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域雄心-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登堡见到双方的对话充满火药味,连忙打圆场道:“大家稍安勿躁,这列强首席的位置我们还是放一放的好,先确定一下列强席位才是正道,到时候我们让八个列强推选首席如何。”
吴琼道:“没有问题,不过我觉得如果哪个国家成为列强首席,应该有接受其他列强挑战的觉悟。”说着他扫视了几个国家的代表,看的几人一阵头皮发麻,中华帝国的军事压力,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面对的。
维德曼也知道自己提议不可能轻松通过,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拉拢同盟国三个白人国家,因此他同意道:“也好,我们先推举席位,我想在座的五国进入列强国家行列应该没有问题吧。”
这五国可是大败协约国的最大功臣,作为列强自然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其他三个席位就有些难办了。
“伊斯坦帝国也参加了大战,作为战胜国他们也应该有一席之地吧。”吴琼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的确,虽然伊斯坦帝国在大战中彻头彻尾的打了一次酱油,但是他毕竟是战胜国之一,在剩下的国家之中也算是最强的了,尽管各国都知道伊斯坦帝国正在靠向中华帝国,但是谁也提不出反对意见,至少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
“哥萨克帝国现在的重建工作正在高速进行,他们也是兵强马壮,作为列强应该也是合格的。”吴琼微笑着又提出了一个国家,哥萨克帝国因为提前遭到反叛而停战,躲过了战后清算,这使得他们在军事上没有撒尔帝国和南特帝国那样的束缚,自然不会太过吃亏。
但是世现在哥萨克帝国境内的反抗势力都是中华帝国扶植的,一旦他们恢复了哥萨克帝国的名号,就一定会倒向中华帝国。如果再让他们取得席位,波士顿帝国的努力就白干了,因此维德曼第一个站起来反对:“这怎么行,哥萨克帝国现在连自己的国土都保不住,如何能够作为列强国家,这个我不同意。”
吴琼对维德曼的反对没有丝毫着恼,反而微笑着道:“那么圣马丁帝国又如何?”
“这个……”维德曼彻底没话说了,他发现比五国稍弱的国家都和中华帝国交好,无论怎么绕弯子这列强席位之中自己都是孤家寡人,看到这种情况,维德曼突然话锋一转道:“我觉得现在的世界格局已经不适用与列强席位,我们应该取消这一席位限制,由各大强国协商解决国际纠纷。”
雅曼帝国等三国早就看出中华帝国的强势,只是他们现在国内元气大伤,没有和两国叫板的实力,才一直没有发表意见。此时见到波士顿帝国突然打算推翻列强制度,他们也觉得如果再保持以前的方式,他们注定会被中华帝国压制,因此三国也表示了同意。
吴琼早就知道这个会议是维德曼想要联合所有白人国家,一起对中华帝国施压,所以他一上来才会如此咄咄逼人,现在看到各国不再认可列强席位的势力分配方式,他也无所谓,只要不是让白人国家占据列强席位中的主导地位,中华帝国就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在五国的一直认可下,列强席位最终被废除了,他们协商决定,今后世界事务将由中华帝国、波士顿帝国和同盟国的老大雅曼帝国进行协商,而这次大会也由他们三国一同主持。
当各国代表赶到埃森参加国际和平会议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主席台上并非是八个列强席位的排列,而只有中华帝国代表吴琼,波士顿帝国代表维德曼和雅曼帝国代表兴登堡三人而已。
在吴琼的邀请下,兴登堡担任了这次大会的主持,对此维德曼也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的主要对手就是吴琼,只要他不会压自己一头就好,因此兴登堡成了妥协下的得利者。
“这次大会我们主要是希望能够规范战争的方式,战争只是我们解决争端的一种途径,不应该出现灭绝人性的武器,对此我国先在此对毒气战的受害国表示道歉,为了不再让悲剧重演,我们要制定一些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兴登堡先为本国的毒气战做了一个无关痛痒的道歉声明,挽回了一下雅曼帝国开始恶劣的国际形象。



第四百六十六章 亚历山大的回归(上)
见到下面的人都在紧盯着自己,兴登堡提出了自己的议案:“这次和平大会的召开,我希望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反人类的毒气战,同时要对俘虏的优待政策正是确立为国际通行的法律,以前优待俘虏只是国际惯例,对所有国家都没有约束效果,今天我们正是确立一部国际法律,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做出规范。”
听到是对战争行为作出规范和约束,各国代表都兴奋了起来,毕竟对于他们这些弱国来说,总是受害的角色,如果战争能够人性化一些,他们也少受些伤害。
大家对此类公约都没有什么经验,全体代表讨论了一天没有什么头绪,结果吴琼却直接抛出了一份议案。这份议案是方啸宇参照地球上的《日内瓦公约》的部分条款拟定的,其中分为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禁止使用、生产、购买、储存和转移各类化学武器;将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拆除或转作他用;提供关于各自化学武器库、武器装备及销毁计划的详细信息;保证不把除莠剂、防暴剂等化学物质用于战争目的等。
第二部分就是确认的敌对双方伤病员,在任何情况下应该无区别地予以人道待遇的原则,即使是敌对方也有对伤病员进行治疗的义务;禁止对伤病员的生命和人身施加任何危害或暴行,特别是禁止谋杀、酷刑、供生物学实验或故意不给予医疗救助及照顾;医疗单位及其建筑物、器材和人员不受侵犯,但应有明显的白底红十字标志,不论是海战或陆战都同意遵循这一原则。
第三部分就是处于冲突一方权力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包括准予安全离境,保障未被遣返的平民的基本权利等;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禁止杀害、胁迫、虐待和驱逐和平居民;禁止体罚和酷刑,非武装居民的人身、家庭、荣誉、财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应受到尊重;禁止集体惩罚和扣押人质等。
在各国都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吴琼居然抛出一份如此详细,如此合理的议案,这让中华帝国无疑在此次大会中占了先机,而各国也无法提出更加合理的提议,因此这次大会主要就围绕着这个议案展开讨论,而最后中华帝国的议案几乎是毫无修改的被各国代表任何,很快这一份《国际战争法》就新鲜出炉了。
在这些规定之后,经过各国代表协商,又加上了一个惩罚条例。一旦任何一国被确认破坏了这些条约,其他国家可以不经宣战直接对其进行攻击,而无需负担国际责任。这个惩罚条例可是相当危险的,一旦被他国确认违反条约,本国就成了众矢之的,相当于和全世界开战了一般。
条约达成之后,中华帝国第一个宣布开始遣返各国战俘。那些一直在修路工地与煤矿劳作的各国战俘将陆续回国,在战争中的这几年,凭借着大量战俘,中华帝国修筑了不少铁路和公路,给全国的道路建设提速了不少。
现在战争法签订之后,中华帝国第一个做出姿态,得到了各国的好评,尤其是那些有大量俘虏的战败国,这些俘虏的回归将大大缓解其国内的劳动力紧缺情况。
当然其中的哥萨克战俘将全部送到高尔察克的军队中,而那些被灭亡国家的战俘则没人去理会,中华帝国对此也假作不知,继续利用他们进行各种危险的工作。
合约与战争法相继签订之后,六国开始着手准备武装干涉俄国的行动,对于乌托邦主义思潮,各国都非常警惕,尤其是雅曼帝国和哈布夫斯堡王国,由于在大战中国内生产遭到很大破坏,非常害怕乌托邦主义在俄国的胜利,会给国内局势造成动荡,因此他们都希望能够尽快消灭俄国。
只有波士顿帝国距离亚罗大陆很远,乌托邦主义思潮对他们也没有太大影响,何况其国内还算富足,社会比较平稳,他们反而盼着俄国的思想能够对外辐射,可以给中华帝国和雅曼帝国找点麻烦,他们自然对武装干涉百般推脱。
在波士顿帝国的从中作梗之下,联合对俄国作战的协议并没有达成,各国只好自行组织军队进攻了。埃森和会结束以后,只有和俄国接壤的四国积极准备着对俄作战,而第一个开战的居然不是准备已久的中华帝国,而是四国中实力最弱的伊斯坦帝国。
伊斯坦帝国的战斗力不高,在战争中贡献最小,获得的利益自然也最少,除了那块贫瘠的南方次大陆殖民地以外,他们和中华帝国的那些小弟一样,只获得了足够的赔款补偿而已。
对此国王阿卜杜勒二世非常不悦,可是伊斯特帝国在战争中贡献太少,国力又是战胜国中最弱的,他们在国际上没有太多发言权。
为了补回损失,他立刻想到从刚刚建立的俄国那里捞取好处,尤其是巴库地区的油田一直让他垂涎三尺,因此伊斯坦帝国的八个军,四十万军队从高加索一线全面发动了入侵。
开始的时候伊斯坦军队进展还算顺利,但是当他们接近巴库附近的时候,遭遇了俄国红军的有力回击,那些红军战士虽然武器低劣,却是人数众多,悍不畏死。伊斯坦军队的武器和士兵训练本就没有多大优势,在遭受了一定损失之后,伊斯特帝国的前进脚步被迫停了下来。
见到伊斯坦帝国先动手了,雅曼帝国和哈布夫斯堡王国也撕毁了停战协议,组成了联合部队向俄国进攻,同时他们还将依然忠于皇室的哥萨克帝国十万俘虏集中起来,以释放俘虏的名义,组建了卫国军团和两国部队一起联合作战。
邓尼金组织的复国军也得到了两国的武器支援,其声势更加强大,控制区被从沿海铁路附近又向外推进了不少,新成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四面受敌,政府面临着最大的挑战。
10月1日,乌里扬诺夫在俄国新首都莫斯科通过电台,做了‘祖国在危难中’的报告,他提出俄国人民应该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国家。在这次讲话中,他极力挑动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声称要打倒一切国外的干涉力量,保卫人民自己的政权。
他的演讲很快得到了效果,在政府的号召下,大量工人、农民拿起武器,组成民兵师奔赴战场,和红军一起对抗着优势兵力的干涉军,在遭到俄国红军的强有力反击之后,各支干涉军的攻势都暂缓了下来,雅曼帝国立刻向中华帝国发出照会,希望其立刻派出干涉军,以支援各个战场上的盟友。
中华帝国之所以迟迟没有派出军队是有原因的,亚历山大三世一家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海上生活之后,终于在圣马丁帝国的里约港登陆了,两个月在潜艇和轮船上的生活让亚历山大三世一家闻道柴油味就想吐,尤其是达莉亚公主,她发誓再也不坐潜艇了。
随后在重兵保护下,他们穿过整个圣马丁帝国,在哈瓦尔港登上前往中华帝国的军舰,在历时九个月之后,就在各国干涉军准备行动的时候,他们终于在旅顺港登陆了。
当亚历山大三世一家踏上了中华帝国的领土,他们就被这里的繁华所征服了,海参崴港那现代化的集装箱区,高大的塔吊和干净整洁的港口区都给了他们很深的印象,城市中到处都是高达十几层的楼房和有着绿色植被的广场,甚至许多年轻人骑得自行车和不时经过的小轿车都让亚历山大三世一家非常惊奇。
为了表示对亚历山大三世一家的尊敬,已经成为帝国副总理的林风亲自到海参崴港来迎接。
“亚历山大三世陛下您好,我是中华帝国国务院副总理林风,我代表我国皇帝陛下,欢迎您的到来。”林风非常彬彬有礼的说着,他的眼神不经意中,撇了一眼站在亚历山大三世身边的达莉亚公主,这位风传和方啸宇关系不清不楚的公主殿下,林风可不敢得罪。
亚历山大三世神情失落的对林风摆摆手,当即叹了口气道:“不用叫陛下了,现在我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什么都不算了。”
林风微笑着道:“陛下您还不知道吧,高尔察克元帅已经在乌法地区成立了复国军,依然奉您为哥萨克皇帝,他们将为剿灭叛军而战。”
“这是真的吗?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听到了这个消息,亚历山大三世宛如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看着父亲激动的神情,达莉亚公主的内心五味杂陈,她很清楚方啸宇的目的,但是她又不忍打碎父亲的美梦,现在她真的有些不知道如何自处了。
达莉亚公主的心情沉重,步伐自然慢了一些,此时林风装作不经意的落后一些,走到她身边低声道:“不用担心,陛下想要的只是盟友而非傀儡,你大可不必担心,何况不是还有你吗?陛下对你是非常念念不忘的。”



第四百六十七章 亚历山大的回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