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夫四朝-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其格恐怕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军须靡怎么会突然转变态度,他以前对刘烨和少夫不闻不问,现在却对她们这么好,像是要补偿什么似的。
其实,军须靡并不是突然转变,这些日子以来,师中和翁归靡有意无意总给他灌输如何做明君的观念。师中和翁归靡是什么人,三言两语就能看透对方的心思,须其格那些小伎俩根本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师中只是弹琴,从来不多说话,翁归靡也是恪守臣子兄弟的本分,不去过问军须靡的家务事。
须其格自以为坐稳了乌孙国母的位置,军须靡对她言听计从,儿子又是下一任昆莫,朝中长老大臣都要看她的眼色行事。即使大汉来的解忧公主再有本事,也不过是个被军须靡打入冷宫的弃妇,下地干点农活还差不多,跟她争宠想都不要想。
但她没有发现军须靡的想法正在逐渐变化,也没想过师中和翁归靡有胆量在背后为解忧公主说好话,更没料到有朝一日她会得到军须靡的肯定。
眼下一切已成定局,须其格明白过来也已经晚了,她或许能理解师中和翁归靡为什么讨厌她,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军须靡的所作所为。难道真像刘烨说的那样,她老了?
军须靡嫌她老了,所以爱意也没有以前那么深了,即使她曾带给他那么多欢乐,为他辛辛苦苦养育继承人,他也记不得她的好了!
须其格想起她的母亲,那么美丽聪慧的女人,曾经深得她的父王匈奴单于的宠爱,赏赐的珠宝不计其数,为博佳人一笑可以冷落整个后宫。可是现在又怎样呢?她的母亲独守空房,身边连个耐心服侍的奴婢都没有,父王再也记不起母亲的生辰,再也没心情整晚陪母亲聊天看日出。
这就是以色事人的下场吧,自古君王皆薄情,这是细君公主说过的话,须其格曾嘲笑她嫉妒自己,现在看来确是不假!
此时,须其格并不难过,她只是觉得悲哀,为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值,她连丈夫的心都抓不住,她连想对付的人都扳不倒。
像须其格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永远都是别人不对,全天下的人都该以她为尊,将她奉为神明!
要知道世上没人有这种特权,就算你是九五至尊天皇老子,多行不义天怒人怨,照样有人敢把皇帝拉下马。
得人心者得天下,即使你天生高人一等,但也要看后天的修为,看你有没有福气享用老天爷赐予的好命。
知足常乐!这话不只是说给普通百姓听的,那些位高权重野心膨胀欲望不满的人更该听听,而且应该听到心里去。要不怎么还有人说自找麻烦呢,有时候,麻烦确实是自己找来的。
须其格这次受到教训,她能不能反省就不得而知了,当然,也没有人关心她怎么想,多行不义必自毙,凡是有因必有果,看她接下来怎么做吧!
赵胜抱住儿子,悬在嗓子眼儿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心有余悸地数落起来:“子卿,你这孩子真是不听话啊,爹每天起早贪黑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吗!你可倒好,你好的不学坏的学,现在都会跟人打架了,一打还打上了大王的儿子,你也不想想自己什么身份,你要是真打伤了世子,你有几条命都不够赔的啊!”
赵胜越说越来气,拎起赵子卿的衣领,接连几巴掌,结实地打在他屁股上。赵子卿也是个倔脾气,忍着眼泪就是不哭也不求饶。
刘烨最看不惯人家打孩子,有理说理,孩子能听进去最好,听不进去打也没用。况且,赵子卿又没有什么错,碰上泥靡那样的,她都想上去揍几下。
“别打了,赵大人,快别打了,子卿受了伤,禁不起你这么打。”刘烨一把拉过赵子卿,冯嫽连忙将他藏到身后,惟恐赵胜再追过来打。
少夫拉着赵子卿的手,嗲声嗲气地问:“小哥哥,你的屁屁疼不疼啊,我给你揉揉好吗?”
赵子卿看了眼少夫天真无暇的脸庞,紧抿双唇,猛地抬手蹭去眼角的泪水,可是泪水就像开了闸的水龙头,越蹭就越止不住。少夫看他一直哭,也跟着哭,两个孩子哭得可怜兮兮,叫人看了心疼。
赵胜鼻子一酸,眼眶开始泛红:“你娘走得早,留下咱们爷俩儿相依为命,这儿是乌孙的地盘,不是咱们长安城啊,谁不是小心翼翼讨生活,你这孩子不长进也就算了,还净惹事,你说,你为什么要跟世子打架?”
少夫吸了吸鼻子,边哭边说:“哥哥打我,小哥哥打哥哥……”
刘烨一听,顿时了然:“原来是泥靡打少夫了,所以子卿才看不过去动手的。赵大人,子卿没有故意惹事,他这么做都是为了少夫啊!”
翁归靡跟着劝和:“是啊,赵大人,子卿还这么小,就知道帮助弱小,有这么懂事的孩子,你该高兴才是,哪里还要责怪他呢!”
赵胜将信将疑:“子卿,少夫说的是真的吗?”
赵子卿还在跟他闹别扭,迟迟不肯开口,刘烨柔声相劝:“子卿,你爹打你是怕你犯错,既然这一切都是误会,你就要跟大家说清楚啊!”
“嗯……”赵子卿点点头,“少夫妹妹说的没错,她哥打她,还骂我是汉狗,我很生气就打了他。”
“原来是这样……”赵胜满怀歉意地摸他的头,语气哽咽,“即便如此,你也不能打人啊,以后再遇见这种事,你就把少夫带走,就算别人打你也不要还手,知道了吗?有什么事就来找爹商量,爹不在的话,你还可以找公主,不能自己做决定,知道了吗?”
“爹,我知道了,我知道,以后再也不敢了……”赵子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赵胜看着儿子伤痕累累的脸,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孩子啊,你就是爹的命,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赵大人……”刘烨在一旁看着心里都不是滋味,拿出丝帕帮赵子卿擦眼泪,“好了,现在没事了,子卿,你带妹妹去敷药好不好,妹妹怕痛,你们一起她就不怕了呢!”
“好,我要和妹妹一起!爹,你别难过,我向你保证,以后听你和公主的话,就算别人打我,我也不会还手的,你就放心上山干活吧,我能照顾好自己!”
赵子卿人虽小,说话却像大人似的,赵胜看他这么听话,早就没气了,不停点头努力笑道:“乖,乖,这才是爹的乖孩子。”
冯嫽和赵胜带着两个孩子敷药去了,刘烨望着翁归靡,心里有话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每当她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前世的时候,她就渴望生命中出现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关心她,爱护她就够了,她对王子没有幻想,因为她不是公主。
刘烨承认自己的前世很悲催,满腔志向无处施展,还没找到心上人就挂掉了。上天待她不薄,她现在是解忧公主,真正的公主,但她同样不奢望得到王子的爱情。
如果说当初她对翁归靡志在必得是因为历史,那么现在,她是在听从自己真实的心意。
她动了心,她对翁归靡动了心,也许是从见他第一眼起,也许是那朵黄色蔷薇对她施了咒语,也许是每天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也许……
翁归靡察觉到她不一般的视线,心里又是没来由地慌乱,他抗拒这种感觉,他们之间是不可能的。他有心爱的扶玛,他们下个月就要结为夫妻了,刘烨是军须靡的妻子,他的大嫂。
翁归靡不敢正视她,反射性地想要逃走:“右夫人,少夫翁主昨晚刚到,不如你这几天多陪陪她吧!山上的事有我和赵大人看管,右夫人尽可放心。”
这是翁归靡惯用的疏远口气,刘烨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好啊,那就有劳左贤王和赵大人了。”
翁归靡转身要走,刘烨忽然叫住他:“索朗,谢谢你,谢谢你说服大王,让我照顾少夫。”
翁归靡的双肩微微颤动了下,他顿了顿,淡淡地说:“其实,右夫人最该感谢的是师大人,是他潜移默化说服王兄相信你,让你照顾翁主的,王兄对左夫人不满,估计也是受了师大人的影响。臣弟这么做都是为了翁主,不管大人们心存什么念想,孩子终究是无辜的,希望右夫人将翁主视为己出,也算慰藉细君公主在天之灵。”
刘烨苦笑道:“这是当然,我始终将细君公主当成姐姐,她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就算为了少夫牺牲一切,我也不会犹豫一下。索朗,我想告诉你的是,你大可不必刻意躲着我,你这样生分我心里很难过。”
“我……”翁归靡缓缓转过身,看见刘烨眼中的苦楚,心脏蓦然抽痛,“我,我不是故意,我不知道……”
刘烨强颜欢笑:“好了,你去忙吧,索朗,我这儿有你最爱喝的竹叶茶,随时为你准备着。”
~~~~~~~~~~~~~~~~~~~~~~~~~~~~~~~~~~~~~~~~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祝大家时刻保持朝气,保持好心态O(∩_∩)O



第二十三章 扩建赤谷城
乌孙国都赤谷城建于公元前161年,建都伊始乌孙国力有限,无论是规模还是经济发展都远远比不上大汉的长安城。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想要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任命张骞为使者远赴西域打探当地情况,张骞穿越荒漠好不容易来到了大月氏,潜伏了一段时间打听到不少有利情报,后来顺道把康居、大夏和乌孙都转了个遍。
张骞历尽辛苦总算不辱使命,除了危机四伏的匈奴没敢去,整个西域的情况几乎都了解了。由于张骞实在是个人物,即使隐姓埋名也难掩锋芒,藏在黄沙里也照样绽放出金子的光辉,西域诸国的王侯贵族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能人,都以与他结交为荣,将他奉为座上宾。
没过多久,匈奴就注意到了张骞的存在,虽然还没搞清楚他的底细,但以匈奴的作风,不管是友是敌都要先抓过来再说。孤立无援的张骞哪里是匈奴鹰爪的对手,被俘之后假意奉承借机逃脱,在逃回大汉的路上,又被那群鹰爪擒获,这次他被直接带回匈奴,匈奴单于还给他娶了当地人作妻子。但张骞依然坚持汉族风俗,即使妻子给他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重回大汉的决心。
直到匈奴联合猎骄靡攻打大月氏,张骞才有机会逃出来,回到大汉以后,他将西域的所见所闻原原本本告诉了汉武帝,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张骞提出,西域地域辽阔发展潜力巨大,如果能将中原的先进技术传输过去,促进中原与西域诸国的交往,将汉文化传播开来,势必能为大汉带来难以估计的收益。
大月氏溃败,汉武帝攻打匈奴的计划也就此搁浅,张骞的提议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虽说还料不到收益会有多少,但这个提议确实是可行的。
汉武帝是那种想到就做的人,如果没有这点魄力,他也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明君了。于是,汉武帝大笔一挥,不仅给张骞升了官,也成就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张骞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出使,张骞掌握了西域诸国地理、物产以及风俗习惯的资料,为后来卫青大获全胜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因着之前与诸国王侯的良好关系,张骞在大宛、康居、大夏、龟兹等国很吃得开,这些西域的小国家长期以来饱受匈奴欺压,他们对国盛民强的大汉心存向往,如果能与大汉结盟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张骞说服这些小国家并不困难,但他更看重的是惟一能与匈奴抗衡的乌孙。可是,乌孙昆莫猎骄靡念及匈奴单于的恩情,对张骞的示好视而不见,三番几次拒绝大汉使者的求见,始终不肯给张骞机会。
猎骄靡态度坚决,张骞也不是轻易放弃的普通人,他料定猎骄靡不甘心归顺匈奴,不然当初也不会重新兴建乌孙了。只要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君主,都会全心全意致力于国家强盛,不能容忍百姓再受欺压。
匈奴一直是西域的霸主,匈奴各地的奴隶主凶狠残暴,尤其是对周边这些小国家的人民,欺压程度是相当残酷的。
作为一国之君,猎骄靡能保障的只有国都赤谷城而已,其他部落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随时都有被匈奴吞并的可能。猎骄靡心里很清楚,匈奴老单于念着昔日情分不会将他赶尽杀绝,但匈奴王族却对他怨念很深,他日若是老单于过世,恐怕就没人能控制住这种局面了。
乌孙岌岌可危,猎骄靡自然是担忧的,张骞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每次派去使者都以国富民强为主题,让他们轮流给猎骄靡洗脑。
功夫不负有心人,猎骄靡开始松动了,他对百折不挠的张骞产生了兴趣,终于答应跟他见面。
如何劝服猎骄靡,张骞已经想好了上百种方案,关键还是让他看到乌孙强盛的希望,意识到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有资本与人抗争。
猎骄靡与张骞相见恨晚,张骞简直就是他的知己,猎骄靡怕得罪匈奴,不敢明着来,暗地里派使者也去大汉走一趟。
张骞当时已是积劳成疾,为了促成乌孙与大汉联姻,亲自将乌孙的使者带回长安城。乌孙使者受到了极为周到的招待,每天有好酒好菜享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