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夫四朝-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烨儿,烨儿……”那人看她迟迟没有应声,不顾三七二十一冲进祠堂,将她一把拉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不得了啦,出大事了……”
刘烨缓缓睁开双眸,秋水般澄净星光般璀璨,白里透红的面容透着几分童真,她微微一笑轻启红唇:“小嫽姐姐,我们这儿能有什么大事,你别着急,慢慢说嘛。”
“烨儿,真出事了,刚才,刚才朝廷派人来,说是要召你进宫……”
“进宫?王宫么?”烨儿微微一怔,慌忙起身拉住她的手追问,“小嫽姐姐,你还听见什么了?是不是楚王要我们回彭城?”
“不是,是皇宫,长安城的皇宫,那个官差说是有陛下的圣旨,爹爹这就叫你回去。烨儿,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陛下怎么会无缘无故突然召你进宫?”
来了,终于来了!
刘烨掩饰不住内心狂喜,眼中迸射出兴奋的光芒,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她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两年前因为意外穿越到这个朝代,化身为自己的偶像解忧公主,刘烨好不容易接受这个现实,也为即将到来的考验苦学汉代女子的言行举止。起初无论从方言还是饮食都很难习惯,要不是她对汉代历史比较熟悉,恐怕早就忍受不了了。
巧合的是,解忧公主的乳名也叫烨儿,而且当时的刘义一家还不知道他们的女儿将作为和亲公主远嫁乌孙,如果知道的话,恐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她带走。毕竟在一般人心目中,和亲公主多少是有些耻辱性的,西域那种荒蛮之地,男人根本不把女人当回事,管你是公主还是什么,统统都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当然,刘烨才不会乖乖接受命运的安排,更不会受其他人的摆布,汉武帝又怎样,乌孙昆莫又如何,她可是从现代穿过来的,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啊,她要是不想去西域,忽悠忽悠那位汉武帝就搞定了。
但是,历史不容许改变,如果因为她一己私利篡改历史,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况且,刘烨也不想改变,她现在就是解忧公主,是她一直仰慕的女中豪杰,像她这种人生经历可谓是旷古绝今。
现在是公元前103年,史书记载,乌孙昆莫在这一年向汉武帝提亲,请求再次迎娶大汉公主,而汉武帝思来想去,想到的是远在深山为先帝守陵刘义一家。
和亲公主虽有公主之名,遭受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之前送去和亲的细君公主就因为忍受不了西域种种荒蛮行径郁郁而终。所以,皇帝是决计舍不得将自己的女儿送去受罪的,于是,最佳人选就是拥有皇室血统而又没有地位的宗亲之女。
当然,包括汉武帝在内,谁都没有想到解忧公主将会有一番大作为。
“烨儿,你听见我说话了吗,怎么你都不害怕的?”冯嫽察觉到这两年烨儿的变化,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害怕?”刘烨想想自己的反应确实不合常理,刘义一家说起来还是戴罪之身,这么多年都跟皇族没有牵扯,忽然间接到圣旨,肯定是要担惊受怕的。
在这两年里,刘烨跟他们朝夕相处,感情上已经算是一家人了,在未来的若干年,冯嫽不仅是她的姐妹,也是她的得力帮手。
望着眼眶泛红的冯嫽,刘烨心头一热,拍着她的手安慰道:“事已至此多思无益,眼泪不会改变我们的命运,该来的总要面对,烨儿不怕,姐姐也不要怕。”
冯嫽重重点头:“好,不管是福是祸,姐姐都要跟你在一起。”
卿大夫展开圣旨朗声宣读,淡淡地瞥了眼烨儿,这女娃美则美矣,就是身子太单薄了,不知道能否禁得住万里长途跋涉,是否真如楚王妃说的那般好。
汉朝与乌孙结盟事关重大,稍有差池谁都担待不起,六年前汉武帝将细君公主嫁给乌孙昆莫,虽说没有多大建树,但也没给汉室抹黑。
此番乌孙再次求亲,身娇肉贵的公主们又哭又闹,没一个愿意去那荒蛮之地。若不是有人想起太行山下为先帝守陵的刘义一家,只怕皇上还在为此事烦心呢。
刘义本是楚王后裔,其父刘戊起兵造反,结果后代全被贬为庶民。虽是被贬,刘义仍是皇室血脉,他的女儿也成为了这次和亲最合适的人选。
刘义自幼为仆,既没读过书也没见过世面,除了喂马什么都不会,像他这种粗人的女儿果真如楚王妃说的那般冰雪聪明吗?
卿大夫对此深表怀疑,待他宣读完圣旨,刘义夫妻俩仍是趴在地上抖个不停,连头也不敢抬,再看那个被封为解忧公主的女娃,纹丝不动面无表情,俨然是吓傻了。
卿大夫懒得多言,不过圣上的旨意还是要转达清楚的,免得他们听不懂又装懂连累自己,他清了清嗓子,居高临下地睨向刘义夫妻:“刘义呀,你是反臣之子罪孽深重,一介草民愚昧无知,原本这等殊荣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陛下皇恩浩荡,封你的女儿为公主,与乌孙国昆莫结亲,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你们一家要懂得感恩戴德,好好教导你家女儿,万不可做出失德之举,辱我大汉颜面。”
此时,刘义已是老泪纵横,他从出生就背着反臣之子的罪名,素未蒙面的父亲为何反叛朝廷不得而知,他也不想争个是非黑白。他这辈子只有烨儿一个女儿,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平安无事,可是,皇帝一道圣旨就将他们父女拆散,让他的女儿顶替那些金枝玉叶嫁给蛮人,这不是皇恩浩荡,而是圣命难违啊!
即使刘义没读过书,他也知道西域荒蛮,如花似玉的女儿嫁到万里之外,意味着一去就是永别,不管她将来过得好不好,都很难再见一面了,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受欺负也不敢声张,甚至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
做父亲的尚且如此难过,烨儿的母亲曾氏就更不必说了,她仗着胆子抬起头,苍白的唇微微颤抖,嗫嚅道:“我们既是草民,不敢奢求名位,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放肆!”卿大夫厉喝一声,横眉竖眼地指着曾氏,“你们这是抗旨,抗旨可是死罪!”
听到“死”这个字,刘义吓得打了个寒颤,连忙拉着妻子,向卿大夫解释道:“草民不敢,不敢……只是,只是烨儿她还小,恐怕不能担此重任哪!”
“刁民,陛下心意已决,岂容你们多言!”卿大夫指着刘义的鼻子斥道,“不要忘了,你只不过是个反臣之子,先帝留你性命已是仁至义尽,你可不要得寸进尺不识好歹,你女儿代表大汉与乌孙和亲,就当是戴罪立功了。孰料你不知感恩,反而强词夺理,莫不是也想造反了吧!”
刘义拥着妻子缩着脑袋,大气也不敢吭一声,绝望的双眼满含热泪,夫妻俩心疼女儿,谁都舍不得让她受这份罪,他们宁愿多吃点苦,也不巴望皇亲国戚的名号,可是圣命难违,他们被贬多年无依无靠,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
~~~~~~~~~~~~~~~~~~~~~~~~~~~~~~~~~~~~~~~~~~~~~~~~~~~~~~~~~~~~~~~~~~~~~~~~~
新书求收藏哦~





第四章 谁更牛叉
卿大夫盛气凌人的模样看着就令人作呕,刘烨穿越之前也没少见过这种人,不管多大的官,只要是能压着你,就绝不会让你好过。今儿个来视察,明儿个来指导,总之千方百计要捞些好处。
刘烨做实习导游的时候,遇到不少这种关系户,出来旅游不花钱还要挑三拣四,埋怨导游没有眼色,挑剔饭菜不好车太次,也不想想他们的官职都是谁给的,究竟还有没有人民公仆的意识。
看到卿大夫这副嘴脸,刘烨顿时来了气,他说穿了就是给皇帝跑腿的,刘义就算再落魄也是王族后裔,什么时候轮到他来训斥,还不是看他们软弱好欺负么!
“解忧接旨!”
刘烨重重一拜,起身接过圣旨,姣美的面容没有流露出一丝异样的情绪。她将刘义和曾氏搀扶起来坐好,转而面向趾高气昂的卿大夫,淡然一笑:“堂堂朝廷命官也不过如此呀,身为卿大夫却不懂得伦常之理,真是枉称为臣!”
卿大夫愣了下,这个乳臭未干的女娃居然当面训他不懂伦常,顿时老脸涨得通红,恼羞成怒道:“岂有此理,你这粗鄙草民,竟敢以下犯上侮辱本官,你就不怕本官……”
“怕?您这吹胡子瞪眼的模样,确实很可怕呢!”刘烨不慌不忙地晃了晃手里的圣旨,继续文邹邹道,“不过,我乃陛下赐封的解忧公主,大人傲慢无礼言辞粗鲁,究竟是谁以下犯上?既为人臣,却不懂得君臣之礼,多次冒犯王侯不说,对本公主亦是出言不敬,本公主是否应该参上一本,请皇叔来定夺是非?”
卿大夫那张脸逐渐扭曲,心里火烧火燎满肚子气,但是刘义的女儿已是皇室公主的身份,这事闹大了他恐怕很难收场,于是不情不愿地作揖道:“公主言重了,此等小事何需陛下定夺,微臣在这儿先给您赔不是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刘烨煞有介事地点点头,恨得那卿大夫牙痒痒,本想忍下这口恶气,不料她继而又道,“当年‘七国之乱’,你可知道那场变故因何缘由?你觉得你有资格批判我的祖父是反臣吗?”
卿大夫倒是来了底气,挺胸抬头道:“天下谁人不知楚王吴王不满削藩造反作乱,若不是先帝慈悲,只怕今日也没有楚王刘戊的血脉了。”
“提起先帝,我也有话要说,孝景皇爷爷听信小人谗言,酿成七国之乱的大祸,险些给外敌造成可趁之机。当初若是朝廷联合诸侯国一致对外,也不用惧怕匈奴的威胁,更不用担心丢掉大汉江山。”
“更何况,皇爷爷杀害吴王之子在先,后来又给我祖父强加私通的罪名,可以说是欺人太甚。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追根究底,皇爷爷根本就不信任他的兄弟们,一国之君心胸狭窄有错在先,怎能将过错都推给别人。”
刘烨对这段历史颇为熟悉,批评起先帝也是毫不留情,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听得卿大夫瞠目结舌,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女娃竟敢当众教训先帝,顿时吓得七魂丢了六魄,满头大汗浑身发抖。
刘烨看也不看他,侃侃而谈:“皇爷爷将亲生女儿嫁给匈奴单于,还不是为了息事宁人,换取短暂的和平么。说起来这段耻辱的过去都是他一手造成的,怎么后人就不提了呢!反观我皇叔,登基以来致力内事兴作,对抗匈奴雷厉风行,如今削藩问题得到了解决,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他才是开创大汉盛世的明君啊!”
“你,你,你……”卿大夫听得心惊肉跳,他颤巍巍地指着无所畏惧的刘烨,越急越说不出话,好半天才憋出几句,“七国之乱早有定论,楚王吴王是世人皆知的反王罪臣,这是永远翻不了的铁案。解忧公主,微臣奉劝您少谈国事,勤修女红,学着好好侍奉将来的夫君,休要胡言乱语,当心祸从口出。”
话说到这,目瞪口呆的刘义夫妻终于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拉过女儿,颤声道:“烨儿,烨儿,别再说了,这些话要是传到你皇叔耳朵里,那可要杀头的啊……”
卿大夫不怀好意地冷笑了声,仿佛手里握有把柄,趁机数落他们:“看哪,看哪,这就是你们养育出来的好女儿,她这样狂妄,是要连累你们送命的啊!楚王的罪名明摆着的,她偏要强词夺理,这岂不是罪上加罪……”
“大人此言差矣!”刘烨当即打断他的话,“若非先帝有错,皇叔为何两次下诏赦免七国叛乱者的家眷,恢复他们的皇族宗籍,这不就是重新定案了吗?之所以没有明言,无非是给先帝留几分面子,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敢作敢当才是明君所为!可恨当今楚王拒不从命,坚决不肯恢复我父亲的继承权,难道曾是反臣后裔,就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吗?”
“歪理,全部都是歪理……”卿大夫气急败坏,瞪着烨儿咬牙道,“好,好,好得很,既然你不知悔改,不如就请陛下来定夺吧!”
卿大夫撂下狠话,刘义夫妻慌忙下跪哀求:“大人留步,童言无忌,莫要当真哪!”
刘烨俯身扶起父母,无所畏惧地迎向卿大夫轻蔑的目光:“大人尽管直言,他日若有机会见到皇叔,我还要向他讨个明白呢!”
卿大夫气得脸红脖子粗,拂袖而去,在他看来,这一家人是不想活了,宁愿死在一起也不肯将女儿嫁到西域。既然如此,他就成全他们。
卿大夫走后,刘义一家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刘义抢过女儿手里的圣旨丢在地上,恨恨地跺几脚。
“这世道还有没有天理了,我爹没了,现在连我女儿也不放过,我连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怎么倒霉的事都让我摊上了……”
刘义抱怨几句,双手掩面蹲了下来,有气无力地摇摇头:“烨儿,爹对不起你啊,爹没用呀,爹保护不了你,还不如死了的好……”
曾氏抱着女儿泪眼朦胧,抽抽嗒嗒地说:“你说这些有什么用,我们娘儿俩何时埋怨过你,你想不出主意就算了,还在这儿要死要活。好,干脆都死在这儿吧,下辈子再也不要遇见你们刘家人。”
说着,曾氏拉着刘烨就往外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