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云台-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想来这队人马肯定人数不多,不过却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他们却是靠在我们的粮道上,我们却是要在和荆州开战以前,将这股插在我们身后的小毛贼给清除掉!”却是荀攸说道。
郭嘉继而言道,“由先前他们竟然只是拿了少不服粮草后,便将剩余的粮草全部烧毁,可知,这些人对于我们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虽然没有将那一千五百名军士给去除。想来还是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大军带来些影响的!”
“这定是黄巾余孽所为,昔年刘备那厮在汝南时,便有不少的黄巾贼纷纷投靠,后来虽然刘备被曹仁将军从汝南给赶跑了,并没有让刘备占了汝南,成了气候,可是还有不少的黄巾余孽流窜在这一带的!除了他们,想来这一带却是没有那些人有这份和我们做对的胆量的!”这却是夏侯渊开口说道。
“回禀丞相,在下这几年镇守汝南却是已经很努力的将汝南各地的山贼土匪大力清剿着,可是您也知道,这一带却是山林众多,单说这绿林山,便有纵横八百里之遥,却是山林广阔,甚好藏人,在下自是不敢以此推诿,确实是贼踪难觅!”曹仁开口道,毕竟这里离汝南最近,绿林山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众人中和他的关联却是最大的。
“子孝,莫要担心,你的辛苦,孤岂能不知晓!”曹操对于他这位从兄弟自是有几分爱护,而曹仁在汝南的功绩自然也非是虚妄,将原本从黄巾时就很是破败的一个州郡治理的欣欣向荣,却不是仅凭着和曹操的兄弟之义能够变化的出来的。
“只是眼下大军在此,自是需要从内地转运粮草而来,对于这部分藏在大军身后的宵小之辈,却还是需要好好的整治一番。”曹操自是温言安抚曹仁。“子孝自是熟悉这一带的地理形势,就领着本部兵马和子文一起,哦,还有妙才各领本部兵马多带骑兵,好生的准备一番,争取将这一伙贼人早早诛除!”
曹操自是想让曹仁多派些兵士入山探查,而曹彰和夏侯渊两人自是可以凭借着各自骑兵的快速反应,以此来寻隙而将抢劫军粮的山贼剿除,之所以这般郑重其事,将曹彰和夏侯渊都给派出来,曹操却是希望能早日将后路保障后,继而进伐荆州。
而且在曹操看来,像对付这类看上去不过是黄巾余孽的事情,自是用不着劳动郭嘉,荀攸以及贾诩这类谋臣再出什么绝世妙计,有曹仁他们三个久经沙场的将军自是已经足够了。何况,在郭嘉,荀攸以及贾诩三个人眼中虽然也觉得这股突然冒出来的贼军有些蹊跷,可是曹仁,夏侯渊以及曹彰三个人可都不是什么鲁莽的匹夫,有这三位对付,想来也该足够了。
“奉孝,你觉得我们这次南下是不是有些……”这次换做荀攸在离开的时候问郭嘉了。
“觉得什么。不妥么,呵呵,那次战事会有十分把握,而那次的战事不都是需要经过一番波折,最后才能成事么,这就是好事多磨啊!要是什么都一帆风顺了,这人生岂不是太无趣了么?”
“又说些疯话,似乎从邺城将养了半年后,你的话确实越来越多了!说得还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
“呵呵,歪理不也是理,只要能够服得了人。一样的!”以前的郭嘉还有几分人世间的嬉笑气,经历了一番生死,想当初邺城时,军医依然不看好他的时候,而他却像是又听见冥冥中上天的旨意,活到了现在,看样子还要活很久,自那以后郭嘉却是多了几分淡然,即便是和有知遇之恩的曹操的关系,郭嘉却也变得淡定,只有自助者,人才能助之,才有天助之。
当曹彰很快便来到绿林山查探的消息经过哨探回报,传到邓瀚等人这里时,他们倒是没有对曹军如此快捷的反应感到吃惊,毕竟这里还是曹操的地盘,而且这次有失的可是曹军二十万大军的粮草,若是曹军没有这般的反应速度,曹操却也不会达到如今这般是为天下雄的地步。
“子浩,这次看来曹彰只是来探询先前的事情,接下来的话,曹操就该是调兵遣将来对付我们了吧?”却是马云禄问道,上次出击没有带着她一起,却也不是什么大原因,只是赵云扮作那般模样,却是不想她跟着时,露出些马脚,一个女的跟着一大帮子悍匪,而且这女的还带着明显是西凉地方的口音,虽然人生噪杂的时候,自是不会有人介意,可是若是让有心人注意下来,却怕万一此时让某些人联想丰富到西凉,总是一番叨扰。
不过眼下继续下去的话,既然已经调动了曹军的注意力,接下来却是要做到的便是吸引曹军更多的目光,也好让荆州的诸葛亮。陆逊和蒯越以及甘宁等能够轻快些解决了徐晃,夏侯惇,当然还有屯兵于夏口的周瑜。
可以想见的是,徐晃和夏侯惇两个自然不会是诸葛亮,张飞,黄忠还有魏延的敌手,对于周瑜,此时的陆逊即便不及,自保之力当还有几分的,更何况江陵城中还有只有变得益发老辣的蒯越,至于邓瀚他们眼下的目的自然很是简单,给这几处腾挪时间,好让大家最后能够从容的面对二十二万的曹军主力,以及可以被当做添头的蔡瑁领来的五万的水军。
“子龙兄,小弟有个想法,”却是邓瀚笑着对去了装扮回复原貌的赵云说道,“这还要大家一起来参详一下!”
“你就说吧,反正大家都听你的!”赵云倒是轻松。
“呵呵,既然这样,小弟就不客气了,请子龙兄领着一千五百名弟兄,去那枣阳闹上一闹如何?”
“枣阳,那可是曹操各地给南下大军的粮草的储备之地啊,是不是啊,郑三儿?”却是赵成问道。
此时的郑三儿已经是知道了眼前这帮人是来自荆州的,而且领头的赵云和邓瀚却也是让他的故主提到过的危险人物。每曾想他投降的却是这些人,如今明白了自身情势的他,却是没有了什么别样的心思,要知道这两人可都是胆大包天的主,跟着这样的人,要是动些什么不必要的心思,谁知道会碰上什么的事情等着他。
听到赵成的问话,郑三儿却是为邓瀚的话给吓住了,果然不是一般人只做不凡事!
“想些什么呢?”赵成那有些邪意的脸上挂着吓人的微笑。
看到了那笑容的郑三儿连忙道,“不敢,只是小的在回忆枣阳城中近日可能的变动,以及像确认一下先前给邓大人叙述那边的情况是不是完整呢!”郑三儿自是知道赵成对他自是有些不信任,这自然是需要他今后好好的表现来让别人对他改观了。
“哦,你倒是有心了,想得如何啊?”自是赵成问道。
“还行,应该没有什么变动,什么也都和邓大人说清楚了!”郑三儿小心的笑着回道。
听到郑三儿的这句话,赵云却是笑着对邓瀚点了点头。

第三卷 第一百零二章 虽无长坂坡,却见绿林山(七)


又是一天过去了。炙烤了大地许久的太阳也已经落到了西山下。不过抚摸着城墙上的石头,依然能够感到那燥人的热度。
城墙上的曹军旗帜却是无风也不动,也像是被太阳晒得失去了活力,耷拉着垂向地面。城头上却是有个人正在探查着四周,稍后却是对着下面的人喊道,“关城门!”原来是个守门的头!
听从了指示的几个守门兵士自是将护城河上的吊桥先利用绞盘给拉起来,然后才奋力的将城门给合上,“咚”地一声却是两扇大门给闭在了一起,扑簌簌从门上掉落下一些尘土,一切搞定,那城头上的守门官却也转身下楼,留下了城头上值守的兵士们巡逻着。
落日余晖斜照,只见城门正上面的那两个字上却有一丝光芒点到,道是“枣阳”!
此时枣阳城中的守军却是曹仁的部署,毕竟这一带都是曹仁的治地,而淳于导作为曹仁最为信重的部将,却是被安排在这里为此次曹操的大军把守这一处至关重要的粮草集散地。
虽然淳于导自是知道让曹仁将他放在这里,当然是因为他的能力,可是作为一方将领更多的时候却是希望能够在战场上斩将夺旗,那样却是能够更加的显名于人前,而这个时候作为后方的将领纵使有功却也不显。更何况要是做得好,保障了前线的粮草军需,那是必须的,而若是稍有些差池的话,却是加罪的更加容易些。
今天的淳于导就很是明显的有些郁闷了,原本以为大军在前,他身在这后方,而且沿路上都是曹军的领地,这押运粮草的事情,也都经过了两次的沿途实施,却是虽有意外,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这样以来本该平安无事的粮草押运,却在这第三次的时候出了岔子。
想象一下这紧接着便是将军的斥责,还有丞相的惩罚,这一刻的淳于导只觉得当日真应该强项一点,也不该接了这份活。
回想一下日间的情况,前两日出发的数千民夫,却是突然间都出现在了他们各自的家里,还都带了不少的粮食回来,得到消息的淳于导却是立马觉得事情大大不妙,在拉了几个民夫仔细询问了一番后,他自是也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前面已经出了事,这下子可不敢再大意了,要不然我这一世的英名,可都毁在这默默无名的小城了!”淳于导心想到。
于是他便下令,从今日起。太阳初一落山,便关城门,无事不得轻易开启城门,先小心的把守住城里的存粮,等前线的指令后再做行事吧!
自怨自艾了半天的淳于导却是没有喝酒,他自是不想同他的那位同姓的淳于琼兄弟,同样都是为各自的主公把守粮草,可是那厮却是贪好杯中之物,将袁绍大军的粮草轻松的给葬送了,“我自是不能像他那般无能的!同姓却是不同命!”
“将军城外有一只兵马前来叩门了!”却是他的副将张南前来禀报道。这张南原本却是袁绍的部下,不过如今袁绍已经是过眼云烟了,这些袁氏的旧将却也都转仕曹操。
“哦,张将军可知叩门的是哪路人马,”淳于导自是让张南进入府内问道,“前面没有人开门吧!”
“弟兄们自是谨遵将军之令,倒是没人开门。方才弟兄们见有人叩门倒是探问了几句,他们答是从丞相的中军大帐那边来的!”张南道。
“中军大帐么,那他们可有什么凭证么?”
“这适才在下没有来的及问,便来向将军禀告,还是请将军亲自到城门上一探,也好临机决断才是!”
听了张南的话。淳于导却也有几分担心和疑虑,他自知道了粮草出事的事情,便想到很快就会有人来查看,毕竟粮草于大军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而今想来是来人查探,可是这天黑之际为何才赶到呢?
登临城头,淳于导在墙上灯火的照耀下,也只能看到护城河对面边上的人形影影绰绰,看来人数不少。
“敢问将军名号,分属那位将军麾下,此次夤夜来枣阳,不知又有何公干啊?”淳于导问道。
只听见对岸却是答道,“我家郭淮将军乃是原五官将属下门下贼曹,后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现为夏侯渊将军的军中司马,此次来到枣阳,不过是为日前绿林山中事,城上的淳于将军还不赶快打开城门,让我等入内歇息!”
“张南,你可曾听过有这号人物?”淳于导却是问道,毕竟他是久随曹仁驻守汝南,甚少回去许都,而张南倒是在曹仁帐下时,接了几次回许都公干的事情,故而淳于导这般问道。
“回将军,在下虽是回许都多次,倒是知道大公子为五官将时,手下是有这么一号,其人听说是太原人,至于其面目却是无缘得见。不过听这答话的口音倒像是北方人!”张南自是据实以告。
这边淳于导还没有决断,就听见河对岸又有人喊道,“可是淳于将军,张将军两位在城墙上么,在下是这次跟着我家将军一块去送粮的郑三儿啊,两位将军可有些印象,这次小的没有跟着将粮草送到,在下实在是无颜再见诸位将军了,不过小的也是无法,这次也是跟着郭将军回来的!”
听到这声音,城墙上的淳于导和张南却是心下一松,相对于此刻城下的诸多声音,这几句的主人自是让为两个人熟悉。
“有这个郑三儿在,我们还能更加详细的知道绿林山中究竟出了些什么事情啊!”淳于导说道,“这般看来,大抵上没有什么问题了,张南,你去开城门吧!”
此刻停驻在护城河边上的一干人等,却是先听见城门去门拴的咯噔的声响,接着从城门洞里却是看到了城内的灯光,继而便是吊桥放下。
等着一切稳当了,城内却是走出来了一个将领模样的人物,只见他开口道。“在下便是枣阳守将淳于导,职责所在,不得不仔细些,还望郭将军勿怪!”
淳于导说完,那黑影中却是有一将下马几步走过来,迎着淳于导道,“将军客气了,将军守城辛苦,军粮更是重责,唯有将军如此心细才能不负曹仁将军重托!”
“不想郭将军如此年轻啊,”淳于导就着火光自是看到来人却是十分年轻。还待他进一步探问时,却是有一人几步拜上来,“在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