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重生-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为何沉浸式光刻原本历史上,需要等到二十一世纪才时机成熟——这时候增加加工精度的成本,已经高到无法承受了。反而沉浸式光刻的研发成本,却不那么显眼起来。

    但不管美国人再怎么不可置信,尼康既然敢拿出来给他们看,显然是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

    “鹤田先生,请允许我问一个问题”詹姆斯突然站出来,向鹤田问道“尼康在研发沉浸式光刻技术的项目里,究竟投入了多少资金?这部分成本,是否已经超过了原来技术路线的成本?而超出的部分,是否会转嫁到最终产品来?”

    詹姆斯的问话打断了鹤田滔滔不绝的介绍,然而在场的所有人却根本没有计较他的失礼,反而不约而同的向鹤田看了过去。

    是啊,你尼康既是加急研发,又是新技术路线。好看是好看了,但是这个成本呢?总不至于让我们intel来承担吧?

    詹姆斯也不知是歪打正着,还是真的切中时弊。总之这确实是在场的intel考察团,所有团员共同的心声。 

1012 1501489281719

第三百六十六章 信誉



    “intel在发布项目需求的时候,并没有限定使用何种技术,来达到0。25微米工艺吧?”鹤田皱了皱眉头,向詹姆斯反问道。

    詹姆斯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他,说道“当然,但研发成本的价格,仍然是intel采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尼康采用传统的增加加工精度的方式,以较小成本完成技术开发,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这属于正常合理的成本,但你们的沉浸式光刻技术——”

    他的话在这里停顿了一下,认真的看着鹤田说的“恐怕技术研发成本非常高,根本已经不能算是合理了吧?”

    鹤田低着头想了想,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说道“那么,intel在这部分报价上,愿意承担多大的代价呢?”

    “这个”

    詹姆斯本身也是临时起意,之前考察团里也没商量过这个话题,一时间还真拿不定主意。他拿眼睛向史蒂芬团长看了过去,微微挑了挑眉毛。

    虽然詹姆斯是阿斯麦的托这种事情,在高层基本上属于常识。但史蒂芬却也没有把他晾在那里不管。毕竟用哪一家的光刻机技术不论,只要能把尼康的价钱压下来,对intel总是有利的。

    “我们认为新一代的光刻机价格,最好能够维持在上一代光刻机售价的1。3倍左右,应该是合适的。”史蒂芬看向鹤田,接过了詹姆斯的位置说道“毕竟是在上一代技术的基础上。只是进行了沉浸式光刻改造,成本上升的应该并不严重吧?”

    这就是史蒂芬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之前詹姆斯说研发费用高,他也有份点头。这会儿谈论售价,他又把概念偷换成设备成本。

    从这些商业精英吃了吐的本事上,可见老实人在商场上,那是绝对混不下去的。

    鹤田也是商场老将了,哪里会不知道史蒂芬玩的什么花样。他把脑袋晃成了拨浪鼓,不满的说道“史蒂芬先生这话就不对了,先不说升级工艺之后。整个光刻机的系统都要随之升级。单说沉浸式光刻改造,就涉及到了三大子系统,一共八十六项改造内容。为此我们尼康投入的新增生产成本绝不是30%,而是300%!”

    要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正如两国之间战争的理由,大抵亦与邻里间争吵的原因相同。这国际顶级的商务谈判,本质上和街头卖菜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妙就妙在谁都不会说实话。讲究的是漫天开价、落地还钱。鹤田说增长了300%,想做出300%成本的帐来那也容易。这些年日币升值,日币房地产泡沫破灭,工人工资居高不下

    总之谁也不会把这种数字当真就是,史蒂芬随即面色不虞道“鹤田先生这就太不诚实了,就算是使用了沉浸式光刻技术。你们的成本也不可能上升300%!正常情况下,每一次技术升级,设备价格上升150%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考虑到你们的开发速度,200%也是可以接受的”

    鹤田打断他说道“那是单纯的成本计算,别忘了我们和intel签署的备忘录。可是声明了你们会负担一部分技术研发费用的。”

    商业竞价过程中没有人会做谦谦君子,不会插嘴做什么买卖?什么时候都要等别人把话说完。然后再阐述自己的意见。这是典型的学术辩论风格,就不可能出现在商场上。谁要是真的这么想不开,利字当头还谨守礼仪,以为自己多么有风度

    最后的结果,就只能说赔的裤子都输掉。

    “是一部分合理的技术研发费用。”史蒂芬强调道“intel公司虽然没有指定技术路线,但沉浸式光刻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选择。”

    “好吧,尼康可以将售价降低到上一代光刻机的200%。”鹤田肉疼的说道“这可是我们成本的极限了,使用了沉浸式光刻技术之后,intel就算想提升下一代工艺,也只会更便宜了才对。这一代光刻机贵一点,下一代我们可以承诺,售价只增长150%。”

    别说,光刻机的价格,两代之间只增长150%那就算良心了。0。35微米光刻机大约是四百万美元多一些,0。25微米增加一倍就算八百万美元。0。18微米的光刻机如果只卖一千两百万美元,确实是颇有吸引力的事情。

    放到二十一世纪,光刻机的价格早就飞到天上去了。到周硕重生之前,七八千万、甚至上亿美元一台的光刻机都已经出现。

    这也间接的使得世界上的先进晶圆厂从最顶峰时期的数百家,急剧减少到十几家还能追赶业界潮流。至于剩下的,也不过就是苟延残喘罢了。

    鹤田的答复让史蒂芬一阵语塞,他怎么就这么容易的答应了?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八百万美元的售价,从纯物料成本上来说,尼康肯定是有赚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不少赚。但要加上科研成本,那凭借intel这一笔订单肯定是收不回来的。

    以intel需要的光刻机数量来看,300%倒也确实是能够产生效益的边际了。日本人这时为了抢占市场,连成本都不顾了?这倒也符合日本人做生意的习惯,先低价倾销占领市场。当占据垄断地位之后,自然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了。

    史蒂芬越想越有这种可能,但尼康真的按照他的要求,把售价降到了八百万美元,他断然不可能再改口以价格原因拒绝使用他们的光刻机。

    鹤田心里偷笑了一下,不给史蒂芬继续发难的机会,接着滔滔不绝的说道“请允许我继续向诸位介绍我们这款新一代0。25微米工艺光刻机,它使用的是弧光灯源的i线光波。波长只有365nm,配合我们的沉浸式光刻技术”

    詹姆斯站到了史蒂芬的身边,皱着眉说道“史蒂芬,目前看来尼康是准备充分啊!intel不是不能使用他们的设备,但全面倒向尼康恐怕是不能被董事会接受的选择。如果能够把价格压到六百五十万美元的话,我想他们说不定会知难而退。”

    “这件事情我不能再提了,不过詹姆斯你有什么意见自然可以大胆表达。”史蒂芬滴水不漏的说道“公司不是只在光刻机上面临阿斯麦和尼康的选择,应用材料、ibm、西门子、飞利浦”

    他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意犹未尽的看了詹姆斯一眼,摇头道“阿斯麦的吃相难看了,这些与我们有业务往来的公司,难免不会想得太多。”

    是啊,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是intel的亲儿子。如果这次考察中表现的太过露骨,说不定以后和其他公司的合作,就要再横生出多少波折来。对超大型的跨国公司来说,信誉很多时候可是比美元都坚挺的价值货币。

    “我出去打个电话”詹姆斯犹豫了一下,左右看了看说道“这里就拜托史蒂芬团长了。”

    说完,詹姆斯悄悄向后倒退,然后转身出了实验室。

    此时,远在另一个半球的荷兰阿斯麦总部。

    阿斯麦的总裁瑞奇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他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回过家,并且好好的睡上一觉了。

    源源不断的信息传到他的手里,但他越看却越是迷惑。这尼康的沉浸式光刻技术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之前不曾听说有过项目立项,国际上的学术界最近几年也没有对相关技术做出突破,理论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但研发成本只会比传统方式更大。

    尼康吃撑到了,突然跟阿斯麦玩梭哈?这边正摸牌呢,你那边突然就抽风似的全梭了!那个叫鹤田的专务,你是菊水特攻队的死剩种吗?想玩自爆就自己去死好了,别拉着阿斯麦啊!作为intel的亲儿子,我们还有大好的未来呢!

    嘀铃铃的电话声突然在安静的办公室响起,瑞奇看着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电话。这是只有少数人才知道的号码,每一次响起必然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事情。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沉淀了一下情绪,这才缓缓的拿起了话筒。

    “喂,我是阿斯麦总裁瑞奇”

    “哦,是詹姆斯先生!”瑞奇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心算了一下日本的时间。心知考察团这时候,肯定已经开始了对尼康的访问。

    “什么,八百万!”瑞奇深深的皱起了眉毛,深呼吸一口气这才说道“我们阿斯麦的下一代光刻机,售价倒是能做到六百五十万。只不过时间上来说,起码还需要五个月。”

    “不,不可能再快了”瑞奇苦涩的说道“目前这个时间表已经是阿斯麦最快的速度了。”

    瑞奇正讲着电话,突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他的秘书马克推开门,面色怪异的说道“总裁,有一个中国人想要见你。”(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 傲慢



    瑞奇作为一个德国人,说实话是不怎么看得上中国的。盖因西德恨cccp分裂了德国,让他的祖国在过去五十年成了冷战对峙的前线。而东德人为了把自己伪装成受害者,却比西德表现的更为憎恨cccp。

    出身德累斯顿的瑞奇,在二十年前全家人从东德逃到了西德。他也就是在这种憎恨共党的环境下,逐渐成长了起来。随着后来冷战结束,cccp崩溃,这种恨共党的心理更是成为了一代人的政治正确。

    而如今世界,随着cccp的消逝,中国已经是为数不多、并且是最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这一点上来说,作为一个老牌德国人,瑞奇有理由对任何中国人抱有先天性的敌视。

    实际上德国人是如此精神分裂,以至于一边跪舔中国做生意,一边却公然支持各种分裂分子在德国抛头露面、甚至是接受政治人物的见面。

    细数未来二十年中国分裂势力的代表,鲜有不在德国搭台唱戏的。这种政治氛围,要说没有点民意基础,政客们吃撑了做这种不落好的事情?

    在政治上没有无辜的人,香港占中利益受损的市民,未必就没有参加过反二十三条的运动。即使那个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将会造成后面的占中。可这种因果关系是明确的,也就要有接受如今这个局面的觉悟。

    “中国人?”瑞奇皱眉看向马克,捂着话筒问道“这个时候了,一个中国人来见我做什么?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就把他打发走算了。”

    阿斯麦作为世界最大的光刻机厂商之一,每天多少人都想求见它的总裁。但如果瑞奇满足所有人的要求。那他基本上就不用再做别的事情了。

    从瑞奇的表情来看,他显然对马克的不分轻重有些不满。不过作为阿斯麦的总裁。他并不是那么鲁莽的人,起码还是愿意听一听他把这件事报告过来的原因。

    马克打开随身的笔记本,仿佛要确认一下内容才敢汇报“这个中国名叫方剑阁,是我们阿斯麦之前在中国投标华晶光刻机项目时候的中方负责人,他说有尼康沉浸式光刻技术来源的情报。”

    “中国人,有尼康的情报?”瑞奇怀疑了一下,随即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点头道“好吧,你等我一下,一会儿安排我们做个简短的会面。”

    “好的。”马克将瑞奇的要求记录下来。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詹姆斯丈夫吗?关于尼康的事情,请您稍等片刻。事情可能出现一些变故,一会儿我们再继续联系”

    荷兰是个美丽的国度,早在十七世纪它就伴随着海上马车夫的名声响彻全球。这个国土面积尚且不足中国一个零头的国家,早在四百年前就曾经称霸世界,建成了世界第一的资本主义强国。

    时至二十世纪末的几年,荷兰已经是个人均收入非常高的发达国家。它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麻药、失足妇女和同性婚姻以及安乐死等方面,达成了写作自由开放、读作臭名昭著的成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