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重生-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吴浩也被周硕的理论撩起了兴趣,这样的一个过程确实貌似可以自圆其说。别看这套说辞表面上似乎平淡无奇,却绝不是普通商人能够提出来的。这和智商或者才能关系不大,而是看问题的角度带来的不同。

    在吴浩看来,非得站在产业展战略的角度,才能提出这样的一个理论。事实也相差无几,这套市场开战略本身,就是周硕前世供职的华星集团对自己海外开拓过程的高度总结。

    用华星集团的话来说,想要开一块海外市场就要倒下四拨人,这四拨人就是这四个阶段。

    他紧接着问道“那么你们真正希望开拓的是什么市场呢?”

    周硕沉吟一下,说道“是数据通信市场。”

    吴浩好奇的问道“周校长有信心在这个领域和国外公司进行竞争?”

    周硕点点头说道“国际互联网市场方兴未艾,目前美国的各大公司都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相对来说压力是最小的。”

    吴浩将周硕的话一字不漏的记下来,哗啦一声翻过一页纸。心里想到这个周硕倒是有些水平,单是听他这一席话也不算白来渤海省一次了。

    “那么新科公司为什么又介入到软件市场呢?计算机软件市场应该已经比较成熟了吧?”

    “这不一样。”周硕将茶杯放在桌子上,扶着桌子说道“eRp系统是我本人设计的,对它的技术思想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从这个细分市场来说,我们和美国软件商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甚至是具有优势的。实际上不论x架构键盘还是eRp系统,这都是差异化竞争。”

    “差异化竞争?”吴浩奇道。

    周硕点点头,说道“这是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理论,通过市场细分和个性化服务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我认为这将是未来企业展的方向。”

    说起来这本书还是他重生之后才读到的,周硕在前世可不懂什么经营理论,不过这一世如果想振兴中国的电子产业,他就不能光做一个技术人员了。当他站到一个产业的高度开始考虑问题之后,如何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毕竟先进的技术只能保证一时的强大,想要持续保持优势就不是光凭技术能够达到的了。

    毕竟社科也是科学啊。

    “那这么说,周校长认为中国的软件产业也应该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了?”

    周硕闻言,摇了摇头说道“一个企业、一个团体可以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但是一个国家不行。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门类齐全的软件业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差异化竞争。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市场是否足够强大、上下游产业是否完善,都是很重要的。只有中国软件应用市场繁荣了,上下游以及支撑产业繁荣展,咱们国家的软件业才能走出世界去。而软件市场的繁荣,先就是需要门类齐全。”

    吴浩失望的说道“这么说的话,我们的软件业不是陷入了僵局?没有基础就展不起来,展不起来相对来说就形不成基础”

    “话是这样说没错。”周硕肯定的说道“不过还是有办法追赶的。”

    “哦?什么办法?”吴浩此时已经完全没有调查研究的心思了,他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向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求教问题一般,心里全是对传道解惑的追求。

    “外包。”周硕说道“国际互联网的展使得软件外包成为可能。想想看,我在美国接到软件开的项目,然后把非核心的开工作分到国内来做。通过互联网,我就可以随时了解项目进展,和项目负责人沟通,甚至直接参与国内的工作。当国内的工作完成,直接把成品通过互联网就能传递给我,这是多么的方便?”

    吴浩不解的问道“但你没有技术,人家怎么能信任的把项目交给你呢?”

    周硕胸有成竹的笑道“可以从低层次的外包业务做起,比如说数据录入和编码测试等工作。这样的工作只要有高中水平的知识,学习一到三个月就可以上手。然后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渐渐的向上游展。当我们培养起自己的系统工程师,就可以进行中层的外包加工,参与软件的系统设计,这一步需要两三年时间。最后通过外包服务,我们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就可以进入总包行列,乃至于与国际上强大的软件商同台竞争。”

    吴浩激动不已,低着头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了任何一个字。周硕这番话,他拿回去扩充一下,分明就是一篇立意和论据上佳的论文,而且似乎真的为中国的软件业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他兴奋的问道“那么周校长对实现这个目标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从电子产业来说,软硬是不分家的。英特尔的cpu为什么能够横扫所有的竞争对手,在历史中脱颖而出?除了他们技术强大以外,庞大的软件应用也是支撑这个体系的重要支柱。在英特尔展的初期,甚至为了能够卖出去cpu而一手包办了整机生产,然后自己开软件,自己组织销售推广

    正是这样的全方位努力,才使得英特尔cpu最终成为市场上的赢家。如果没有足够的软件数量来支持x86体系,英特尔是无论如何走不到这一步的如果周硕未来想要在芯片产业有长足的展,就绝对离不开中国软件业的支持。

    所以对于如何推进中国软件展这个问题,从他重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思考。最终他还是觉得应该选择一个成功的案例,那就是大连软件园方案。虽然后世的中国在软件外包行业中占有的份额不多、技术不高,和印度软件外包的竞争中没有什么优势。但这和通过外包展软件业的思路无关,更多的则是商业环境和历史机遇的问题。

    周硕相信,如果中国能够在1995年就开始全力进行追赶,凭借自己带来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提早推广软件工程思想。到时候国际软件离岸外包中心,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具体的建议嘛,我觉得火炬计划就不错。”周硕托着下巴说道“火炬计划在88年引入了企业孵化器的概念,就非常适合培养这样的软件外包企业。选择一个区域建设一个高新技术软件园,以火炬计划为依托,引入一到两所计算机专业有优势的大学,形成人才优势。然后为弱小的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基础服务,以及融资和信息咨询等帮助。简化官府手续和提供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和关注,通过两三年的时间逐渐的培养起一批初级的软件外包企业,就可以形成自行展的良性循环了。”

    ps。小说书友qq群257941626


第七十二章 网络实验室



    从周硕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吴浩心里火热火热的,在他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条中国软件业迅猛腾飞的金光大道一般。他实在没有想到明明只是一次普通的调查,竟然不经意间挖出来一座金矿!

    不,一座金矿的产值哪里有一座软件园的高?它挖的不是黄金,而是美金啊!如果软件园计划最终真的能够实施,他简直不敢想象自己会得到多大的政治资本。

    且不说吴浩马不停蹄的奔回了帝都,周硕也抓紧时间开始指导网络通信软件的开工作。

    1994年12月网景1。o浏览器已经布上市,由此网景公司已经奠定了它7o亿美元市值的最后一块基石。而在他们自我膨胀准备开操作系统触摸了微软屁股之前,“六耳Im”必须取得足以让微软正视的成绩。

    十二个前六十四所软件室的研究员,现在的六耳软件公司员工以及他们的经理邵世明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工作着。

    在一职高新扩建的机房里,他们困了就把两三张椅子拼在一起倒头就睡,饿了就泡上一袋泡面还吃的津津有味。这1994年的泡面可是好东西,黄袋的三鲜伊面那是永远百吃不腻的。

    周硕往往一来到机房,立刻就会被这些人团团围住,你一个问题我一个问题的丢过来,没有一两个小时根本走不出机房。虽然周硕已经用不着自己动手编程了,不过开文档终究还是他写的,架构还是他设计的,软件的基础算法和原理也都是脱胎于他的通信模块,随口说上几句往往就能让研究员们思考上半天。

    当然,工作的具体内容他就说不了太细了,毕竟Im软件并不是他的研究方向,在大方向上指点一下已经是能力所及了。更多的他也就是给大家打打气、鼓鼓劲儿,许诺一下完工奖金、住房奖励或者餐饮条件这一类的事情。

    总算这年代的人都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对他们来说,和外面一票的待岗前同事相比,天底下还有什么比有工作做更幸福的呢?

    不过六耳Im的开工作终究是以邵世明为主的,周硕只是偶尔去一两次。可是电缆调制解调器的研究工作,那就非他带头不可了。

    相对于六耳Im来说,电缆调制解调器被他寄予了更高的厚望。

    周硕前世供职的华星集团,主要竞争对手就是美国思科公司。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也集中在数字数据通信方面。但是想打入美国市场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思科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诞生而展,尤其在美国的势力非常强大。

    想要在他们户口里拔牙,绝对不能硬敌,借力打力就成为周硕的最佳选择。

    而这个借力的对象,就是美国的传媒集团。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趋势是明显的,互联网的强势崛起对传统的有线电视网运营商冲击巨大。他相信,如果提前给这些传媒巨头们一个选择,他们一定会选择用电视网融合三网,而不是被互联网融合。

    电缆调制解调器既是这样一份送给传媒巨头们的厚礼,也是一柄从背后插向思科的短剑!

    在电话网络普遍只有56kbps的年代里,突然杀出来一只最低率也是2mbps的老虎,周硕很想看到那时候众多网络设备厂商会是一付什么样的脸色。

    “从今天起,周校长就开始负责咱们网络实验室的全面工作了。”黄石站在台上大声的说道。

    随着黄石的话音一落,台下上百名研究员纷纷交头接耳起来。网络实验室是六十四所最大的一个实验室,不光是研究数字网络技术,光电和无线网络技术也都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

    “同志们安静一下,有什么话题一会儿解散了再讨论啊。这个开工作呢,是经过了上级部门同意的,大家要团结一致,扬一不怕苦二不怕”

    周硕见到下面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眼见着黄石似乎有压不住的趋势,连忙夺过话筒来说道“大家好,我是周硕,从今天开始负责网络实验室的工作。先我宣布,所有网络实验室的研究员工资额外增加3o%!”

    他的话说完,下面顿时一片安静。周硕心里自嘲,现在咱穷的也只剩下钱了,有谁不服的直接钞票打过去保准无往不利。

    “我将主要负责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一切日常事务全部照旧,请大家放心。”

    这时候才有人想起来台上站着的可不只是一家职业高中的校长而已,周硕的赚钱能力在六十四所简直就是神话一样的存在。软件室那几十个人,每月能创造四五十万美元的价值!一个月的产值就够六十四所维持一年的运行开销了。

    一个对所有人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领导,有什么抵制的必要呢?何况他又不可能一直在网络实验室呆下去,项目成功之后委托关系自然就解除了。

    想及此,任何人都打消了心中争权夺利的念头。

    “这是网络实验室的主任付晓晨,这是副主任李驰,这是光电项目负责人赵瑞劳”黄石挨个的给周硕介绍起网络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周硕跟在他的身后亲切的和他们挨个握手。

    走了一圈下来,周硕不禁感叹网络实验室的庞大,光是头头脑脑就有十多个,多的他连名字都记不全,只能勉强记住几个和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相关项目的负责人。

    欢迎仪式完毕,黄石自行离去。周硕和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进了网络实验室的大楼。

    让众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周硕对付晓晨说道“付主任,能不能为我介绍一下咱们六十四所目前数字通信的研究情况?”

    “嗯。”付晓晨似乎有些寡言少语的感觉,点了点头,就向前面走去。

    周硕连忙跟在他的身后,好不容易追了上去。却又见他一拐,进了一间实验室。

    “这里是通信工程项目组的实验室,我们正在进行模拟调制系统的试验。主要还是以跟踪国外技术为主,目前已经实现了14。4kbps传输度的modem。”说到这里,付晓晨略微有些骄傲的指着一台机器说道“这是因为我们使用了回声消除技术,解决了信号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