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山书院-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我们没有证据,如果她不是呢?”司徒端和担心地问道。
  司徒瑾的表情突然一下子变得阴森起来,“是不是都不重要,我们要的只是给司徒端睿一个警告。如果只是普通的宠臣,杀了司徒端睿会心疼,如果是心腹,那就更好。不过打一棒子要给一颗红枣。最近我们与瑜王府闹得有点僵,在没有彻底将瑄王府和瑞王府踏平前,不管瑜王府是否要与孟获结亲,与她们的结盟还是不能放松,否则我们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且司徒端睿手上的力量越来越大,有点要脱离控制的迹象,既然如此,就让消耗一部分她们的实力吧。”
  “宴请我和敏敏?”司徒端睿看着请帖,她突然一笑,“我的禁足才一结束就下帖子,没想到瑾王府的动作还挺快!”
  孟秦哼了一声:“她只是等不及想看我们倒霉了。”
  “只怕已经心慌意乱,按捺不住想主动出手了。”司徒端睿与孟秦相视一笑:敏敏刺激司徒瑾地目的看来达到了,现在就看司徒瑾打算出什么招了。
  “我没有想到的是司徒端和居然自己送上门来,倒省了我们主动去招她的茬。”司徒端敏说完这句话,瞥了一眼旁边一直沉默麻木的燕良驹。
  燕良驹伤势好后,司徒端敏就让她和王六一样跟在自己身边,有时也交给一些琐碎之时让她们处理,自己与其他人讨论下一步的计划对策时也会让两人旁听。
  司徒端敏给了王六两个选择,要么留在她身边,如同以前一样做她的亲卫,但因为燕齐谈判时有人可能见过王六,所以只能与自己一样深居简出,自然也就不能再继续细作的事,当然如果王六不是因为待在自己身边,孟获也不会允许她继续再都城存在。另一个选择是她派人送王六回燕齐边界,关于她的身份,可以告诉老师,也可以告诉寒光、玉秋两人,其余等人不可透露。
  王六当时问她:“为什么可以告诉皇上、许璞和沈菊,而不能告诉郡卿?还有侯盈与窦自华呢?”
  一人之与天下,孰重孰轻?
  司徒端敏虽然知道自己在老师与寒光玉秋心中的位置,但她对她们的信,不仅仅在于信她们对自己的情义深重,更信她们能够比自己这个当事人更客观的判断她的存在至于天下的利弊到底是哪边更大?
  老师虽然不屑于皇权,但为了天下安定,依旧坐上了那个冰冷的宝座。
  玉秋顶着巨大的压力,不惜尽散沈家家财,只为大燕的民生元气早日恢复。
  寒光最恨束缚,却为了对她的承诺,一颗闲云野鹤的心只能作罢。
  若她们决意将自己的存在曝露天下,那也等于替自己做了决定,自己在也不用在两难之间艰难的寻找平衡和渺茫未来。
  至于谪阳——她自是不怕告诉谪阳。但同时她也相信,如果谪阳知道她还活着,还在齐都的话,只怕立刻就会不顾一切的闯来寻她。可是自己在这里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万事错不得一丁点,如何敢让他再来冒险。
  为什么不告诉定芳?司徒端敏并不是担心定芳会有意出卖朋友,她担心的是侯明玉。那一个细心奸狡之人,若侯明玉发现王六去狱中找定芳,必然会去询问。而定芳虽然重情重义,却受家族影响太深,从当年在西北定芳敢为报母仇而私自出兵可以看出。即便没有发现王六,定芳又是个藏不住心思的人,一旦知道了这个秘密,只怕内心会矛盾冲突不已,她那种性子在侯明玉面前迟早也会露出破绽。而侯明玉一旦知道,必然会将此时曝露天下,让老师不得不从轻处置定芳。
  司徒端敏甚至可以预见,侯明玉一定会将私自出兵的举动解释成定芳是因猜到自己的身份而故意试探自己是否齐国奸细的试探。而之所以隐瞒这么多年不报,不过是为了忠义得以两全而已。
  然而为一己一族之私念,司徒端敏也还没有大度地将自己的性命交付这样一个人。
  至于文逸,怕是早就猜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了。
  定芳私自出兵的时候,事发仓促她没有多想,只当是定芳一时冲动。但在大齐这几年,她也总是下意识将此事拿出来细细琢磨,觉得事情表面之下潜藏自己当初没有想到的隐情。定芳虽然重情义,性子莽直,但毕竟是出身将门之家,军令如山的观念不会比她更差劲——既然如此,为何定芳还是执意要犯下无可弥补的大错?
  这事做得根本不像是定芳——背后必定有人。
  整个军营中能够影响到定芳的决策的,不过几人而已,侯明玉,自己,还有一个:文逸。
  自己一直知道老师想要让自己成为大燕未来的继承人,自从自己找到燕太女玉印后,这一想法更加强烈。文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调查自己的身世,试图找出自己是赵楠的证据,好为自己将来被立储做准备。她那时也在花山,文逸调查她的种种,她不是不知道,但也因为知道是老师的授意,所以没有插手,甚至因为对皇位的抵触心理,都没有多问一句。
  她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带着无坚准备开拔离开花山的前夕,文逸特意来问自己是否还记得小时的事情,质问自己为什么放走齐端睿最后甚至不惜惹恼寒光,执意加入无坚。文逸是个尊崇律法,严正执守之人,质问一事,自己当初也并未多想。现在回忆起来,文逸怀疑,甚至确定自己身份正是从那一刻开始的吧?
  而后来她从端睿那里得到消息:文逸自确认自己再无生还的可能后,便孤身离开西北,去了大广济寺出家,众人规劝无果。终于验证了长久以来猜想,司徒端敏甚至不知道是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文逸:感觉背叛的愤怒?连累无辜好友的愧疚?感叹世事沧桑的惆怅?
  大好年华空耗在青灯面前,文逸你是在对我愧疚吗?在面对佛像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
  其实何必愧疚呢?你和我,谁会猜到后来竟是这样的结局?
  你已经这样矛盾沉痛,何必再告诉你,事情其实还没有结束?
  “杀意驱何处?染血西北疆!”
  “宁为君子炉中炭,不做小人席上宾。”。
  “愿行千里路,仰首看银河。”
  “珍馐玉糜黄金水,红袖添香夜鸳帐。”
  “屋外桃花屋内酒,谈天说地三五友。只盼生来许多闲,醉卧老马看南山。”
  还是花山好啊


☆、171

  “最近有什么事情发生吗?”看着皱着眉头看情报的许璞,谪阳开口询问。 
  许璞抬起头,眉宇间一抹不解:“大齐那边传来消息,说——王六失去联系了。”
  “失去联系?被齐人发现了?”谪阳知道这个人于陆颖的重要,她主动请缨去齐国,他本来是不太高兴的。但是人各有志,他也不好阻拦。王六的性格沉稳忠厚,但行事作风又不失灵活,是很好的暗探人选。如果她有什么事情要做,必然会留下讯息。这样突然失去联系,不外乎两种情况:乐观的看王六许是突然陷入了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某种环境,为了不暴露身份,暂时无法联系;悲观的看则可能已经遭遇不测,生死不明。
  “齐都表面暂时没有什么这方面。”许璞沉吟了一会,“看来要通知附近的暗线暂时停止活动,提高警惕了。如果王六无事,我们保持沉默也是为了她争取了一份保险。如果她有事,敌人一定会抛出诱饵来诱捕其他人。我们暂时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谪阳沉默了一会。
  自陆颖死后,燕齐两国一直处于一种怪异的僵持状态,双方在边界的驻军并没有丝毫减少,操练也一如往昔,甚至还爆发了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但是始终没有一方挑起主动进攻的状态。齐国的忌惮燕人很清楚,但燕人的底牌却没有掌握在军队手中,甚至不是皇帝手中,而是在他赵谪阳手里。他一天不松口,燕国就没有进攻的资本,而赵谪阳只要活着,齐国也不敢轻举妄动,是以现在很有一大部分对情势清楚的燕人对他是又爱又恨。
  好在不管是出于花山的原因,还是看在陆颖的份上,他受到的骚扰也还算有限,受到的保护却更加严密。他虽然因为和宁的原因,甚少到处走动,但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这种保护让他觉得十分不自在,索性歇了心思,只在花山专心教导和宁,顺便做做夫子。
  他留下是不得已,但以前陆颖身边的人,却能自由选择去处。比如王六,既没有回到花山农庄,也婉拒了谪阳的留意,反主动提出想带着还活着的两个姐妹前往齐国,做暗探也好,做刺客也行,如她自己说的:“说好山长回来后,我也一起回花山的。现在山长不在了,我总觉得不安心,还是想为她做点什么。”
  “其实,人已经不在了,再做什么也没有没要。她实在是不该——”谪阳一只手垂下来,握住腰上的一枚三色玉佩,他现在已经能够比较平静的提起与陆颖相关的人和事,“若她真是被捉,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力将她救出来。”
  “那是自然。”
  这时一个小女孩跌跌撞撞的直扑了过来,后门见紧跟着一个青年男子,小心翼翼地看着她。
  “爹——”小女孩的声音糯糯地,好像蘸了糖的糍粑,又甜又软。
  谪阳一见她脸上自由自主的露出笑容,伸手将小女孩接住,抱到自己膝盖上坐着,给她擦着头额上的汗珠:“头上都是汗,脸上还有灰,你跑去哪玩了?”
  小女孩除了是陆和宁自然不会还有别人,一边仰着小脸让爹给她擦汗,一面回答:“我和阿雅叔叔去山坡上捉虫子了。阿雅叔叔的虫子好厉害,一下子就把其他虫子都吃掉了。以后我也要这么厉害。////”
  阿雅是南夷十六族中的影子,而且是跟着谪阳的影子,手段更是不俗。陆和宁是谪阳的孩子,等于也是十六族的血脉。谪阳知道和宁的身份敏感,也希望她有一点傍身的自保技能,便也允许阿雅传授她一些“小手段”。也许是陆和宁天生胆子大,又或者是从出生就见多了已经习以为常,寻常人看得毛骨悚然的各种毒物蛊虫,陆和宁竟然玩得不亦乐乎。
  许璞自然知道所谓的虫子肯定不是蝴蝶、蜻蜓又或者是蚱蜢、蚯蚓之类的“俗物”,嘴角微微抽动一下。好在这孩子还算听谪阳的话,并不拿这些东西在外人面前展示,所以那些经常喜欢把陆和宁抱来抱去,在她小脸蛋上亲来亲去的学子和夫子们,自然不会想到这个小丫头身上可能会爬藏着各种腿特别多,颜色特别斑斓的小怪物。
  “皇上召见和宁的事情,你有什么打算?”许璞看着在谪阳怀里打滚的陆和宁,似乎在问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李凤亭在打和宁的主意,已经不是秘密。从和宁一岁起,从京城来的圣旨就不曾断过。有送东西的,有赐封号的,也有召见的。谪阳也很决断,东西送来,收下可以,就是单独找间房子供起来,从让和宁碰,美其名曰上赐之物,不可亵玩。封号的什么不当一回事,至于召见,一律以孩子年幼体弱,不宜远行给挡了。
  自陆和宁出生,李凤亭就在她身边放了人明里暗中的保护的,当然也不可能不知道陆和宁身体健壮得很。但是谪阳的置之不理态度,她也是无能为力,一方面是因为陆颖对谪阳的爱重使她不忍心对谪阳太过强硬,再则平南郡王府和花山书院的维护也是她顾忌的重要原因。
  但是随着和宁一年年长大,李凤亭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迫切,毕竟一个皇位继承人想要培养,自然是越早越好。陆颖也是她从六岁多开始教导的,而陆和宁再过两年也就有六岁了。
  “我的孩子我自己教导。”谪阳回答。
  虽然对于李凤亭一直持拒绝态度,赵谪阳却从来没有说过绝对不让和宁成为储君的话。许璞心中暗忖:如今皇室中遗留的血脉,除了皇上外,只有康王世女一脉及平南郡卿一脉。从血统上看,平南郡卿以男传承,血脉上并不如康王来的亲近。但是李凤亭曾经为报恩辅佐康王,尽管事出有因,但毕竟曾经是臣辅一场。虽然康王世女与康王是两个人,但若以她为储,李凤亭这一场实际上倒像是为康王作嫁衣裳?给人的感觉不免是李凤亭对康王也未免太过忠心了吧。
  一个帝王对臣子忠心?莫说李凤亭是何等骄傲的性子,便是任何一的皇帝也不乐意给人这种想象空间。
  剩下的就只有平南郡卿一脉,虽然血缘单薄,但是却有帝王都要忌惮的强大军队做后盾,有南夷十六族的背景,可谓一方霸主。比起康王世女来说,实力更为强劲。更何况这一代的平南郡卿又是敏之的夫婿,和宁是敏之的孩子,李凤亭是从心底里愿意让这个孩子接替皇位。
  赵谪阳大概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也没有把话说的那么决绝。依谪阳的性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