怪道“我刚见你穿着一身青衫往东去,怎么?”她说道这,便觉得拉着自己手的手一紧,抬头看去,胤祥身上全是愠色。她猛然想起劳斯曾经和她说过,太子府上养着一个戏子,容貌肖似十三。
 “走吧,我急着见女儿。”她轻轻捏了一下他的手,说道。刚掀了帐帘进去,她便觉得腿上一紧,低头看去,之间已经到她腰际的云轻抱着她的腿,抬头看着她,眼里全是思念孺慕。她眼睛一酸,晶莹的泪便落了下来,掉在云轻的脸上,衣襟上。
 “额娘不哭,云轻想额娘,额娘哭云轻也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