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云台-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那是被俺大哥派到许都那里做事,后来好不容易从许都历经多少风波才得以回来,却又因为这些时日荆州的大事缠身,让你小子都没有回过长安一趟”
“要知道,之前你在许都的时候,因为和史阿比剑的事情,可是让俺们为你都担了好大的心事,更别说你那个婆娘了,别说她也有几分功夫,也正因为这个样子,想来她更应该理会的这其中的风险的,也不知道她当时该有多么担心你”
“唉,可是你小子,这一次可是出来的太久了”
听着张飞如此说,虽然之前他的样貌也是太过龌龊了些,而且方才的邓瀚也并没有想到远在长安的孙尚香以及他的儿女们,不过这个时候让张飞这么一说,还真是让邓瀚心中的情思辗转了起来。
确实,这一次也是太过于亏欠了孙尚香了。
毕竟当初从长安出发到襄阳的时候,邓瀚也着实没有想到会有后来的这一系列的事情的发生,毕竟有时候事情发生的太快,即便是邓瀚身为穿越人士,可是如今的天下随着他有意无意的翅膀煽动,却是早就变得让人看不出它原本的模样了,故而使得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邓瀚也是措手无备,好在面对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邓瀚的处置都没有什么大的疏露,而使得局面始终都没有危及到荆州的发展。
就像最开始的他们本意只是让华佗这位神医,将天子诊治疯病,不料原来是左慈搞的鬼,然而在见到了左慈在许都宫中的打算之后,邓瀚却是发觉了左慈要将这位天子教化成道士的意图,对于这件事情,邓瀚到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毕竟要是如此的结局,对于天子刘协来说,未尝不比后来的山阳公,好过,起码如此的一番引导,让天子,自己选择了他的前路,总是要比将来被人逼迫着成为大汉的末世之君要有自尊和自由的。
继而,邓瀚却是大胆起心,将荀彧从许都城中拐到荆州,对于这位邓瀚自觉的,当代最是能够得称君子的荀令君,邓瀚自是有着相当的尊敬的,甚至他对于荀彧的尊重要比他对历史上的诸葛亮更为高上的。
对于这位荀令君,他的一生其实都在兢兢业业的为着大汉而着想,尽管他选择的君主最终是背叛了,两个人最开始之时的共同的理想,不过这位秉性高洁的雅致之士,却是从未有放弃过他最初的理想。当然如今的荀彧却是再世为人,加上因为天子的匿踪,普天之下,还能够代表大汉的刘氏宗亲,却也只有荆州刘备,如今的汉宁王了,故而荀彧却也算不得是改弦更张。
再说到紧接着的和史阿的比剑,说起来这却还要怪罪于王越这个老头,虽然说在邓瀚和史阿比剑于许都的时候,王越倒是在长安城中向孙尚香保证着邓瀚的安全,不过若不是他当初在史阿面前吹嘘,又如何会有让孙尚香担心的事情发生,好在邓瀚毕竟不是一般人,加上身边亲朋如陈到等人的鼓励和支持,并没有倒在许都太和殿之前的擂台之上,而且从此却又让他更加的名扬于天下了。
当然和华佗起意为曹操治病一事,倒也说不上什么结果的好坏,若没有他弄出这么一出儿,或许天子也没有离开许都的机会了,却是只能说万事都有其两面,不能一味的追求于己有利的一方,毕竟那样的事情,却是太过稀少的。
接着邓瀚自是和华佗两个人跋山涉水之后,赶回了潼关,不过左慈的一个大礼,却是让他不得不先行赶到襄阳,而不能够回身到尽在咫尺的长安城,见一见他的娇妻幼儿,毕竟那一份大礼却是传国玉玺,这样的物事,邓瀚如何能够让它在自己的手上多带片刻。
当然邓瀚也没有从这传国玉玺中发现,蕴含着什么极为稀有的能量,虽然这块玉石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不过其本质终究也只是一块玉石罢了,更多的还是其上面附着的象征意义而已。
本来以为将玉玺送到襄阳,将他许都一行的事情向刘备等人做个汇报之后,便能够有休息的时间,却是谁料想到,后来又有了刘备称王,以及紧接着便来到的曹魏,江东孙权,还有辽东袁尚,联合在一起加上塞外的鲜卑人诸多势力一起来进攻荆州的战事发生。
匆匆一忽间,却是在这建安二十年的一年中,邓瀚从雍州,荆州,豫州,再到司隶,以及到了这荆南,就像是没有什么停歇的机会,总是来来往往,忙忙碌碌,而很多的时候也都是处在生死边缘之地,如此以来,却是让邓瀚自是忍不住的想到,远在长安的孙尚香,不仅要照顾这府中的大小事务,看护这乐儿姐弟两个孩子,还要一直为他这个这一年都没有着过家的外子时刻忧心着,再是孙尚香心胸远超旁人,她终究只是个女人啊她也是希望能够在她偶尔劳累的时候,有个身边的依靠,可是这一年之中,邓瀚如何能够给她呢。而且照目下的情势来看,似乎这样的日子,却还要让孙尚香过上许久了。想到这里,邓瀚却是一时间显得沉默异常。
对于邓瀚的此时的情况,身在他身边的邓艾自是时时注意着,虽然他还没有什么家事之累,不过却也能够感念到此时邓瀚的心情。
“少爷,夫人会理解你的”
“我知道,只是,有些情难自(禁)罢了”

第三卷 第一百二十二章 闹剧
第一百二十二章闹剧

江东多秀士,荆州出高才,益州显狂人。
江东之地,自是钟大江之灵秀,因此水之灵气,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有了江东这些出身的人物的水秀隽气。
荆州出高才,荆州之地为大汉之腹心之地,生养在这些地方的荆州人,总是免不了因为荆州这虽处腹心,然却也是四战之地的家园,忍不住需要他们心怀家园之前程,而因此也便进而有了胸怀天下的志趣。
益州之地,自先秦之时起,便渐渐的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里虽然与外界因为蜀道之难,而少与其他方面交通,不过因其本地就完全的可以自给自足,不论是衣食住行,又或者是医星相卜,却都有其本身固有的一方传承,生于斯,长于斯的益州人,也就因为这种自足,加上相对于外界的交通不便而带来的闭塞,使得他们天生的骨子里会有些自傲。
然而自傲却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不过作为一个人只可以有傲骨,却是不可以有傲气的。
当然这其间的差别,却是有些人是闹不清楚的,或许他们自己也是明白的,不过他们却是不屑于去分辨开来。
如今的荆州自是处于一种松闲的紧张之中,因为眼下并没有停止的战事,使得刘备的这一方实力,都在不断的调配着手中掌控的力量,以应付战事的进一步的发展。而之所以松闲,却是因为汉宁王刘备以及众多的手下,却都是相当的自信,明白他们的能力所在,因为这种自信,相信己方的实力,才使得这临近年尾的时候,尽管雍州,荆南和交州都是处在一个对峙的情形,可是在像益州,荆襄之间这些身处内腹的地面上,倒也在正常的紧张之外,从官府到普通老百姓那里都是充盈着浓浓的年味。
就例如在襄阳城中,虽然本着为战事节约粮食的原则,这许久以来的云汉楼中却也不怎么出售粮食酿酒了,毕竟若是在平常的年景中,以云汉楼在当今的名气,每年所要出售的由邓瀚依据如今的汉宁王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特色,而选用各地风物而酿成的美酒却是不可细数的,这样的数量当然会对粮食这一战备物资有相当的影响的。
当然没有了粮食酿酒,却也还有不少用些果物娘的果儿酒,尽管这种酒价格相对而言,要贵上一些,可是如今荆襄之地的许多人家,却也还是纷纷的选择一二,一应年景。毕竟不管是其他地方在如何的做着战事,而荆襄这本就是刘备的起家之地,还需要保持市面上的繁荣和安定,这不仅仅是要彰显汉宁王的治政有方,却也要显示一下在汉宁王的治下的百姓的生活安康。
此时的云汉楼,当然已经不再是当初邓瀚初建之时的二层格局,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随着荆州势力的扩张,以及刘备手中实力的增强,这座算得上在襄阳城中,标志性建筑物一样存在的酒楼,却也随着荆州的发展趋势,节节拔高。
当然初始之时邓瀚创办云汉货栈,以及其他附属于云汉之下的那些个如造纸,印刷之类的作坊,也多已经赠予了刘备主掌,对于邓瀚的这份儿大礼,刘备自是笑纳了,不过为了表示对于邓瀚的感谢,在这些事务中,刘备却也不会不给邓瀚留些余地的。
加上为了犒赏一些跟着刘备多年的部众,在云汉货栈这个属于荆州官府主掌的商业体系中,却也给他们都留了不少的分子的。
而这其中单有一样,云汉楼却是完全的归着邓瀚的,要不然张飞和庞统这两个酒鬼,也不会那么念念不忘想要从邓瀚的手上拿到一张云汉楼的折扣待遇。虽然这两个人总是屡屡的求而不得,却也还是对于云汉楼的酒酿很是渴慕的。毕竟邓瀚当初在益州起意要将后世的十大名酒提前现世的目标,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的实现,却也已经实现了其中的好几种,就像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西凤酒等等,至于其他的毕竟因为荆州的势力还没有将全中国囊括,却也只能随后再一一的增加了。
在如今的荆州,即便是再古板的儒生,却也不会将行商之事看做贱事,毕竟在荆州,如今不仅仅是士农工商,四民地位等同,还因为许多的良善的商人不仅仅在乡邻之间多做善事,也时不时的做着一些公益之事。当然这也是因为荆州官府的政策引导之故。
再有像对于这些商人中的佼佼者,荆州却也会给以行商政策上的方便,以及授予这些人一定的名位,虽然不是什么官位,但是也有着对于荆州治政的建议之权。
对于商人如此的重视,自是因为刘备也见识到了这种商业上的大发展能够给他的实力的好处却是太多了。要不是,当初邓瀚在他驻扎于新野之时,不惜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或许凭着新野之地如何能够养得起当时的近两万兵马,不仅让他行有余力的掌控了当时的上庸,却也同时建立了如今已经是名震天下的赵云手上的白马义从的底子。
身为一代明主,又是从市井之间一步步的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刘备当然是清楚什么事情于他有利,对他有利的事情,他自然就是会予以大力的支持,而于他不利的,他却也不会完全的摒弃不理,他也会不断的从其中找出其中的反面来看,毕竟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其两面性的。
当然随着如今的权势和地位的增长,让刘备也是身上的威仪日重,毕竟如今的天下,一分为四之后,他却是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支,若是他还想当初那般表现,虽然也会有人说成不忘本,可是也会让一些人觉得他胸无大志的。
自然对于这些流言蜚语的事情,以如今的刘备来看,自是可以忽视不理的,不过刘备和曹操,孙权等人起家的根基不同,他对于名望这种事情,还是相当的重视的。以往之时的势力小弱,却还要对于一些事情稍作忍让以养民望,而今已成了汉宁王虽然不至于他亲自如此做了,可是却也要好生的继续维持的。
不过对于有些人,或者说是有些事情,刘备却是已经有些忍不了了。
对于如今的荆州虽然实力强横,底蕴强大,而且因为自刘备以下,如荀彧,诸葛亮,等等这些文臣武将,都是一时之选,却也是才具十足而又德行雅致之人,使得不管是出身于荆州,益州,雍州,凉州,交州中,哪一处的人才都有如涓涓细流,归于大海的那种趋势向着汉宁王麾下融聚过来,也因为这种人才的大量依附,这才让刘备的势力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
可是毕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总是免不了有些人会做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出来的,这在这个需要统一荆州全部的能力一并的对外的时候,却是显得那么的可恶,若非如此又如何能够得到刘备的忍无可忍的对待呢看着摆在自己几案上的厚厚的一摞文本,刘备却是心中止不住的有些冷笑,侧目一扫身前不远处的廖立,再回头看看有关于邓瀚在衡阳城中所犯过失的暗奏,以及不知道从哪里勾画而来的关于孙尚香如何帮助江东的证据,还有云汉楼为了牟取暴利,不法经营的资料,刘备微不可查的对廖立摇了摇头。
“公渊啊,这些事情,可都已经证实了么?”刘备还是声色不变的问道。
“禀主公,臣下的缇骑却是多有风闻奏事之责,至于事情的真相如何,因为事关重大,加之邓子浩如今却是身处荆南要地,一时之间也是不便于亲自相询,故而多事并无确切的回复”廖立倒是措辞有些模糊。
“既如此,你不妨先将云汉楼这里的事情,查探清楚么?”
“虽然云汉楼之事,或许简单,不过如今此楼中时常有宾客纷纷而至,不一时或缺,而荆州上下官员却也是多以此楼为聚居处,内里多有官员志同道合为会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