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缘记-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狐仙答道:“是正非邪!”
    鼬仙喃喃道:“这便怪了,如此邪恶之徒怎么会有神光护体呢?”
    狐仙恨声道:“不论是何方神圣以神光为这妖道护体,我也要把他揪出来。”
    鼬仙问道:“那么咱们是回玉门关,还是继续寻找妖道?”
    狐仙接道:“去玉门关也得帮三弟四弟去查妖道的踪迹,我们不必脱裤子放屁费那二遍手续,你我只管去查妖道的下落,待擒住妖道你我再去会见三弟、四弟,将妖道交给他们便是。”
    鼬仙道:“这咱俩自那夜周军夺城复关至今,已十余日没有我们的消息。三弟、四弟岂不挂怀!”
    狐仙道:“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量他们也能体会我俩的做法,咱们尽管去查妖道便了。”
    狐、鼬二仙起在空中转眼不见。
    
    南勘、张言二人由于援西军已班师,女主又颁下旨意擢升长孙策为玉门关总兵震西奉节大将军之职,二人元帅、监军之职自然解除。张、南二人计议如何缉拿妖道昆道人之事,忽中军来报南、张二位夫人首辅武承嗣夫人、太尉武三思夫人和御前带刀侍卫长墨芝大人等五人,已到总兵衙门。张、南二人急步赶往总兵衙署长迎接自己的爱妻和那当朝地位显赫的二位皇亲国戚夫人和终日伴君左右的二品带刀侍卫长墨芝大人。
    书中暗表这二武夫人便是二十年曾辱拒南勘婚事的母丹、洪芍二人。此事说来话长,南勘在太宗皇帝文武双科会试,夺得了武状元、文榜眼耀祖光宗不说,太宗皇帝为了彰显重视人才又赐半副銮驾祝贺南勘与柳芸的秦晋之好,皇上对南勘的如此浩荡皇恩成为一时佳话,闻听之人无不啧啧称羡。
    对于这件轰动新闻母丹和洪芍二女自然也听了。二女各自懊悔不迭,早知那熊猫般模样的南勘,有今日的显赫成就,真不该以貌取人而辱拒于他,致使本来是送上自家门来的活宝贝,反倒推给了他现在的妻子柳芸。让她捡了一个现成便宜。想当初只要稍微对那熊猫眼南勘含糊其词的留点口德,给他留点念想,哼!哼!今日还有你柳芸的份么!
    二女各自是想一回、气一回、悔一回、复又恨一回,又自我安慰一回。其实你柳芸也没什么值得臭美的,你不就是捡了一个我不要的破烂,半副銮驾就能遮住你被癞蛤蟆啃了一口的事实么?你抖擞什么呀抖擞!柳芸你等着瞧本小姐除非不嫁,嫁就嫁个比你那熊猫丈夫、官大的、英俊的非压住你柳芸的嚣张气焰不可。
    女人的心海底针,这母丹、洪芍二女此时不怨南勘,反倒忌恨起无辜的素昧平生的柳芸来了。女人的心哪——永远是个谜。
    这母丹、洪芍二女恒心已下,真没嫁人,一直到则天皇帝君临天下开女科取士,母丹、洪芍均被取为二甲进士的一、二名。虽未能以状元、榜眼、探花的成绩金殿面试,也被则天皇帝委以了官职。母丹为侍御女官,洪芍为銮驾总管,官阶皆为从五品。虽官阶不高,但每日都能陪侍皇帝左右,她们的一言一行也能影响到则天皇帝对官员的任免和政令实行。她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已被朝臣视为不可小觑炙手可热的人物了。
    二女时年以届三十八岁矣。
    母丹、洪芍二女官的特殊身份引起了一个人的密切关注。他就是则天皇帝同父异母兄长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这武承嗣心机深沉足智多谋,寡言少语深藏不露,善于迎合揣摸姑母则天皇帝的心事。因此深得则天皇帝的喜欢,而心中瞩意自己百年之后,将传帝位于他,也好永续武氏宗祠。
    武承嗣虽曾得到过姑母的暗示,自己是武家王朝的接班人。然而李氏皇子虽四死其二,余下二皇子虽懦弱少智,但是不定哪一天,二人一旦对姑母说出理智的见解,便可能影响姑母让我继承大统的初衷。所以姑母身边最好有一位自己的亲信,密切注视着那两位皇子的动向,才好及时应变。以立于不败之地。而此人则在母丹、洪芍二人之间选择为好。
    也是天假其便。原配毛氏近日因痰涌症而逝,他借机请求姑母赐婚。为了不引起姑母的疑心有它图故而舍整日在姑母身侧的侍御女官母丹而点名要銮驾总管洪芍为续弦。
    则天皇帝虽然瞩意喜欢这个侄儿,但有涉自己皇权之事她是怀疑一切人的。因为她是此中高手,当初若不是安插亲信在高宗李治身边给自己通风报信,今日安有自己的皇位。如今见侄儿武承嗣提出要洪芍续弦,马上引起她的高度警觉,但一想洪芍仅为一銮驾总管,除自己的出行需要她时,她只能属于外围人物,涉及不到核心机密。自己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应嗣儿所请,而彼此面子上也好看。所以点点头道:“朕便允你所请,明日早朝便将洪芍赐婚与你。”
    武承嗣谢恩毕,“陛下若无别的旨意,侄臣告退了!”
    则天皇上笑道:“嗣儿慢行,朕有话问你。朕身边的上官婉儿和母丹二位女官,似乎都不比那洪芍总管差,嗣儿为何不选她二人中的一个,也好让我们婆媳日夕相伴,岂不是增加了君、臣,亲情的无限家庭宫廷乐趣,反选那离我身边远的銮驾总管呢?啊!”
    武承嗣闻姑母之言,冷汗几乎惊出。她的这番反话正说实寓敲山震虎之意。你若是真讲亲情也不至于连杀二名亲子了。幸好我思虑在先从外围入手,否则我若一步到位的点名要母丹,别说继承大统无望,便连性命也堪忧了。他故做不知姑母的话意,笑道:“陛下所言侄臣连想都不敢想,母丹和婉儿二位女官朝夕侍奉陛下日理万机。侄臣岂敢以一己私欲而影响了陛下的国家大事,所以对陛下身边须臾不可离开的母丹、婉儿,侄臣只有尊敬的份,绝不敢存有非份之想。”
    则天皇帝点点头道:“你退下回去准备婚事吧。”
    武承嗣退出养心殿后,长吁了一口气。
   
第二十四章 接1


    武三思是则天皇帝同父同母兄长武元庆之子。从亲缘上讲他较武承嗣与姑母皇上的血统更近一些。然而武三思虽武功超群能征善战,但此人过于直露,不知掩饰心机,且心胸狭窄,惹得朝臣敢怒而不敢言,往往他杵怒了如张为民、南怀远这样的梗臣、良臣,说得好听一点他姑母还得为他打圆场化解矛盾。说得难听点,做为皇上的姑母还得为他揩屁股,所以则天皇帝在考虑继位人时,选择了在血统上稍逊于他的武承嗣。然而血毕竟浓于水,她对武三思的不满仅囿于恨铁不成钢,毕竟她这个侄儿在铲除李、唐余孽中是功不可没的。如果他的智慧能再高一些,心胸放开一些,说话行事收敛一些,他是不输于武承嗣的。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这个侄儿也只好扬其长、避其短。让他掌管全国的兵马去冲锋陷阵了。
    太尉武三思在听到皇上将銮驾总管洪芍赐与武承嗣时,心念电转想道:这武承嗣着实高明,为了掌握姑母的宫廷秘密,竟打起了姑母身边人的主意。司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矣。你武承嗣能做初一,难道我武三思就做不得十五么?哼哼!你是死了老婆续弦,我武三思尽管没少玩女人,但目前仍孓然一身,尚可称得上是“童男子”呢!我也让姑母赐婚,看姑母能不能一样侄儿两样对待。正好也可试探一下我在姑母心中的份量与你武承嗣相差几何?对,就这么办!转念一想又道且慢,且慢。武承嗣选了洪芍,我选谁呢?对!我就选姑母身边她最信任的人。上官婉儿那是万万选不得的,她对我武家恨之入骨,曾欲弑杀姑母。也亏得姑母胸怀大度,不杀她反将她放在自己身边倚为心腹。我可没有姑母的精明睿智,将那上官婉儿玩弄于股掌之中。若娶婉儿为妻,她长的貌若天仙当不辱没于我。而夫妻之间朝夕相处,不知哪天她又陡起杀机对我不利,我是杀她也不是,不杀她也不是,这岂不是大大的麻烦。
    对了,哪儿个叫母丹的侍御女官。母丹,人长得也不逊于上官婉儿且是个处子之身。虽年近不惑,然保养得体一瞥之下年仅二十余岁。与她结合她能攀龙附凤,一跃而为皇亲国戚,自是对我感激不及。绝不会做出对我不利之事。那时我掌握姑母的饮食起居等诸事,岂不胜过那个自作聪明的武太宰。对!就是她了。武三思下朝后果去养心殿请求赐婚。
    则天皇帝听明侄儿武三思的来意,沉吟有顷心道:自己一时不察没虑其它而将銮驾总管洪芍赐婚与承嗣,如今自己的嫡亲侄儿三思倒不避嫌疑,指名要娶母丹为妻,如若不允又恐这掌握兵权的侄儿与己离心离德,这将对自己的帝位不利。若应允了这门婚事,那母丹若不慎将宫廷内幕泄露出去让三思侄儿知道,以他的为人难免挟嫌报复有关官员。这些倒不足以惧,有自己掌舵他也翻不了天。然而他娶母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是慕承嗣侄儿得此隆恩?还是另有所图?亦或是怀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她试探的问道:“三思侄儿,你欲娶女官母丹为妻,想没想过她每天要随侍朕左右,恐怕难以两全兼顾为国家而忘小家,顾小家而轻国家。那时母丹分身乏术,这你能忍受的了吗?”
    武三思心道:姑母你也忒小瞧人了。你真拿我当四六不懂的傻冒了。想套我娶母丹的真实想法。你还是省省吧。我的真实想法能告诉你吗?若是那样我离那午门也不远了。不过我的计谋不成,你武承嗣也休想阴谋得逞。
    他故作思索状道:“说实话,若陛下把侄儿这婚姻之事与国家大事之利害关系并列于侄臣面前。诚然侄臣的婚姻之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之事再小也是大事。再则娶妻成家希求的便是双栖双飞,然而侄臣的婚事偏偏又有涉国家大事。这倒叫侄臣不好回答了。不过不知承嗣是如何对待这种国事家事的,还是请陛下圣裁吧。侄臣遵旨便是。”
    则天皇帝心中暗道:“看来我这莽侄儿欲娶侍御母丹倒是真心,他毫不掩饰要求和母丹双栖双飞。这是他真情的流露,也是他憨直可爱之处。为了平衡他的心态,不要以为我这个当姑母的厚承嗣而薄他,我便变通的答应他赐婚之请。
    她缓缓道:“朕做为一国之君,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应关心到。今见你对侍御母丹情有独钟,朕便将她赐婚与你,也遂你双栖双飞的心愿。婚后让她与你长相厮守便了。免去她侍御之职,敕封她为靖国夫人。你可满意?至于承嗣之妻銮驾总管洪芍,也援母丹之例,免去她的銮驾总管之职,亦敕封她为卫国夫人。”
    武三思伏俯谢恩,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养心殿。
    则天皇帝望着武三思的背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上官婉儿在旁看在眼里,心道:这正应了那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啊!
   
第二十四章 接2


    武承嗣对武三思横生枝节破坏了自己,精心设计的在姑母身边设暗桩的谋略。恨不得生啖武三思之肉方才能解去自己心中的怨恨,然而这种怨恨只能深埋在心底,表面上绝对不能让姑母皇上看出来。更不能让武三思察觉到而与自己闹起来,如此一来鹬蚌相争手足相残非但于事无补,令姑母震怒不说,恐怕武氏江山社稷拱手送于他人了。好在三思在明我在暗,让他充分的在姑母和百官面前展示他拙劣的演技,待他破嗓时再给他致命的一掌。让他吐血,让他一蹶不振,那时他也只好望皇位的继承权而兴叹。而最好的方略就是敌不动我不动,敌明动我暗动,乘隙而击之。即使不能全胜也要打乱他的阵脚。让他手忙脚乱灰头土脸的,穷于应付各方的责难,而自己则为三思打个早已策划好的“圆场”,如此一来我在姑母皇上和百官那里必然赢得高分。而我武承嗣的积分越高,皇权的宝座就离我越近矣。
    武承嗣与武三思都是则天皇帝赐婚,皇上钦定的成婚吉日。二武在同一天同一时成婚,两对新人正在新婚燕尔之际。武承嗣听大内线报报来两条消息。一是皇上已后宫下旨,三日后着大内侍卫长墨芝、册籍官孙小兰,国子监监学柳芸三人钦赐御酒三百坛,白银一万两赉旨去玉门关犒赏,尚滞留在玉门关修缮城垣和灭除害鼠的南勘、张言等三军将士。
    武承嗣心道:这是皇上收买人心的一惯手段。且忠勇侯南勘、无畏侯张言皆系文武兼备的超级人材,也是我大周朝的二根擎天玉柱。皇上对他二人施以恩宠这是应该。
    二是武太尉暗入后宫晋见皇上,半日后方出宫,有消息说武太尉请求皇上让他新婚妻子母丹,也随墨侍卫长等三人前往玉门犒军,皇上已应允其所请。
    这则消息引起了武承嗣的极度重视,他心念电转。武三思此举意味着什么呢?他为什么对那玉门关的苦寒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