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路商途-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飞平时比较沉默寡言的,他看着蒙乐跷着二郎腿坐在席若琳的背后帮她参谋,问道:“老蒙,来,跟我们透透底,不然就太压抑了……”
  “去,我也是签保密协议的……”蒙乐撇撇嘴不理施新飞,下巴压在席若琳的香肩上指导她如何配制个人股份才更合适。
  见蒙乐嘴硬,时学斌调戏他道:“老蒙,你也说过了,男女搭配要讲究个劫富济贫原则,有钱的男人要娶漂亮的穷女人,有钱的女人要娶有才的穷男人,你跟席师姐凑在起来,至少抹杀了两个靠结婚脱贫致富的机会,我说你们俩是不是……”他话没有说话,就给席若琳丢过来的笔砸中脑袋,“唉呦”一声,见蒙乐那里套不出话,转头看向令小燕,“令师姐……”
  “我知道的跟你们一样多,不要喊我师姐!”令小燕赶忙拿话堵住他的嘴,时学斌这人唠叨起来没完,给他多说两话,指不定让他忽悠住了。
  她张恪认识久了,她与张恪认识时,爱达集团远没有今天的规模,张恪当时还要骗黛儿给爱达集团当广告模特,都四年多时间过去了,感觉还真快啊。四年前,爱达还是爱达,盛鑫还是盛鑫,令小燕也没有想到现在爱达与盛鑫已经融合为一体了。从朱小军那里,她略知道叶家在国内政坛上的地位,叶家那种人脉深远的影响,不是某个省委书记或者部长能够抵上的,心想盛鑫电器几乎是叶家一手打造的,既然盛鑫电器也融入锦湖了,那叶家在锦湖系占有的权益应该不会太少。令小燕能猜到张恪从头到尾都主导了爱达集团的发展,主导了整个锦湖系经济帝国的缔造,这些能从张恪平时与锦湖系其他的核心人物日常交往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张恪在这个经济帝国里持有多大的权益,她还的确猜不好,猜不好,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时学斌将令小燕堵住不让他说话,嘿然一笑,问蒙乐:“交叉持股后,我这点股份跟锦湖系其他成员企业的管理层相比,差不多能算到什么职级……”
  “差不多经理、副经理吧,”蒙乐说道,“其实这个也难说,也说不准,锦湖系成员企业都在飞速的发展,同级别、同业绩贡献,提前一年拿到的期权与拖后一年拿到的期权就有很大的差异,在任何一家企业里,老员工总是要占些便宜的……你关心这个做什么?”
  “老时他是在考虑勾引音乐学院的女孩子时怎样跟人家准确的描述他此时的身家与社会地位……”董跃华说道。
  蒙乐笑了起来,催着大家将事情做完。
  他与杜飞两人的交叉持股计划,锦湖商事与锦湖的其他海外公司都在可选择范围之内。能接触到锦湖商事与ESS的财务数据,才算接触到锦湖的核心商业机密,蒙乐大体上知道锦湖系内权益分配的情况——
  叶家以叶建斌、叶小桐、邵心文三人为代表为锦湖系直接创造了盛鑫电器、盛鑫电讯两家成员企业,在锦湖持有约14%的权益;孙尚义夫妇九七年时手里持有的现金就超过二十亿港元,为锦湖系这两年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锦湖持有约10%的权益;谢晚晴可以说是站在锦湖背后的女人,没有谢晚晴的支持,锦湖的起步绝不可能这么顺利,只不过她这两年正逐步的从锦湖退出来,专心投入到海裕国际私立学校的经营上,个人在锦湖持有的权益已经不足5%;邵至刚、盛青以及张恪的小叔张知非等人都是相继独立创造了一番事业后再融入锦湖系,差不多持有7%的权益;庞大的管理层约持有14%的权益(这里面又以苏津东、丁愧两人所占权益最大,两人约占5%);东南亚华商包括葛家(葛明德)、陈家(陈文聪)、何家(何照奎)、马家(马文渠)等持有约5%的权益……
  一个个排除的话,就不难计算出张恪个人在锦湖系里持有的权益:比45%略少一些,比44%略多一些。
  要是说锦湖系国内国外资产值一千亿,那张恪的个人财富就有四百四十亿,锦湖系国内国外资产值两千亿,那张恪的个人财富就有八百八十亿。
  若是要按实际资产计算……其实锦湖此时的资产是最难估算的爱达、盛鑫、香雪海、新光等四大商标所蕴含的无形资产究竟以多少价值计算才合适?数以千计的发明专利所形成的技术资产究竟以多少价值计算才合适?
  蒙乐敢肯定,锦湖失心疯将DPM…iplayer专利池所覆盖的发明专利全部转让出去至少能换回超过十亿美元的现金来。
  NAND型闪存芯片专利池所覆盖的发明专利,全球只有锦湖与三星电子从东芝获得授权而且锦湖获得的许可授权比三星电子还要彻底,要是锦湖失心疯将NAND型闪存技术相关授权转让出去,少说也能换回超过十亿美元的现金来。
  蒙乐对国内其他潜藏在海面的民营资本势力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好说张恪以他个人资产能不能当上中国首富,不过那个叫胡润的家伙给中国富豪排名的百富榜也只能茶余饭后作为谈资,真当不了真。
  蒙乐接触到核心机密也多,与张恪私下里交流也深入,他知道张恪早就对具体个人资产有多少不再感兴趣。
  今年,锦湖系国内海外总收益预计能突破一百二十亿,分配到张恪个人名下就能独享五十多亿的净收益,蒙乐想想也是,要是个人财富每年都几十亿、上百亿的增涨,真的没有必要再去计较个人财富有多少了——锦湖的股权关系复杂,资产体系复杂,要从头算一遍个人资产,还是异常头疼的事情。
  秦刚、时学斌们这边谈笑打岔,差不多到五点多钟才将事情整完,叶小桐接了个电话,拉着张恪、杜飞出去,半天人就再没有回来。
  这边的事情结束,有工作人员过将文件、材料点齐收走。
  在会议室里坐了半天,感还有些腰酸背疼,秦刚给时学斌拉着找地方抽烟去,看到拐角过道顶端的小会议室门开着,张恪他们人在里面,秦刚往里面看了看,除了杜飞与挺着肚子的叶小桐外,世纪锦湖老总邵至刚也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维均以及投资促进局局长姚文盛也在里面,不知道他们在谈什么事情。
  这候张恪转过头来看到秦刚与时学斌,就站在小会议室里问:“你们的事情做完了?”
  “嗯,坐了半天,出来透口气。”秦刚见张恪没有拒绝他们进去的意思,就跟时学斌走进小会议室,檀红色的会议桌给几张建筑图纸覆盖了大半,王维均、邵至刚等人抬头看了看秦刚与时学斌,没有说什么话,继续就着图纸讨论,大家都站着说话,只有叶小桐是孕妇,理所当然的坐在那里旁听。
  秦刚与时学斌站在后面边看图纸边听他们议论,稍过片刻就明白过来他们是在讨论一座超高层建筑设计方案。讨论时没有人提高具体高度与楼层,秦刚站得稍高,看不清图纸上的标注,时学斌顶了顶他的腰,小声的说:“五十二层……”
  这个家伙竟然有心站在后面数效果图上的楼层,秦刚还真是吓了一跳,除了那些没有太大意义的单塔型电视塔建筑外,建邺最高的高楼也只有一百四十八米,是新市街的地标建筑国贸中心。既然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过来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难道说湖东要建二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这时候蒙乐他们也收拾缀好文件、材料,走过来挤到门口围看,邵至刚回过头对蒙乐他们说道:“来,来,你们也一起过来提些意见,让我们参考……”
  “别,”张恪有意见了,说道,“意见越多,设计越复杂,建造成本越高,我看就照方方正正的设计蛮好的……”
  王维均摇头而笑,与姚文盛朝里站了站,让出更多的空间让蒙乐、秦刚他们挤到会议桌边上来,能够看清图纸。
  杜飞跟蒙乐他们解释:“这楼要建成燕园西北角上,主体部分净高要达到二百米,再加个几十米高的高顶……现在只是讨论草案,现在这个草案太朴素了些,还有命名也没有确定下来……”
  “呵呵,小杜也支持我的观点啊,”王维均笑了起来,“我可是指望锦湖在这里建的第一座超高层楼能引领城市风骚的……我跟罗君书记讨论过,锦湖可不可能将预算再放宽一些,可以邀请海外著名设计师参与设计竞争,这个机会不仅能扩大建邺的城市影响,也能扩大锦湖的影响……”
  既然王维均都这么说了,也将罗君的意思传达了,张恪撇了撇嘴说道:“那就按照十二亿的标准设计,从中扣除六千万做设计费,应该能邀请到全球最顶级的设计事所院参与设计竞标了……”
  “啊……”大家都愣在那里,王维均张了张嘴,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你还哭穷!你这就叫穷!”
  “你刚才不是要提高城市影响,不是要提高锦湖的影响吗?”张恪嘿然一笑。
  秦刚只是下意识的觉得六千万的设计费有些多,毕竟不是行内人,也不知道设计费应该多少才是合理的水平。
  邵至刚摇头叹道:“国内做超高层设计,每平方米四十、五十都算是高的,这个项目才十万平方米,能出一千万的设计费就足以让国内最好的几家设计院抢破头了;国际最顶级的设计师事务所,正常报价也在两千五六百万左右——现在给出六千万,足以让国际最顶级的几家设计师事务所争得头破血流。”
  “一栋二百多米高的楼,放到亚洲,也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张恪笑着说,“也可以多邀请几家国内的设计院参与竞标,国外的月亮不见得就比中国圆。”
  第十二篇 蓄势待发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谁光着屁股
  张恪对建超高楼的兴趣不大,再说二百米高的超高层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时会进行超限审查,审查周期长,设计出图的周期也长,能在两年时间内破土动工就算是比较顺利的;就算罗君、王维均等人再急切,方案审查与设计出图的周期也不可能低于一年,再加一两年的建设施工周期,真正要建成投入使用,差不多要在三年之后了,对缓解锦湖此时在建邺的办公用地紧张情况没有太大的作用。
  另方面,建设周期长,十二亿的投资散到三年或者更长的建周期之后,相比较锦湖此时的资金流量,谈不上有多少资压力,特别是前期设计审查与出图的一年多甚至更长时间里所占用的资都相当有限。
  考虑到锦湖长远的产业布局,需要将总部与决策的核心机构设在建邺,有这么一栋充门面的总部大厦,也符合锦湖高层的意愿。
  张恪也清楚罗君、王维均等官员真正关心的不是这栋楼建多高,而是关栋楼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对湖东区域快速建设成建邺的商贸融中心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只是国内人对建筑的审美观比较局限,似乎都认为最高的建筑才是最美的建筑,才能算地标建筑,只有摩肩接踵的摩天大厦楼群才代表现代都市的气度,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市里与高新区都寄希望锦湖能投资给湖东区域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摩天大厦。
  张恪不认同这种建筑审美观,但是也不会跑过去说服市里、高新区去改变他们的观念。反正罗君与王维均等人真正关心的是影响力,一栋楼,锦湖掏出六千万的设计费引诱国内外的顶级设计师事务所去竞标,足以形成比实际建一栋二百五六十米的摩天大厦更大的影响力,这样也能在设计方案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张恪张口说出六千万的设计费,其他人都非常惊讶,王维均却是眉开眼笑,市委书记罗君交给他的任务算是超额完成,又笑骂张恪之前在那里哭穷,他与姚文盛晚上还有事情,晚上不能一起吃饭,就先离开了。
  王维均与姚文盛离开,张恪就送他们到电梯口。
  看着电梯门顶上显示电梯在下行,张恪无奈的摇头笑了笑,跟邵至刚说道:“建造二百五六十米的高楼,在建邺可能是空前的,但是在全国或者在亚洲范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力,但是除了那一栋栋勇争全球或区域第一高度的超级摩天大楼之外,建筑史上不是就找不到其他的经典之作……”
  “合辄就你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叶小桐背诵《纪念白求恩》来打趣张恪,又说道,“不过光想着建多高的高楼,没有意思了。”
  “邵心文该过来接你了,你快准备下班去吧,你是孕妇,我斗嘴也不跟孕妇斗……”张恪咧嘴笑着让叶小桐挺着大肚子回办公室去。看到在这里实习的何弦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看她的模样是准备下班了,张恪招呼她晚上一起吃饭。
  何弦知道蒙乐与席若琳要回美国,大家要一起吃饭,又去将陈妃蓉拉出来。
  张恪还要抓紧时间跟邵至刚多说两句话,不能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