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明-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该吃饭了。”

  “陛下?”

  李渊猛的睁开眼,听到倪花田说的这两个字之后眼神一亮。他转过头看向倪花田,很快眼神中的喜悦便被愤怒所取代。

  “你是在讥讽朕?”

  他看着倪花田的眼睛问。

  “奴婢怎么敢。”

  倪花田惶恐的垂首。

  本想发怒的李渊忽然又叹了口气,摆了摆手道:“算了朕倒是和你生的什么气,你只不过是个阉人罢了将饭菜端走吧,朕不吃,看着就恶心。”

  “陛下饭总是要吃的,吃了饭才有力气,有了力气才能做事。”

  “做事?朕如今除了躺在这里发呆,还能做什么事?”

  李渊自嘲的笑了笑说道,但很快,他的眼神就再次变得明亮起来,他猛的起身坐直了身子,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倪花田。

  “你再说一遍?!”

  他语气有些急促的说道。

  “奴婢是说,只要陛下您好好的,外面的人做事才会有信心陛下虽然现在住在这里,但陛下从来不缺忠心的臣子。”

  “谁?”

  李渊低声问道:“谁让你对朕说的这番话!”

  “尚书左仆射萧大人说,请陛下再委屈几日。”

  倪花田抬起头微笑着说道,他嘴角上的笑意怎么看都有些让人觉着不舒服。

  

  

  虽然燕王已经进了城,但吴记包子铺依然开着。到了现在为止其实还没几个人知道这包子铺是军稽处的暗桩,而密谍也还需要这个地方做事。

  天气越来越热,所以包子铺里的生意显得很冷清。没几个人还能肆无忌惮的将滚烫的汤包填进嘴里,早晨开门忙活了一阵之后,包子铺里就再没进来一个客人。已经多日没有回到这里的吴不善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几个伙计有些百无聊赖的谈天谈地谈女人。

  因为没有客人,厨房里的炉灶火都封了所以屋子里的倒是没有那么闷热。

  就在几个伙计聊天聊的昏昏欲睡的时候,门帘忽然被撩开,一个大胖子拍着肥肚子笑呵呵走进来,一边走一边擦汗道:“好不容易等到了天晚凉快下来,快给我三屉狗肉包子解解馋,再来点酒菜!”

  听到这句话,看到这个人,店里的人全都猛的的来了精神,便是闭目养神的吴不善都站了起来,一脸的激动。

  “总算把你盼来了!”

  吴不善快步走过去握着万玉楼的手激动的说道:“等死我了!”

  吴不善受宠若惊,有些不安的说道:“你看咱们这才几天没见面,至于这么想我么”

  “想!”

  吴不善斩钉截铁的说道:“自从上次主公召见之后,我就一直想你。”

  “为什么?”

  “主公问我要什么赏赐,我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特意跟主公要了,今天拿出来和你分享一下。”

  吴不善笑呵呵的说道。

  “什么好东西?!”

  万玉楼顿时来了精神,等着吴不善将东西拿出来。

  吴不善嘿嘿笑了笑,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来在万玉楼面前展开。那是一块绢布,待万玉楼看清楚了之后神情一僵,脸色随即变得极精彩起来,看着那绢布上的几个字,他嘴角抽搐着说道:“你得多无赖才想到要这个,主公得多无聊给了你这个”

  绢布上四个字,龙飞凤舞。

  欠债还钱。



…【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他一把 捅他一刀】…

    让李闲稍微有些失望的是,他回到天策上将军府之后魏征果然还是没有能亲口将想说的说出来,掌嘴二十可不是个轻的惩罚,用光滑如羊脂玉一般的竹板子狠狠扇嘴二十下,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厄难。即便以王启年脸皮之厚也不敢轻易尝试,没有打落魏征满嘴的牙齿就已经是行刑的人手下留情。

  人都说士可杀不可辱,魏征今日的事对他来说可以说是奇耻大辱。

  但此时的他眼神里却没有一丝不甘,没有一丝愤怒。他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两边脸颊肿的好像嘴里含着两颗鸡蛋似的。嘴角破了,血虽然止住但看起来还是有些凄惨。可即便如此,他的眼神中依然带着些许期许。

  因为燕王正在认真的看他写的条陈。

  足足半个时辰,李闲才将魏征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的条陈看了一遍,看得极仔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字一个推敲着看的。虽然他下令处罚魏征的时候极干脆,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去认真对待魏征的建议。

  看完了之后李闲微微点头,然后赞了一句:“皆是老成持重之言,而且还有一笔工整漂亮的书法,难得。”

  魏征本想答话,但嘴实在张不开只能躬身示意了一下。

  李闲忍不住笑了笑,指了指桌案上的一个瓷瓶说道:“医道上孤虽然算不得什么妙手,但好歹比一般的郎中要强上不少。这药膏抹在伤处,不会让脸上留下疤痕。另外孤让独孤配了些止疼的药,回头你自己去军稽处二部取了。”

  “臣谢殿下。”

  魏征忍着疼说道。

  李闲微笑着摇了摇头,指着对面的凳子说道:“坐下说话。”

  魏征垂首,然后欠着身子在凳子上坐下来。

  “孤知道你的用意是好的,也了解你的性子。”

  李闲语气淡然的说道:“但你如果以为孤允许你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那么你便错了。孤可以礼贤下士,可以虚心向你们任何一个人请教。但这不代表可以容忍你的白痴!若是孤在众人面前给足了你的面子,那么众人皆效仿,孤难道还要每天都挨你们的骂?”

  李闲哼了一声道:“即便你不用这样的方式,这条陈递上来难道孤会看不到?礼制上的事,是孤的弱处,所以才会重用房玄龄,重用你暂且让你在工部做事,确实没有尽你之才,但路总得一步一步走,一步登天的事未见得就是好事。”

  “你不用说话。”

  李闲阻止住想解释的魏征,继续说道:“孤知道你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自己在朝中没有立足之地。也知道朝中很多人都是这般想的,却只有你用这么白痴的办法打算出头!你心中有才学,孤自然不会视而不见。孤能容得那么多人,难道偏偏就容不得你?”

  “回家去吧,好好休息几日再上朝过几日杜如晦就要到长安,礼制上的事他也极有见地。等他到了之后,孤会让他,房玄龄,你,你们三个凑一起将礼仪制度上的事彻底完善一下,拟一个条陈出来一样一样的改正。”

  “臣谢殿下。”

  魏征连忙起身施礼,然后退出书房,不一会儿又回来,拿起桌案上的瓷瓶再次告辞。李闲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心情倒是变得好了起来。

  对于魏征这个人,李闲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史书上的记载说他是个铁骨铮铮的铮臣,是个直言不讳的谏臣,是个公正严明的忠臣,但李闲却不喜欢这样姿态的臣子,也不需要有这样的臣子来彰显自己的气度。

  那句穷兵黩武,虽然是魏征为了引起李闲注意而故意说的话。但这样大不敬的事,李闲自然不会允许发生。

  这朝廷是他的,大唐是他的。

  他这样贪得无厌的人,怎么可能会觉着自己手下人才多?又怎么可能不重视那些自己熟知的青史留名的人?这些人既然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绝非偶然,更不会是草包肚子徒有虚名。魏征这个人是个铮臣,但谁又知道他是不是刻意去做一个铮臣的?历史上的李世民需要这样一个人来显示自己的气度,而魏征也需要这样的地位来施展自己的才学。

  人贵在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李闲不需要这样的魏征。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李闲自己心里有一面镜子。

  他不需要知道魏征是不是真的铁骨铮铮,他只需要知道魏征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就够了。至于指着鼻子被臣子指责这种事,他不需要刻意去表现这样的气度。

  

  

  魏征的进言洋洋洒洒数千字,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极用心,而书写的笔法竟然用的是自李闲手里流传出去的宋体,由此可见此人绝不是什么真的古板死心眼,对于如何引起李闲的重视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第一部分,魏征讲的是仁义。

  开篇一句话,虽然迂腐但不是没有道理。

  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

  治国之根本,在于德,礼,诚,信而非严苛之刑罚。

  律法刑罚,如驾车驱马之鞭,马若尽力向前不敢懈怠,而鞭则毫无用处,当以奖赏。如果人皆遵守仁义礼法皆以道德行事,那么刑罚自然也就如马鞭一样没了用处。所以当多以礼仪教化世人,而不是以刑罚约束世人。刑罚之根本在于定轻重,正曲直。决不可申屈在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

  这样的观点并不是魏征独创的,历朝历代,其实都是以仁义为首。

  看着决不可申屈在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这句话,李闲想到打在魏征嘴上那二十竹板,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二部分,是兼听。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唐,虞,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故不塞听与迷惑。秦胡亥,隋杨广偏听偏信,制天下溃败而不自知。

  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上之不信于下,必以为下无可信。若必下无可信,则上亦有可疑。为君者不可独断专行,臣下者对朝廷施政中的失误之处上书规谏,纠缪补缺,匡弼时政。君臣和舟共济,集思广益,上下同心。

  第三部分,居安思危

  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敝,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殿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

  隋统一寰宇,甲兵强盛,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旦夕之间土崩瓦解,原因何在?在乎于安不思危,治不念乱,存不虑亡之所致。鉴国之安危,必取于亡国,臣愿当今之动静,思隋氏为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若能思其所以危,则安;思其所以乱,则治;思其所以亡,则存。

  这些谏言,虽然多是道理上的东西,不只是魏征,便是朝廷里不少人只怕也能说的出来,但只有魏征想到了要对李闲直言说这些,由此可见此人性子上确实有直率公正之处,李闲对魏征的印象也颇为改观。

  将这数千字的东西又仔细看了一遍,李闲揉了揉发皱的眉头,吩咐人将这条陈裱起来,就挂在书房中。

  看了看天色已经黑透,李闲起身往外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想到今日在大明宫中当着一众文武说的那番话,他在心里忍不住冷笑了一声。不管是敲山震虎还是打草惊蛇,总归心里有鬼的人不会安稳踏实。

  他缓步而行,走向太极宫中新划出来的一个独院。

  那里是军稽卫的驻所。

  

  

  松柏楼是长安城中有名的酒楼,但这段日子以来松柏楼最出名的不是饭菜,也不是美酒,更不是轻歌曼舞的歌姬舞女,而是关于燕王进城当日松柏楼上那燃起的一团烟花。正因为如此,松柏楼的名气越发的大了起来。

  但没几个人知道,这楼子其实是纳言裴寂名下的产业。经营这楼子的是裴府里的一个管家,很少在裴府中露面。当初进城没多久,这楼子便被裴府的人盘了下来。为了显示自己的清廉,裴寂三次上书请求减少自己的俸禄,这赢得了李渊的好感,也在百姓当中流为美谈。

  但他这样身份的人自然开销极大,开国之初他要小心行事,自然不会如以往隋臣那样大肆的压榨属地农户,所以就算他再看不起商人,也还是要靠着这个来赚点银子。

  就在松柏楼三楼最里面的雅间里,裴寂看着面前的刘政会苦笑了一声。

  “今日燕王点的已经足够明了,我打算过些日子便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裴寂叹了口气道:“燕王宽容不假,但他却容不得对他有丝毫不利的人。萧瑀现如今还在想着那事,早晚死无葬身之地。我已经老了,不想再搀和这些归家做个田舍郎,倒也不错。只是若如此离去,真能做个安稳的田舍郎?”

  “你若离朝我留下还有何用?”

  刘政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