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路商途-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邺的盛世年华开业之后,你都没有时间抽空去看一眼啊!”盛青说道。
  “别说的这么委屈,建邺的盛世年华开业之后,我有多少时间是留在建邺的?我想去玩,也要我有时间去玩啊。”
  建邺除新市街主商业圈之外,还有府青路副商业圈,盛世年华新市街店成功运营之后,要避免其成功模式给人仿效,就要先去府青路抢占先机、抢占有利地形。新市街店投资三千万,虽然生意很火爆,但是少说也要十个月才能将投资收回。在董事会议上提出来,就是要为府青路的量贩式KTV项目融资。
  叶家恨不能将吃奶的力气都用去开拓盛鑫环球电器的家电连琐业,没有多余的资金贡献出来;孙尚义、葛明德两家却是金主,海外对冲基金投机韩元汇率再资得手之后,除了保留一部分本金在货币市场继续运作,大量的盈余都将通过各种渠道慢慢的洗出来。由于张恪投资海外对冲基金的资金是跟孙尚义借的,所以钱洗出来,要先归还孙尚义的本金。上个月洗出近三亿的资金,其中六成都归到孙尚义名下,孙尚义手里握着的现金让人砰然心动。
  盛青、邵至刚还有张知非为什么要将张恪死拽活扯的拉过来参加与他不相关的董事会,也是相信张恪对孙尚义、葛明德他们的影响力。
  当然,希望孙尚义、葛明德拿钱出来的也不只府青路KTV一个项目,最主要的还是地产集团看中的项目。
  董事会议由邵至刚主持,他又是负责地产集团,说起地产项目来掷地有声:“建邺市八八年成立高新区时,就直接将新浦镇划入高新区的范围,高新区管委会的办公地址也就凑合的用新浦镇原镇党委、镇政府的大院。建邺市启动数字长廊构想计划,新的高新区范围是老区的七八倍,而是数字长廊构想计划的规划重点在南岸、在环燕归湖、燕归山地区。现在,燕归湖、燕归山是建邺市的城乡分野点,但是我想不需几年,燕归湖、燕归山就将成为城中湖、城中山。数字长廊构想计划,建邺市里前期的两个建设重点,一是小江二桥与新浦大道建设,将新的高新区南北片紧密的连接起来;另一个就是在燕归湖东岸,也就是在燕归湖与在建项目新浦大道之间规划建设新的高新区行政中心,现在建邺市与高新区正抓紧时间做相关的规划,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新的高新区行政中心在燕归湖东岸建成,随着数字长廊构想计划的推进,建邺市第二个副商贸圈也就将在燕归湖东岸形成。当然,这个副商贸圈的成形,需要地产商的积极参与。建邺市里此时推动数字长廊计划,唯恐速度不够快,与其几十亩、几十亩的拿地、一栋楼、一栋楼的建设,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运营一个大的商业楼盘?”
  张恪知道邵至刚是野心勃勃的家伙,就晓得他不会甘心一栋楼一栋楼的慢慢去建,要建就建一大片。想想当年赵锦荣的锦城地产开发沙田西片的商业地产,也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拿地,只不是别人手没有他快,臂膀没有他长,才让他将大部分项目都连成一片,邵至刚这时候是想直接划出一大块地。
  投影仪打出在屏幕上打出来燕归湖区域的示意图出来,这是市里关于燕归湖区域的初步规划,在建的新浦大道都标识出来,也有高新区新行政中心的示意图,邵至刚拿着红外光笔在新行政中心北面的一大块圈了一下,说道:“这一块区域就在这楼的东南面,有两平方公里,这里完全可以建设成建邺市的第二个融住宅、商业、旅游、贸易、办公、娱乐于一体的副商贸圈。数字长廊构想计划的潜力有多大,这个副商贸圈的潜力就有多大。”
  第八篇 风潮 第七百一十五章 邵至刚的野心
  整个学府巷、橡树园的开发面积加起来也不过四百亩,其中橡树园创业园的两个园区还是拿两个旧厂区改造,实际全新开发面积也就两百四五十亩。
  就算如此,学府巷、橡树园两个合在一起的项目,在建邺也要算大型开发项目。
  邵至刚抛出来的项目占地两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占地三千亩,这大概要算上超级大型地产开发项目。
  孙尚义、葛明德面面相觑,邵至刚的话的确震憾到他们。
  香港弹丸之地,寸士寸金,地价之高,是内地人所无法想象的,在香港,几百亩的地块就算超级大宗楼盘,近几年,香港根本就没有出现千亩以上的楼盘。
  世纪锦湖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步跳到建邺,再一步就想运作广达三千亩的超级大型地产项目。
  不要说孙尚义、葛明德了,张恪也为邵至刚的野心吃惊不小。
  当年赵锦荣差不多将沙田西片近半的项目都拿下来,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五六百亩地,就是这么大的盘子,让号称有十亿资产的锦城集团没有撑过秋季的东南金融风暴寒流,致使锦城地产的实际控制权落入谢家、蛇蝎女人林雪、葛明信父子的手里。
  九十年代末期,国内商业地产已成规模,但是商品房市场还刚刚启动,只有北京、上海以及一些省会城市初成规模。对这个年代的地产项目。张恪没有多大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沈阳号称国内第一烂尾楼的荷兰村项目,还是九八年年初才启动的项目吧……
  三千亩地的商业综合地产项目,由于位于燕归湖景区周围,建筑高度受限,就算每亩地一百五十万的投资密度,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少说也将达到四五十亿。
  世纪锦湖地产集团此时的资产规模也就三个亿,还多为学府巷的物业,公司地现金也就一亿多些,要想撬动这么大的项目。这个支点还真不好找。
  张恪摸着下巴,思量着,孙尚义、葛明德、叶建斌等人都将目光看向他。而不是看着站在会议桌前主持董事会议的邵志刚。
  邵至刚无奈的朝张知非摊摊手。张知非也苦笑一下,盛青摊摊手,他们揪准的金主最终还是信任张恪的判断力。
  “野心勃勃啊。我也给吓了一大跳啊,”张恪身体往后靠着。双手交叠抱在胸前,“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有多大,打算几年时间完成整个项目。”
  “这时候还只是一个设想,什么影子都没有,首先要说服建邺市里将整个地块打包成一个项目。”邵至刚说道。
  “建邺市里的心态,大概就怕你们太小心谨慎了……但是我们必须要小心谨慎。”张恪说道,看着邵至刚,还是让他回答刚才那两个问题。
  “整个项目需要四到六年的时间去完成,粗估了一下。总投资规模将近五十亿……”
  “四到六年地时间……”张恪重复了时间段。在嘴里咀嚼了一下。当然,他还能考虑到一个有利的因素,就是九八年之后国务院将房地产业当成支持国民经济产业去发展几乎是搭在弓弦上的箭,不会因为偶尔的因素而改变,这个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城镇职工住房改革双管齐下,对北京、上海以及东南沿海省会城市的房地产商几乎有着立竿见影的促进作用,这些大型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从零零年起就大幅上涨,到零二年、零三年,就形成全国房地产价格普涨的局面。这个项目就算要上,最快也要拖到明年春暮,四至六年的开发周期,这么说,项目地主要成熟期会拖到零零年之后,时间上赶得及的,又轻轻地敲了敲桌子,说道,“五十亿的总投资规模,分摊下来,每年也就需要八到十亿的样子,就算前期控制投资,每年少说也要四五亿的投资。不搞楼花、不搞预售,大约要到第二年下半年才会有资金回流,也就是说,项目开工时一直到第二年下半年,你们要陆续投进去七八个亿的资金,就算到第二年下半年有资金回流,但是情况未必理想,另一方面,投资额会逐年增涨,总之你们这段时间要有十个亿的现金流量才能支撑下去……”张恪这么计算着,突然灵光闪过,一拍脑门,说道,“我明白你们在打什么主意了!”
  “啊!”让张恪最后一句话吓了一跳,邵至刚奇怪的问,“我们大家还什么都没有说,你明白什么?”
  “明白你们又在打锦湖的主意!”张恪说道,“太明显了,你们要不走歪门邪道,哪里去整这个十个亿去?,你将投影仪刚才那张燕归湖的地形图打开给我看。”
  邵至刚对张恪卓尔不群的商业天赋已经不惊诧了,将投影仪显示图片往回翻了两页,显示燕归湖周边的地形。
  张恪拍了拍盛青的肩膀,指着就是他们所处的这栋楼的东面,燕归湖的东北角那一小块燕归湖与湖滨东路、东华大道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说道:“你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地应该是这个区域。”
  “恪少可以去做侦探了,我可是什么都没有跟他说,”邵至刚笑着跟孙尚义、葛明德解释说,“整个项目可以分解成三个阶段花四到六年的时间去完整。无论是橡树园还是中晶微芯,为海外归来的员工着想,都需要大量的高档住宅,真正高品质的住宅不应该是车马喧嚣的市中心……”
  “你们根本就不考虑第一阶段商品住宅的销售问题,就是想着锦湖打包回购,”张恪说道,“让我再猜猜你们的险恶用心……数字长廊构想的实施将促使大量的高级商务交流,而东华门外,整个高新区内没有一座高级宾馆,那个三角形区域内,就是湖滨东路与东华大道的交叉可以建一座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酒店建成之后交给餐饮娱乐集团去营运,地产集团不用考虑后来的事情。另外,这一片区域将对写字楼的要求也会变得旺盛,东华大道南侧可以建几栋乙级或甲级写字楼。将在那个三角形区域形成一个集散高档社区、酒店与甲级写字楼的综合社区。我这么说,对不对?”
  邵至刚侧过头问张知非,说道:“你确认没有将草案给张恪看……”
  张知非也无能为力的摊手,说道:“这小子,你又不是第一天才认识,有什么好惊讶的,我还期待他将所有的计划都窥破,”又与孙尚义笑着说,“孙先生不会怀疑我们之前沟通过?”
  孙尚义哈哈一笑,说道:“你们现在不是在打锦湖与餐饮集团的主意吗?”
  “满足现时急迫的需求,投资总额约八到十二亿,”张恪说道,“但是,你们打算分解到锦湖,甚至想着有中晶微芯帮你们分担住宅建设上的一部分压力,酒店的物业将由餐饮娱乐集团回购,说到底,世纪锦湖第一阶段主要承担几栋写字楼的开发资金压力,三五亿也就解决了……你们果然打的好主意。”
  “主意再好,也不及你头脑灵光一现就将我们全盘计划都猜了出来……”邵至刚笑着说。
  “第二阶段,你们实施时,小江二桥与新浦大桥、高新区新行政中心以及中晶微芯等数字长廊重大项目均已竣工,高新区的手机产业集群也应初具规模,数字长廊构想将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写字楼与商品住宅需求都会变大,也有一定的文体娱乐、购物方面的需求,除了电梯公寓与写字楼之外,还可以建一座娱乐、餐饮、宾馆、大卖场的综合大型建筑,等到了最后一段阶段,才会去建增添商业氛围的商场建筑……”说到这里,张恪眉头一扬,问道,“我说中几分?”
  “八九分,”邵至刚笑着说,“这才晓得你对数字长廊构想的研究很透彻,方方面面的,原来在东大并不是完全的混日子。”
  “当然不是白混,”张恪嘿然一笑,上大学后,他平时自修的时间就要比普通学生多许多,只是不高兴去听课而已,他还说道,“锦湖只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你们建出高档住宅,符合锦湖的利益,自然会出资回购,只是整个项目的运作,锦湖是不会参与的;因为没有利益上的纠葛,也就不会帮你摇旗呐喊了。”
  第八篇 风潮 第七百一十六章 影响力
  一下午的董事会议眨眼间就过去了,主要还是邵至刚抛出来的计划有些惊世骇俗了,一下子就抓住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就不会注意到时间的流逝。天色暗下来,大家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要不是孙静檬在会议室外面等了许久有些不耐烦,这边还不会中止会议。还是张恪先按捺不住提出先找地方吃饭,反正也没有外人在场,在饭桌上一样可以谈事情。
  其他人的情绪都还陷在下午的会议里,都建议去隔壁的橡树园员工食堂用餐,从这边去橡树园创业园区有一条幽静的林荫小径,边走边聊,也没有旁人打扰他们。
  张恪与盛青他们走在一起,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入魔了……”
  “老邵的计划,你不是也很肯定?不过你真是不简单呢,老邵绞尽脑汁想了两三个月的东西,让你三言两语就猜了八九不离十,真不清楚你的脑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盛青感慨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