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粮胡同十九号-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年入冬,小町可没有少吃那明火大锅现炒现卖的糖炒良乡栗子。不用说那几家著名的干果铺子,就是路边的小摊儿,充满诱惑的那股子甜香味儿,也令人垂涎三尺。

    但钱府今儿个这煮栗子,却是全新的体验:当年收获的新栗子,口感粉中带沙,甜中有咸,一股别有风味的栗香,真是笔墨难以形容了。

    钱夫人和紫姨看着女孩子贪婪、率真的吃相,也不约而同地相视而笑了。

    钱夫人依然是那样缓缓而款款地道来:“北京的栗子又甜、又糯,人们俗称糖炒栗子。实际上呢,却是煮栗子吃起来更有味道。煮栗子不是白水煮,而是卤煮五香栗子。煮前先把生栗子每个连皮切个十字刀,然后加进少量的盐、花椒、桂皮、八角大料,在火上加水慢慢煮,煮得越透越好北平人常说‘良乡栗子’,其实北平附近最好的栗子,并不一定出产在良乡。柴桑《燕京杂记》中有记载说,‘栗称渔阳,自古已然。尤以固安为上。’固安县地处城南,而大多数人总以‘干鲜果品来自城郊西山’者为多。所以那城西的良乡栗子,就大大地出了名喽——今儿个,我这一锅让紫姨你们娘儿俩见笑的,便是我特地放了一个出身固安县的卫兵几天探亲假,让他给我背回了五十斤的新栗。”

    紫姨也笑着赞不绝口:“在夫人这里,平平常常的一个栗子,也能吃出这么些学问来呢!”

    如果不是有着周小月姑娘遇害的成见,朱雨馨是一位何等富于魅力的人物啊!手里剥着栗子壳,小町的脑海里,不由得掠过了这样的念头。

    只听两位贵妇人的话题,就从这栗子说叨开了今天的紫姨,一改往常对院长夫人洗耳恭听为主的惯例,破天荒竟也开口说叨开自己的“栗子经”来:

    “夫人可知道,从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往密云、北平方向来的路上,有一段明长城。长城脚下那小地方,好像是叫‘兴隆’。过去也属皇家狩猎场的领地,曾经还是李自成攻打故都北京的一个口子我知道,那里出产一种鲜为人知的小栗子,大多是一个毛果皮儿里面就包一颗果实。形状圆溜溜儿的,味道特甜。听说,从前也是进贡御前的干果山货。我认识一个商人,就专门把这种栗子输出到日本去。独家生意,做得还真赚呐!据说,那东京浅草寺和横滨唐人街上叫卖的‘天津甘栗’,大多也不是西郊的良乡栗子,而是无名无姓的兴隆栗子呢!”

    钱夫人哪里是一个愿意放过这种“情报”而不予追究到底的人呢。闻言后马上便开了口:“若不是太费心思,紫姨您可否请那位做栗子生意的朋友,到时也给我儿匀个十斤、八斤的?”

    “这能费多大的心思呢,看夫人您客气的!按说,本来还是我给他深山淘出的宝贝呢!”

    紫姨这话,连小町都是第一次听说。不由停下了剥栗子的手,心里琢磨着:这回,咱家老太太那个什么“兴隆栗子”里,又卖的是什么药哩?

    紫姨果然也就顺水推舟地白话开了:“就是我这个傻丫头,总在路边上买那大铁锅现炒现卖的糖栗子,被咱们皇粮胡同原来那个姓周的老巡警给看见了。有一天,就给我家送了一小包来——原来,那周巡警就是兴隆乡下出来的人呢”

    小町竟听出一脊梁的冷汗来——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我的妈呀!

    谁知今天的紫姨,还真是没有了起码的眼里见儿,她看也不看钱夫人已经开始变色的脸,继续哗众取宠地白活着自己那什么“兴隆栗子”:

    “我吃了一颗,就知道不同其他的地方了。从这丫头嘴边儿,硬是扣下几颗来就这么着,我代那个朋友向巡警老周问清楚了产地和收获时节。兴隆那地方的人穷啊,山多地瘦,经我这一句话搭的桥,不但做买卖的朋友发了财,当地好些乡下人,多少也有了平时买盐、过节割肉的现钱了。我若是开口要个百十斤的栗子,那还不是小事一桩?!”

    没想到,朱雨馨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虽然她并不能够肯定紫姨借着“栗子”,到底是想说哪一出,却也毅然地“迎风而上”了:

    “紫姨,您说的那个姓周的巡警,可就是诬告我家胜晓糟蹋了他女儿的人?”

    紫姨做出满脸愕然状:“呦——巡警老周女儿出了事,我倒是听说过的。可并没有听说贵府的公子,也被冤枉在一起了啊!这我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像胜晓这么知书达理的孩子,怎么可能呢?!要不是我这个没心没肺的闺女配不上,我可是做梦都想找个像胜晓那么有教养的好姑爷呢!那不是明摆着的诬告吗?谁能信他的呢!不过,巡警老周那人,平时看上去可真老实。怕也是听信了啥人的挑唆吧?”

    小町一听妈妈随口就拿自己打比方说事儿,气得差点被一颗栗子仁儿给噎着。

    朱雨馨冷笑起来:“就是被这‘老实人’给一闹,我家胜晓到现在还恢复不了元气。今年上大学的打算,也不能不推到明年再说了。真是祸从天降啊”

    说到这里,一场赏秋菊、品甘栗的好下午,就被这位院长夫人毫不做作的眼泪,濡得连紫姨也跟着湿了眼圈

    小町心说,这些老娘们儿,泪腺都跟水龙头似的,拧开就流!

    紫姨“好不容易”停止了抽泣:“夫人,都怪我不好,说栗子竟就扯出个巡警来。这事儿,咱们就当是大人做了一场噩梦,孩子受了一回历练。钱家是何等尊贵之人?为一个巡街的,犯不着这么伤神伤身体——您的好盼头,还在后面儿呢不是?您倒先把自己给哭坏了眼睛,又如何能看到孩子的锦绣前程呢?”

    那朱雨馨听了紫姨的劝慰,便借坡下驴,用女佣送来的热手巾轻轻拭去泪痕。似乎真是被紫姨给哄笑了:

    “小町姑娘看你妈,什么时候平添了一张王熙凤的嘴呀!”

    

    

    紫姨表现得又亲近了几分:“倒是有一件事情,我却不能不给夫人提个醒。听说,那老周遭解雇回老家去以前,偏巧警署一个高级警官的手枪就丢了。有人怀疑丢枪这事儿,跟他有关。但警署的头头脑脑儿们,怕事情一旦闹得人心惶惶,也是要丢了乌纱帽的,便对外对上都瞒着不说不报,正在自己暗中查访。负责这件事情的警官,便是小町子一个远房表哥。他担心我们就住在皇粮胡同里,万一发生了什么‘殃及池鱼’的事故,所以偷偷嘱咐说,这些日子,家里要格外地注意关门上锁”

    好不容易有了笑脸的院长夫人,表情再一次严峻起来:“紫姨您这话可当真?”

    终于轮到小町开口了:“伯母,我表哥连丢失的是把什么枪,都告诉我了。”

    钱夫人犹疑了片刻,还是追问了一句:“是支什么枪呢?”

    小町仿佛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便卖弄地回答说:“柯尔特。表哥说,也是勃郎宁亲自设计的一款著名的枪型呢!又小又轻,特别好随身携带。也就有人把这种手枪爱称作‘袋儿装’。一个弹夹能装七发子弹连续发射呢——”

    钱夫人不无敬佩般地连连点头:“噢敢情就是一个手枪,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呢——”

    小町乐了:“瞧刚才您两位,不就是一个栗子,还弄出那么多的讲究来呢!”

    年轻女孩子的话,倒是把两位长者又都逗笑了。可谁的心里都明白,那笑里,隐藏着各自纷繁的心绪

    

    

    再说那位一度以“北平小包公”美名四溢的青年法官王玉农,此人才真可谓是应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老话——明明是判了一场包庇杀人凶手强奸犯的弥天大假案,却被晋升为法院的副总审判长,一举成为高级法官之列的贵人。

    不过,世间难有十全十美、八面讨巧的好事情。王玉农庇护了权贵,得宠于上司,甚至蒙蔽了相当一部分的舆论和民意。可他再聪明,也有没想到的一面,那就是,他得罪了全市上千个警界最底层的巡警们——他们,怎么能够无视同僚老巡警周常贵那悲惨的命运呢?!

    一向来,那些有权有势、财大气粗的国人和洋人,对这些靠着每月三、四块银元的微薄粮饷养家口的“臭脚巡”,何曾真当成过一回事儿?

    不恨才怪呢!一场人命官司输得如此不明不白,一个小巡警出庭作证前,又失踪得那样蹊跷。加上一个有心为部下讨回公道的副探长,还跟着吃了“挂落儿”,稀里糊涂地背了个停薪处罚

    更可恶的是,对那生死不明的年轻巡警李小柱,上头明显地根本就不想认真追究。开始甚至推说,这是“意外失踪事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总不该算是“殉职”,可该不该算是个“擅自脱走”呢?

    严大浦上上下下地陈情,最后还是跟杨副署长婉转地讲了一番“对下安抚军心”的必要,才给李小柱的父母,特批了五十块大洋的“慰问金”,事情打发得不了了之。

    尽管谁也怕被砸了饭碗,敢怒不敢言,可心里边儿的感受却是一样的——想必今后,自己这些地位卑微的“臭脚巡”们,生存处境更不如前。谁还敢出头儿为同伙们凭理说话?真不由人不生出唇亡齿寒之感来。

    

   

    第二十三章

    不久,那位“北平小包公”金屋藏娇、挥金如土的种种隐情,便被这些连买鞋跑街都缺钱的小巡警们,打探得一清二楚了:

    什么时候,他会布衣长衫地提着自己的那只旧公文包,装模作样地坐着辆黄包车下班回家。

    东城沙滩附近一座种着两棵枣树的小四合院里,住着他那位拖着三个孩子勤俭度日、脂粉全无的黄脸婆原配。

    每当月上枣树梢头,一个西装革履,礼帽遮沿的时尚男人,便会从这小院的后门溜达出来。然后穿过两条胡同,钻进一个带车库的漂亮小四合院儿里去。

    这漂亮小院儿名义上的主人,便是颇有名气的梨园旦角白艳梅。这位女伶人一个月的包银是多少大洋,家里使唤的佣人叫啥名字,每天下午几点钟叫包月的黄包车送她去剧场,夜里几点钟从外头应酬回来,连她晚上跟那位王大法官两人偷偷驾上洋轿车,大都喜欢到城里的哪几家馆子去吃夜宵无一不被那些终日里走街串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臭脚巡”们,打探得分毫不差!

    终于,也到了巡警们出上一口恶气的日子了。

    

    

    那天,照样是摇身一变成了个花花公子模样的王玉农,跟着那浑身法国香水味儿浓得熏人的白艳梅,在十条一家专做扬州菜的馆子里,包下绠纱灯罩下一片温馨的小单间。店伙计给煨上了一品紫砂汽锅鸡,烫着两壶陈年绍兴酒

    真是良宵苦短,他俩经常是从夜里一点泡到凌晨五点,才会依依不舍地分手。

    白小姐二十初头正当年,是个娇艳欲滴、人见人爱的角色。她一个小戏子,图靠得上的,也就是青春这几个年头儿。如今幸运的是,肯下本钱,连车带房子养下自己的,还不是那种连嘴巴里面哈出的馊味儿都叫人恶心的糟老头子。

    这位场面上以“铁面无私”闻名古城的王大法官,关起门来还真是个专一不二、多情善感的少壮男人。白艳梅也是真心实意地与他百般恩爱、竭尽温柔

    打破了这一场瑶台美梦的,还就是那些平时谁也没有放在眼里的埋汰小人物。谁要是真的伤了他们的肝,挑了他们的胆,那你就等着,等着在劫难逃的那一刻,早晚降临到头上——

    几个巡警敲开了包间的门。这王大法官虽说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但自己因为“官声极佳”,心理负担便也就格外难以承受了。

    进屋来一个领头的年轻警官,说话彬彬有礼、吐字清晰:“王法官,您停在店门外面的那辆车子,与警方正在搜寻中的一件重要的犯罪物证极为相像。涉及到的是,半年前一名现役巡警的被绑架失踪案。方便的话,有劳您跟我们一起出去,做一下必要的核查。小姐,多有冒犯,请您包涵——”

    王玉农一听便本能的意识到:老天对自己的审判,许是时辰到了

    

    

    王玉农在那位警官“恭恭敬敬的陪同下”,绕着回廊往店门外走去。白艳梅想了想不放心,拿起轮子留在包间的呢礼帽,一溜儿小跑地也追了出来

    恭候中的几名警察,正在一个胖乎乎的警官指挥下在轿车边儿成了个半圆,他道了声“王法官失礼”。立马就要求王玉农亲自打开那辆墨绿色道奇车的车门和后备箱——早已待命在侧的两个警员,拿着手电筒撅着屁股,在里面好一通的搜摸只听到一声:

    “报告严副探长,在后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