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明-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既然已经走到了今日,我怎么能不为以后考虑?”

  “调罗艺入塞北,然后派李道宗率军进驻涿郡,而李道宗手里的兵马是薛万彻和徐世绩的,这已经是在给他们提醒了。今日再有这一出戏,他们心里自然会有所揣摩。等回长安之后,把他们分派下去驻守各方,但绝不能带着本部人马。我刚才说了,先敲打着,这样的事多了,他们也就能容易接受些。毕竟将手下用惯了的老兵调走,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兵驻守一地不可擅动,但将领还是要挪一挪的。我想着,日后领兵之将,在一地驻守不超三年,便要轮换调动。”

  叶怀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走到李闲身边轻声道:“这已经是最温和的法子了,他们早晚都会明白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将这些老兵们身上杀气也都太重了些,等回长安之后,大部分都要放回老家耕种。兵和将,都不能太过熟悉了。”

  李闲叹了口气道:“我能想到的法子,这确实是最温和的。”

  叶怀袖嗯了一声,站在李闲身边看着他所看的方向轻声说道:“你心里终究还是太多不忍,提前安排也是极好的懋功,今日我算是把军中诸将都得罪了个遍!便在此时此刻,也不知道有多人在骂我!”

  在徐世绩的大帐里,长孙无忌叹了口气,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徐世绩笑了笑,走到他身边坐下来,为他再次斟满了酒杯:“你不是军中将领,这件事终究还是要选个文臣来做的好,主公让你来做,也是对你极信任的。”

  “说起来,如今知道主公心意的也只有你我二人,不过也幸好还有你在,不然我这苦水都没地方倒去。”

  “怕是你也不知道是我上的奏折。”

  徐世绩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不仅仅是军中诸将,似乎朝廷里现在也有些人越来越不老实了。主公既然放心的离开了长安,怎么会没有安排?有些人以为功劳大,但得到的少所以心里越来越不甘,以至于想要铤而走险。今日做这戏,也是为了日后杀人做些铺垫。总不能让下面人说,主公轻易草率的杀了功臣。”

  “谁?”

  长孙无忌一惊,忍不住问了一句。

  “朝廷里有些不甘的臣子,你可别忘了宫里还有个不甘引颈待屠的皇帝,只是有些可笑了,偏偏有人不自量力。”

  “到底是谁?”

  “说不得,说不得啊。”

  徐世绩笑了笑,眼神中却闪过一丝担忧。

  只盼着少死一些人才好。



…【第八百一十三章 放任他们去闹】…

    大军在清漳只休整了三日,李道宗带着十万人马开拔奔赴涿郡。他部下十万大军,除了他手下几百个亲兵之外再没有一个是熟悉之人。这些兵马,四万出自薛万彻所部,其他出自徐世绩军中。

  而出自徐世绩军中的六万人,没有一个士兵是当初李唐的士兵。李道宗本部兵马十万,全都被李闲拨给了徐世绩和张亮。而薛万彻带着八万人马赶赴博陵郡,麾下兵马也没有他用惯了的老兵,大部分都是张亮从南方带来的江都兵。

  南兵北战,本不合时宜。所以薛万彻临行前忧心忡忡,偏是崔潜不觉得如何,反而对薛万彻连说了三声恭喜。

  薛万彻不解:“你前日才说起过,主公调拨给李道宗的十万人马,皆是徐大将军麾下的精兵强将,其中一小半是我麾下带着用惯了的善战的北兵,一大半是徐大将军麾下的燕云军,都是百战精锐,这样分派是因为主公对李道宗还是不太放心可主公给了我六万南兵,而且大部分是新兵,这岂不是对我更不信任?你反倒来恭喜我,我怎么就看不出喜在何处?”

  崔潜笑道:“大将军心思剔透,只是一时之间钻了牛角尖没看出来罢了。主公此举大有深意啊。”

  “愿闻其详”

  薛万彻郑重抱拳请教道:“明明是将善战之兵都给了李道宗,将新兵拨给了我,怎么你偏偏说是对李道宗不信任,对我却不一样了?”

  崔潜笑了笑道:“大将军,这事其实简单之极,只是大将军心中忧患,所以看不太透彻大将军您想想,为什么主公拨了十万善战之兵给李道宗,而且大部分都是燕云军精锐?因为这些兵对主公忠心耿耿,他们都是当初东平郡燕云寨出身的老兵,对主公之忠心,极难撼动。这些兵马,即便交给了李道宗,可若是李道宗真有不臣之心,难道他就能指挥的动?”

  “相反,若是李道宗真有什么异样的心思,只怕那些燕云军出身的将领,立刻就会带兵反了他!这些老兵善战不假,可大将军也应该明白,想让他们反对主公,难如登天。”

  崔潜耐心解释道:“而主公分拨给你的都是新兵,看起来像是厚此薄彼,对大将军你颇有不公平之嫌,可在我看来,正因为如此,反而说明了主公对大将军你极为信任。大将军常年领兵,自然明白一个道理新兵虽然战力不足以和老兵相提并论,但若是大将军亲手训练,不需多久,这就是一支忠于大将军你的人马新兵给了你,就是你的部署。只需打上几仗,这些士兵们身上也就烙印上了大将军你的印记。主公这是赐给了大将军你一支亲兵啊,主公对大将军的信任,难道大将军还不明白?”

  “哈哈!”

  薛万彻听完之后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听君一席话,如拨开乌云见明月。透彻,敞亮!若不是你来点拨,我只怕难想通这一层。”

  崔潜摆手笑道:“若是大将军你想不通这一层,主公又怎么可能将人马放心的交给你?”

  薛万彻大笑,脸色释然。

  两日之内,李闲分派出去的人马陆续开拔,一支往西北,一支往东北,六十几万大军分出去将近二十万,便是大营里都显得有些发空。等这两支人马开拔之后,剩下的近四十五万人马也即将西进,目标就是河北最后的一座重镇洺州城。

  大军开拔之前,李闲特意派人将徐世绩和谢映登两个人叫了来商议军务国事。两个人不敢耽搁,急匆匆的赶来。李闲吩咐大帐里伺候的亲随都退出去,帐中只剩下他和徐世绩,谢映登三人。

  徐世绩和谢映登见主公之召传了他们两个来,立刻就明白主公的意思。如今那件事,军中知道的只有主公他们三人而已。

  “坐吧”

  李闲摆了摆手,指了指桌案上放着的两盘点心说道:“这是嘉儿亲手做的杏黄酥,倒是刚好配了粳米粥。急匆匆的把你们两个叫到这里,料来你们两个也没吃早饭。你们两个有口福,这杏黄酥虽然不是什么金贵的不得了的东西,但你们二人也不是时常可以吃到的。”

  桌案上还放着两碗冒着热气的粳米粥,显然是他命人特意准备的。

  徐世绩和谢映登道了谢,欠着身子在李闲身边坐下来。桌案上摆着的除了两盘点心之外,还有几样精致的下饭小菜,只是菜量都不甚多。两个人都知道主公节俭,最不喜的就是铺张浪费。

  “军务上的事,该安排好了的孤都已经安排好。这几日议事,你们也都在,咱们就不提了。”

  李闲夹了一口小菜,就着粳米粥吃下去。一边吃一边说道:“洺州城虽然坚固,但总比不得洛阳长安。王咆再怎么有心计,也未见得比得上当初那些鸀林大豪。重视,但也不能太过于小心谨慎了。太小心,就会失了锐气。”

  “主公说的是。”

  徐世绩和谢映登点了点头,吃的都有些小心翼翼。

  “先吃饭!”

  李闲看他们两个都很拘束,笑了笑道:“一个锅里抢肉吃的日子就在昨天,现在怎么这般拘谨。算了,吃过了再议。”

  两个人连忙点头,却哪里还能如以往那样不拘一格的行事。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大军平定河北指日可待,回长安之后燕王晋位称帝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势。再如以往那样率意而行,就失了君臣礼数粥可好喝?”

  李闲放下碗筷笑了笑问道。

  “这是今儿一早天还没亮的时候,青鸢和凰鸾她们两个就起来做的。不必逢迎,说起来她们两个做饭的手艺比起武艺来着实差的太远,但难得是一份心意。”

  “那个”

  徐世绩也跟着放下碗筷,讪讪的笑了笑说道:“有些糊了。”

  “哈哈!”

  李闲笑了笑道:“可孤吃着却分外香甜。孤说过,你们做事不管做的好是不好,只要你们尽心尽力的做了,孤都满足。”

  “臣谢主公信任!”

  徐世绩和谢映登连忙起身施礼。

  李闲摆了摆手道:“坐吧,又没有旁人在,只你我三人。就还像以前那样,敞敞亮亮的说话才舒服。既然把你们两个找了来,你们都是极聪明的,想来也知道是为什么事,说说吧你们怎么看。”

  他指了指身边的椅子,示意他们两个坐下。他随手从书架上抽出来一本书,翻倒昨晚折了书页的位置上。

  “主公长安城里的事,宜早不宜迟,虽然不过只是隐隐有迹象,但若那人真存了这个心思,难保不会做出什么龌龊事来。虽不足道,但主公知道心里也会觉着恶心。既然军稽处的人已经察觉到了苗头,不如早作打算。”

  徐世绩俯身轻声说道。

  他看了一眼谢映登,谢映登随即点头道:“臣也是这个意思,虽然翻腾不出什么大风浪来,但终究看着碍眼。”

  “先不说这个。”

  李闲一边看书一边貌似随意的说道:“长安城留守的几个人中,房玄龄孤已经急调往涿郡,现在剩下的几个主事的,你们怎么看。”

  徐世绩和谢映登心里都是一紧,不明白李闲的话里是不是有什么隐晦的意思。如今在长安城里主事的,文官之首是杜如晦,此人也是燕云军出身的老臣,而且身为宰相,已经荣宠之极,料来绝不会和那些宵小勾结。领兵镇守长安城的大将军程名振,为人谨慎小心,而且从以往来看,此人也谨守为臣之道,料来也不应该有什么事。

  至于其他人

  谢映登是军稽处的大档头,这方面的事自然他先开口:“关于这件事,杜如晦的奏折和军稽处的密报是前后不差几日到的,折子是他和程名振联名上的,所以杜大人和程将军自然信得过。”

  “孤知道,再说其他人。”

  “都御使魏征,刚直不阿,也不会有事。”

  徐世绩道。

  “虞世南,刘政会,唐俭他们都是李唐旧臣,没有人比他们更知道什么事能触碰,什么事不能触碰。他们心中本就有所担忧,这个光景只怕躲还来不及,自然也不会有这不臣之心。只是若真有叛党谋乱,也会暗中拜访他们几个。毕竟在长安城里,他们几人的影响力还是极大的。”

  谢映登分析道。

  “嗯”

  李闲嗯了一声又问:“那宫里那个,你们怎么看。”

  “这”

  谢映登和徐世绩对视了一眼,都不好开口。

  “但说无妨,孤说了,今日这里又没有外人,你们还顾忌什么。”

  徐世绩和谢映登二人都不由自主的吸了口气,然后几乎同时站起来撩袍跪倒:“主公,宫里的那个不能留!”

  “不能留?”

  李闲的视线从书册上离开,看向他们两个。

  “不能留!”

  徐世绩肃然说道:“若是没有此人,朝廷里那些个宵小之辈只怕也不敢轻易起了反叛的心思。就算他们其中有人心存不甘,可怎么敢轻易触碰那层底线?正因为有那个人在,他们就觉着有机会位极人臣。趁着主公不在长安的机会,更迭朝权,忤逆不敬,说起来宫里那人才是祸之根源。”

  谢映登的话更简单直接:“当初需要他,现在不需要了大帐中,李闲斜靠在铺了一张虎皮的椅子上看书。他微微垂着头,看起来神情很专注。在离着他不远处的桌案旁边,还坐着一个一身白色衣裙体态婀娜的女子。她跪坐在桌案一侧,身形挺拔,更加显得腰肢纤细酥…胸傲然。

  她在煮茶,礀势漂亮至极。她的动作轻柔舒缓,莫说闻那茶香,品那茶韵,只看她这般妙曼的身形手法,也令人心旷神怡。

  “煮茶这般好看的除了叶怀袖之外,没人能及得上你。”

  李闲放下手里的书册,接着那长孙无垢递过来的茶杯笑了笑道:“我听说这两日你兄长吃不香睡不香,可是真的?”

  长孙无垢抿嘴笑了笑道:“是看着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这次他可算是把军中那些将领们都得罪苦了,到了日后天下大定之际只怕骂他的还会多一些。”

  李闲嘴角挑了挑,放下茶杯问道:“长孙无忌和你提起过这件事?”

  “没有是臣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