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云台-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羰莦han有,也自可划江而治!
此外,天下之间,无永恒之盟友,只有不变之利益,曹操即使奸诈枭雄之辈,且又有大义之名份,焉知岂能按我等之心意行事乎!
又如今之玄德公,仁义播于四海,但以如今荆州蔡瑁宵小之辈,却也对其甚为戒惧,自不会让玄德公轻易如愿得此荆州,另若是贸然攻取荆益二州,又恐伤了宗室之义,此也诚为难事!
益州,乃是高祖龙兴之地,当时,以霸王项羽之能,只得天下之赫赫武功,却无治天下之文事,如此方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进而与天下群雄合,同项羽并争天下。而如今,曹操孙权二人却既有武功,又有文事,却不能类比于高祖。
以小弟之愚见,当先选一稳固之基业,广积粮,而益州之地,却非此时之良选,益州虽有山野之固,却也有闭关自守之难处,荆州玄德公自当争之,却不可执意尽取之。当与江东共享之,我或可让其地利,而尽得其人和!
今之师弟取得上庸之地,却也为一后路,自上庸北上或可进袭关中,西向则为汉中,而上庸其地也可顺水而东下荆州,东吴之地,其西南者却是益州,小弟自认此地或可有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先秦之所以一统天下,高祖之所以建号大汉,光武之所以复兴大汉,自可当得我后人借鉴之!
上述所言,不过是小弟一家之言,师兄大才,小弟自是知道,若有胡言乱语,还望师兄谅之!
小弟所愿者,欲与师兄等一起,辅佐明主,复兴我大汉!待得他日功成,赢得生前身后名!”

第二卷 第七章 闲话事

邓瀚的信带给诸葛亮的震荡自当不小,可是这一切或许只有当事人最为清楚。
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拜访,在邓瀚与诸葛亮两个人相互答对后不久便开始了。关羽自是身处上庸之地,正在努力彻底的将千里金城消化进刘备的势力之中,无暇与刘备同行,只剩下虽有彪悍之外貌,却身具文士之细腻的张飞陪同刘备一起去拜访,诸葛亮,或许,这便是今后刘备军的文臣之首,能安天下之人,自不可轻致,张飞倒也能坦然和刘备一起去,尽管这位先生可能还年轻的让人难以想象。
邓瀚自是不担心,诸葛亮之才是不是能够让刘备满意,以其未出家门而知天下事,谈笑间定三分的故智,虽然有了邓瀚的提点,或许新的隆中对,便在这不经意间,因邓瀚而生。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诸葛亮自是没有让刘备那么轻易的就见面,何谓臣择君,当是如此!
有些事物却是你越不让人轻易见到,越能引人注意,若是太过容易得到,反倒可能让人不知道珍惜,欲将一片冰心托于刘备,自然不想被人当做便宜货送到沟渠之间。
邓瀚却是不管诸葛亮是否如历史般得到三顾频频天下计的待遇,只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到达了上庸。
此时的邓瀚来此自是不会毫无目的,在他的计划中,今后上庸却是要比新野和荆州重要的,既然有云汉货栈在手,他自然也要为将来预作筹谋。
首先邓瀚却是在上庸之地新开了一处分店,其规模不下于襄阳,而分店所建之处自然也是位于堵水边上,同时与邓瀚一起的还有如今已是江陵陆家的商铺跟随。这几年陆逊却是在跟着邓瀚的同时,收益匪浅,如今陆家家主的名声却是已经享誉大江上下,而孙权也是多有耳闻,多次欲相请其回转故地庐江,据陆逊最近传来的消息,那孙权不知如何想法,却是要将孙策生前所遗一女许配其为陆逊之妻,陆逊不过是对此一笑了之。
为了躲避江东使者的骚扰,近日间他却是要北巡荆州。道不同,不相为谋,自从全家搬离了庐江,进而再搬到江陵,往日有着硕大名声的陆家,经历了这一切,已不再是只顾世家大族的虚名,陆逊也已不再向往着在故地再复家业,正是,何处热土不养人,只要人还在,便一起皆无所谓!
与邓瀚相交,陆逊自是倾心。以陆逊之智慧,他却是早知刘备之名,而其族叔陆绩投靠刘备之前,自然也是和他商议之后的结果。这几年来,他却也看得出刘备也是心胸极大之人,也有一番雄心,虽然当下其势仍微弱,可是在如陆逊这般非常人的眼中,正是能够相助的契机,所谓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要想获得大利,却是需要承受一定的大险。
邓瀚所为之云汉货栈,既有护卫队,又有船队,此等规模行事,在陆逊这样熟知内情之人的眼中,自然是能看出他将来的造化,这些以流民之身被招进护卫队,却历经多番训练,还能得到实际行程的锻炼,一旦有事却是可轻易之间,便转化为步兵,或是水军。
而随着云汉货栈事业的发展,其所到之处,当地的情报,及货物流转便会很轻易的被它给掌握在手上,一旦有事,云汉货栈若是稍有动作,自会引起轩然大波。
以此等为商,却是给陆逊很大的启发,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以邓瀚此等行商,若其有意,自可轻易控制一地之钱粮。“能如此商行天下,古之陶朱,猗顿,乌氏倮不外如是乎!”此为陆逊评邓瀚语,故此他与邓瀚却是倾心相交,与云汉之所为,也是亦步亦趋。
上庸城内,遇邓瀚。
“伯言兄,如今岂有意来此,莫非那孙策之女,不貌美如花,或是丑过无盐,让兄遁落至此?”邓瀚和陆逊自是不见外。
“子浩贤弟却是笑话为兄,”陆逊仍是一副士子打扮,几年来岁历经风霜,却是容貌未改,“若是为兄有意于江东,岂会耽搁至今,而公绩又岂会投靠玄德公!”
“伯言此言自是正理,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此时,我主玄德公却是非那江东孙氏小儿可比!”却是百忙中抽空来此的陆绩道。
关羽自是在流民中善养刘备军之仁义之名,抽其精壮以为军,安抚其老弱于上庸之可耕之地为屯,而陆绩自是主持屯民一事之人,凭借着他和云汉的交情以及出身陆家的身份,自可在这两处得到大力的支援,故此,如今上庸之地却是对着从四处而来的流民的吸引力大增。
“伯言兄,此次到达上庸,意欲何为?”
“我观贤弟所为,欲有大作为将发生于上庸之地,以你我之交情,为兄岂可不来鼎力相助!”陆逊也是见微知著之辈。
“伯言兄自是不凡,我却是有所筹谋,要将此上庸之地,打造成一成就大事之根本,”邓瀚倒也不和陆逊做作,“我等还是另寻他处详谈!”
此时他们却是在上庸城内浏览,上次来此还颇有些宁静的上庸城,此时却是一副百废待兴的景象,人头涌动处,俱是一片的积极向上之气。
“哎,之前虽有所估计,但是当身处其地,还是会为主公之仁义之名所动,这般逃亡和流民自是知道上庸城为我军所占据,却是不知有多少,每日里来城中为工,为商忙碌不休,却都是乐此不彼。”陆绩开言道。
就在他们言谈迈步向前时,不远处却有一个身着破烂衣服的懵懂孩童,战战兢兢的走到邓瀚一行人身前,开口道:“先,哎,先生,您,您,您好!”
那孩童似乎很是紧张,闻言邓瀚等人却是停下脚步,看着他,“众位先,先生,大人,恩,好,能,能不能给,给我些,些钱啊?”
“怎么呢,小孩子?”看上去那孩子是有些口吃,并不是胆小,不然也不会直接走到邓瀚这七八人间乞讨。
“我娘,病,病了,没有,钱,治治,所,所以……”那孩子的眼神中倒是清澈,却是无畏的看着向他问话的邓瀚。
闻言之下,陆逊却是让身边人给这孩子拿钱,不过邓瀚则是对着那孩子道:“小弟弟,这样吧,反正我们也是无事,要不然,我们就跟着你去,一起去看看你娘,免得给你的钱,让你给遗失了,或者遇上其他事情!”
“子浩所言却是不错!”陆逊称赞邓瀚的细心。
接下来,邓瀚等人却是跟着这孩子来到了其母所在之地,却是城内流民的聚居之地,到让平日里甚少来此的几位,切身感受了一番。
然后在邓瀚等人的协助下,却是于城中找来了大夫为这个孩子的母亲诊治了一番,倒是并无大碍,不过是身患风寒而已。
待得一切安定了之后,邓瀚等人却是要告辞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做好事要留名的嗜好,不过在临行之际,那妇人却是从孩子那里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却是挣扎起病体,向着几个人道谢道:“未亡人,邓谢氏多谢几位救助之德!”

第二卷 第八章 宗亲

话说邓瀚的前生所处的时代,大家多是独生子女,而父母辈虽也有些兄弟,可是那时侯的亲戚也不外是叔伯兄弟,娘舅妯娌之属,却不像这个时候,不仅有直系的亲人,还有不管你身处何地,只要是家谱上有点关系的也要算在九族之内,却是有些天涯若比邻,打听一下都是亲戚的意思。
就像刘备与刘焉这两位,一位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位是鲁恭王之后,原本就是相隔不知多远的两个人,一查族谱,却攀上了叔侄亲,至于刘表与刘备接纳却也是兄弟之义。
而邓瀚论起宗族家谱的话,那也是有着煊赫的历史,老祖宗却是可以上溯到邓禹这位云台二十八将中最为有功于大汉之人,而云台二十八将却都是辅佐了光武帝,成就大汗中兴的人。
邓禹者,南阳新野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号为二十八星宿中的角木蛟,由于其所立功甚大,光武帝对待这些功臣又甚是优渥,邓氏一族却也成为了大汉中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自邓氏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29人,公2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而闻名于后人的一个词牌名,沁园春名中的沁园也是汉明帝之女中沁水公主,嫁给邓禹之孙后于封地沁水所建一处庄园,叫做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而得来的。
可是盛极必衰,乃是至理,到汉安帝时却是家族不幸,继而为保宗族血脉,却是将家族中人不断的外迁,而邓瀚一族却也是在那时迁至章陵郡的,从而繁衍至今,待得邓瀚问清楚那自称为邓谢氏的妇人,自是知道,这位不仅是同姓,却还是同族同宗,况且邓瀚这一枝算起来也不过是分家而已,论起身份来或许还及不上这位自新野流落至此的那谢姓妇人。
既然亦然了解了这些情况,邓瀚却也不敢将她们母子两个继续的留在这里,若不然,他却是会落得个不好的名声,对同宗不亲,对妇孺不仁。大丈夫,讲究一个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既然对家都这么冷血,何以对主忠。
既然邓瀚有了家事,陆逊和陆绩却是先做告辞了。
在上庸城中,邓瀚却是没有自己专有的住处,不过每次来到这里,他倒是可以住在云汉货栈的分店内。对于这对母子,邓瀚却也不能像对自己那么随便,自是派人先是在附近的地方租了一个小院子,又帮着在流民中找了几个老实可靠的人整饬一番后派去照顾这对母子。
将她们安置妥当了,邓瀚却是来到了城守府中,面见关羽。虽然说关羽自是善军略,可是如今的他倒也不必亲力亲为了,有了关平,周仓等的协助,自然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将养身体,更读春秋,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些前途问题。
大堂内,端坐上首的关羽却是满脸的威严,开口道:“不知子浩前来,可有何要事?”
“将军安好,瀚此来也是有些事情,想要向将军建言。”
“哦,是何等样事,能让子浩亲来?”
“乃是有关流民之事,上庸城已在我军的治下,以主公和我军的仁义之名,自然也能引来众多的流民至此,可是以在下观之,在新野城,我军对于流民自是准备让那里的人都耕者有其田,可是在这里可不成,新野城四周较为平坦,耕地自多,况当初我军力不足,人手也少,自然不需要多少的粮食为我军储备,故而对于流入新野的流民,我主自是为其等提供器具,让这些人能够安居,而在上庸城,此城四周,却是山地居多,不可能有足够的田地让人耕种。另外在当初的新野城,由于多年来的战争影响,新野之地的良田耕地却多是无主之地了,我军自可顺手占之,而分派给流民耕种,而在上庸这里,占城虽稍有波澜,而作为上庸这里最大的地主申氏一族也被控制在手,可是即便这样,这里附近的田地也实属有限,不能学新野一般,那样招徕流民。”
“既如子浩所言,却是该如何操作?”关羽却是熟读春秋,可是上面的君子大义中,却是没有告知他该怎么处理这些细小的事情。
“将军自是见多识广,想必听过曹操那边有军屯之说!”邓瀚自是言道。
“某虽不曾得知其详情,然于曹军中也是多有耳闻,许是曹操粮少而兵多,加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