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仙王途-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是,大伙儿看看,这一次售书印鉴会,从九州各地赶过来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吕公子的大名在新一辈的儒生当中已经无出其右了!”
“是蜚声九州,那些神都玉京城的天才估计也比不上!”
“是比不上,神都玉京城是有不少天才,不过他们的大名只在神都,想要九州闻名,比咱们书院的吕公子要差许多!”
“这话说得没错,我父亲是跑灵州和寂州的,前些天本公子有幸跟他老人家跑了一趟,没想到走在大街上都能听到不少人在议论吕公子,啧啧,这样的名声”
“估计开春殿比,白龙潭书院会在神都风光一把!”
“全六艺殿比资格都拿到了,而且多项州比第一,这还是人吗,简直是妖孽呀,不过看模样不像,怎么这般年轻?”
“模样还挺俊,不知道有没有结亲,这样的天才少年哪家女子会不喜欢?”
吕杨出现,议论更加多了,五花八门,上至吕杨的州比成绩,下至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疯传,有的人更是直接表达了妒忌和敌意。
吕蒹葭站在吕杨的身后,心情惬意无比,她乐呵呵道:“二哥,没有想到这售书印鉴会有这么多人前来捧场!”
“我也没有想到,虽然早就有心里准备,但是还是吓了一跳!”吕杨看了一眼整个广场上拥挤的人群,心里面确实得意非凡。
书案前,三名仆人打扮的少年热切的看着吕杨,其中一位,还是个女扮男装的小书童,穿着一身标准的书童装,样貌颇为清秀。
“那位小书童,售书印鉴会开始了,你先上来吧,我第一个给你打上印鉴!”吕杨一指那位女扮男装的小书童笑道。
那小书童又惊又喜,上前一步,靠在案台前,案台旁边立着一个临时的牌子,上面书写着:“今日首发《丹道》,每人限购上下各一册,每册两银元通宝。”
小书童投了四枚银元通宝到书案旁的托盘里,吕杨从一旁取出两册书,一一在上面珍而重之地盖上朱砂印鉴。
印鉴是私人的,被五皇浩然气洗炼过,盖上印鉴,书册立刻戳上了一道五皇浩然气的文气。
小书童接过两册书,心情因为太过激动,小脸红扑扑地。她兴奋的挤出人群,跑到广场边上一棵杨树下,递给一名女儒者。这位女儒者大概二十一二岁,穿着一袭锦衣儒服,腰间悬挂一柄女用君子剑,观其装束好像不是秣陵府人士。




第二百三十三章 售书(下)
新的周一了,求红票!

“公子,书买来了!”小书童高兴地将上下两册书递上来。这女儒者是一位盛才,她连忙欢喜地接过,开始翻阅,看了序论部分,那女盛才又惊又喜,眺望向吕杨,不禁叹息一声。
“公子,怎么了,这书不好吗?”小书童好奇。
女盛才摇摇头:“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这上下两册《丹道》果然玄妙无比,里面记载的炼丹之术述前人之所未述,这炼丹之术也会成为一条辅佐修行的大道。唉枉本公子在神都一向自命不凡,没有想到这偏远荒州,竟然出了这等了不起的人物,要不,你去打听打听这位吕公子可曾婚配?”
“公子不要想了,公子已经定了人家,怎么可能反悔?即便想,大老爷也不会同意!”小书童摇摇头。
“说得也是!”女盛才又摇头叹息,从怀里取出一串数十个银元通宝的钱串子,扔到书童怀里:“也罢,你昨夜排队辛苦了,这是赏钱!”
小书童眉开眼笑,调皮道:“公子,这两册书花了四个银元通宝,而您赏了我二十四个银元通宝,加上从神都到秣陵府一路的花费,已经用了二十多两纹银,只为了两册四个银元通宝的书,真是不值当!”
女盛才敲了一下小书童的脑袋,笑骂道:“你懂什么?这两册《丹道》其实际的价值不可估量,至于定价四个银元通宝,实是不能体现其价值,再说了,无论有无印鉴,两册书都卖四个银元,这就是厚道,咱们今天能够顺利抢到作者印鉴的书,这书回头就能翻上十倍!”
“怎么可能?”小书童吐吐小香舌,一脸不可能。
“你还别不信”女盛才再次敲了一下小书童的脑袋,“事已毕,咱们一会就乘云际飞舟返回神都了!”
“是”小书童点点头,如小鸡啄米一般。
南明广场之上人声鼎沸,吕杨给人印鉴的速度相当快,一天要发一万册书,非常辛苦,所以动作不快是不行的。
凡是买到书的人都兴高采烈,那些仆从们拿着书跑到自家公子或小娘子跟前献上去,得赏的银元通宝或赤铜通宝绝对不少。
“太他妈值了!上下两册书,才卖四个银元通宝,那吕公子还真是厚道人!”一位继承了家业的中年儒者大喊一声,小心翼翼将书本放入怀里贴身收藏。
人有千百貌,行有千百种,买到书的人兴高采烈,没有人会因为花了四个银元通宝而感到心疼。正相反,两册书籍,只要拿在手里翻看过的人,无一不爱不释手并奉为珍宝。
《丹道》一书,里面提出的炼丹理论和原理,全都是崭新的,不禁让人耳目一新,原本灵丹在全皇朝九州的热卖,就让不少人十分好奇灵丹是怎么炼制的。
一些世家也都揣摩和研究,甚至试着炼制,但是无疑不已失败告终。因为没有什么借鉴,既不知道丹方,也不知道炼丹的器具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炼丹的手法,想要单凭一粒粒升华了丹气的灵丹逆向推导炼制的过程,十分艰难。
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便是皇宫大内和百圣太庙,也没有成功炼制出来。不过他们都已经有眉目,若是再给他们一年两载,估计真能琢磨出来并且将工艺完善,接近临水山庄的灵丹水准。
可惜,吕杨刊发了炼丹之术的第一本著述《丹道》,这注定是一部开先河的著述,上面阐明了炼丹的意义、原理以及十三种灵丹的丹方和炼制方法。
就连丹炉的制作,书里面也有详细地说明,唯独一条,丹火还有各种火候没有详细说明,这也算是为天下人甚至的一个小小障碍。
售书一天的时间,连续八九个小时,大约一分钟要连戳印鉴几十下,直戳得吕杨手臂酸疼。
到了中午的时候,书商们再也等不及了,在书坊外闹着要提书,书院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了,一时间书坊成了热闹的菜市场。
春分这一天,绝对是让人惊讶的一天。不单单是书院的儒师和儒生们,也不仅仅是秣陵府的达官贵人们,但凡是来到南明广场售书现场的人,都被那种盛况惊呆了。
多少人买到戳有吕杨私人印鉴的《丹道》大喜过望,多少人因为没有买到而失望无比。这些儒师们都看在眼里,因此他们脸上仿佛贴了金,荣耀不已。
书院的儒生们对于这一次售书印鉴会,已经无法可想了,他们之中有些人一开始还是不太服气,对于售书印鉴会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是等到售书印鉴会来了数不清的人,他们再也淡定不了了,有的人这才派了家丁去排队。
最后五千套《丹道》售完,还有一些人没有买到戳有吕杨私人印鉴的书籍,不禁后悔不已,因为书本还没有售完,现场就有黄牛党将书抬到了十倍的转让价,生生让不少儒生深恶痛绝地对可恶的黄牛党一边吐口水,还要一边付钱买书。
傍晚时分,所有书籍终于售完,不管那些有没有买到的都被告知明日秣陵府各大书店有售,不过那已经是没有戳吕杨私人印鉴的书了。
南明广场上的人逐渐散了,书坊的热闹景象也逐渐平静下来,书坊工人们忙了大半天,终于将络绎不绝的书商给打发走了。鉴于产量问题,很多书商都没有获得一个满意的数量,书坊只能建议他们两天以后再过来了。
吕杨带着吕蒹葭踏入书坊,黄道蕴迎上来笑道:“师弟,恭喜你了,今天的售书印鉴会大获成功,连带着书坊所有的存书都被提走一空!”
“提空了?”吕杨微微惊讶。
“嗯,全都提空了,现在仓库内一册《丹道》也没有了,现在书坊已经开始三班倒,一刻不停地进行刊印,不过我想一个月内都不可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书坊的坊主是个老年儒师,叫做沈师严,如今已经七十一,依然停留在立言道业第一重,是一位老秀才,数十年来都没有能够让道业晋升。
他先是和黄宗羲汇报了今日《丹道》出库的情况,然后笑呵呵地走上来,朝吕杨揖礼:“吕公子,了不起啊,老朽印了半辈子的书,从来没见过销售如此恐怖的情况,五万多差不多六万册书一天之内全部被提走,而且那帮书商仍然不满意,差一点就急坏了书坊的门槛!”
吕杨回礼笑道:“这都是书坊印刷质量好,连我这个作者拿在手上都爱不释手!”
沈坊主摆摆手:“书坊确实是下了重本,否则也不至于每册卖两个银元通宝,这个价钱原本已经比较高了,没有想到书商们根本不在乎价格,这在以前可没有过。这都是因为吕公子大才,《丹道》言之有物的缘故!”
沈坊主拿来一本账单,递过来给吕杨观看,吕杨象征性看了看,转头向负责的黄道蕴笑道:“师姐,这账没有疏漏吧?”
“没有,我已经和沈坊主都把关过了!”
“那行,就这样吧,我现在还是专注于修行,这账面上的事情,有师姐和沈坊主把关,我放心!”吕杨将账本递回,随同老师黄宗羲返回别居。
马车穿过双林夹道,黄宗羲看着马车外面阴翳的树林,转头叹道:“纯阳,如今你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又积累了丰厚的产业,那可是百年世家都不一定能够积累的财富如今你还能居纯阳居,实属难得,纯阳居确实有些简陋,要不你明天就在书院中买一栋别院先搬过去?”
原来黄宗羲这话也是憋了好些天的,因为过年之前,吕杨就为那位出嫁了的大姐在秣陵府外置办了一个庄子,相当不错。连替人置办的庄子都要比吕杨现在居住的纯阳居要舒适体面,再让吕杨居住纯阳居,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黄宗羲一开始以为吕杨是顾忌自己的颜面,不好意思提出搬迁的事情,但是大年早过了,吕杨还是没有提,他自然就不能等闲视之了,于是才亲自开口,想要让吕杨打消顾虑。
“老师说的哪里话,那纯阳居是老师为弟子所建,弟子觉得很好,何况如今那边的园林正在加紧修造着,不需半年估计就能先行搬过去,所以先不必找其他居所了!”吕杨连忙说着。
黄宗羲看了吕杨一眼,发现吕杨并没有搬迁的打算,不禁沉默一会,认真道:“如此也好,既然都住了些时日,那就再住着吧,想什么时候搬那就什么时候搬!”
“是!”吕杨平揖,心里松了口气。
居住在纯阳居,和别院比邻,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才亲近,若是搬出去,势必要减一些情分,同时每日到书房接受黄宗羲的授业,也没有现在方便。
考虑种种,吕杨哪里会般到别处,至于现在正在修建的园林,那就另当别论了,那是吕杨家的根基和颜面,若是修建好,也没有理由不搬过去,索性那里离临水山庄和黄家别院都不远,可以时时接受教诲,当然了,和师姐、师妹相处在一起的时光也相对多一些。





第二百三十四章 赐爵
周一,请求红票!另外感谢这几天打赏的同志,谢谢!

神都玉京城皇宫,尚书房。文帝坐于龙椅之上,一页一页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上下两册《丹道》。
已经连续六个时辰,掌印内官立于门外,心神却时刻注意着尚书房内的一切动静,他已经侍候文帝四十余年,从来没有见过文帝这么郑重其事地阅读一本著述。
这《丹道》着实了不起啊竟然宗师道业的皇帝如此研究一本著述,掌印内官心里凛然,想到那位从未谋面的寿阳殿待诏,双眼眯起,露出若有所思的微笑。
“人事潮起潮落,那位寿阳殿待诏,前途无量了!”掌印内官心想着。
文帝整整好几个时辰,从来没有这么专注过,他时而皱眉,时而豁然而解,丹道下册最后一页看完,文帝不禁赞叹一声,再翻开上册,重新打开,观看着目录。
“陛下,丹炉已经出丹,研究过那本书,大内炼丹已成功,这是刚刚出炉的培元正心丹!”一名供奉托着一个玉瓶前来禀告。
“哦,朕看看!”文帝高兴的拍案而起,连忙接过玉瓶倒了三粒乳白色的灵丹出来,只见这灵丹药香扑鼻,通体洁白,仿佛羊脂白玉,表面还隐隐约约流转着无数的圣道文字,其中几个字是“正大光明”。
文帝小心翼翼拿在手里,又闻了闻,皱眉道:“确定是咱们自己炼制,而不是白龙潭书院进贡来的?”
文帝已经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灵丹的品质已经和进贡上来的培元正心丹没有太大的区别,若是在前几天,大内绝对炼制不出这样的灵丹来。
也不怪文帝有所疑虑,实在是大内前些时候炼制的灵丹大多都是废丹,即便有侥幸成功的,品质和卖相也不佳,远远及不上进贡来的品质。
供奉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