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路商途-第9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没有专利上的障碍,三星现阶段要开发一款256M容量的闪存式音乐16位色彩屏手机又同时集成WAP、MQ等诸多GPRS应用功能,也是万分困难的,面临极高的失败风险;偏偏锦湖拿出来了,也难怪张恪昨夜敢如此嚣张的说那番话。
  虽然技术上的优势未必能转化成市场上的优势,毕竟锦湖这款m1808音乐彩屏手机市场售价会在万元以上,针对的是一片相对狭窄的高端市场,在高端商务手机市场也未必受欢迎,锦湖此时同时推出另两款集成FM调频功能的i系列、d系列中端新款GPRS手机才是真正争夺市场的主力军。
  此时说三星电子新推出a288手机一定会给锦湖压制住还太早了些,但是李在洙心里依旧不是滋味。
  金南勇还注意到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海外手机厂商代表今天在酒会上的表情,这些海外手机厂商此番雄心壮志,打算借中国移动全面升级移动通讯网络的机会借助市场优势不断的推出新款产品将中国国产手机彻底的淹没掉,他们没有想到锦湖的手机技术已经发展到如此的水平。至少在GPRS时代,锦湖已经完全不畏惧海外手机厂商施加机海战术,锦湖有雄厚的技术底子支撑,又有在全球各地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中心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新产品设计;而且锦湖这次将在全球同步发行这款音乐手机。
  真不知道中国的媒体会对锦湖(爱达)的秋季新品预告酒会有怎样的报道,金南勇默默的想着,与李在洙一路上都没有怎么说话。
  世纪锦湖大酒店的顶层,除了宴会大厅外,东南角还有独立的观景台,可以远眺燕归山、燕归湖的夜景。
  张恪看着手里的m1808音乐彩屏手机,虽然这款手机在细节性能上还有能不断提高的地方,但他相信在智能手机问世之前这款手机在市场上都不会黯然无光。
  陈静手抱在胸前,顶部的气窗打开,风灌进来,使得秋夜有些清寒。陈静没有穿着张恪脱给她的运动衫,随时都会有人走进来——她有些好强,不想别人说科王高科的成功是因为她跟张恪特殊的关系。
  “后天就去韩国?”陈静转过身问张恪,她的眼睛在灯光下明澈清亮,十分的迷人。
  “也不知道后天能不能走成,最近事情太多,”张恪将新手机丢桌上,“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见上一面就回来——我想我也有资格去见一见李健熙了……”
  “金山的手机生产基地也就要建成了,都说李健熙是韩国的经营之神,要是李健熙还对锦湖轻视,那也就担不起如此的赞誉了,”陈静没有细问李馨予的事情,说道,“什么时候你会给国内封为经营之神的头衔也说不定,要是你公开走到台前的话。”
  “……”张恪摇了摇头,他还没有走到台前的心思,不习惯被公众与媒体目光聚焦的生活,那也不是他所向往的生活,“这种虚名谁喜欢戴谁头上去好了,反正我不稀罕……”又看了看表,问陈静,“现在时间还早,夜里赶到金山,还能舒服的睡一觉,明天起早看过手机基地再赶回来建邺也不碍事……你陪我去金山?”
  金山的大型手机制造基地已经兴建近一年的时间,中晶微芯的金山工厂少说还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建成,除了科王高科与新元电器的组装工厂外,其他工厂的配套能力还相对较弱,但是也让金山具备年产两千万只手机的能力。今年内向联通提供了三百万台定制手机大部分都将由科王高科与新元电器在金山的手机工厂提供,也将有大量的手机将从这里由新元电器跟科王向东南亚及南亚地区输送,关键锦湖也需要依靠金山的手机生产能力。
  锦湖在海州的手机生产基地,年产能只有八百万件,而锦湖今年在国内的销售目标就是八百万件,海外市场所形成的缺口都委托新元电器代工。在锦湖的手机业务中,之前海外市场份额很少,今年前三个季度销售累积才了两百万件手机,大概才占全球手机销量的1%,对于普通手机厂商来说,在海外市场已经有了不错的成错,但是张恪的目标就是要在明年销量要进入全球前六大手机厂商之列。
  预计明年全球的手机销售能达到三亿五千万部,锦湖要挤入全球六大手机厂商之列,依靠今年的市场占有率标准,锦湖明年至少要生产销售两千四百万件手机才够。到明年,锦湖自己的工厂体系才能够满足一千两百万产量需求,其他的生产目标就要金山的手机制造基地来完成。而锦湖以ESS基频芯片技术抢占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明年挤入全球六大手机芯片供应商行列的战略构想也需要金山制造基地来完成。
  虽然金山的手机制造基地建设主要由新元与科王高科联合承担,但事关锦湖未来的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明年又将承担三千万只手机以上的生产重任,包括陈信生、苏津东等锦湖高层都眼睛盯着金山那边,不容出一丁点的差错。
  至少在金山手机制造基地项目分拆开始进行时,还没有人能预测到金山的手机产业会在一两年间间突崛起,明年就要承担三千万到五千万台手机的生产重任——差不多是五百亿至一千亿的工业产值。
  第十三篇 朝阳出海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权谋
  张恪人到金山后,又给唐学谦拉住去了一趟新亭,陈静先回建邺了。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东山岛建港一期工程即将完成,赵济东总理今年也几次发函问询项目的进展情况,省里跟新亭市里打算等建成那一日请赵济东总理到新亭来。
  江南省委常委,金山市委书记赵有伦也跟着去新亭考察、学习,他也是心焦,新亭依靠超大规模工业投资拉升,经济发展规模直追金山。两年前,新亭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不足金山的40%,这两年足足翻了两倍,待东山港及临港工业区内的那些大型工业项目纷纷启动运营,对新亭的经济拉动将更大。
  一方面给省内的新亭追赶,一方面跟建邺的差距继续拉大。
  九七年时,建邺国内生产总值为六百亿,金山为四百亿,虽说两地有些差距,但也不是特别的令人触目惊心,金山市以及江南省当时都很有信心缩短金山跟建邺的差距。短短三年时间过去,建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即将突破一千三百亿,金山还在为保五百亿的目标做不懈的努力,如此巨大的差距令人何以堪。
  虽然诸多问题都是前几任市委书记留下的,但是这两年赵有伦在金山市主政,上上下下都将眼睛盯在他的身上,他心里承受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了。
  “中央有消息说罗君要动了……“赵有伦私下里跟张恪也没有特别的忌口,与张恪相互交流最新的内幕传闻。
  罗君要动的消息去年年初就有传闻了,只是罗君并不急着另谋高位,现在又有这样的消息传出来,张恪也以平常心视之。
  想想建邺这几年来的高速发展,各项经济、城市发展总量指标在二线中心城市里仅次于天津;若以人均指标计算,建邺堪与工海,北京,深圳,广州相比——建邺的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体现在罗君主政建邺的四年间,罗君调动另就高位,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张恪笑着说:“等消息进—步确实了,我还要赶过去道喜呢……”
  建邺市的党政官员任命,东海省委的建议都不会得到中央的重视,张恪不会削尖了脑袋去打听谁会接替罗君的位子。
  无非两种可能,要么肖明建顶替而上,要么从其他地方调个市委书记来,这都会对锦湖在建邺的产业布局有所影响。
  赵有伦提这个的意思,无非是希望锦湖下一步的投资重点往金山更侧重一些。
  建邺这两年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发展,无非有两点,以锦湖为核心启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数字长廊战略,还有就是九八年超量的印尼华商外资涌入,这也跟锦湖积极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张恪对此也只能抱以苦笑,以中晶微芯金山工厂为核心的金山电子制造基地绝对不能算小项目,三年后二期工程建成就要实现年产一亿部手机的产能,这个计划要是公布于众绝对能惊爆眼球,毕竟九九年的全球手机销售总量也才三亿部而已。
  有些事情当然跟赵有伦有过沟通,也许是计划庞大得令赵有伦也难以置信,毕竟锦湖今年在国内的手机销售目标才八百万部。八百万跟一亿的差距有多大,赵有伦心里很清楚,他担心张恪又是在玩画饼之术。就像制浆项目,虽然最终也算是在海州顺利启动了,投资规模也超过当初拟定的六十亿,达到一百亿,但是毕竟拖了有四年之久,像他这样的官员,有几个四年可拖?
  罗君可能要调离建邺,无论是肖明建上位还是中央另派其他人,锦湖在建邺都不可能像以往那般如水得鱼,赵有伦是希望张恪这时候对金山就有个明确的态度。
  张恪也无法跟赵有伦做太细致的说明跟保证,等到明年金山这边的产能逐步释放出来,赵有伦就知道自己是真的往他嘴里塞了个肉饼还是只空口白牙的画了个饼。
  张恪回到建邺,也没有立时离开踏上前往韩国的行程,罗君把他找去谈他近期会调动的问题。
  西南云阴省党政领导人之间矛盾比较尖锐,中央考虑着将云阴省的省委书跟省长都调开。虽然去云阴这个穷省当省长未必有在建邺当市委书记风光,但是罗君要严密安排他还剩下的政治生涯。在零二年冬季换届之前,他能多两年正部级的履历,这对他来说相当的重要;而且同时去云阴省担任省委书记的那位,很可能零二年后会进一步调到中央,所以罗君这次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调动这种事情,一般官员不会在消息确定之前跟外人交谈,但是张恪不同。一方面罗君相信张恪能从其他渠道知道相关传言,另一方面,罗君在建邺四年多来,对这个地方也有了感情,不希望人走政息,也不希望锦湖因为这事措手不及。当然了,锦湖旗下的消费类电子产业的根基在建邺、在海州,罗君不奢望能在这方面拉多大规模的投资跟他一起去西南,也希望多少能拉一些,对云阴省落后的高新产业有个促进;另外—云阴省的林地资源虽然还比不上广西、云南两省,却要比东海、江南两省富裕一些,罗君考虑过将新光林业,新光纸业拉过去帮他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能帮助他迅速在云阴省站稳脚跟;再个就是锦湖在东南亚华商群体里影响巨大,即使锦湖由于产业的限制,无法对云阴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罗君还是希望能通过锦湖跟广大的东南亚投资商取得更密切的联系。
  “上面问过我谁更合适接替我的位子,这也只是惯例而已,会有些多少用处也说不定,我犹豫着要怎么回答才好,你觉得建邺将来由谁来当家更合适些……”罗君在张恪即要告辞离开之时,提到继任者的问题。
  张恪知道在建邺市委书记的人选上,罗君的提名权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见他突然提起这茬,张恪也是微微一怔:他是想讲这个人当人情送给自己?
  “肖明建市长跟王维均书记也许会是好搭档……”张恪说道。
  “哦……”罗君会心地笑了起来,说道:“也许。”
  张恪笑了笑告辞离开,次日就动身去了日本,在日本耽搁两天再转道去韩国跟现代半导体进行收购液晶业务的最后谈判。
  罗君推荐他离开建邺后由肖明建跟王维均搭班子的事情,江敏之甚至比李远湖更早知道消息。
  下班后,薛明楼离开省政府再次给江湄拉着去东大。曹虎的新生军训刚刚结束,今天又恰恰是他二十岁生日,江湄拉着薛明楼去给他庆祝。
  对江湄跟曹虎走得亲近,薛明楼有些不喜,但是江湄毕业后正式到由曹兵长子曹知一的妻子董湘控制的静美国际任职。虽说静美国际在建邺还没有计么业务,董湘还是在建邺新设了个办事处,由江湄挂职办事处总经理,高薪,跑车,女秘书配上。就凭着这人情,江湄与曹虎走得亲近,薛明楼就无法抱怨计么。
  “对了,建邺市委书记罗君要调走了,听说罗君推荐了市长肖明建继任他的位子,江伯伯对这个有计么看法?”
  刚到学府巷内巷的一家西餐厅二楼就座,曹虎突然提到这个问题,薛明楼吓了一跳。
  薛明楼也是上午才知道罗君推荐肖明建顶替他的消息,曹虎一个在校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同时知道这个消息,可就算国务委员曹兵知道一些内幕,也不可能跟他孙子说啊?
  薛明楼下意识的想到曹家或者跟曹家亲近的某个人也想争这个位子,这才想着通过曹虎旁敲侧的试探地方上对罗君推荐肖明建的反应……毕竟江敏之到东海省任职毕竟有五个月了。
  “罗君推荐肖明建?”江湄觉得这个消息太假,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