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孤鸾-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芈嬛冷哼一声,“不知己不知彼,我倒想看看他这仗如何打下去。”

“三哥作战一向英勇,你莫要小看他。”朱棣随口说着,但显然也未将朱刚放在眼中。

芈嬛手指轻叩着桌面,道:“勇者有武,智者有谋。朱刚虽也是智勇双全之人,但可惜他刚愎自用,太过轻敌,是定然不能成事的。”

朱棣轻笑,“看来你是个记仇的女子。”

芈嬛笑笑,不置可否。她兀自起身往后账走去,走了两步,复又停下道:“天冷得我只想睡觉,倘若拔营了,你再来叫我。”

朱棣斜睨着她,“懒丫头。”

芈嬛倒不是犯懒,借口赖床。她是实在受不起塞外的寒风,直觉得骨头缝里都透着凉气,只有蜷在锦被里方才好些。

朱棣自然也是知晓她的身子骨,但他却不想让芈嬛觉得自己很是在意此事,那样反而会令她不自在。

往后的两天里,朱棣没日没夜地伏在案前处理公务,芈嬛则不分昼夜地将自己团在锦被中。她一面同朱棣随口聊着,一面觉得昏昏欲睡。

直到两天后,张玉传回消息,找到乃儿不花下落。

只是天公不作美,朱棣得到消息这日,天降大雪。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顷刻间便将荒漠掩埋在苍茫之下。

朱棣下令即刻拔营,顶着风雪向敌营前进。

得了军令之时,明军中便开始怨声载道。卢振立时建议朱棣停止进军,理由是风雪之中行军不利于士气。

朱棣不理会卢振的强烈反对,执意拔营进军。

他立于大军之前,对着各将士朗声道:“此刻天降大雪,天气恶劣,敌军绝然不会料到我军出击。借此良机,我军定一击必中。”

芈嬛缩在火狐裘里,看着朱棣英姿勃发的模样,浅浅地笑了。这个男人,究竟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在朱棣的督促下,大军顶着风雪艰难前行。

寒风嗖嗖地刮着,鹅毛大雪夹着冰碴打在脸上,扎得人生疼。

芈嬛从火狐裘中伸出只手,接住片雪花,攥在手里融了。湿湿凉凉的感觉,从她手中一点点传进了心底。

耳畔浮起曾经随口说的话——许久未曾见过飘雪,如今又逢冬日,便想瞧瞧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儿。'网罗电子书:。WRbook。'

容珏那时说她是孩子般地闹脾气,可她也总想着能跟他一道来瞧瞧。

如今,总算置身于皑皑白雪之中,但身边人,却已不是他。

作者有话要说:小玖要准备考研了,为了保证文文质量,或许会两天一更。不忙的时候就日更。

孤鸾的成绩虽然很差,但是我会坚持写下去,只要还有读者在看,就不会放弃。

改成两日一更,希望大家能体谅小玖,真的很抱歉。

31

31、塞外寒,初战捷(2) 。。。

天色渐暗时,朱棣率大军逼近了乃儿不花驻地。

众将士顶着狂风,在雪地里艰难行军许久,如今总算寻着乃儿不花的踪迹,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操家伙开战。

然而朱棣却下令就地扎营,埋锅做饭,不许擅自进攻。

卢振颇是不解,莽莽撞撞地冲进中军帐里向朱棣询问。

朱棣悠哉地看着他,说:“将士们行军一整日,想必是极累的。你传令下去,命火头军多做些吃的,犒劳犒劳大伙。”

卢振望着朱棣,犹豫良久,但终是不敢违抗他的命令,闷闷地道了声:“属下遵命。”

芈嬛揣着手暖坐在朱棣身旁,抬眸看着他,看了半晌,才懒懒道:“你这闷着不说,倒是叫卢振急的跟热锅上那蚂蚁似的。”

朱棣瞧着手中的书卷,拿起茶碗呷了口茶说:“他总也沉不住气,锻炼锻炼也好。”

芈嬛往火盆边凑了凑,轻叹道:“你要不损一兵一卒地攻下乃儿不花,倒也不是件易事。”

“你对此可有想法?”朱棣扬眉看着芈嬛,唇角噙着笑意。

“听怀仁说,你此次出征,特意带着了观童先生。”芈嬛回眸看他,眼中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朱棣颔首,“当年冯胜将军远征纳哈出时,劝降纳哈出的便是观童。此番带着他一道出征,我是有着两方面的考虑。一来,他与乃儿不花有旧交,二来,此人口才颇好,在劝降当面很是有一套。”

“我此前也听过观先生的名号,有他出马,倒是可以安心了。”芈嬛兀自为自己沏了杯茶,捧着捂手。

朱棣闻言,忽然笑得高深莫测,他抬手点了点芈嬛的鼻尖道:“观童劝降敌军,军师自然也是要去的。”

芈嬛随手攥住朱棣的手指,眨巴眨巴眼睛说:“我冒着大风雪替你去监军,你却坐在帐子里烤火,你心里就恁地踏实?”

朱棣嘿然一笑,顺手将她拉进怀里拥着,“倘若你能圆满完成任务,我便满足你一个心愿。”

“如此听来,也不算是亏本生意。”芈嬛不动声色地从他怀里退出来,笑呵呵地道。

朱棣宠溺地看着她,说:“观童该在营外候着了,快去罢。”

芈嬛轻哼一声,裹上火狐裘,步出了中军帐。

观童一人一马立在营外,寒风瑟瑟,扬起他颌下白髯,倒有些仙风道骨的意味。

“观先生。”扮作男装打扮的芈嬛牵着马走到他面前,作了一揖。

“军师。”观童还了一礼,上下打量着这个清秀的少年郎。

“先生请上马。”芈嬛对观童探寻的目光视若未见,做了个请的手势。

“军师,请。”观童眯眼一笑,干瘦的脸上几道深刻的皱纹藏着他不俗的过往。

两人同时翻身上马,策马而去。

风雪中,观童与芈嬛的身影消失在一片苍茫的雪色中。

北元军大营里,乃儿不花正在帐中来回踱步,急的团团转。

方才探子来报,明军已在五里外扎了营,个个正磨刀霍霍,随时就要攻过来。

而他,竟然在此前未得到任何消息!

“报——”一个小兵从帐外匆匆忙忙跑进来,在乃儿不花面前跪下,“禀太尉,大明派人前来和谈。”

乃儿不花蹙眉,沉吟一瞬,道:“请他们进来。”

“是。”小兵领命,一路小跑着出了大帐。

不一会儿,他就又带着两个风尘仆仆的人走了回来。

乃儿不花回首望去,待看清来人时,大吃一惊,脱口道:“怎会是你?”

“太尉大人!”观童退去头上的兜帽,紧走两步,对乃儿不花行下一礼。

“老朋友,快快请起。”乃儿不花扶住观童,几乎要湿了眼眶。

“大人,明朝大军已在五里外扎营了,您如何打算?”观童倒不多言,直奔主题。

“这……”乃儿不花垂了眸,深深犹豫着。

“太尉大人,倘若您肯降了大明,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芈嬛上前一步,对乃儿不花道。

乃儿不花抬眸看去,只见一个俊秀的少年立在他面前,满面自信的笑意。

“这位是——”

“我乃是燕王帐下军师。”芈嬛笑若春风,对着乃儿不花道。

乃儿不花行了一礼,“本官不是不明白其中利害,只是不战而降,实在是难以服众。”

“大人,将士也是人生父母养,一人一条命。倘若能够过着安稳的日子,又怎会选了刀头舔血的生活?”

“军师说的极是,”观童适时地站出来帮腔,“大明对降将一向宽厚,从不滥杀,请大人三思。”

“先生,兹事体大,请容我再考虑考虑。”乃儿不花紧锁了眉头,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等了片刻,芈嬛忽而对着乃儿不花一揖道:“大人且慢慢思量,我二人就先告辞了。”

言罢,她便当先向帐外走去。观童无奈,只得跟着她往外走。

乃儿不花见他二人离去,心头一急,赶忙唤了声“先生”,追赶上去。

可他甫一出大营,就被眼前明晃晃的火把震得怔在当场。

北元营外,此时已被明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而芈嬛与观童,早已策马奔至明军阵中。

乃儿不花长叹一声,深知大势已去,便对着明军喊道:“大明军主将何在?”

“本王在此。”朱棣只身一人自阵中走出,对乃儿不花朗声道。

乃儿不花眯了眼睛去看,借着火光,他终于瞧见了这位英武不凡的大明王爷。

朱元璋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呐。此人心思缜密,出兵之时密而不发,寻到自己大营,又围而不攻。一面派来军师劝降,一面布下兵阵,叫他认清形势,莫做无谓的抗争。

乃儿不花深深叹息,败在此人手中,当也无憾。

他缓缓拜下:“我,愿归顺王爷。”

朱棣唇边勾起满意的笑,他抬手扶起乃儿不花,对着身后众将下令道:“撤兵,回营。”

然而,令乃儿不花意外的是,朱棣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投降一般,在兵营设了队伍迎接,并且行的是迎贵宾之礼。

乃儿不花心中不禁为之一动,以自己的身份,朱棣竟给了他这般礼遇,实在叫人有些受宠若惊。

中军帐里,朱棣设宴款待了乃儿不花。

席间,乃儿不花战战兢兢地向朱棣提出,保证其帐下士兵安全的条件,朱棣满口答应,且对他承诺,会善待各位北元将士。

芈嬛在一旁作陪,始终笑而不语。乃儿不花瞧着这个军师,是越看越奇,总觉得他举手投足间颇有股勾魂摄魄的意味。

几杯烈酒下肚,乃儿不花的思绪不禁飘忽了些。

他看着朱棣与军师那份不言而喻的默契,便觉得朱棣定是有龙阳之癖,与这军师间八成是些牵扯不清的关系。

想着想着,乃儿不花忽然打定主意,回去后一定为朱棣搜寻些美男子,送到燕王府上,以报朱棣之恩情。

碍于北元乃是前来投降的军队,是以宴席并未持续太久,乃儿不花便要求回营整顿军队,准备归顺大明。

朱棣自然也没再挽留乃儿不花,派了张玉、卢振跟着他一道回营,整顿军务。

原本的一场血战,在两次谈话,一席酒宴中完美落幕。朱棣兴致颇好的坐在帐中与芈嬛品茶,然而芈嬛却老大不乐意地斜睨着他。

“你是诓了我替你做前锋去了么?”

朱棣毫不掩饰地重重颔首,“当然。”

芈嬛挑眉看他,颇是不满,“你就不怕我被乃儿不花斩杀在北元大营?”

“乃儿不花既然能做到如今的位置上,就说明他不是个糊涂的人,又怎会斩杀我的军师。”朱棣好声好气地解释,抬手为芈嬛沏上杯热茶。

“说到底,你一来是不全信观童,二来是太过自负。”芈嬛浅浅喝着香茶,口气忽的就平静下来,仿佛刚才的愤怒都是装出来的一般。

朱棣点头称是,话锋一转又道:“倘若不是有十成十的把握,你又怎肯随观童孤身前往乃儿不花大营。”

芈嬛轻不可闻地叹了口气,“你我之间猜来猜去的当真是没趣得紧。”

朱棣笑道:“你这脾气,怎的就跟个孩子般。”

“总之,都是你的不对。”芈嬛没头没尾地扔下一句话,便施施然回了后账。

经过今日一番折腾,她是愈发觉得身子难以支撑了。

燕王大捷的消息和晋王无功而返的消息,同时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

他在为朱棣自豪的同时,也在懊恼朱刚。他数落朱刚太过武断,贸然行军,以致在风雪中行进数天却没发觉咬住的下落。

藩王戍边,初见成效。

对此,朱元璋甚是满意。

他的儿子们,终于可以替代开国功臣,戍守大明江山了。

朱棣率军回到燕王府时,纷纷扬扬的大雪已不再飘落,只剩下一片银装素裹的大地,煞是壮观。

燕王妃徐妙贤早早候在了王府外,等着夫君归来。

可是令她失望的是,他一下马,几乎没顾得上同她寒暄,便神情紧张地抱着另一个女子匆匆奔进王府里。

而朱棣怀里的人儿,自然就是芈嬛。

一天前,芈嬛突然高烧不退,陷入到昏迷状态。

直至今日,仍是不省人事。

作者有话要说:小玖更得晚了,对不住大家~~道歉

32

32、太平世,终有变(1) 。。。

旧历元月的北平,仍是干冷着,冻的人不愿出门去。而燕王府墨竹苑的正屋里,却是一片暖意,直叫人误以为是开了春。

朱棣坐在紫檀木雕海棠的大床边,双眉拧在一处,眼中隐隐现着血丝,薄唇紧紧抿着。

“如何了?”他声音略显沙哑,抬眸问一旁为芈嬛问脉的道衍。

“姑娘原本就身子虚寒,此番随军出征,一路劳顿,又染上风寒,是以才引发了旧疾。”道衍行了个礼,沉声道。

“你说的倒是同医官所说并无二致,但按着方子煎好的药,嬛儿却一口也吃不下去,尽数吐了出来。”

“姑娘胃寒,那药并不对症。待贫僧为姑娘施了针,再甫以温性的汤药,便能好些。”道衍清清淡淡地说着,并不把芈嬛的病放在眼中。

“有劳大师。”朱棣起了身,让开芈嬛身旁的位置,接着道:“刘璟已到了王府,本王须得往衍文楼去一趟,此处便交给你了。”

诚然,刘璟便是刘基嫡亲的儿子,此番来北平,正是朱元璋授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