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头闪过,他就想到了让徐令宽帮他做点事。
  他口风一漏,徐令宽立刻拍胸答应。还立刻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他的朋友里谁的性格比较急躁,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争辩;谁唯恐天下不乱,会说了东家再去说西家,把事件闹开;谁贪得无厌,只要出得起银子,唾面自干的事都愿意做……竟然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准备怎样做,也说的头头是道。
  他当时目瞪口呆──没想到徐令宽对身边的人知之甚深。
  “你既然这样清楚,为什么还要和这些人玩在一起?”
  徐令宜放下了哥哥的架子,徐令宽倍感亲切,话回的直接:“我不和他们玩和谁玩啊?再说了,大家都只是在一起玩玩,又没指望谁会对谁真心实意!”语气听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眼底却闪过一丝自嘲。
  他顿时无语。
  心里那种内疚感却久久不能散去。
  趁着回来换衣裳的机会,把这些事讲给十一娘听:“我之前只看他呼朋唤友醉生梦死自甘堕落,谁知道他也不痛快……”
  “侯爷现在知道了也不迟啊!”十一娘笑着帮他换了件新做的深蓝色素面锦锻袍子,“而且五爷也知道了侯爷的难处,徐家的难处。以后有五爷帮着您,您也可以少操些心了。”
  “帮我的忙我是不敢想。”徐令宜叹道,“只望他以后不要再到处惹事生非就心满意足了。”
  一副无可奈何的慈父口吻。
  十一娘不由掩袖而笑。又迟疑道:“只是这样一来,大家都会说五爷性子鲁莽,不是成大事的人。要不要跟红灯胡同孙老侯爷打声招呼……”
  她虽然只见过孙老侯爷一面,但总觉得,能教养出五夫人这样一个女儿的人,肯定不是那么的简单。
  “不用。”徐令宜笑道,“你别看孙老侯爷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心里却明白着呢!要知道,先帝晚年不知道杀了多少王公大臣,却从来没有疑过他老人家。”
  看样子,自己的感觉还是挺正确的。
  十一娘笑着点头,帮徐令宜整了整衣襟,随口应道:“还是侯爷考虑的周详。妾身只求家里清泰平安,丰衣足食就满足了。”
  “清泰平安、丰衣足食……”徐令宜笑起来,“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想要清泰平安,就要保证荣华长久,想要丰衣足食,就要保证富贵不断……”颇有些感慨的样子
  十一娘一怔。
  她不过无话找话罢了,没想到引来徐令宜的一番话。
  他所说的“荣华”是指“权势”,“富贵”是指“金钱”吧?
  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
  没有了权势,谁把你瞧在眼里。在这个有着“破门的县尹”之说的社会里,七品芝芝麻小官都能找借口诬告你造反。没有了金钱,就算你是朝中的三品大员,仅靠着那些俸禄过日子,不贪不拿,又怎么能吃饱穿暖?又贪又拿,却失了君子之道,流于卑贱,不免让人瞧不起,甚至有一天东窗事发,失去了权势。
  不知道有多少人汲汲营营地追求那荣华富贵,说到底,不过是想过得更舒适、踏实、安全。可走着走着,就忘了初衷,本末倒置,成为了荣华富贵的奴隶,忘了追求这些身外之物本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愉快的……
  就像自己。很努力的想得到太夫人的信任,很努力地想成为徐令宜的心腹,最终的目的不过是想过些“闲来看花,无事独酌”的悠闲日子。可在这之前,自己却必须取得能“悠闲过日子”的资格才行。
  这样一想,自己的处境和徐令宜倒有异曲同工之处。
  徐令宜想让徐家做个闲散的富贵之家,首先要取得这样的资格才行。
  家族没有能人志士,不管是皇上也好,公卿之家也好,没人会把这个家族放在眼中,甚至有什么事,这个家族会第一个被淘汰;家族里要是出了能封相拜侯、左右朝廷政局的人物,皇上又怕你植党营私把持朝政,公爵之家怕你气焰煊赫一家独大夺了自家的利益……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徐家的当务之急。
  但愿徐令宜能好好的把握这次机会,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徐家站的更稳一些。
  她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笑道:“妾身到底是见识浅薄,没侯爷的心胸眼界。”
  “那到不是。”徐令宜笑着扯了扯自己的衣袖,“你只是性子绵和,不善与人争执,没往这上面想罢了。”
  十一娘一怔。
  她只是觉得有些事不能太急。怎么会给徐令宜“性子绵和”的感觉……
  十一娘来不及多想,徐令宜已转移了话题:“都收拾好了吗?收拾好了就快点去娘那里吧!”说着,转身出了内室。
  她忙应喏着跟他出了内室。
  见三位姨娘都到齐了,十一娘披了斗篷,让琥珀抱着徐嗣诫,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太夫人那里。
  这一次他们到得比较早,太夫人正在更衣。
  谆哥已在厅堂里等。给徐令宜和十一娘行了礼,一双眼睛却往徐嗣诫的身上直瞅。
  十一娘知道他一向怕徐令宜,肯定是想和徐嗣诫玩又怕徐令宜不高兴,推了徐令宜去东次间坐:“我在这里等三爷他们就是了。”
  徐令宜见屋里不是女人就是孩子,也觉无趣,去了东次间。
  谆哥果然跑到琥珀身边:“诫哥儿,快给我行礼。”眼角眉梢掩不住得意。
  徐嗣诫却是看也不看谆哥一眼。
  谆哥难掩失望,望向十一娘。好像在问,他为什么不和我玩?
  十一娘笑着把徐嗣诫牵到谆哥面前,柔声道:“这是你四哥,以后见到要喊四哥!”
  徐嗣诫犹豫了半晌,轻声喊了声“四哥”。
  声音虽然低,却十分的好听。
  谆哥很是吃惊,抬头对十一娘道:“五弟的声音比黄莺还好听。”
  十一娘不由苦笑。好在谆哥是真心的赞美,并不多想。从怀里掏了个小小的油纸包,道:“你喊我一声四哥,我就给玫瑰汁做的窝丝糖你吃。”说着,打开油纸包,露出里面玫红色、晶莹剔透像水晶似的窝丝糖来。
  别说是小小年纪的徐嗣诫,就是文姨娘和乔姨娘也好奇地望过去,只有秦姨娘,踮着脚朝外张望,嘴里还喃喃地念叨着“二少爷怎么还没有来”。
  徐嗣诫果然就被这糖收买了,眼睛直直地盯着那糖,立刻叫了谆哥一声“四哥”。
  谆哥喜笑颜开,拿了一颗糖给徐嗣诫。
  谁知道徐嗣诫并不满足,把糖放在嘴里,然后朝谆哥伸了手掌,意思是还要。
  谆哥见了立刻又给了他一颗。
  徐嗣诫紧攥在手里,伸出另一只手。
  谆哥犹豫了一下,自己拿了一颗糖,想了想,又拿了几颗出来,然后把剩下的全给了徐嗣诫。
  徐嗣诫立刻猴急地把糖揣在了怀里。
  满屋的人都被他逗得大笑起来。
  谆哥也笑得开怀,不以为意地拉了徐嗣诫的手:“我那里还有桂花酥。也是宫里赏的。”说着就要和徐嗣诫去自己屋里。
  一旁的妈妈忙拦了:“我的小祖宗,马上要吃年夜饭了。可不能让太夫人等。待吃了年夜饭,您再去给五少爷找那桂花酥也不迟。”
  正说着,三爷和三夫人领着徐嗣勤、徐嗣谕和徐嗣俭走了进来。
  立在十一娘身后的秦姨娘就长长地透了口气。
  今天是除夕,大家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可不能在这个时候迟了,给长辈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百一十二
  十一娘却被跟在三夫人身后的一个陌生女子吸引了目光。
  她穿了件桃红色的锦缎褙子,月白色的综裙,梳了高髻,戴了赤金步摇。年约二十七、八岁,中等身材,皮肤白净,五官也算得上清秀,只是看人的时候目光躲躲闪闪的,显得很小家子气。
  文姨娘立刻低声道:“那是三房的易姨娘。”
  和秦姨娘交好的易姨娘?
  十一娘又多看了一眼,这才上前和三爷、三夫人打招呼,又让滨菊去请了徐令宜出来,自己福身和三爷、三奶奶见礼,眼角却瞟见徐嗣谕。
  他正呆呆地望着手牵着手、并肩而立的谆哥和徐嗣诫。
  一旁的徐嗣勤看见十一娘望过来,忙拉了拉徐嗣谕的衣袖,低声道:“你母亲正望着你。”
  徐嗣谕一个激灵,却是看也没有朝十一娘处看一眼,径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来。
  不知道的人乍眼一看,还以为他一直笑眯眯地望着谆哥和徐嗣诫呢!
  十一娘在心里叹了口气。
  那边三爷和三夫人已还了礼,叫了徐嗣勤和徐嗣俭过去给十一娘行礼,徐嗣谕就和他们两兄弟一起上前给十一娘行了礼。
  刚起身,徐令宜从东次间出来。
  少不得又是一阵礼尚往来。
  徐令宽就扶着五夫人走了进来。
  “四哥!”他高高兴兴地喊着徐令宜,比往常更显亲热。
  徐令宜笑着朝他点头,神色间也少了往日的肃然:“来了!”
  徐令宽点头,丢了五夫人上前给徐令宜行礼。
  五夫人没想到丈夫会突然放手,有些措手不及,因而嗔笑道:“五爷真的是。见了侯爷就什么也不顾了,害得妾身没站稳……”
  她的话音未落,徐令宽又急急奔过去:“你没事吧!”
  一旁的三夫人看了呵呵直笑,徐令宜也跟着摇头,把五夫人弄了个大红脸,惹得三爷也笑起来了。
  正是喧阗时,杜妈妈扶着太夫人出来。
  杜妈妈穿了件大红遍地金的褙子,头上还破天荒地簪了对指甲盖大小的大红绒花,显得很喜庆,也很精神。
  太夫人则穿了件丁香色仙鹤纹的刻丝褙子,簪了朵红宝石宝结,比起往日来多了几份华丽。
  “祖母,祖母!”谆哥跑了过去。
  太夫人呵呵地笑,摸了摸谆哥的头,牵了他的手。
  落了单的徐嗣诫一个人站在黑漆落地柱旁,眨着眼睛望了望依偎在太夫人身边的谆哥,又望了望正笑着和三夫人说话的十一娘,垂下了眼睑。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徐嗣谕眼底就闪过一丝嘲讽,屋子里已响起太夫人慈祥的声音:“大家都到齐了吧!”
  “到齐了。”三夫人笑盈盈地上前应道。
  “那好。”太夫人望向徐令宜,“我们一起去祠堂吧!”
  徐令宜恭声应“是”,大家坐着青帷小油车去了位于徐府东边的祠堂。
  徐氏宗祠有五间,青石甬路,两边植着苍松翠柏,中间立着个三尺见方的青绿大鼎。
  徐令宜先领着男子进祠堂献爵、焚帛、奠酒,然后由太夫人领着十一娘、三夫人、五夫人在列祖遗像前供奉祭品。
  姨娘、丫鬟、婆子都悄无声息地立在祠堂仪门之外侯着。
  待祭了祖出来,天色已暗下来。
  四周大红灯笼高挂,映着皑皑白雪一片彤红,不时劈里啪啦的爆竹响起,年节的气氛扑面而来。
  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重新坐了青帷小油车回了太夫人屋里。
  太夫人在厅堂正中的铺着大红彩绣坐垫的太师椅上坐下,先是徐令宜领着徐令宁和徐令宽上前给太夫人行了礼,后是徐嗣勤领着徐嗣谕、徐嗣俭、谆哥、徐嗣诫给太夫人行礼,再是十一娘领着三夫人、五夫人给太夫人行礼,然后是各房的姨娘们上前行礼,有体面的妈妈、丫鬟们上前行礼。
  杜妈妈在一旁唱喝,魏紫和姚黄负责打赏。
  箩筐里的银锞子哗啦啦的响声夹杂着丫鬟妈妈的谢赏声,屋了里的气氛立刻热闹起来。
  然后放了爆竹,按男女长幼尊卑分别在东次间,厅堂和穿堂摆了家宴,喝着金华酒,吃着吉祥果、如意糕,一直闹到了亥初,撤了家宴上了茶,又有徐令宽领着徐嗣勤、徐嗣谕、徐嗣俭、谆哥和一众小厮去放烟火爆竹,丫鬟妈妈拥在屋檐下看烟火。
  徐嗣诫被留在了屋里,滨菊喂他喝百合莲子羹。
  谆哥屋里的大丫鬟看着不由嘱咐道:“你少喂一些。小心晚上尿了床。”
  滨菊扬脸笑道:“五少爷乖得很,半夜自己起来。”
  坐在一旁的太夫人听了音,道:“几岁了?”
  滨菊忙敛了笑容,恭敬地道:“说是三月初三满四岁。”
  太夫人没再说什么,转身吩咐五夫人:“你有身孕,早些去歇了吧!”
  五夫人也有些累了,辞了十一娘等人,由丫鬟婆子簇拥着回了屋。
  太夫人则起身去更衣。
  杜妈妈跟着进去服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谆哥那会,可是眨不得眼睛的。”
  话说的突然,又有些莫明其妙,但服侍了太夫人几十年的杜妈妈却知道她这是在说徐嗣诫。她一面拿了澡豆给太夫人净手,一面道:“我们谆哥金贵着呢!您还记得不?那年喝粥,灶上的婆子在六月雪里加了一把碧梗。大家都说好吃,只有谆哥,说米太糙,咽不下去。”
  太夫人笑起来:“他可是受不得一点点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