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山书院-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不是人做的,我现在才感觉到。
  可是我没有资格放弃,因为这本来就是我的国家,我不能造就了它,然后又抛弃了它,这是我的责任。
  香君,我很痛苦。
  
  最开始的时候,我想我和香君都没有料到这辈子没有再见的机会,如果我们知道的话,结局可能就完全不同了。香君无诏不能出花山,我也不能对着满朝大臣期盼的眼神,编出各种理由招他回来,更不能钻文字的空子,私下跑去花山看他,因为我不再是南岗城的一个小混混,我不能给臣下树一个坏榜样。
  我总以为香君总有回心转意的那一天。
  
  打着监视和保护的名义,花山里里外外都有不少我的人,是以香君的一举一动都等同在我的眼皮子地下。
  比如他开了一家小书院,比如他用免费食宿哄骗了几个学生,比如失踪的鬼斧神工出现在花山,比如他自以为进行得严密的各种箱子在花山镇进进出出
  我没有将香君的这些举动告诉朝臣们,因为我知道如果香君不愿意,即便拿到那一批热武器,很快也会消耗在战场上,没有香君的支持,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齐国根本就是做梦。而我却不能将自己的士兵扔在异国他乡去磨他人的刀子。
  但我可以拿这个去威胁鬼斧神工,让她们把香君的事情都告诉我。所以我知道了藏在那座规模越来越大的书院之下正在进行的巨大工程。这于我并没有什么难的,毕竟耗费是只是人工,而不是金银。
  我让鬼斧神工在正在为我修建的皇陵旁选了一个风水宝地,在上面修了一座寺庙,而下面却是向着我墓穴的方向打通一条密道,密道中央便是同香君的花山书院下那座一模一样的地下迷宫。
  这样很多很多年以后,我或者香君中的某一个人死后,便可以降下封陵石,避免闲人的打扰。而另一个人则可以偶尔以去寺庙祈福的名义进来逛逛,陪另一个人说说话,喝喝酒,直到天命完结,就可以爬进另一具棺材,盖上盖子,前往地府与另一人相聚。
  我这样计划着,想象着自己躺在棺材里,香君背靠着我的棺材,一面絮絮叨叨的数落着婕儿的各种不听话,一面好奇我的鬼魂是不是正在听他说话的场景,便觉得十分满意。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花山书院的名声越来越盛,大广济寺的香火也越来越旺。香君那边依旧没有只言片语表示他的悔意,甚至连一个给自己,或者给我下的台阶都没有。我常常暗示鬼斧神工动摇香君的意志,然而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我的心越来越凉,开始生出一种惶恐,莫非香君真的如此固执,宁愿为了那他几乎永远都不可能打交到的敌国与我一世不见,这是假的吧?
  当我意识到猜测可能变成真时,心口如同被撕裂一般疼痛,精神恍惚了好几天,连朝也上不了。婕儿握着我的手,只是流泪,我看着她眼底的心疼和怨恨,不由得更加愧疚:我没能保住自己的夫郎也就罢了,却连女儿的父亲也没保住。作为一个女人,我竟然失败如斯。
  等我恢复到能够正常处理政务的时候,婕儿提出要为遴选后宫,这与朝中许多大臣的谏言不谋而合,竟然得到百官的一直支持。
  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百官面前打了婕儿,看着她红着眼睛向我嘶吼,我却无言以对。婕儿这样也好,对于男女之情看得轻些,将来便不会承受我这样的苦楚。
  
  又过了几年,花山的学子陆续参加科举,进入了朝堂,香君的意图也慢慢有自己的声音。我并没有阻止,而少数几个本来还不肯放弃伐齐的老臣在香君长达三十年的沉默下也逐渐偃旗息鼓,大燕的整体政策开始向另外一个方向倾斜。
  我不知道该为香君高兴,还是觉得惆怅。我这一辈子虽然坐上了旁人终其一生都不会达到的位置,可以影响甚至决定无数人的命运,然而却不曾改变自己的夫郎分毫。从我认识他那一天起,他一直都在做他自己,我只不过恰好有一条路与他同一个方向,所以才与他做了夫妻,当我们出现一出现分歧的时候,他就毅然决然的抛弃了我。
  我无数次痛恨他的绝情和残忍,却不得不承认,在我决意此生仅取这一瓢水饮时,就知道他是这么一个人。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万般怨不得其他人。
  
  大广济寺的这一代的住持本来是一个云游的年轻尼姑,法号普智,却在一场公开的辩难中脱颖而出,成为前一代住持的弟子,住持圆寂后,她便接了这个位置。
  我一日无聊去找她聊天,问她,佛家讲前世今生可是真的。
  普智回答:不知道。
  这个答案在普通人看来很真诚,甚至很具禅意。但于我看来,普智这尼姑实在是有些狡猾。
  我又问:缘定三生,可能否?
  普智又答:不知道。
  我继续问:若有心愿,佛能成全否?
  普智这次终于没有立刻回答我,而是抬起眼睛,丝毫没有畏惧的打量了我半晌:你不去求佛,问我做什么?
  
  我带了天下,站在佛像面前。
  ——愿天佑大燕,清平安乐。
  佛像倒映着我的影子,没有回答我。
  反而是身后的普智轻轻道:“佛以身饲鹰,方达心愿。你能付出什么代价?需知不管是在哪里,都没有无穷无尽的给予而没有任何回报——不可贪心。”
  人死如灯灭,皮囊化灰烬。还有什么可以付出的,我想了想,没有其他的,只有自己的魂魄可以奉献了。
  ——我只求三世轮回,以魂魄为酬,以天下为契,守大燕之太平。
  普智望着我:“哪怕三世之后,魂魄被拘,永不超生,也愿意?”
  我呆呆得瞪着普智,刚刚我并没有把心愿说出口,她如何得知?
  普智再问:“可愿意?”
  那一瞬间,我看见她的眼睛倒映着我背后的佛像,一如琉璃明镜。
  ——我愿意。
  普智叹了一口气,握住我拿着天下的手。我没有感觉到她用力,却手心一痛,张手一看,却见那篆体的“天下”二字沾着我的血,隐隐得泛着红光。
  
  其实我想求的绝不仅仅这个,可是普智说不可贪心,我便只能拣最救紧,最可能实现的事情求了。
  凡事不可强求。即便我许了与香君的三世情缘,可他来世会如同今生一般喜欢我,然后嫁给我吗?我不想勉强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一厢情愿困了他,但若是他真的愿意与我再续情缘的话,自然而然能够顺着天下这条线索找到我。
  
  死亡要降临的时候,我不是没有感觉。
  然而我并没有什么不放心,婕儿从我四处征战的时候就跟着我,而这么多年又协助我处理了这么多的政务,即便我去了,也不会造成任何不稳定。
  我唯一有些担心的是,以婕儿心中的积怨,怕是不会让香君将来与我合葬。可是这个也不怕,香君是个何等聪明的人,只要他到我的墓前去瞧我,普智就会告诉他另一条去找我的密道。
  
  若真有来世,我希望,先动心的那个是香君,他会对我不离不弃,不离不弃
  
  




199

199、191 。。。 
 
 
  “她可曾留下什么?”谪阳盯着那空荡荡的龙棺,不知道怎的就有一种冲动要躺进去;躺在她的身边。
  窦自华不知道谪阳说的是太祖赵烨;但她却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师傅临终留下的,说要留给禁地的开启人。”
  她竟没有给他留下只言片语吗?谪阳一阵失望;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绪,才拿过那封信。
  信被蜡封的很好,显示从来没有被人开启过。
  普智的信上的字并不多:“昌元三十年,帝求佛于大广济寺,以三魂六魄为酬;弓天下为契,换三世轮回;镇守大燕。至此;帝每入轮回,便舍一魂二魄,藏于天下。逢燕危之际,天下则引帝之轮回现世,守燕之安宁。第三世后,天下永存,帝魂永困,不入轮回。”
  轻轻一张信笺,谪阳几乎拿不住。
  三世?如今是第几世了?
  窦自华没有看见信笺正面,只提醒道:“背面还有两行字。”
  
  弓天下非帝不能启。
  魂魄不全者必早夭。
  
  赵烨死后,以一魂二魄镇入天下弓,换取下世大燕危机之时,得到天下弓的牵引和帮助,这人便是宋丽书。宋丽书在西北与齐国打了十五年仗,终于换取了大燕二十年的安宁。而她只剩二魂四魄,死在西北的时候不过三十岁。等宋丽书再入轮回,天下又取她一魂二魄,如今这一世,便是陆颖。她夺齐人性命二十万,踏破城池五座,逼得齐帝低头求和,几乎签订了燕齐和约。
  若陆颖再死,最后的一魂二魄也将被天下取走。天下弓得魂魄而永存,天下永固而人则永困!
  谪阳只觉得全身冰冷:宋丽书二魂四魄尚且三十而亡,陆颖今年已经二十八了。
  
  齐国。
  陆家。
  “陆大人,如今大家都指望着您了。”某个头发已经花白的官员急切道,“如今齐都上上下下都知道太女殿下就是曾经的燕国嫡亲王陆颖,她对大齐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这样的人怎可为君?反观瑜王殿下,血统纯净,品德高洁,功绩卓著,这才是为君的最佳人选。陆大人,你是先皇最倚重的肱骨大臣之一,也是瑜王殿下的外祖啊,不论从公从私你都要为大齐未来着想啊。”
  小客厅中几位官员目光热切,纷纷点头赞许。
  陆勋手抚茶盖,默然不语。
  见陆勋良久不表态,大家彼此交换一下眼神,陆勋身边的一位幕僚站了出来:“陆公,我说一句私心的话,太女殿下现在待陆家虽然还算体面,但是这种体面还能延续要什么时候。她可不是一个以德报怨的人啊!”
  最后一句话说得意味深长,暗暗提醒陆勋陆家曾经对这位储君做过怎样糟糕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太女与陆家注定是不能共存。
  外人虽然不知道陆家当年到底做过什么,在储位之争中参与了到什么程度,但是眼睛稍微明亮一些的人,就知道陆家这么多年来的算盘绝对不会是为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司徒端敏打的,而是为有着她陆家血脉的瑜王殿下。单只看这一点,太女殿下又怎会喜欢陆家?
  陆勋眼中精光一闪,看向那幕僚,却不是赞赏,而是警告。
  幕僚顿时背上冷汗密布,噤声不语。
  虽然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闷起来,但是小客厅中这群官员们却发现她们几天来怎么劝说都是不关己事的陆大人开始露出思考的神色。
  开始思考就代表动摇了!
  官员们大喜,果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关系到家族兴亡,态度就变了。她们都是对人性摸得精透的家伙,此时此刻知道什么都不说最好,免得让陆勋生出抗拒之心来,于是纷纷告辞。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便是两年前是司徒端敏亲手杀死先帝的事情,在都城大小官员间都有流传,只是谁都不敢拿道明面上来说。形势比人强,若是司徒端敏倒了,这事便是假的,也能是真的。但只要司徒端敏的势力□一日,谁都不会主动找死。
  司徒端敏也明白这一点,她似乎也并不刻意去辟谣又或者下禁口令,只是一心一意再两年中,挑选符合自己的心意的官员,放到她需要的位置上,巩固着她的统治,强化着她的权威,尤其是文官体系中,从一开始的阳奉阴违到现在的从容不迫,司徒端敏的意志已经体现为一项项政令,从都城向大齐的四面八方传递。
  有那得赏识的,也自然有那不得意的。而这样一群人平时还会缩着尾巴做人,力求不要被太女殿下寻到错处。但一旦听闻到什么风声,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司徒端敏是陆颖。
  真是没有比这个再好的理由了,一个血统不纯,连先帝都不承认的杂种,一个齐国人人恨不得喝其血啖其肉的仇人,一个居心不良,一心向燕的叛徒,有什么资格成为大齐的太女。这样的人就应该千刀万剐,然后拖出去喂狗。
  但是不管有怎样好的理由,实力总是最重要的。若要选个足够将司徒端敏掀下来的势力,再夺嫡争位中失意的陆家不是最好的角色吗?更何况除司徒端敏外唯一的皇女司徒端睿不正是陆家的外孙女吗?
  动了相同心思的人,总是会不约而同的走上一样的路。
  
  陆勋一晚上虽然没有说什么话,却觉得全身疲劳不堪。
  她唤来小厮为自己准备热水梳洗,然而快走到寝室时,却见司徒端睿迎面而来。
  她略诧异了一下,随后笑了起来:这几日相府的异动,如果那位太女殿下不知道才是奇怪吧。
  “去书房说吧。”陆勋道。
  司徒端睿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