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7年1月6日开始,华安实施彻底的规范经营,华安的车险、财产险、人身险等业务必须严格遵守保监会“15%”和“4%”的规定,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其他外部成本和费用处理方式。
    铲除车险业务毒瘤,实施彻底规范经营,都是一种“放弃”,壮士断腕之后,李光荣寻找华安的生存空间。“万店计划”成为华安新的突破口。2007年,华安出台以建设连锁式营销服务部为标志的营销变革战略。不得已发力直销,是李光荣对于现有保险营销体制的惨痛反思。
    “自20世纪80年代末,‘保险代理人’制度建立以来,保险市场形成了以中介代理为主体的营销体制。更为致命的是这种销售体制是以‘手续费’、‘退费’等赤裸裸的金钱利益作为联系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纽带,在‘拜金主义’影响下,中介队伍的趋利性催生‘手续费’和‘退费’逐步蜕变成带有浓重洗钱色彩和灰色收入性质、侵占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权益的非法所得。”
    “以‘代理制’为主体的营销体制,割裂了管理链条的两端,形成‘两个远离’:即保险公司远离客户和保险公司总部远离承保理赔一线。”第一个“远离”导致保险公司丧失了市场把握能力;第二个“远离”使得保险公司丧失风险管理能力。
    于是,华安保险开始“离市场更近”,于社区中开门店。
    按照华安的规划,到2008年底,华安将在全国开设2000家连锁门店,五年内达到10000家,即所谓的万店计划。
    果如其然,保险连锁店也将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大小社区。华安将成为中国拥有金融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这将成为华安“万店计划”最为诱人之处。如果这些网点越过分业的边界,可以销售其他的金融产品,从“华安保险”进化为“华安金融”,其渠道价值无可限量。
    但是,挑战并不小。按照目前每个门店4~5名人员的配置,华安还面临巨大的人员缺口。2008年上半年,华安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招兵买马。李光荣估计,5年内将累计招收6万~8万高校毕业生,且计划斥资数亿用于门店员工培训。
    同时,由于分业的限制,单个门店的产品尚少,同时居民对于门店还比较陌生,短时间能否实现盈利尚不能明确。由于华安的万店计划,坚持以购买产权店面为主的策略,这将极大地耗费资金。据估计,华安的“万店计划”总共投入的资金在100亿元以上。
    这笔巨资从何而来,将极大地考验华安股东们的钱袋深度。
    2007年,华安期望通过“借壳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不过这一鱼跃化龙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同时,2008年,无比喧哗的A股市场,突然变成全球最会跳水的市场,如果熊市继续几年,将对华安赖以发家的理财险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个资本市场的冬天,华安和其他公司一样,感受到的是刺骨的寒冷。但是,这似乎动摇不了李光荣的梦想。“建设连锁式营销服务部是大势所趋,这个平台今后还要做成一个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华安向“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目标不能等”。
    先驱,还是先烈?
    或许不管何种结局,李光荣,及其华安保险对于中国保险市场都是最为重要的标本。
    2009年2月1日,农历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华安保险副董事长、总裁蔡生主持新春晨会:“2009年华安将继续坚持连营核心发展战略,科学发展保险业务,开源节流,规范经营。”
    2009年,品尝了资本市场苦与涩,起与落之后,华安重新回归“常规保险业务”,常规业务哺育资产管理业务,“在保证自身盈亏平衡甚至微小亏损的基础上,为公司的资产管理提供稳定、充足的现金流”。
    12年一个轮回!
    A股上市:中小保险公司一声叹息
    没有比国内上市更折腾的了。
    如同一个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的美人,A股上市令中国保险行业的“老板们”魂牵梦萦,希望抱得美人归。入世刚一年,面对外资保险的航空母舰,快速成长的中资小舢板们明显“底气不足”,如何弥补资本金的严重不足,提高偿付能力业已成为第一要务。
    “中国保险第一股”的广告彩头,诱惑难挡。2002年,竞争者众多。号称完成“上市辅导期”的保险公司包括新华、太保、华泰、天安、大众等。
    媒体们纷纷将2002年命名为“保险公司上市年”,并猜测,寿险方面新华人寿和太平洋保险将是保险“第一股”最有力的竞争者;产险方面华泰财险则可能是最佳选项之一。
    然而,实际的上市进程,却渐渐变为“踏步观望”。2001年5月,太保集团已宣布结束了上市辅导期,成为国内第一家号称结束上市辅导期的保险公司。
    随后刚成立6年的新华人寿也对“保险第一股”志在必得。该公司前任董事长关国亮言之凿凿,虽然新华不是第一个完成上市辅导期的保险公司,但新华上市辅导期已于2001年8月份结束,而且该公司上市进展在同业中最快,已上报上市申请材料,是第一家递交上市申请材料的保险公司,且获得保监会和证监会的认可。
    公司赢利方面,新华人寿创造了一个“神话”:开业的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这完全颠覆了寿险公司5~7年才能盈利的国际惯例!
    不仅如此,此后新华人寿年年宣布公司赚钱,即使在扩张最为迅猛的2002年,也没有改变。这样的业绩神话一直持续到2004年,此时新华人寿已经号称连续八年赢利。尽管事后证明,这样的业绩的确是一个神话。
    2003年6月4日,新华人寿获得了保监会极为稀缺的一纸批文——“同意新华人寿上市”,中国A股市场上的“保险第一股”呼之欲出,这成为新华离上市最近的距离。
    产险方面,华泰保险2002年上半年曾发布拟上市公告,并称已接受辅导期超过半年。之前,同位于上海的两家财险公司——天安和大众宣称,两公司也已于去年底(2001年)结束了上市辅导期,正积极准备上市。
    大众保险常务副董事长杨国平颇为自信,认为大众保险连续6年盈利,有可能成为国内“保险第一股”。
    不过,这也成为大众保险此后再也无法逾越的一个高点。从发端上海、机构扩张长江三角洲、上市冲刺第一家保险公司,到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商谈出卖自己的股份。大众保险10年的发展轨迹好像一条抛物线,令人唏嘘。
    向下的拐点出现在大众宣布完成上市辅导两年之后。2003年,快速扩张,基本完成长江三角洲布局的大众保险突然出现了1。3亿元的巨额亏损。亏损中,不仅保险业务出现巨额亏损,而且投资业务也出现罕见的负收入。
    根据大众保险2003年的损益表,当年承保利润为―1。17亿元(2002年承保利润为2557万元),同时投资亏损为1573万元(2002年投资收益为1052万元)。这样双亏损下,总计亏损1。27亿元,扣除所得税之后,净利润亏损为1。28亿元。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出现巨额亏损,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而当年的当事人已经物是人非。原董事长已经辞去职位,剩下的高管们更愿意选择三缄其口。
    但是,一份监事会文件或许为揭开其中的谜底。该文件称:“(2003年)实现了业务快速增长,机构建设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完成了江浙沪的布点格局的基础上跨出了走向全国的第一步。”
    但是“经营结果与年初预算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当引起公司高度重视的是规模增长速度过快、内控管理呈现薄弱、险种结构不合理、成本控制缺乏力度、分支机构亏损仍在扩大等问题”。
    大众保险后继乏力。
    正当各中小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争做“保险第一股”而喧嚣不已的时候,真正的大鳄们却在上市之路上急行。国内产寿险龙头老大——国有独资的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开始了上市前的大变革:股份制改造。
    另外一个航母——平安的上市历程一波三折。
    平安曾想将寿险业务在香港上市,但随后被取消,因为马明哲对于分拆上市不感兴趣。
    此后,分业成为平安上市的最大障碍,而分业是上市的前提。完不成分业,平安则不能上市。2002年,分业完成。平安集团控股公司下设寿险子公司、产财子公司和证券子公司,证券公司下控信托公司。
    平安将以集团公司形式上市,而不再是以某个子公司率先上市。2003年,平安才正式启动上市之路。不过,由于坚持集团上市,牵扯保险、银行、证券等诸多行业监管,此外外资持股比例超过25%,员工合股基金的处理等,平安特殊的发展轨迹决定了上市时候的挑战前所未有。
    【注释】
    (1)原载《21世纪经济报道》,马斌,《刘明亮:友邦“老爷子”回首三进三退》。
    (2)赵守兵、刘平:《解密友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3)黄蕾:《友邦鲍可维:今年有10个以上团险作后手》,《国际金融报》,2005年2月18日。
    第九章 股改上市年(2003)
    2003年初,保险监管耳目一新。
    1月下旬,于当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新任主席吴定富首倡“做大做强”。“做大做强”,以及“又快又好”,如同“解放思想”对于中国经济一样,成为影响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标志性语言之一。
    就在这一年,保监会升格为正部级单位,成为与银监会、证监会平行的专业监管机构。经历了半年多的机构改革后,保监会扩编暂告一个段落,下设部门从原来的14个增加为18个,新增发展改革部、资金部等4个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新设之发展改革部负责保险公司的重组、改制、上市等重大资本活动,直接影响着中国保险行业的格局。其部门负责人为平安出身的高管袁力,袁后来升任保监会的主席助理,都与其肩负之责任重要,以及出色工作有关。
    这一年3月24日,保监会发布2003年第1号令——《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下称“1号令”),偿付能力为保险监管三支柱之一。
    2003年之前,中国的偿付能力监管其实相当尴尬——“无法管,也不能管”,因为两大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首当其冲地偿付能力不足,总不至于要求这两家公司停业或者破产。“1号令”让两大巨头如坐针毡,催生了海外上市的步伐。
    伴随“1号令”的强力推行,一些表面光鲜的豆腐公司轰然落地,例如号称连续赢利的新华人寿,从而引发了保险行业的“偿付能力风暴”。
    同年1月1日,修改之后的《保险法》正式施行。新法规定,法定分保每年降低5%,最后至于取消,这砸了国内独家经营法定分保生意的中国再保险的铁饭碗。
    2003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3家公司的股改重组方案先后实施,前两者于年内实现海外上市,解决了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多年以后,回溯改革的逻辑,国有保险公司规模大,市场份额超过70%,是保险市场的主要矛盾。
    股改上市,打通了保险的任督二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包括翌年上市的中国平安,3家公司共筹集资本金487亿元。其他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金100多亿元。截至2005年年底,保险业资本金总量达到1097亿元,是2002年的2。6倍。
    2003年1月1日,车险费率市场化拉开帷幕,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由各家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车险条款和费率。
    不过,这项改革日后被证明是一个早产儿,遭遇全行业亏损之后,改革迅速走上了回头路。2006年开始,自由定价的车险逐渐回归大一统车险旧模式。从试点、推行,至平息,前后不过三四年时间。“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中国式大起大落阴魂难散。
    和车险相关,车贷险的风险全面爆发。
    由于同业恶性竞争、银行逆向选择、购车人道德风险以及中间商渔利,加之保险公司自身放弃风险管理,2003年5月开始,有财险公司陆续退出车贷险市场。8月后,北京、广州、上海、深圳、苏州、杭州等地市场相继追随。翌年1月15日,保监会下发一纸通知,旧版车贷险走到了尽头,留下一地鸡毛。根据“重灾区”之一的广州保险同业公会的统计,2003年第一季度,广州地区的财产保险公司车贷险业务的赔付率高达135。57%,个别公司甚至高达400%。初次尝试信用保险,保险公司就为此自己的“很傻很天真”付出了代价。
    这一年“非典”(SARS)时期,24家保险公司突击设计51项“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