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龙腾-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共300亩地,现在养牛场只是150亩,其余的土地准备用来种植食用菌,9月菌菇将上架。”张庆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宿豫市华chūn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公司的股东一共有13人,全都是王集镇的大学生村官。而现在,他正在向前来调研的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萧宸做着介绍。
据他介绍,这片土地是村官创业园向王集镇政fǔ租来的,每亩地每年租金700元,前3年免租金,创业园周边的水泥路和水电配套也是镇政fǔ专mén出资建的。
对于一个原本经济就薄弱的乡镇而言,这是难得的“大手笔”。“我们看重的不是他们几个村官养牛致富,而是他们能带动周边的村民一起养牛、一道致富。”王集镇镇长王青柳心里有本明白账,他对待萧宸反倒比宿豫市领导对待萧宸来得自然:“以前400多户人家只有不到60户养牛,每户人家养两头牛就算多的了,现在有240户养牛,一家养10头牛都不算多。”
萧宸一边听一边点头,这时候忽然chā嘴说了一句:“我听说,前不久,村官创业园刚刚出售了113头ròu牛,刨除成本每头牛净赚1100余元,牛粪还能卖给蔬菜种植户当féi料?”
“他们养的牛跟普通人家养的黄牛不一样,长得快、块头大,价钱还能卖得高。”自称是养牛专家的徐洋渡村党支部书记顾学bō说,这种叫“西méng塔尔”的牛他也是头一回见,“是大学生村官这帮孩子们从山东搞来的新品种。”
萧宸听得笑了起来:“我也没有听说过,不过这没有关系,关键是牛好不好,这个谁知道的,能不能跟我说说啊?”
这个只能是顾学bō来介绍,宿豫市委市政fǔ的一帮领导谁还知道这牛的情况啊?
顾学bō说:“我现在了解一些了,家养黄牛一年最多出两栏,每栏60头,每头重**百斤,而‘西méng塔尔牛’一年能出4栏,每头牛重1100~1200斤,出售时每斤价格还能比黄牛贵8máo钱,现在村里都养这种牛,年底我们村就能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这是个喜讯,萧宸听得笑了起来。
刘敏信也是领导秘书出身,极会察言观sè,见状立刻在一边补充道:“一个村官带动一批村官创业,一批村官又带动成片的农村青年创业。数据显示,我们宿豫现有527名大学生村官中,有318人兴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205个,总投资2980多万元,撬动民间资本5600多万元,为当地群众提供了48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6万多名农民创业。”
萧宸点点头:“这个势头很不错,宿豫市委市政fǔ要认真研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同时也要将这一模式推广开来,我一直说,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起来,离不开解放了思想的头脑,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大学生村官正可以为农村带来这些新风。”
刘敏信等宿豫市的领导干部自然“谨遵萧书记教诲”,纷纷表示要认真领会萧书记的指示jīng神,认真研究,为宿豫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添砖加瓦,争取mō索出一条康庄大道来。然后刘敏信等人继续为萧宸介绍身边这一批大学生村官们的成绩。
每逢周末,宿豫市泗阳县众兴镇的11名大学生村官都要聚到一起聊聊自己的那份事业,这种聚会过去叫做大学生村官团支部例会,现在又有了一个新叫法——宿豫绿领庄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股东大会。会上,众兴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负责人、公司总经理、大学生村官刘明会向股东们报告公司最新的经营业绩,并披lù财务报表。
看着规划中的家畜养殖(野jī、野猪)、水产养殖(螃蟹、淡水鱼)、新品试种(紫薯、黑皮huā生、水果yù米)、蔬菜大棚和果园5大农产品生产线建起来了,刘明不禁为自己5个月前的果断决策暗自叫好。“我原来只是有创业的想法,没打算真的去做,现在看来,幸亏赶上好政策做了”。
刘明说,创业的想法他早在去年就有了,“我还参加了团市委的创业大赛拿了奖,但没敢做。不仅是因为风险大,而且一个人干不行,要有帮手,最好能风险共担。”
今年年初,团宿豫市委下文要求大学生村官团支部搭台鼓励村官集体创业,刘明的创业想法变成了现实。在团泗阳县委和组织部mén的帮助下,他的创业项目得到农村青年创业xiǎo额贷款10万元、扶贫xiǎo额贷款10万元,再个人出资10万元,以30万元的投资成为绿领庄园最大的股东,其余10名村官每人出资两万元入股。
刘明带头创业的行为也影响着其他入股的大学生村官。前几天,绿领庄园股东顾芙蓉来找刘明帮忙,她想另起炉灶到县城去开连锁店,“他有经验,我想跟他请教一下怎么注册公司”。
“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这一点,一个人创业能带动身边的一批人。”淘宝大学苏北培训中心负责人徐伟曾应团宿豫市委的邀请给大学生村官和苏北计划志愿者做过9场培训,术阳县一名叫吴辛月的村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后一个月,她就在网上开了一个卖农副产品的店,给我发来短信说村里又有十几个年轻人现在要跟她学开网店”。
徐伟说,每次培训后,都会有近一半的村官主动与他进一步接触,“虽然会耗费一些时间,但只要一想,我教会一个村官,就等于教会了他身后十几二十个农村青年,就感觉特值!”
听着听着,萧宸发现,很多大学生村官创业园的负责人都像刘明一样参加过团宿豫市委举办的青年创业大赛,其创业想法也是在当地团组织和村官团支部的jī发和鼓励下得以付诸实践。而在创业梦想实现之后,团组织又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萧宸由此对宿豫团市委书记产生了一点好奇,但他现在已经被人戏称为“专业处理江东官帽子”了,对于一个干部,他不能太明显的表示出有兴趣,所以暂时倒也没多问。而是继续听刘敏信介绍。
任浩杰,术阳县美好家园社区叶庄村大学生村官、沭城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负责人、术阳县虞美人瓜果专业合作社副会长。他所负责的创业园是宿豫市规模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1500亩,总投资1064。5万元,其中合作社青年大户李中明出资950万元,任浩杰和另外两名村官出资50万元,扶贫贷款64。5万元。
在创业园会议室,任浩杰切开一个刚从地里摘下的西瓜,切一块递给萧宸,“萧书记,这是8424瓜(西瓜品种),是晚熟瓜,现在吃刚好。您要是早来一段时间,就能吃到宝岛xiǎo兰瓜(西瓜品种)了,那是早熟瓜。”
“这是我今年吃到的最好吃的西瓜。”萧宸笑呵呵地说着,对于这些年轻人,他是不吝夸奖的。
任浩杰是西黔遵义人,大学专业是财会,原本并不懂瓜果种植。但他现在对各种经济水果的品种、特xìng、种植要领、市场价格都非常熟悉,张口就来,“团市委搞的农业技术培训课,我每期都去,没记错的话应该已经搞了8期了。”
团市委办的培训课不仅任浩杰自己爱听,他的“大老板”李中明也喜欢让他去听,“上次听完课回来就开始在网上卖西瓜,葡萄新品种也上网采购。”李中明说,自己原来只知道在宿豫卖西瓜,现在村官们通过互联网把西瓜卖到了吴城、梁溪、延陵等地,“苏南的都跑来我们这里买瓜,给的价钱每斤还比本地高一两máo。”
李中明说,团市委给村官创业提供的最实惠的政策还不是各种培训,而是“供需对接”。
今年4月,团宿豫市委把全市一些大型超市、高校后勤部mén的采购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负责人请到了一起,搞了一场供需大对接。目前已有20余家大型超市和高校后勤部mén与村官创业项目建立了供求联系。
“敏信啊,你们团市委书记今天来了没?”萧宸听到这里,终于问了出来。
“啊,来了,来了。”刘敏信连忙转头,从人群中找到一个年级不算大的nv子,招手道:“赵书记,过来一下,萧书记有话问你。”
一名看似只有二十六七岁的年轻nv子从后面的人群中走了过来,长得清清秀秀的,穿得虽然朴素,但非常整洁,给人一种格外干净的感觉。
萧宸到没料到这样有魄力的一位团市委书记居然是如此年轻的一位nv干部,不过他也不算特别奇怪,现在团干里nv干部的比例算是比较大的,而且以nv书记为一把手也不是特别奇怪的事情,全国来看,团市委级别的nv书记,怎么也是两位数的。
听了刘敏信的介绍,萧宸才知道她叫赵yù秀,打量了她一眼,却发现她也在打量自己,不禁笑道:“yù秀同志,你是怎么想出这些点子来的?”
“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服务是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团宿豫市委书记赵yù秀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上有过很多思考,她原本想通过成立大学生村官团支部定期开展支部活动来帮助村官尽快融入农村工作,但后来发现不行,“村官团支部搞活动有一次没一次的,难得搞一次活动,还不能都来参加,大家积极xìng不高”。
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园以后,赵yù秀发现,不用费劲喊口号、做号召,开一次股东大会,人自然就齐了,即使不开股东大会,参与创业的村官们也会主动到创业园来转转,“到底是自己的一份事业啊,谁不想做好呢”。
有了村官创业园这个载体,农村青年也不难找了,“比如跟着村官养牛的,要进新品种、要卖好价钱、要做防疫,遇到些实际问题,还不是要来找村官、找团组织?”
“嗯,yù秀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做工作,有很多时候,不能仅仅靠行政指令,要学会引导。”萧宸点头表示肯定。但对赵yù秀,他并没有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当然,从心里来说,他已经记得了这个名字,和这个短发nv书记清清秀秀的形象。
调研结束后,萧宸自然要在宿豫市政fǔ做一番总结——本来应该是在市委,但市委书记不在,于是转场到了市政fǔ。
“近几年来,广大农村通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带来了可喜变化,然而农民增收难等‘三农’问题仍然存在。要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美好图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所以,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式主义。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反响可归纳为‘一盼’、‘二怕’、‘八希望’:
一盼:即期盼这一次的新农村建设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或只是一阵风似的‘运动’。
二怕:一怕借建设新农村之机,兴起向农民集资、摊派之风。农民吃够了‘人民事业人民办,农民兄弟请掏钱’的苦头。二怕借建设新农村之机,强行拆旧房、盖新房。现在不少地方流传着‘建设新农村就是拆旧房盖新房’的说法。
八希望:一希望,能上得起学。现在农村有两种现象值得高度重视:一是上不起学,二是不愿上学。上不起学的现象以宿豫农村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为例,按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58元计算,四口人的全年纯收入是8232元,扣除必要的生产和生活支出,全年现金结余在3000元左右。而农村培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huā费约810万元。也就是说,农村的一个四口之家要节衣缩食30年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而且,在这30年里,这个四口之家不能有任何大的天灾**。不愿上学主要警惕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农村蔓延。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因而在出现了大量‘留守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纷纷辍学。孩子的父母也同样认为,与其上学,不如打工。
二希望能看得起病。现在,农村中流传着一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不少的农民是xiǎo病硬撑,大病等死。据我这次,一个不到1000人的村子,到过市级医院就诊治疗的不到1/100,到过县级医院就诊治疗的不到1/10,到过乡镇卫生院就诊治疗的不到1/2。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村民生病了,要么硬撑,要么到村诊所就治。而当前,村级诊所条件普遍较差。
三希望能养得起老。据我了解,宿豫93。8%的农户从未享受过政fǔ提供的任何社会保障,只有4。7%的农户表示曾获得政fǔ救济,1。5%的农户获得自然灾害救济而且数量很少,少则十几元,多则上百元。这里有一点我很不满意的,就是获得救济的农户甚至不知道这算是优抚还是最低生活保障,你们这个是怎么宣传的?农民老了,更是生活难,看病难。尤其是那些只有nv儿的农户。目前我市绝大多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