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谨哥儿和吃饭有什么相冲突的?”徐令宜笑道,“别像孩子似的,自己和自己赌气!”
  两人各持己见,最后各退一步,十一娘喝了小半碗粥,徐令宜回了外书院歇息。
  到了丑初,门外终于有了动静。
  十一娘一骨碌坐了起来,趴在窗棂上,借着屋檐下大红的灯光,看见谨哥儿东倒西歪地由长安扶着地走了进来。
  她忙正襟危坐,等谨哥儿进来。
  谁知道等了半天,也不见谨哥儿进来。
  她好奇地朝窗外望。
  可能是阿金交待过,院子里并没有多的人。长安不知道去哪里了,谨哥儿一个人坐在正屋的台阶上,抱着头,阿金儿带着个小丫鬟蹲在他身边说着什么,一边说,还一边抬睑朝内室看上一眼。
  十一娘想了想,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阿金正转身吩咐小丫鬟:“……快,想办法拧条冷帕子来给六少爷打湿个脸。这要是让夫人看见了,只怕更生气了!”
  小丫鬟应声要去,抬头看见十一娘,“啊”地一声呆在了那里。
  阿金立刻意识到了,忙推谨哥儿:“六少爷,六少爷,夫人来了……”
  谨哥儿抬头,目光迷离:“娘,我娘在哪里的?”
  十一娘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拽住了谨哥儿的胳膊:“你多大,学着人家喝酒……”
  话没有说话,谨哥儿一把抱住了她:“娘,娘……”像小孩子似的,“我头疼,我头疼!”
  十一娘心中一软,旋即闻到他满身的酒味,心又硬了起来:“你这个样子,成什么体统!”一面说,一面推开谨哥儿。
  喝得太多,谨哥儿脚步虚浮,哪里还经得起她这一推。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十一娘看着不忍,去拉他:“快起来,地上凉,小心受了风寒!”她这里才发现,谨哥儿只穿了件棉袍,身上的皮袄不知道脱哪里了,手上就加了把力,“快起来!”
  谨哥儿却坐在那里不起来。
  “娘,我,我想回嘉峪关。”他抬望着母亲,目光直直的,“我不喜欢这样……整天只知道花天酒地,任意招摇……浪费光阴……一点意思也没有……我想回嘉峪关……我和爹爹打的赌还没有完成呢……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一句话没说话,突然弯腰吐了起来。
  十一娘一愣住。
  阿金忙蹲了下去:“六少爷!”顾不得呕吐之物散发的臭气,忙掏了帕子给他擦嘴。
  “谨哥儿!”十一娘也蹲了下去,轻轻地抚着他的背。
  谨哥儿又吐了起来。
  长安端着个大汤碗走了进来。
  “醒酒汤来了!”一句话没说话,急急走了过来,把大汤碗往不知所措的小丫鬟手里一塞,道“夫人,你别着急,六少爷吐出来就好了。”又道,“今天都怪谢大人,把西山大营的那个林同知请了去,他说从前在侯爷麾下任过职,非要和六少爷喝,六少爷不喝,他就说六少爷看不起他,六少爷没有办法,只好喝了……”
  他说话的时间,谨哥儿已经吐完了,怏怏地靠在一门槅扇上,闭着眼睛,神色很痛苦。
  “夫人,我力气大,我来扶六少爷回屋。”长安说着,蹲在那里,等十一娘发话。
  十一娘明白过来,点了点头,让到了一边。
  长安一把扛起谨哥儿,把他放到了床上。对阿金道:“快去拿个铜盆来,看这样子,只怕等会还要吐。”又道,“再倒杯清水来给六少爷漱漱口,这样六少爷也舒服一点。再喊几个小丫鬟来,帮六少爷换身衣裳,再点支百花香,驱驱味道……”想得十分周到。
  阿金连声应“好”,转身正要出去,徐令宜走了进来。
  “怎么?喝多了?”一面说,一面坐到了床边。
  长安忙退到了一边。
  “何止是喝多了!”十一娘望着捂着胸口听儿子叹了口气,“是喝醉了!”
  “没事,没事!”徐令宜笑道,“男儿哪个不醉上几场的。你去歇了吧,这时有我就行了”说着,看见谨哥儿挣扎着要起身,徐令宜立刻帮他伏在了床边,谨哥儿又吐了一些出来。
  “快去歇了。”徐令宜吩咐十一娘,“小心薰着了!”
  十一娘哪里歇得下去。
  清吟居各厢房的灯依次亮了起来,折腾大半个时辰才渐渐熄灭。
  七百一十二
  虽然宿醉,但到了去秀木院习武的寅正三刻,谨哥儿闭着眼睛,一边呻吟,一边坐了起来。
  “阿金,阿金……”他抱着头,“给我倒盆冷水来……我要去秀木院。”
  “你这个样子,站都站不稳,还去秀木院?”回答他的不是声音甜美中带着几分恭顺的阿金,而是母亲清冷中带着几份怒意的声音。
  谨哥儿一个激灵,立刻睁开了眼睛。
  虽然头痛的要命,但他还是勉强露出了笑容:“娘,您,您怎么在这里?”
  “你每天半夜三更才回来,我怎么也要来看看吧!”十一娘表情淡淡的,看不出喜怒,却让谨哥儿心里还忐忑:“娘,今天有点特殊……林同知要到天津任副总兵了,所以大家喝的高兴了些……对了,您还不认识林同知吧?他叫林俊,是西山大营的,说年纪的时候曾在爹爹麾下效力,我这才和他多喝了几杯的。平时我不是这样的……”
  “好了,好了!”站在床头的徐令宜给儿子解围,“这事等会再说。我让人跟庞师傅带了个信,你再多睡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再去秀木院,快躺下歇一会吧!”
  “爹,您,您也在这里!”谨哥儿这才发现徐令宜,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自己没干什么啊!怎么父亲和母亲都来了。
  他望了望十一娘,又望了望徐令宜,满脸的困惑。
  “六少爷,您喝醉了,侯爷和夫人不知道有多担心呢!”阿金忙道,“夫人从昨天下午一直在等您。您吐了,还是夫人帮着给您换的衣裳,灌的醒酒汤,和侯爷一起守在您的床前,到现在也没有合眼……”
  “爹,娘!”谨哥儿震惊地望十一娘和徐令宜,缓缓地头,“我,我……”很是羞愧的样子。
  “先睡一觉。”徐令宜的声音如和风细雨,“有什么事,我们等会再说。”然后拉了十一娘,“他现在没什么事了,你也不用担心了。我们去歇了吧”他的手劲有点大,一副非要拉她走的架势,神态间却毫不显露,而是语气一顿,迟疑道,“习武好比逆水行舟,一天也断不得。要不然,我也不会让你歇一个时辰后去秀木院了!”
  看谨哥儿这样子,让他再要去秀木院虽然不适合,但因为醉宿就耽搁功课,那就更严重──当他觉得放弃是这简单的时候,以后再遇到需要克服的困难时会不会因此而选择放弃呢?所以当徐令宜提出来让谨哥儿休息一个时辰之后再去秀木院,十一娘是赞同的。她顺势站了起来。
  谨哥儿满脸通红。
  他已经搬到了外院,就是大人了,还让父母为他这样的操心,甚至是彻夜不眠地守着宿醉的他……
  “爹爹,我,我再了不会这样了!”谨哥儿无地自容,掀了被子就要起身,“我这就去秀木院。”身子却一个趔趄,差点跌倒。
  “这可不是逞强的时候。”徐令宜及时地扶了他一把,表情微微有些不悦,“该认错的时候就认错,该改正的时候就改正,这才是男子汉的胸襟。”
  谨哥儿更觉羞惭:“我知道了,爹爹!”身子却挺了挺。
  徐令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和十一娘出了谨哥儿的屋子。
  外面还黑漆漆的,到了这个世界后,十一娘还是第一次这样熬夜,走出来就觉得有些眩晕,徐令宜忙扶了她:“要不要紧?”然后沉吟道,“今天就歇在外书房的暖阁吧!”
  那里离谨哥儿住的地方近。
  十一娘点头,和徐令宜去了暖阁。
  她把谨哥儿的醉话讲给他听:“……既然他也觉得不好,不如让他早点回去嘉峪关吧!”
  “等过了四月初八的佛生辰再去吧!”暖阁好久没有睡人了,被子全是樟木的味道,徐令宜帮十一娘掖了掖被子,“到时候和他一起去庙里给菩萨上炷香,让菩萨保佑他一路顺风。”
  “过了四月初八再去……”十一娘沉吟道,“会不会太晚了。您和谨哥儿可是约好了在嘉峪关待两年的,这样掐指算算,他能在嘉峪关待一年就不错了。”
  “原本也没准备他在嘉峪关长待。”徐令宜不以为然地笑道,“一年就一年吧!要紧的是他能不能顺利地在其他卫所待三年。”
  看着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十一娘没再多问,“嗯”了一声,想着等会怎么劝谨哥儿不要再喝酒了,渐渐坠入梦乡。
  起床后,十一娘先去看了谨哥儿。他去了秀木院还没回来,十一娘折回暖阁和徐令宜一起用了早膳,然后一起去给太夫人问安。
  “谨哥儿怎么没跟着你们一起来?”太夫人的目光落在了两人的身后,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
  “谨哥儿每天早上还要练拳,”二夫人笑道,“哪有这么快的!”
  “是啊,我倒忘了!”太夫人眯着眼睛笑,十分快活的样子。
  谨哥儿过来了。
  他脸色有些苍白,精神也不满饱,太夫人现在眼神不好,觉着他话答得中气十足,笑眯眯地拍着他的手,倒是二夫人,看了谨哥儿好几眼。
  从太夫子那时出来,徐令宜问谨哥儿:“好些了没有?”
  “好好了!”谨哥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你不要小瞧这宿醉,有时候几天才能复原!”徐令宜态度温和,“回去睡会吧!养养精神。”
  谨哥儿笑着应“是”。
  徐令宜和他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比你还小两岁。是你周伯父从家时偷出来的酒,我和你周伯父还有顺王,三个人躲到我们家暖房喝酒,结果把你祖父养的一株君子兰给打碎了……”
  正说着,有小厮拿着大红洒金请柬跑了过来。
  “侯爷,夫人,六少爷,”他恭敬地递给谨哥儿,“是西山大营林同知的帖子。”
  谨哥儿看了帖子,对徐令宜和十一娘解释道:“他在西苑运河上设了花舫,请我今天晚上过去饮酒。”然后对了小厮道,“你把帖子给长安,让长安去跟送帖子的人回个信。就说我宿醉没醒,等我醒了才能决定去不去。”说完,并不立刻把贴子递给小厮,而是望着徐令宜和十一娘,好像在问他们这样处置行不行。
  徐令宜微微颔道,十一娘也露出欣慰的表情。
  谨哥儿这才把帖子交给小厮,小厮应喏着快步去了清吟居。
  徐令宜提醒谨哥儿:“等到他们酒酣耳熟的时候,派长安送份大礼过去,也算是全了林俊的礼数。”
  谨哥儿忙恭声应“是”。
  灯花匆匆走了过来:“侯爷,宫里内侍过来,说是传皇上的口谕。”
  徐令宜去了外院。
  中午回来吃饭的时候对十一娘道:“皇上我明天巳初时分值进宫一趟。”
  “知道是什么事吗?”
  “没问。”徐令宜道,“巳初时分,都快要下早朝了。多半是私底下有话问我,问那传旨的内侍,他们也不可能知道。”然后道,“你帮我把朝服拿出来!”
  十一娘应喏,亲自熨了朝服,第二天提前两个时辰送徐令宜出门。
  皇上的内书房徐令宜已经进过很多次,乾清宫里服侍的大小太监也都认识他,笑吟吟地和他说着话,等皇上下朝。
  不一会,有开道的太监跑进来,徐令宜刚刚站到门口,皇上的仪驾已经过来。
  “英华已经过来了!”皇上略带亲昵地称呼徐令宜的字,吩咐贺公公,“给两位爱卿都设个座。”
  徐令宜这才发现簇拥着皇上身边还站着个躬身低头、穿着大红朝服、孔雀补子的官员。
  他中等个子,满脸风霜,像个六十岁的老汉,可一双眼睛却十分犀利,一看就不是普通的人。
  是个他不认识的……
  徐令宜明镜似的,朝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人也笑着点了点头,神态非常的和善。
  徐令宜暗一笑,潇脱地转身进了内室书。
  那人盯着他的背影,露出思考的表情,然后急步跟着进了内室书。
  两人恭敬地向皇上道谢,坐到了一旁的太师椅上。
  皇上则脱了鞋,很随意地坐到了临窗的大炕上,吩咐小太监给两人上碧螺春:“春天到了,喝点绿茶可以清热。”然后指了徐令宜身边的人对徐令宜道,“这是漕运总督陈伯之,你还是第一次见吧?从前他在淳安县任知县,那淳安水患,陈阁老推荐了他,后来又帮朕修会通河,是朕的大功臣……”
  陈伯之神色惶恐地站了起来,跪在地上连声“不敢”。
  徐令宜也站了起来:“恭喜皇上谋得良臣。”又道,“陈大人的声名我早已听说,只是一直无缘相见。今日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