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狂人教师-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春季开学工作会上,文校长道了开场白之后,紧接着就说:“现在请老师们酝酿一下,半学期的课怎么带法?”大家都不言语,都明白这是例行公事的道白,校长心里早有谱了!
过了一会儿,尤先存站起来说:“文校长,本学期初三语文老师调走了,又没有调人来,让沈伟老师接吧。”
文校长说:“这个嘛,我想……我想请小尤老师带初三语文兼班主任……”
文校长还想说什么,尤先存急叫道:“那怎么行,那怎么行!我还跟沈老师学三年,看咋样!”文校长漫不经心的说:“听从安排嘛,课程安排,我是有过考虑的。”
他不要沈伟接初三语文,沈伟可以咽下这口酸气,但强调说“是有过考虑的”,沈伟就不能接受了,因为那意思是说,曾经考虑过他沈伟代初三语文课的问题,而最后又否定了,岂不是说他沈伟无能,比不上尤先存!
桀骜不驯的沈伟,这时不知是正义感、是事业心还是虚荣心驱使着他,他“呼”的一声站起来:“如此说来,文校长考虑过我带初三语文课的问题,只是最后否定了?”他的身子颤栗着,“我可以问一问我为什么不能带初三语文吗?就把两块脸不要了!”
文校长沉吟了一下说:“不能这样说,不能这样说,我啥时候说过不让你带初三语文课来着?”尤先存见状连忙说:“那好,那好,就让沈伟老师带初三语文兼班主任。”
文校长不慌不忙的说:“尤老师,你这人,学校信任你,你怎么老是拆学校的台?沈老师性子暴躁,怕出事。”
都不说话,有人开始倒开水,抽旱烟,说起今年春节好热闹来。沈伟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小小学校,连初三都不让带,真真是欺人太甚!
在学校,老师们一般都谦虚的要带低年级班,决没有人自告奋勇要带高年级班的。可以想见,这样的人,不知要受到大家多少鄙视!但今天,沈伟顾不得那么多了,因为气愤,因为人格受到践踏,他要争一争!
当夕阳洒下最后的余晖,姗姗西沉时,沈伟压住满腔怒火,平静的说:“文校长,我承认自己有很多缺点,但我不明白,这跟带初三有什么联系?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憾,更何况我的专业……我现在向学校领导提出口头申请,要求带初三语文,谁做班主任,由领导决定;至于学校是安排的小尤,我来与小尤商量。”
“没有意见,没有意见!”尤先存连声说。
“就让沈老师试试吧?”
“兴许会有起色”。
“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
……
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沈伟不明白他们是褒是贬。
看见校长还在“咕咚咕咚”一个劲喝水,沈伟补充道:“如果本届初三语文考不到县里前五名,哪怕上次统考倒数第一,我甘愿受罚!”
文校长倏的站起来,定定的看着沈伟,像一个疯狂的赌徒,冷不丁说:“两个月工资,咋样?兼班主任”

第十五章 牛刀小试

乡下学校的学生,到了毕业的时候,好多就不来了。坞堡寨中小学这届初三,春季报名只有三十五个学生了。二十五个男生,十个女生。教室里就显得空荡荡的,一点也不热闹。
粮店谢同志的儿子,那个曾经把沈伟气昏的谢达加也兴冲冲的来报了名。
在沈伟和尤先存的倡导和敦促下,文校长勉强同意了他们的一些新建议,如初三只开设六门考试课;晚自习比一二年级延长一个小时;中午不睡午觉,上一节课;晚饭后自习前加上一节课;星期天打早回家,下午赶来;除非家里老了亲人,学生一律不准请假;若本星期完不成学习任务的,不能回家,由家长送“生活”。
另外,沈伟和尤先存还提议班主任有权处分本班学生,直至撵出学校。反复与校长交涉,文校长最后还是“嗯”了一声,只是显得情绪低落。
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以前学校管理不善,人心涣散,成绩太差,欠账太多,积重难返呀。
课程很快定下来了,沈伟代语文、政治,兼班主任,尤先存代数学、化学,还有一位老师代物理和外语。课虽然重了点,但三个人决心拧成一股绳,决心拼一拼,试一试,不信就翻不过来梢!
坚持了一个月,局面大为改观。校长有些满意了,他毕竟是一个断断续续有二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其他的老师再也不叽叽喳喳了,因为初三班明显掀起了一个学习高潮,出现了竞争的势头,纪律也大有好转。
作为老师,不管是称职的还是不称职的,谁不愿如此?只是又谈何容易!
沈伟对学生的教育是赤裸裸的,不唱高调,不卖关子。
“我们都知道,我们M县,经济文化落后。有人说,中国经济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至少五十年。要我说,我们这个坞堡寨地区的经济文化,要落后上海、广州一个世纪!信不信由你们!不要笑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近来这偏僻的坞堡寨周围,纷纷传说天上有六大菩萨下界,好几处岩罅濡湿处,都有人丁丁当当在掏挖,,掏出水来就是神仙发了佛水,喝了佛水就能去病降福……多么可笑啊,多么愚蠢啊!”
“可就在我们周围,就有些人想尽办法买香买纸,忙得不亦乐乎!说只要喝点,瘫子能站起来,瞎子能看得见针鼻眼儿,哑巴能唱歌……有的困难户,恨不得卖短裤!你们不要笑得,说不定这会儿,你老爸正在‘呼哧呼哧’挖呢!”
“这是迷信,迷信的根源是愚昧。知识,知识是多么重要!知识就是力量,真理呀。我们哪有权力在学校里镀金呢?”
沈伟一说话就激动,就有惊人之态,这样,讲话中间就不得不停顿一下。不过也好,趁此机会便可以向讲台下看看,不知为什么,沈伟讲话从来不往台下看,如有人不听讲或做小动作,便要发脾气,点名道姓,罚站,管你是不是初三!
“我们虽然还无力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但我们是可以也应该尽我们的所能的,能力的大小又是一回事。”
“我打过招呼,我,以及另两位科任老师,是想把你们这个乱摊子治理好的,还想送几个学生呢。一方面为了你们,为了你们的家长;另一方面也想让一些人看看!可话还得说回来——上面角落的几个,怎么搞的!不要像死了八十年没埋的,坐好!”
“我并不怕你们捣乱!告诉你们,在师专实习的时候,我在市一中高二(2)班任班主任,不信?你们去打听好了,就没有一个人敢调皮,人家主要是比学习。你们考取了,是为自己读书,少讲些大道理!考不好,我顶多少几块奖金(不知为什么,校长赔两个月工资的话,他没对学生讲),而我这个人,信奉‘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把话说到家,虚掷光阴是可耻的,考不取学也不光荣。不要信报刊上为考不取的人脸上贴金!不要奢望毕业以后自学,告诉你们那些自学成才的人并不是在学校时不努力、不发奋,据我说知,恰恰相反,他们的不能升学有各自的具体原因。”
“你努力了,而又不能成功,自己对得起自己了,否则,会失悔一辈子的!”
“我不赞成政治课整天价讲‘一颗红心,两个准备’,能有多大意义?倒有几分无聊!我们要‘一颗红心,一个准备’!你们面前只有一个目标——上高中,上不同类别的高中或中专。有人会说,农村有什么不好?我家祖祖辈辈就是种田的人!”
沈伟又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学生们的表情,见大家都专注的听着,才又说:“针对这种说法,我的心在淌血!所以,我要大声疾呼,在你这一辈人手里为什么不能变一变?为什么?我们要彻底抛弃掉不求上进的思想,抛弃掉碌碌无为的思想,我们要彻底丢掉我们身上前辈人遗留下来的劣根性!”
“我不愿讲农村如何美丽,农民如何淳朴,如何高尚,如何伟大,我们倒是应该明白,在中国这个这个泱泱大国,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里,现在不差种田的,差人才,差各类专门人才,知识分子不是多,而是少,奇缺!”
“有人担心,都不去挖泥锛土了,那还有没有老百姓?还要不要种田的?那真是杞人忧天,少见多怪!那是弱者的哲学,正是我们要扬弃的,我们要做时代的强人!”
沈伟被自己慷慨激昂的陈词所具有的煽动力兴奋着,情不自禁的继续说:“我要强调的是,有的同学,原来散漫惯了,功课又差,现在很不习惯,可以休学嘛,可以自动退学嘛,我们概不挽留!”
“但呆一天,就得呆得像个样子,就得跟着我的指挥棒转!请各位同学注意了!”

第十六章 连锁效应

能把这个班治理得初见成效,学生们也觉得有些新鲜,老师们对沈伟似乎也刮目相看了,家长更不待言。
首先造访的是谢达加的父亲,那粮店的营业员。谈了几句话,他就把儿子找来,恶狠狠的要他给老师跪下。沈伟连忙制止。从那次窗下偷听一直到放寒假,沈伟忙颠颠的也没有找过谢达加。谢达加明白在窗外摔倒的是谁后,也做好了“斗争到底”的准备,与沈伟斗狠、怄闷气。
谢达加调皮是调皮,脑瓜还是蛮灵的,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向老师承认起错误来,要老师原谅他,他不懂事,是同铺的那位逗的。真是该死,老师打都可以,今后……
大滴大滴的泪滴在雪白的弹力球鞋上。
沈伟是个重感情的人,他安慰谢达加几句,又说了几句遵守纪律,努力读书,争取做尖子的话,就让他出去了。
谢达加的父亲很感动,脸上露出惶惶色,确切点说,还有些难堪,和坐柜台时的神气劲儿相差八百里!好像有错的不是儿子而是他做老子的。沈伟不觉有些好笑。谢同志除了一个劲儿承认为父的管教不严,致使老师怄了学生的气,作为家长,十分十分对不起老师外,还极力称颂沈伟老师年轻有为德才兼备。
最后他恭恭敬敬的拿出了近百元的礼品,一定要沈老师收下。沈伟没有过多推诿,他觉得,家长给老师送点礼物是应该的。他看着礼物表示:作为学校,我一个人收礼,不大好;作为初三班的老师,我一个人收礼,恐怕对学生……
狡猾而深明世故的谢同志立即说,学校方面已与校长讲过了,这学期,坞堡寨学校的公办老师细粮供应从优。校长和初三班老师都送了一条烟。说出具体数字,表示对深受其子伤害的班主任是另眼相待,上百元呀,送了不能白送!
人们往往以其善愿来忖度事物。沈伟因为制服了这班初三学生,大家议论纷纷,说他了不得,到底是正规学校出来的,科班子弟果然不同凡响!也有人说,学校已经决定,沈伟将作为初三班的把关教师,每年都代初三,代语文、政治,兼班主任。这消息越传越真切,好似铜板一块,毋庸置疑。
乡下人没有什么乞求,容易满足,只要自己的子息稍有进步,便是万千之喜。初中生可以考中专,中专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乡下百分之七十的家长都是作的这个指望。初中的地位显得举足轻重了,初中老师也好像囫囵一觉,翻身过来,生出几爿羽翎而使人刮目相看。初三班的老师和班主任更成了关注的中心。
找沈伟的人日渐多起来。
李勇的父亲,那个大队书记,本来在计划着怎样报复沈伟——你用皮鞋踢我儿子的小腿,我不兴用草鞋踹你的大胯?一个大队的头头,岂能咽下这口窝囊气?别人也怂恿,说是自己遇见这等事,该要如何如何。看戏的不怕台高!书记考虑到儿子还在人家学校里,才迟迟没有动作。最近,听李勇讲了学校的情况,沈伟本学期还给他代历史课。
他庆幸自己的冷静,灵机一动,立即上门给沈伟赔情道歉,比谢同志说得还动感情,也充分说明了山民们的大朴天然。
他说“你只管给我打,不打不成器!只要不伤骨头,不成残废,我给你打酒喝……”
沈伟歉然道:“上次打重了……”
李书记不想气氛凝重,抢着说:“我那孩子调皮,明年下学期就在你班上了,给我管紧点。有时间了,我和李勇一定来接老师到我家坐坐,饮一杯淡酒……”
这一回的礼物是用背篓背的,有酒、面条、鸡蛋、猪蹄子。沈伟既感动又困惑,送走客人以后,他在厨房里向老师们讲了这件事。只文校长皱了皱眉头,其他老师都显得很兴奋。说沈伟开创了坞堡寨中小学的先河:既把调皮佬痛打了一顿,还得到一大坨。一定要把东西拿出来充公,大家甘苦与共。
炊事员谭伯眨巴着眼,看了看文校长,深奥莫测的说:“防止中别人算计呢。反正这酒我不喝!”
读书人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无异于热恋者对恋人的感情。沈伟哪怕对教初中还有几分不快,但每当走进教室,拿起雪白的粉笔,看一看精神抖擞、略知世事的学生,就有些忘忧、忘形了。
他虽然爱好中文,但对自己中小学的语文老师印象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