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明-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道宗与宇文士及互为犄角,窦建德若攻李道宗,宇文士及则出兵策应。攻宇文士及,李道宗必出兵袭扰夏军后路,窦建德被这两个人搞的焦头烂额,来回奔波而不得结果。

  七月初,江都留守张亮率领杜伏威的降兵,还有自江都诸郡招募的新兵总计二十万江南兵北上,迅速渡过沂水进入鲁郡,经鲁郡,齐郡,济北郡,在八月时候堵住了窦建德后路。这二十万人虽然声势浩大,但以新兵为主战力有限,可这样一支庞大的人马到来,窦建德哪里还有心思恋战,只得缓缓退回河北。

  这是之后的事,在张亮率军出江都的时候,徐世绩的人马也到了长安城外,与李闲汇合。

  燕云军各路精兵十六万汇聚长安,大唐都城岌岌可危。

  长安城

  太极宫

  暴怒的李渊啪的一声将李闲通告天下清君侧的檄文摔在地上,一脚踩了上去:“朕这段日子竟然养了一只狼!”

  李闲以河东王李承德的名义,发清君侧檄文。李承德是太子李建成的儿子,李渊的嫡孙,这个檄文一出来李渊就险些被气死。其实自二十几天前李渊便发现了有些不妥,各地自三月初就有请示放粮救灾的奏折上来,河东郡请示赈灾的奏折是四月末到的,李渊批复之后特意吩咐河东郡官员将赈灾的详情再写奏折呈递上来。

  李世民造反,太子遇刺,皇后病死这几件事接二连三的发生,李渊没什么心思关注河东郡的事,但诸事平复下来之后,河东郡赈灾的奏折却迟迟没来,五月末的时候,李渊特意问过尚书左仆射萧瑀,萧瑀仔细清查确实没有河东郡的奏折,李渊随即派人往河东郡查看,但派出去的官员还没有回来,燕云军十几万大军倒是先到了。

  “李承德!”

  李渊眼睛赤红的盯着地上那檄文,牙齿咬得极紧。

  “朕的好孙儿,朕的好孙儿!”

  他恨恨的重复着这几个字,骤然想起导演这一幕的是自己那个好儿子,脸色随即变得更加阴沉难看起来。

  “裴寂,你出城去问问李承德,朕这个好孙儿要清君侧,他到底是要清侧还是清君!朕身边没有一个奸佞小人!告诉他,若是不退兵回去的话,朕就下旨定他一个谋逆造反的大罪!若不是念及太子朕现在就派人去除了这个败类!”

  “臣遵旨。”

  裴寂脸色一变,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陛下这是真的气糊涂了,河东王李承德不过是个傀儡罢了,陛下派我去问河东王,只怕问来问去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燕王李闲的手段当真了不得,攻克河东郡,冯翊郡这么大的事竟然能将朝廷瞒住!有这样一个主公,再有徐世绩这样一个奇才,燕云寨真是让人不敢小看啊。

  可是转念再一想,包括陛下在内什么时候轻视过燕云寨?

  即便小心提防着,却还是上了燕王李闲的当。谁也不会想到,他孤身入长安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竟是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赌陛下不敢拿他怎么样。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局他赌对了。

  秦王造反,太子遇刺,这些事都被燕王李闲利用,他借尽了天下之势,为的就是今日兵围长安,为的就是如此轻易简单的兵围长安。大唐的都城啊,就这样简单至极的被人围了。甚至燕云军近了长安城百里之内朝廷才发现,更可悲的是,如今长安城中没有几个能用的将领!

  “传刘弘基进宫来见朕!”

  李渊有些急促的摆了摆手大声说道:“现在就去!”

  门外站着的高莲生哪里敢耽搁,立刻派人赶往刘弘基家里。

  燕云军大营

  河东王李承德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李闲,随即谄媚的笑了笑道:“皇叔,这件事侄儿还是不要参与的吧?”

  “你父乃是大唐之太子,才过而立之年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不出意外再用不了几年他便是大唐的第二位皇帝!”

  李闲看着李承德声音清冷的说道:“可他却被人谋害在长安,而谋害大唐太子的人此时竟然还逍遥法外。李世民派人刺杀了你父亲,皇帝听信谗言非但没有治李世民的罪,现在居然还要将李世民招回来封为太子,身为人子,这样的奇耻大辱你怎么能忍得了?难道你就不怕夜夜噩梦?!”

  李闲指着大帐外的长安城一字一句的说道:“孤现在是在帮你,帮你讨要一个公道回来。”

  李承德讪讪的笑了笑,心说我哪里请你来主持公道了?

  就在他忐忑不安的时候,李闲忽然问了他一个让他措手不及的问题:“你可知道,你父亲五子中为何孤觉得你必能成其大事吗?长安城中你的兄弟俱在,孤为何千里迢迢派人将你接来?”

  “侄儿不知。”

  李承德谦卑道。

  “因为孤使人推算过,你有九五之命。”

  李闲叹了口气道:“终究是要坐上那把椅子的。”

  扑通!

  李承德竟是被他这句话吓得跌倒在地,两腿酸软竟是再也站不起来了。

  



…【第六百五十三章 青桃论】…

    李闲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亲自为徐世绩斟满了一杯笑道:“那孩子竟是被孤一句话吓傻了,跌坐在地上半日都没有站起来,还是孤派人派人架着他回自己营帐中去的,真不知道他骨子里哪一点是随了李建成的脾性。李建成这人虽然过于谨慎小心,但骨子里却带着一股狂傲不服。”

  徐世绩连忙站起来道谢,李闲拉了他一把坐下来说道:“此间有没有外人,哪里那么多规矩。这杯酒算是先给你小庆,灭杜伏威后立刻率军西进克河东郡,辗转万里,逢战必胜,扩二十郡之地,得千万百姓,十数万雄兵,这样大的功劳孤只用一杯水酒谢你,倒是显得太小气了些。”

  徐世绩连忙道:“臣分内之事,哪敢让主公亲自把盏。”

  李闲笑了笑说道:“好一句分内之事,有许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分内之事,而你却将如此大的功劳归为分内,这份忠心孤明白。你莫要总这么拘束,自从孤将你从瓦岗寨诓来,你便是这样谨守礼仪,倒是让孤时常觉着心里有愧。”

  “臣惶恐。”

  徐世绩道:“为人臣,自然要守臣之道。蒙主公信任,交付数十万雄兵,臣一展心中报复,应该是臣谢主公才对。”

  “这样说话越说越无趣。”

  李闲将酒又饮尽,微笑着说道:“你我之间哪里需要这么客客气气的说话,孤得你,便是今生不计其数之战最得意的胜利。”

  他指着外面远处那座雄城道:“待拿下了这座城池,孤便好好想想赏你些什么。”

  他一边揉着眉角一边说道:“钱财?这些年也未曾见你对这黄白之物有什么喜爱,你入燕云寨之后不置田产房屋,不集古玩玉器。美人?你整日领兵练兵,也从不曾听说你对哪家女子动过心思。这两样东西都不喜好,孤倒是真不知道给你什么了。”

  徐世绩摇了摇头道:“主公霸业未成,臣哪里敢要赏赐?只是”

  他小心翼翼的看了李闲一眼后极认真的说道:“钱财美人,其实臣也是喜欢的”

  “哈哈!”

  李闲放声大笑,这段日子以来难得心情如此舒畅。

  “既然如此,等进了长安城,孤便在城中为你建一座大大的宅子,然后选尽长安城中美人予你。”

  徐世绩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臣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李闲笑道:“就算你有孤也未见得能做到,宅子可以建,但孤总不能派兵去将城中美人挨着个都给你抓来吧?不过进城之后,以你的身份,指不定城中多少世家大户之人巴不得将女儿送与你,便是做妾只怕也没人嫌弃。”

  “臣谢主公!”

  徐世绩站起来郑重一礼。

  “这是何意?”

  李闲问道。

  “臣家境虽然富庶,但身为商户地位卑贱。家父散尽家财用作军资,协助翟让在瓦岗起事,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我徐家能脱了这尴尬的身份,让我徐家能有扬眉吐气的时候。若是没有主公,家父之愿恐难成真。来长安之前家父叮嘱过,让臣代替他给您行大礼以谢大恩。”

  “功名但在马上取!”

  李闲叹了口气道:“这些年也不知道多少青年才俊抱着这个念头浴血…拼争,又有几人能达成所愿?如此说来,你我都是幸运的。孤得你相助,大幸。而孤也能帮你,也算得上是你的大幸。”

  “正是这话!”

  徐世绩肃然道:“辅佐主公,此生无憾。”

  李闲笑了笑,站起来走到门口看着外面一望无际的碧蓝天空,伸手比划了一下说道:“孤在年幼时候,看到的天空只有巴掌大的那么一块,全部的意义就在于要活下来。这些年孤拼争,得来的天空越来越广阔起来,现在已经望不到了边际。说起来,是孤的运气实在太好,有你,有孤的阿爷,师父,有雄阔海,秦叔宝他们辅佐,孤怎么敢忘了你们的恩义?”

  “长安城破之日。”

  李闲转身看着徐世绩道:“孤要封赏众将,以你为首!”

  “臣谢主公!”

  徐世绩抱拳在胸,上半身向前弯下去九十度,然后撩袍跪倒,郑重认真的行了大礼。

  “孤能看到的天空越来越广阔,心中的野望也便越来越大。这座城可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孤要的太多,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来辅佐。懋功,等中原大定之后孤还有一个心愿,到时候你便随孤一块乘大船出海去,你为先锋,随孤荡平四海。”

  荡平四海!

  这四个字在徐世绩心中激荡,久久不能平静。

  

  

  裴寂看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河东王李承德,又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看着一株野桃树似乎入了神的燕王李闲。他苦笑着摇了摇头,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殿下从哪儿来还是应该尽快回哪儿去的好。陛下允诺,将河东郡做殿下的封地,钱粮赋税皆入河东王府而不入朝廷,世代相传”

  “裴大人”

  李承德为难的看了一眼李闲的背影,艰难的咽了口吐沫,想到之前李闲的话,他鼓起勇气坐直了身子对裴寂尽量用肃穆认真的语气说道:“如今长安城里多奸佞小人,陛下被这些魑魅魍魉蒙蔽,朝局不稳,国家不稳,孤为陛下的嫡孙,皇室血脉,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大唐的天下毁于奸佞之手?”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后大声道:“孤提大兵前来,没有反叛大唐的心思。孤是为了大唐江山千秋万世而来,是为了陛下而来。这江山是我李家的江山,如今国家疲敝,小人当道,孤怎么能坐视不理?陛下糊涂了孤是来叫醒陛下的。”

  这话说的无论如何都显得有些悖逆,可现在这种局面裴寂难道还能大声叱责他?

  “殿下三思”

  裴寂想了想说道:“说来说去,这大唐的事皆是陛下的家事。既然是家事,殿下自然要遵从陛下的决断。”

  他想说的是,毕竟你是他嫡孙。

  “孤有数十万大军,劳师动众而来若是不能清君侧除奸佞,孤就算想撤兵回去,难道孤手下军士能答应?!孤宁负一人,也不能负了天下臣民百姓忠君爱国之心!”

  李承德已经入了戏,越说越激动。

  “这话说的漂亮。”

  不远处的李闲忽然拍了拍手,似乎极喜欢赞赏李承德说的这句话。他伸手从树上摘了一颗还没有熟透的野桃子,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一股青涩但新香的味道钻进鼻子里让人很舒服。

  “裴大人怎么不坐?”

  李闲走回去,在椅子上坐下来笑着说道:“天为穹盖,地为绒毯,孤这客厅虽然看起来颇简陋无章,但足够大,自然不是没有裴大人你坐的地方。”

  这话一语双关,裴寂何等聪慧之人怎么能不明白李闲的意思?他微微沉吟了一会儿认真的说道:“天为穹盖,地为绒毯殿下好大的心胸,臣钦佩。只是既然上有天,下有地,人在其中这便是规矩,既然天地有规矩,世间有秩序殿下何必要强求?”

  “这话说的比河东王刚才说的还要漂亮些。”

  李闲把玩着手里的青桃,微笑着说道:“孤不怎么会说漂亮话,但孤是个喜欢听漂亮话的人,总是让人受益无穷。”

  他将手里的青桃抛给裴寂问道:“规矩便如这青桃,按天地间的规则秩序,这桃子还没有熟透摘下来便是不合规矩,不尊秩序对不对?”

  “对!”

  裴寂接过青桃看了一眼,然后垂首回答了一个字。

  “但孤已经摘了,便是破了规矩,谁又能如何?是天来打孤?地来打孤?还是那野桃树拔了根做腿脚跑过来打孤?我摘得桃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