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月二十六,姜氏顺利地产下了长子。
  徐令宜正在给他取名字。
  徐令宜听着,重新取了张宣纸过来,端端正正地用隶书写了个“庭”字,叫了灯花进来:“送给四少爷去!”
  因为姜氏生了嫡长孙,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得了赏赐。大家正高兴着呢!
  灯花笑着应“是”,急步去了徐嗣谆那里。
  徐令宜就和十一娘商量起事来:“等庭哥儿的洗三礼完了,我准备出门一趟。”
  十一娘一愣:“不等庭哥儿的满月礼了吗?”
  “不等了!”徐令宜道,“等他的满月礼,就太晚了。”
  “侯爷要去哪里?”
  “从宣同取道去嘉峪关。”
  嘉峪关属于军事重地,徐令宜这几次出门也都是拜访的这种地方。以徐令宜的经历,他会去这些他年轻时候征战并给他带荣耀的地方走一圈,重温一下当年意气风发的岁月,十一娘很能理解。
  “侯爷小心点。”她叮嘱,“多带些护卫、随扈。那边很偏僻,万一有什么事可就麻烦了。”
  “没事。”徐令宜笑道,“我会和上次一样,走驿路、住驿站的。”说着,犹豫了片刻,道,“我想,这次也让谨哥儿和我一起去。”又道,“这样的机会不太多,让他去见识见识。”
  古代不像现代的交通这样发达,出门一趟非常的不容易,有的人终其一身都没有走出居住的方圆十里。像这样的机会的确不太多。
  十一娘自然同意。
  徐令宜吩咐她:“我们不在家的这些日子,你和白总管商量着把外院的清吟居整理出来,需要添置的就添置,需要重修的就重修。等过完了年,再把他的东西搬过去。”
  这样一来,谨哥儿就真的从她怀里独立出去了。
  十一娘想想都觉得难受。
  想到当年徐嗣俭发疹子,三夫人就把他多留了一年,十一娘还觉得三夫人太过娇惯孩子了,轮到了她,她这才理解三夫人的心情。
  “我知道了。”
  清吟居是外院比较大的一个院落,四进三出。府西的西腰间离它不过二十来岁的距离,进出很方便。
  下午,十一娘就带着琥珀去看了院子。
  院子的木窗都很好,只是打扫得马虎,到处是灰尘,又久没人居住,有些空旷甚至有点荒凉。
  “先种些花木吧?”琥珀笑道,“这样,明天开春的时候院子里就热闹了。这屋子也就有了生气。”
  “你还怕他住进来不热闹!”十一娘笑道,“不说别的,就他那些鸟啊!狗的,只怕这院子住不下。”
  琥珀听了掩袖而笑。
  太夫人知道却眉头紧蹙:“不等庭哥儿的满月礼就走……眼看着要过年了,不如过了年再去吧!”
  现在,太夫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去看重孙庭哥儿。
  “冬天去嘉峪关才有意思,”徐令宜笑道要,“等到了春天,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太夫人见儿子坚持,不再说什么。
  五夫人那边却闹腾起来。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诜哥儿跟在母亲的身边转悠,“谨哥儿都同去好几趟,我还一趟都没有出去过。”
  五夫人这些日子正忙着给歆姐儿说亲,就是诚哥儿,也有些日子没有抱在怀里告诉识字了。
  “石妈妈,把七少爷拉出去。”她正焦头烂额。
  徐令宽觉得女儿还小,五夫人却怕耽搁了。两个人为这件事本就有些歧议,来说亲的又没有一家让人十分满意的。不是家底不够丰厚,就是婆婆太年轻,要不就是男主相貌不好……她正想着要不要请十一娘也帮着打听打听,多一个人,多一条路嘛!
  诜哥儿抱了桌子脚不走:“我就要去,我就要去……您要是不同意,我就告诉外祖父去。”
  五夫人头痛不己:“你四伯父是去嘉峪关,又不是去江南。那地方除了风沙还是风沙,还有很多胡人。小心被人抢去卖了。”
  诜哥儿不为所动:“谨哥儿去得,我也去得。”
  “你四伯父带着谨哥儿已经很吃力了,没办法再多带一个。”
  “我把外祖父家的护卫带上不就行了。”
  母子俩正说的面红耳赤,徐令宽回来了。
  “四哥要去嘉峪关啊!”他很是兴奋,竟然比诜哥儿还要兴奋,“当年我就想去。娘不让,没去成”说着,拎起诜哥儿,“走,去跟你四伯父说说,我们一起去!”
  诜哥儿大叫着跳了起来。
  五夫人反而不管了──有丈夫跟着,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太夫人亲自选了个吉日,兄弟俩个带着谨哥儿和诜哥儿出了燕京城。
  徐嗣谆负责外院的庶务。十一娘忙着给谨哥儿布置屋子,参加万寿节的宴请,送过年的年节礼,置办年货。五夫人则忙着给歆姐儿找婆家。太夫人每天笑呵呵着去看庭哥儿,有时候也把去给她老人家问安的莹莹留下来玩半天。日子很快就到了十二月。
  徐令宽和诜哥儿回来了。没有看见徐令宜和谨哥儿。
  “范维纲把四哥留在了宣同。”徐令宽讪讪然道,“我还要差事,就带着诜哥儿先回来了。”
  “他们不回家过年了?”十一娘很是意外。
  “看样子是回不来了。”徐令宽不好意思地朝着十一娘笑。
  “这个老四,庭哥儿满月礼、百日礼都不在家不说,还在外面过年。”太夫人有些不悦,“你怎么也不劝劝你四哥。”
  “我劝了!”徐令宜大喊冤枉,“我四哥怎么会听我的!”
  太夫人不再说什么,叫了徐嗣谆进来:“家里的事,就全指望你了。”想了想,“要是你不懂,就问你母亲。”
  徐嗣谆恭敬地应“是”,深觉责任重大,反而患得患失,一件很小的事都要来问十一娘,生怕走差行错。十一娘却想雍王那边,趁着徐嗣谆过来给她请问,叫了白总管进来:“快过年了,侯爷走的时候可有什么特别的交待要办?”
  “没有!”白总管也惦着这件事,“其他人都好说,只是雍王府那边的年节礼不知道送什么好!”
  十一娘的目光落在了徐嗣谆的身上。
  徐嗣谆知道雍王借钱的事,想了想,道:“要不,我们悄悄送些银票去。”
  十一娘微微点头。问白总管:“你帮我准备两千两银子的银票。”
  白总管明白过来,“我这就去准备。”
  十一娘含蓄地对徐嗣谆道:“我去给雍王府送年节礼的时候,会带给雍王妃。”
  徐嗣谆颌首。晚上回去,悄悄对姜氏说了。
  孩子给乳娘喂养,生产过的姜氏身材恢复的七七八八了,听了有些担心:“既然公公走的时候没有交待,我们这样,会不会和雍王府走得太近了?万一要被雍王连累可怎么办?”
  “不,不会吧?”徐嗣谆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觉得大家既然是亲戚,少不得要互相照应着点。家时又不缺这点钱,东西又是母亲拿主意送的,他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可转念想到前些日子要不是姜氏劝他,他也不会那么快就得到父亲的原谅,感觉妻子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免踌躇起来。
  姜氏也就是这么一说,见徐嗣谆有些拿不定主意,她反而仔细地思考起来。
  如果雍王老老实实地做他的王爷,太子登基,他自然是第一清贵之人。和他的关系好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如果雍王动了什么念头……
  何况送银子给雍王府的事公公之前并没有特别的交待。
  姜氏想想心里都觉得害怕:“你别急。我写封信去给父亲,看父亲怎么说。”她帮徐嗣谆出主意。
  徐嗣谆点头。
  没几天,姜柏的夫人借口来看孩子,遣了丫鬟在内室说体己话。
  “你父亲和你伯父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让你们和宫里的那位也好,宫外的这位也好,都离得远远的。皇上正值鼎盛,日子还长着。这个时候做什么,显然不是妥当的。”
  姜氏把这话向徐嗣谆说,让他传话给十一娘:“母亲在内院,父亲又不在家里,庙堂上的事,瞬息万变,还是小心点的好。”
  “侯爷和雍王爷是舅甥,出了这样的事,不求来则罢,既然求来了,你父亲又想办法还了债,眼看着到了年关,我们怎么也要去一趟。多的银子我们拿不出来,这一、两千两银子从哪里都省下来。就算是皇上知道了,想必也不会说什么的!”
  徐嗣谆想想也有道理。回去告诉了姜氏。
  姜氏苦笑:“太子那里,是不是也要走一趟?我听人说,太子妃和婆婆私交甚蜜。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怎么也要跟太子妃说一声吧!”
  徐嗣谆委婉地提醒十一娘。
  十一娘笑道:“我已经去过太子妃那里了。”
  私下对琥珀道:“姜家在姜氏身上花了不少心思。”
  琥珀不敢议论,说起余杭那边的书信:“大表小姐过元宵节启程,那二月底就能到了。您看,大表小姐来了,住哪里的好?”
  六百七十三
  十一娘想了想,笑道:“既然是来陪我,就住在后院的西厢房吧!”
  一般有女儿的人家,都会安排女儿住在后院的西厢房。
  琥珀笑着应“是”,和她商量房子怎样布置、要准备几个婆子、几个丫鬟之类的事,把这个话题给岔开了。
  晚上去给太夫人问安,十一娘问诜哥儿“嘉峪关好玩吗?”
  “好玩,好玩!”诜哥儿连连点头。
  回来已经两天了,远行的兴奋还没有褪去,谁和他提起嘉峪关,他都会滔滔不绝地讲在嘉峪关的所见所闻。
  “他们的城墙有这么高。”他张开双臂从屋子这头跑到那头,“匾额有这么长,”又从那头跑到了这头。“我仰着头都看不到角楼……到处都是风沙……要用帕子把脸围起来……羊肉好吃……还看见黄头发绿眼睛的人……坐了骆驼……”
  大家呵呵笑着听他讲。
  徐令宽看着时候不早了,笑拽了他的衣领子:“好了,好了,快去歇着吧!明天再讲。”
  诜哥儿讪讪然地给太夫人行了礼。
  十一娘和他们一起出门,笑着问诜哥儿:“关外这么好玩,你怎么不和谨哥儿一起。有你四伯在,你难道还怕被人掳了去不成?”
  “是爹爹不让。”诜哥儿很是委屈,嘟了嘴,“说他们走得太远了,硬把我拉回来的。”
  十一娘笑着朝徐令宽望去。
  徐令宽满脸通红:“四嫂,是,是四哥不让说。怕您担心……没事,没事,四哥就是带谨哥儿到他当年驻军的地方看看。嘉峪关总兵亲自陪着,不会有事的。”
  她就知道,徐令宜怎么会因为范维纲的挽留而在宣同府过年。
  十一娘不由担心起来。
  冬天草原少吃穿,最喜欢在冬天袭击那些边关卫所。他们出了关,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而且徐令宜当年征战西北,对大周来说,他是英雄,对西北的那些人来说,他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你怎么也不劝劝你四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她不由沉了脸,“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徐令宽喃喃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旁听了个分明的五夫人不由急起来,责怪徐令宽:“你怎么这么糊涂。四哥不听你的,你不知道写封信回来跟娘说啊?自己一声不吭地跑了回来不说,还帮四哥瞒着家里人。你,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啊!”
  十一娘是嫂嫂,说他几句就说几句好了。这个却是自己的老婆,徐令宽不由辩道:“事已至此,我不帮四哥瞒着难道还去告诉娘不成?要是娘有个什么,我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五夫人没有理他,直接和十一娘商量:“四嫂,五爷说的有道理。事已至此,我看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娘知道……”
  如果不是想瞒着太夫人,她又怎么会在出了门问谨哥儿的话。
  “我也是这么想的。”十一娘叹了口气,问徐令宽,“侯爷可交待了什么时候回来?都准备到哪里去?”
  徐令宽嘿嘿地笑:“恐怕要到明年开春才会启程。至于到什么地方去,四哥没有跟我说。”
  十一娘沉思了片刻,道:“我想给你四哥写封信,他怎么才能收到。”
  “寄到嘉峪关好了!”徐令宽笑道,“嘉峪关的总兵原来是四哥的参将。”然后安慰她道,“四嫂不用担心,那嘉峪关总兵知道谨哥儿是四哥的幼子,就是把四哥儿丢了也不敢让人伤了谨哥儿一根汗毛……”
  这哪里是安慰人!
  五夫人忙隔了徐令宽:“五爷,四嫂知道四哥去了关外,正担心着,您先让四嫂写封信,然后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到嘉峪关才是正理。时间不早了,再说下去,这天都要亮了,又耽搁了一天。再过几天是小年了,别到时候有银子也找不到送信的人。”
  “是啊,是啊!”徐令宽听了忙道,“四嫂,你快写信。说不定四哥接到了您的信,又改变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