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择夫教子-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夫人放心,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话你不好意对那些想与你们家结亲的人家说,我会将这话帮你传达出去,将来也省些麻烦。”汪夫人笑得甚是开心,完全无视掉一旁如坐针毡的表嫂。
    “谢谢汪夫人了。”杜萱娘诚心诚意地道谢,这边汪夫人已经在心中合计开了,她是要让儿子去追求哪位女孩子呢?
    李冰冰才十岁,明显太小。只好在三个大的中间选了。
    赵韵儿是老大,长得是端庄大气,能文能武,一脸的福相,一看就是天生做长媳的料子。最重要的是人家除了杜萱娘名下的四位极有出息的兄长,自己本身还有六个哥哥。虽然都在杜萱娘手底下做事,但都是良民身份,大哥掌管杜氏名下的几家粮油铺子和干果铺子,二哥是杜氏的帐房总管,三哥车马行掌柜,四哥。五哥药材行掌柜,六哥可是果州城最大的三家猪肉铺和两家腊肉铺的掌柜。虽说都是杜氏名下的生意,可是他们的工钱却不是按月算,却是按收益分成的,因此这几个兄长家都有房有地,家业颇丰,就凭这一点。谁若娶得这些人唯一的妹妹赵韵儿,且不说她的嫁妆如何,单说这一门子有能耐的亲戚。将来他们家要做个什么生意,开个什么铺子什么的,还愁没有人铺路?
    再说二小姐顾青橙,长得十分的清秀可人,书画双绝,外间早已传言,她与今年年初十四岁便考中明经的顾尚皆为自杀于狱中至今没有定罪的益州刺史顾廉之遗孤,李氏商行大当家的嫡亲侄女,其身份十分不凡,若不是落在杜氏名下,如他们这种小官吏之家是想都不敢想与顾家做亲的。
    三小姐孙金铃长得最是娇艳动人,入宫当妃子都够资格,而且素有文采,做的扇面诗曾在果州引起轰动。最要紧的是他与兄长拥有杜氏名下最来钱的铁矿场六成股份,而她这兄长更奇葩,小小年纪不但功名在身,而且将孙家的铺子从五家开到了十家,如今谁不识得这名才十四岁的商界奇才?最重要的是她的儿子仿佛最喜欢这个长得最好的三小姐。
    且不说汪夫人在这边已经盘算开了,连一旁的夫人太太们也在神情各异地走神中,杜萱娘刚才说的话,她们算是听明白了,那是让孩子们自己选夫人与女婿呢,虽然有些不合礼法,但只要到时议亲的程序上没有差错,也不妨碍在这之前让自己家或自己亲戚家的适龄儿子女儿在杜萱娘家那几个优秀和儿子女儿面前溜达一圈,展示一下个人风采,若不小心被人家相中,那可就真是天上掉馅饼恰好被砸中的好事情。
    杜萱娘眼珠一转,与姬银霜苟春花交换了一下嘲讽的眼神,让这些妇人做梦去吧,立马就要战乱了,这凉亭内的人包括果州城内那些富贵人家,能顺利活过乱世,又还能保有现在的富贵的,绝对不会超过两成,她家孩子们的成亲对像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他们中间。
    陆陆续续又有女孩子回来,见了杜萱娘都脸红红地上前来见礼,还有几个干脆坐到了杜萱娘旁边与她亲热地叙话递茶食,十分的殷勤,杜萱娘有些小得意,这就是家中有几个出息的漂亮儿郎之母的意外好处。
    在“梅林清宛”整整玩了一天,杜萱娘一家与姬银霜母女才打道回府,回家时带走了几大瓮梅上雪及各式品种的怒放的梅花,还有汪夫人仍在几个女孩子身上打转的盘算目光。
    每个月的初一,是杜氏例行的各大管事,掌柜在杜家客堂碰头的日子。
    天宝十四年的最后一个初一,杜萱娘早早吩咐下去,各大管事与大掌柜们必须全部到齐,手头有天大的事也必须先放下。
    杜萱娘坐了上首的主位,颜放与呼儿韩分坐两边,堂下的太师椅上左边依次坐了张富贵,赵梓农几兄弟,燕青,四喜,右边依次坐了李珏,李丙七,小方,沙达,野柿子。
    张富贵首先站起来回道:“椅子山和牛头山上的忍冬藤与三七藤已经修枝完毕,帮工们已经全部结算了工钱,议定明年再过来。猪场的母猪已经全部分散转移去了王家庄与孙家庄,目前肥猪还有四十多头,仅供这个月家中的开销,中猪还有三十多头。”
    “暂时停止养猪苗,等过了年再作打算。”杜萱娘沉吟了一下说道。
    接着是赵梓农,“干果铺子的存货已经全部出清,只余一小部分年货,货款还有二百两银子没有收回,早前三个秘密的存粮点已经完成存储,只有果州城里还差两万斤,过几天就会补齐。”
    “将果州城里的那几个空宅子也存上吧。”
    胡小二:“目前帐上还剩下一万多两现银,其中一万两已经换成了金子,但有三万多两还没有收回,主要是青牛寨的欠款。”
    “将青牛寨的欠银勾掉,还有将欠条让青牛寨的人带回去!”
    先前客堂内还是静悄悄的,杜萱娘这句话一出来,大家都将头抬起来看向杜萱娘,是需要解释的意思,呼儿韩刚想开口,颜放懒懒地扔出一句,“三万两银子买五万人马的一个人情是很合算的。”
    堂下立刻停止骚动,呼儿韩如蔫了的皮球又窝回椅子继续当听众。
    郭小三:“上个月以车马行的名义从陆家二少奶奶处购得一百匹生马,又从康定府那边买了五十匹,已经交给了呼儿韩先生,明天还有漠南来的二十匹熟马会到。”
    “不错,又让你弄到熟马了,呼儿韩先生有没有请你葡萄酒?”杜萱娘忍不住开了个小玩笑,这小三也太给力了,连李进都十分眼红他各处抢马的能耐。
    “嘿嘿!”郭小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呼儿韩却跳起来骂道,“大当家总共才给我五坛子葡萄酒,这小子却足足讹了老子三坛子去!”
    李珏贼兮兮地凑上来说道:“我说小三,你给搞五十匹,生马也行,我给你十坛葡萄酒!”
    小三还没说话,呼儿韩已经挥起了大拳头威胁道:“李老鬼,你敢挖老子的墙角,小心挨揍!”
    李珏只得悻悻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郭小四与赵小五专门管庄子上出产的各种药材的销售,“按夫人的话,我们的药材只卖给郭将军,颜大人,还有宫里,我们的药材低价给他们,可是他们转手又拿出去卖给别人赚钱去了。”
    不但这两个人对杜萱娘规定他们家的药材只卖给唐宫及有限的几位将军十分不解,其他人也一样,可是在战乱没有暴发之前,杜萱娘还真给不出合理的解释,好在颜放与呼儿韩两人知道点内情,不过也是在半信半疑中。
    杜萱娘叹息道:“罢了,剩下的也别再出卖了,整理好交给梓农存起来吧,不到水淹到脖子是没有几个人相信,再牢固的城墙也有倒塌的一天的。”
    接下来是赵小六,“腊肉已经制成了五千斤,再做就没地方存放了。”
    “五千斤也差不多了,停了吧,肉钱尽量在这个月二十日之前全部收回。”
    四喜,“最近因我们家大量存肉,四近的猪已经收购得差不多,明日起就得去更远的地方收活猪了。”
    “嗯,尽量多带些人出去收购,最好是将屠宰场与养猪场都存满。”
    燕青:“两个庄子里的药农都已经搬家去了摩天崖,如今庄子里已经只剩下顶着庄奴名头的壮士,除了训练,便是在晒制马料。”
    “很好,摩天崖那边也要派人上去守着,保障好他们的安全。”
    小方:“昨天庄子又新收了二十多人,不过有人要求每月再给他们加一百钱。”

☆、二二七乱世来临

“不能一次便满足他们的要求,全体每月加五十钱,训练认真,而且能力出众的,每人加一百钱,多培养一些小队目。当然这些你们还是尽量听呼儿韩先生的,我只是给一点点建议。”
    沙达:“铁矿场一切正常,上个月又多打制出了二百把扑刀,二千枝箭头,三十把弓弩。”
    “这些东西除了留够我们自用,以后造出多少便立即送去果州大营,青牛寨那边的需求也尽量满足!”
    野柿子:“按夫人的吩咐,已经运了十船黑石去果州城,再过五六天二十船黑石便会凑齐。”
    “嗯,很好,你们都辛苦了。颜先生,呼儿韩先生,你们两个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杜萱娘看向颜放与呼儿韩,没有他们两个,便没有杜氏今日的规模。
    呼儿韩摇摇头,“那些生意上的东西我可不懂,只要别少了我们的粮草兵器就行。”
    颜放则沉吟了一下说道:“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铁矿场,如果真有不测之事,铁矿场便是各路人马必须争夺的东西,我们的力量还是弱了些。”
    “先生的意思是?”
    “最好还是进果州城,如今果州城已经被崔郡守改造得十分牢固,而且他手中已经有了训练有素的五万人马,没有个十多万人是攻不破果州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挖了护城河,疏通了河道,铁矿石与黑石很轻易地便能运进去。”
    杜萱娘沉思了片刻,觉得颜放的担心是正确的,对各方势力来说,有了铁矿场就相当于有了人马,现在他们慑于崔颖与李进的实力。不敢动他们的铁矿场,不代表将来那些乱兵豪强们就不敢来抢夺。
    “就按先生说的做,我们家在果州城南靠近码头的地方有一块空地,梓农你立刻出面去将那块地周围的人家的院子不惜代价买下来,允许用非常手段。”杜萱娘果断地宣布。
    “是,夫人。”赵梓农高声答道。显示他的决心及对杜萱娘的绝对遵从。
    “沙达,你立刻进行搬迁事宜,尽量早日在果州城内重新开工!”
    “是,夫人,三天时间保证完成搬迁!”沙达也兴奋得很,有一种立马就要上战场的感觉。
    赵梓农却跳起来叫道:“什么?三天?沙场主。你也太快了吧?”
    杜萱娘笑道:“没关系的,他们可以在那块空地上先开工。但是你这边的进度也最好不要超过十天,实在不行,你便将那些人一家老小偷偷绑了,让他们在转买文书上按了手印,然后将他们的东西装上,送得远远的。再给他们一座城里的宅子及足够的银两,让他们在年前回不来果州就行了!”
    满堂的好汉,奸商们都怪异地看着杜萱娘。潜台词是:夫人,你也太黑了吧!
    最后是李珏和李丙七两个非杜氏人员站出来说道:“夫人,大当家临走时吩咐果州的商行都听你的安排行事,请夫人示下。”
    “唉,我说李大掌柜,我让你们过来旁听我们家最重要的议事,难道你都没听出点什么?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的话,你们也可以照着我们刚才说的行事!”
    “你们刚才商量的倒像是果州立刻便要开战似的,所以我们才不太明白。”李丙七老老实实地答道,李珏则一副不屑的神情,堂堂李氏商行岂能听风便是雨的?
    “你们不需要明白,你们就按春节前将有一场大的战乱发生来准备吧,实际上我们刚才做的这些也都是因为听了大当家的吩咐才决定这样做的。”杜萱娘索性将李进抬出来,给人解释将要发生的事实在有点难度,她实在不想再尝试。
    李珏与李丙七这才认真起来,“你们果真是听的大当家的吩咐?”
    “你们仔细回想一下,从前你们大当家有没有暗示过你们什么?或者吩咐你们做过类似的事?如果你们还没有按他的吩咐将那些事完成的话,我想你们的大当家这次可能不会有太多的耐心听你们解释的。”
    李珏与李丙七互看一眼,脸上惊容显现,立刻告辞而去,果然被杜萱娘猜中了,李进不可能没对他们做安排,只是这两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没有认真执行而已。
    十二月初八,张义带着三个弟弟从洛阳归来,除了几大车的年货,便是顾王两个书虫四处淘来的书籍。仔细询问了在后面暗中保护这四个没带随从的家伙的死士们,说是除了在路上救了一个被人强买的小娘子外,倒没惹多大的事出来。
    十五日,李进带了范阳,平卢,潼关,洛阳,长安等地预计是战乱重灾区的手工匠人一千余人回果州,并且立即分散住进他早前在果州山区里修建的一些避难村落,这些人都是祖祖辈辈为李氏做工的家奴或帮工,这些人中有朝俸世家,有做金银首饰的,做糕点的,造织布机的,做瓷器的,甚至还有**毛掸子的和箍马桶的,总之这些都是比金银还要珍贵的人才,一旦战乱停歇,这些被保护下来的人都将是李家最有力的生财工具,不得不说李家人都有做生意的天赋,杜萱娘想的是在战乱前存物资,这家伙想的却是在战乱中护住重要的人,境界的高低立现。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十六,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伙同部将史思明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地方势力共十五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兵马于范阳反叛,比杜萱娘记忆中的年底起兵提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