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贵双全-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龄一愣,刚才进城时,那门口的守卫的确比上一次多了一倍。她不觉蹙起眉,有些错愕。

邵九看到宝龄的神情,微微一笑:“倘若顾小姐不介意,可以暂时住在我那里,待明日,阿离与拾巧亦会过来与我回合。”

宝龄抿了抿嘴,并未说话。

看出了宝龄的迟疑,邵九唇边的笑意更为柔和:“方才我已说了,要在南京住下,自然已先找好落脚处。那院落虽不太大,但多两个人应是无妨的。”

宝龄还未开口说话,一旁地招娣听见拾巧要来,已是雀跃:“小姐,此时夜深,不如就按九爷说的做吧,南京不比苏州,如今又戒严,您一个女子,住客栈,终是不安全。待住下后,找到安妥的住处再搬出去也不迟啊。”说罢,似乎朝邵九眨了眨眼。

邵九轻轻一笑。

他们的神情落在宝龄眼中,她有些狐疑又有些郁闷:这丫头怎的好像被邵九收买了一般?

只是过了片刻,她却露出一个笑容:“那……好吧。”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你开个价吧,就当……我租用你的一间屋子。”

她只是想先找个地方落脚,既然有现成的有何不好?何况,她此刻已不是从前的顾大小姐,对于邵九来说,还有什么可图?

既然如此,她是不是也该将心放开?等到她找到了安妥的住处,再搬出去好了。此刻被拒,反而显得刻意了。

邵九微微一怔,纵然他心思剔透,却也未想到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片刻,他却不由得笑了:“好,等我先想想,再告诉你。”

一番周折之后,终于到了邵九找好的住处。

虽说邵九说那庭院不大,但在宝龄看来,也不算太小,当然不能跟顾府比,但相比一般的院落已是不错了。

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天井,朝北是过道,朝南朝北朝西各两间房。

邵九的住处是朝南的其中一间,剩下的,宝龄便选了朝西的一间厢房,收拾好一切,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住处暂时不用愁了,剩下的,便是要想想,日后以什么为生?

虽然她带来的盘缠不算多,但也不算少,舒舒服服过上一段时间已是足够,然而未来会如何谁也猜不到,倘若只是坐吃山空,万一遇到急需钱的地方便捉襟见肘了。她不能不为将来打算。

前世她亦看过不少穿越小说,女主在古代自力更生,玩得风生水起,但换做她,一到这里便成了一个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的大小姐,用不着为吃穿发愁,所以那些事,她几乎没有想过。

此刻,她却犯起愁来。

她自知没有经商的头脑,烧菜亦只会一些最简单的,不会女红、不会画画、不会作诗,不会跳舞,唱歌也马虎……能做什么?

她托着腮想了一夜,也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于是次日,她决定去街上走走看看。

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城之一,亦是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此时的南京作为华夏的都城,自然十分繁荣。与苏州略显不同,苏州更为出名的是亭台楼阁、园林,而南京却更为时髦一些。长街两侧的商铺琳琅满目,除了一些在苏州亦能看到的东西,还有许多,是舶来品,作为最繁华的都城,这里有许多来自各国的商人、小贩,带来了自己国家的商品。

这是她在这个时空第二次来南京,但这一次确实与第一次完全不同。第一次来南京,她满腹心事,不是游玩而来,亦知道很快便会离开,风景再美,她也无暇欣赏;而这一次,要在南京暂居,她自然要好好地熟悉熟悉南京的每一条街,特别是住所附近的,省得日后迷路。

她饶有兴致地逛着,不妨在一家店铺门口,一个身影便撞过来,宝龄抬起头,才看到是个仿佛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身装扮看上去像是哪家大户人家的丫鬟,手里正捧着一本蓝皮书,目光落在那书页上,两颊泛着红晕,连宝龄这么一个人站在面前亦浑然不知,竟会直直地撞过来。

等那少女反应过来撞到了人才慌忙地道歉,宝龄笑着摇摇头表示没关系,目光却落到那本蓝皮书上,封面上的书名是竖着写的,用的亦是繁体字,她仔细看才认得是“烟雨朦胧”四个字。

烟雨朦胧?宝龄脑海里忽然出现了穷摇阿姨(原文作者就是这样写的……于是我也这样打好了……寒……)的那些书名,难不成,这个时代也有这样的书?

她一时怔了怔,眼前一亮,却听一个柔美的声音唤道:“芳儿!”

那少女听得有人唤急忙转过身迎上去:“二夫人,奴婢在这里!”

宝龄闻声望去,微微一愣。

从铺子里出来的妇人,一身包裹得恰到好处的旗袍,面目柔和温婉,低低地道:“快些回去吧。”

那眉目竟让宝龄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待一主一仆上了马车,她才回过神,朝店铺里走去。

这家店铺名字倒也素雅,叫什么“朝来书屋”,从名字看便知是一家书店。书籍亦是琳琅满目,只是宝龄随便翻了几本,却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书,并不见方才那种蓝皮书之类的“文艺书名”。

见那掌柜迎上来,她索性开门见山道:“掌柜的,方才那位夫人买的,是什么书?”

那掌柜一怔,细细地端详了她一番,见她是个二八少女,脸上顿时露出一丝了然的神情:“这位小姐,您可是也要那种书?”

“那种书?”

宝龄不明所以地重复了一遍。

掌柜笑得慈祥又暧昧:“小姐这个年纪的姑娘,自是不会对那些史书兵法感兴趣,城西朱家的千金,城南方家的小姐,可都是在老朽这里买书,只要有新书,老朽便会通知他们,小姐放心,不会惊动府上,只送到小姐一个人手上。”

宝龄眨了眨眼,忽而笑道:“是啊,正是她们介绍我过来的,有些什么书,掌柜的不妨拿出来给我看看。”

掌柜的一听是慕名而来,神情愈发得意,从身后锁住的柜子里拿出一叠厚厚的蓝皮书,递给宝龄。

宝龄一看,顿时乐了。

书名真欢乐啊,都是些什么“青青子衿”、“月落清霜”、“妾当如蒲苇”……她随手翻了几页,更确定了,这些书,便是这个时代的小言。

怪不得刚才那丫鬟看得脸色绯红,连撞到了人也后知后觉;怪不得这掌柜的说,书会亲自送到她手上,不会惊动府里。想来这个时代虽是开化了不少,但到底还是传统居多,大户人家的小姐倘若被人知道自己看这些个“靡靡之书”,怕是要被父母骂,被人家笑话。

那掌柜的在旁卖力地推销:“这些,可都是写手刚写好拿来的,这书一到,我便通知那些府里的常客,呶,你瞧,阮家的二夫人不是刚走?”

宝龄正沉浸在此时小言的情节中,此刻不觉蓦地抬头:“阮家二夫人?”

她忽地笑了,怎么没想到呢?怨不得她觉得眼熟,却认不出来,原来刚才上马车的那位便是她只见过一次的阮家二夫人。

掌柜颇有八卦气息地点点头,叹息一声,压低声音道:“谁不知道大帅府最得宠的是三夫人,二夫人心情难免抑郁,只好靠这些书打发时间,如今便更只能如此,听说就这几日,大帅就要迎娶四姨太了。”

宝龄瞪大了眼睛,半响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阮克又要娶亲了?也不知这位四夫人是个什么来头?

但片刻,她便不再多想,这些事,与她何干?阮家的事,她也不想解除,毕竟她此刻只想过些普通人的日子,不想再与阮家扯上什么关系。

所以,那好奇心在心头停留了一瞬,她便想起一个自己更为关心的问题来:“掌柜的,刚才你说,这些书都是写手送来的?”

“自然是,有看的人,当然有写的人。这些书都是一写好便送过来的。”掌柜的看了她一会儿,忽地道:“难道小姐也是想打听那写手?”

“还有谁打听那写手了?”宝龄敏感地嗅到掌柜的话里有话。

果然掌柜了迟疑片刻便道:“还不是二夫人。”随即嘿嘿一笑,“二夫人喜欢看那些书,自然是对写的人好奇。”

这就好像是她那个时代的读者崇拜作家一般吧?宝龄心中道,半响,她望着掌柜的,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我并不想打听写手,我是想问问掌柜的——可想生意再兴隆些?”

少女的面容宛若窗外的秋阳一般和煦,眼眸却晶亮地闪着光,眼底含着一抹狡黠。掌柜的一时愣住,呐呐道:“请小姐赐教。”



壹佰伍拾捌、每日都要用到的东西

宝龄拿着笔,托着腮,想了一会会儿,便在纸上开始写起来,两盏茶的功夫之后,当她将那纸交到掌柜的手上,掌柜的脸上那原本狐疑的神情顿时转为惊讶:“这……”

“怎么样?可比得上那写手?”宝龄笑吟吟地问道。

自然,她的毛笔字算不上好,能看懂就行,但内容却足以让掌柜的张大了嘴。掌柜的有些口吃:“比得上比得上……可是姑娘,这些故事都是哪里听来的?”

宝龄想了想,神秘地眨眨眼:“这你不用管,反正我保证,这些都是别人没有听过看过的。”

少女漫画、网络小说、狗血韩剧台剧……这个时代的人,又怎会看过?虽然现代很多故事源于古代的一些典故传说,但新颖的立脚却比这个时代先进多了,毕竟有这么作家写手锦上添花了嘛。

……

片刻之后,宝龄踏着轻快地步子走出“朝来书屋”,手中的一串铜钱在空中抛了抛,阳光下,她的神情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自力更生啊,这可是她来到这个时空赚的第一桶金啊。况且,还是做回前世的老本行——自由撰稿人。

诚如掌柜的所说,这个世代太多的深闺怨妇,无法真正的得到感情的滋润,太多心中寂寞、空虚度日,于是这些小言便有了大大的市场。在现实中无法冲破的家庭桎梏、无法得到的圆满爱情,在书中都能好好体验一回,yy这回事,原来并非现代人的专利。

而且,看来这类小说在这个时空还只是刚刚起步,并不泛滥,且前景可观。

当她看到那本蓝皮书的书名时,便有了一个想法,那个想法直到向掌柜的问清楚一些细节才做了决定。

那便是写故事换钱。

当然,她此刻只得到了几文钱,算是定金,之后的酬劳如何,还要看她那些故事的畅销程度,但她有信心,那些故事一定不会让她失望。

虽说只有几文钱,比她身上钱袋里的还少了许多,但到底是自己赚来的,宝龄于是逛了一圈,买了许多南京的小吃,才满载而归。

回到邵九的莫园,只见招娣正将几碟新鲜的蔬菜端上园子里的小桌上,而她身边是多日未见的拾巧。而她刚踏进园子的时候,又有一人从屋里出来,四目相对,黑衣少年冷冽的眼眸中露出一丝温情。

是陆离。

后来宝龄才知道,陆离与拾巧是早上才到的。天气渐凉,今日阳光亦很好,于是他们几人便决定在园子里弄上一大锅蔬菜浓汤,另外,还有拾巧今日摸清了附近的菜场之后买来的螃蟹。

宝龄看着他们将那些蔬菜、豆腐、肉片放进去,很快便想到了前世的火锅,不觉莞尔,提了提手中的袋子,笑道:“正好,加菜了!”

招娣见她从袋子里拿出各种各样的地道南京美食,有盐水板鸭、鸭血粉丝、辣油小馄饨,雀跃道:“小姐,您今儿一大早便出门就是为了买这些?”

宝龄一早出门的时候,招娣原本不放心,她好说歹说,招娣才答应没跟着去,此刻听她问起,她眨了眨眼,正考虑要不要将“找到工作”的事告诉招娣,却见一人从屋檐下走出来,脚后跟上紧贴着小黑。

小黑闻到肉香,屁颠屁颠地跑到圆桌边,伸长了鼻子嗅,邵九的目光落在宝龄身上,微微一笑:“回来了?”

他没问她去哪,她亦没说,只是笑着点点头。

秋日的午后,阳光和煦而不伤人,碧空如洗,几个人围着圆桌坐下,石锅里冒出的热气恰到好处地驱赶了最后一丝寒意,别有一番惬意。

似乎好久没有这样轻松地吃过一顿饭了,宝龄见那些清汤挂面似的蔬菜,眼睛一亮,扭头问拾巧:“这里有没有什么调料?譬如,辣酱、酱油什么的。”

拾巧想了想:“有,有我从苏州带来的辣椒籽。”

宝龄这才知道,拾巧是四川人,喜欢吃辣,在苏州时,便经常腌辣椒子酱来吃。宝龄前世也能吃些辣,只是大病之后便几乎与所有刺激性的事物隔绝了,而平日顾府的食材也多讲究养生滋补,听拾巧这么一说,她的味觉顿时鲜活了起来。

她跟着拾巧与招娣进了厨房,让她们帮忙打下手,自己则将切好的肉丝放在油锅里炒了一会儿,很快放入辣椒籽、生姜,少量的盐与糖,出锅之后,又再洒上蒜泥,一股浓郁的香辣味便扑鼻而来。

宝龄将这秘制的辣酱分别盛放于四个小碟子中,刚要端出去,却又顿了顿,才将其中的一小碟放下,另拿了个碟子,放上清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