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龙腾-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人说,东北人以为横就是胜利。人们说东北人‘打架很厉害,敢动刀子,敢下死手。’我知道有很多东北人是看不起南方男人的,觉得他们太过斯文,缺乏阳刚之气,笑话他们只敢吵架不敢打架。东北人对南方人的勤劳和才智其实是心里上的佩服,面上的不屑;而南方人对东北人的懒惰和所谓的‘尚武’,则是从骨子里的蔑视。因为武力在现代经济社会里并不能解决实质xìng问题。只有给社会创造财富的人,才是有力量的,才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东北人爱说一句话,叫‘我谁都不惯着’,意思是‘别惹我,我谁都可以修理’,男人这样讲,nv人也这样讲。东北有些nv人的确比较泼辣,什么话都敢骂出口。东北nv人从xiǎo就被灌输人在外要厉害,要拔尖,不能吃亏。她们长大以后,再把这样的观念传递给孩子。一代代的东北人就都有了那么一点点霸气,一点点乖张,一点点动不动就想‘灭了谁’的威风。
有人说,东北不敢迈出第一步,也有人说东北人吃不了苦。但我要说,这个其实不然。闯世界对东北人来说并不是太难,难的是不敢迈出第一步。东北人没有特别的原因是不会轻易离开那富饶的黑土地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稻草窝,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就很滋润了,何况有‘野jī飞到饭锅里’的良好生存环境,让那些‘死bī无奈闯关东’的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与生俱来的依赖。
有人说,东北人太认死理,怕受委屈也咽不下气。他们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承受一个失望、一个委屈、遭那么多的罪去讨那一点点公平,却不能也不敢放下自尊,到他乡去淘金,给自己创造一个命运。
有些南方来咱们东北工作的同志sī下跟我说,东北人表面彪悍自尊,实际胆xiǎo自卑。东北人的文化观念表层体现是彪悍、匪气、自尊,根深蒂固的则是本分、胆xiǎo、自卑。我听了以后很不舒服,因为我在东北工作了十几年,早把自己当做一个东北人了。但是这话我不知道怎么反驳,因为我心里清楚,这很可能是真的。我觉得这tǐng悲哀的。
更有人说,东北人爱讲义气,但正常的人际关系被含糊的义气取代。东北人动不动就会呼朋唤友教训对手,来者不问三七二十一就帮着开打,至于打出什么后果、能否承担得了则是另一回事。这哪里是什么义气!讲义气之人不愿言利。可是,该讲义气、该替人着想的时候,东北人反倒不仗义了。有人说,和东北人不能合作,他们做生意只算自己的账,自己的钱赚走了,不甘心,还要把对方的钱也要本利都拿走才痛快。正常的人际关系变成了一种含糊的义气,正当的游戏规则被感xìng取代。明明通过正常途径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在东北你要找人,要找关系,不找就心里没底,尽管找的人也可能帮不了什么,但一定要找。这种风气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权力的崇拜。东北人对权力的崇拜是难以想像的,无论多么蛮横霸道的人,在权力面前,都异常的乖顺。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真正有效的运行起来!
另外还有,人们都说,懒成了现代东北人的通病。ròu体的懒惰导致了jīng神的畸形。在南方,到处是民工干活不惜力的情形,上次我去吴城,吴城的民工很多,我了解了一下,苏北的特别多,他们干活都很卖力,也不觉得卖力干活丢了面子!我觉得这个思想就是对头的,我们以前就说,劳动不分贵贱!而在东北,大家更愿意衣着光鲜,刻意表现尊贵而不屑选择‘下贱’的劳作;许多青年宁愿游走江湖、给人‘看场子’,用鲜血和生命去搏杀,以期一朝富贵,也不愿本分地干活,靠勤劳吃饭。还有人说,东北人越穷越好面子,甭管多大的事,只要你礼到了,话到了,他都可以放过去,不与你计较,讲一个豪爽,但若你让他在人前丢了面子,那就是你死我活的仇恨了,这叫什么事!
所以联系起来一看,我觉得吧,关于东北振兴,有两件事引人思考:一是如何诚信。特别是有的政fǔ都不讲规矩,那谁还敢信?二是怎么反思。如果说岭南、两江(本书的两江指的是江东、江南)的发展是计划经济影响xiǎo,东北比不了,那么东方呢,东方也可以叫老工业基地,看看东方人,他们说要站高一步、看远一步、思深一步,他们做事是坚持前瞻xìng、创造xìng、柔韧xìng相结合,他们充分吸取了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优点,为东北人树立了榜样。如果连这一点东北人都不愿意反思的话,我觉得中央即使给再多的政策和资金,东北也不一定能扶起来,因为毕竟一切的一切,都要靠人执行。东北人先要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才能不辜负中央政fǔ振兴东北的苦心。不能回避问题,包庇自己的结果只能是害自己。毕竟,振兴东北还得要靠东北人自己。”
萧宸听到这里,“啪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如果说上次在看了北珠之后,自己只是对侯叔叔“经营城市”的理念感到亲切,那么今天听了他这番自我剖析一般的分析,才真正是感到了一阵敬意。
人,不怕犯错,就怕错了还不准别人说,就怕错了还不肯反思、不肯改正。尤其是地位越高的人,要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就越难,要自我反思也就越难。
但侯东往可以,他毫不避讳地把这些话说了出来。
萧宸用力地点了点头,他觉得,如果能跟侯叔叔全面配合,振兴东北——其实暂时只能算振兴辽安——是大有希望的。
第006章 信心与微服
第006章信心与微服
文师中见萧宸和侯东往谈得言笑晏晏,却也毫不奇怪,于他而言,这本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以萧侯两家的关系,若是在这种场合下出现谈不拢,那就当真是稀奇了,除非是故意出的假象,不然万不可能如此。
侯东往叹了口气:“这第四个瓶颈嘛,就是投资环境与投资政策问题。我看过资料,资源占有量居全国前列的辽安、祥林和龙江三省近年来招商引资状况令人忧虑。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东北三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31。95亿美元,占全国的6。43%,约只相当于华东地区的1/7,不及岭南省的1/4。这与东北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觉得,东北部分地区在借助外力发展本地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招商错位’。
萧宸微微思索,反问了一句:“招商错位?”
“对,招商错位。”侯东往肯定道:“重‘经营环境’轻‘法制环境’。这是个大问题。”
萧宸这下子完全明白过来,他理解侯东往这话的意思。萧宸知道,就在去年,东北某省,一位投资者打了一个2万元纠纷的官司,打到最后,竟然要赔付180万元!后来主审法官因犯了法被免职,这个官司才被纠正。萧宸在吴城接待一些外商的时候,不少外商就表示,前来投资最怕法制环境不好。而‘九五’以来,东北有一个省共中止、撤销外商投资企业3592户,比同期新批企业还多1022户。
但侯东往的话还没说完,他继续说:“还有呢,譬如重‘先期免费’轻‘后期服务’。东北一些地方给外商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给一些优惠,搞一点儿‘一站式’办公就完事了。一位外商反映说,招商时承诺得很好,可一旦企业办起来麻烦就来了,他所投资的地方电费竟然每千瓦时高达4元!
还有重‘引资’轻‘规矩’。不怕萧主任笑话,就在前几天**爆发之后,一位来咱们辽安洽谈投资的外商决定不来投资了。原因很可笑:他打算在**期间回国,等**完了再谈,结果拟与他合作的一家国有企业立即动用各种社会关系,把本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办完的所有回国手续用了不到几个xiǎo时就办完了。不料,这位外商却认为,**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竟然能用这么短的时间把各种手续都办完,说明这里政策的不确定xìng太大了。”
萧宸听到这里,也只好微微摇头。
侯东往看了文师中书记一眼,这位老人还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jiāo谈,并没有要chā嘴的意思,看来倒像是稳坐钓鱼台了。
“然后是重‘外商’轻‘内商’。有些地方政fǔ在重视外商的同时,却忽视了本地的商人,往往招徕一个外商,却走掉了一个‘内商’。有一些人甚至钻政策的空子。东北一位本地商人在扩大投资的过程中,先把资金汇给一个‘外商’,这个‘外商’再拿着这些钱来与这个商人搞合资。由于企业是外商参与的,又是合资,有一大堆的优惠政策给这位商人。其实这个企业就是这个商人自己的,根本与那个‘外商’无关。我并不是想为这位商人说话,但我觉得,对此我们政fǔ应该做出反思。”
萧宸也对此表示同意,点头说:“一边是巨大的市场,一边是冷清的投资,东北三省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东北三省发展经济的急迫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招商错位’最后带来的却是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东北三省应该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寻求更加规范的发展。”
其实萧宸心里清楚,去年12月在辽都友谊宾馆举行的企业家座谈会,对辽安省委书记文师中来说,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见面会。在近4xiǎo时的时间里,华夏企业领袖年会赴辽代表团的民营企业家们并没有给这位huā甲之年的封疆大吏多少情面,以往的苦水、批评意见和建议一涌而来。他们纷纷‘炮轰’东北软环境,呼吁政fǔ转变职能。
座谈会上,许多人都表现出强烈的投资yù望,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担心——东北的投资软环境和政fǔ的职能问题。“为什么民营企业不愿到辽都、辽安来?”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奎说,“跟踢足球一样,东北是政fǔ的主场,不是市场的主场。政fǔ强烈的当家作主意识和传统,足以让众多的民营企业家望而却步”。
王奎是吴城的民营企业家,他最熟悉的政fǔ就是吴城政fǔ,他当时在会上明说,他在东北某市长的办公室看到的横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这话是范仲淹的名句,写在这里本也不错,可是他又说了,说在吴城市长赵介民的办公室看到的横幅却是:官以不扰民为优。落款者不是别人,正是市委书记萧宸。王奎于是说:在东北,政fǔ老为企业cào心,经常替企业办事,非常累,企业也被折腾得很苦。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我们的政fǔ是一支闲不住的手,能把这只手调节好,比什么优惠政策都重要。
长安海星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吴荣海则对东北政fǔ官员的贯彻能力表示怀疑,“有一种说法,在辽安,处级以上干部都很不错,但是处级以下就很难说了。现在一些企业家感到,在东北跟一些处长以下的政fǔ官员打jiāo道太困难了。一些看上去非常好的机会,到最后总是发现谈判的成本如此之高,以至于无法进行下去。”
和他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京城物美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文中。他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把大的环境理顺理好,把振兴和市场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连起来。另外还要提供一个好的法制环境。他说,1996年、1997年他投了1600万元和辽安省财政厅一家下属企业合作收购蚕茧,结果是资财赔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再没有在辽安做过什么项目了。’章文中说。
méng牛rǔ业集团总裁杨根生表示,他也是政fǔ不规范行为的受害者……
当然,批评归批评,企业家们并没有对东北失去信心,也不会轻易放过赚钱的大好机会。会后,代表团12家企业老总联合发起与辽安省政fǔ研究发展中心一起组建东北振兴基金活动,为民间投资打造集合投资平台。
侯东往言语中对萧宸的那句“官以不扰民为优”颇为欣赏,不过萧宸倒是不敢当,说当时只是随手一写,其实不扰民只是当官“为优”的其中一点,还是有很多别的事要官员cào心的,写这句话只是希望吴城党政官员不要瞎cào心、瞎帮忙,好心办坏事。
“第五个呢,则是信息化困局的瓶颈。”侯东往说道:“原来低自动化水平的生产方式和粗放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企业高速发展的要求。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设计和生产,客户等不了。
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加快传统社会形态向新型社会形态转变的助推器。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以辽都鼓风机厂、辽都第一机chuáng厂等为代表的东北制造企业,开始采用国外先进的信息设备及管理软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尝试,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国内最早进行工业信息化建设的区域之一。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起到了信息化样板和示范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