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移动风暴:苹果与谷歌的科技之战-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涫澜绲姆绞缴衿娴眉负趿钊四岩韵胂蟆;毓艘幌率榧⒈ㄖ健⒌缁啊⑹找艋⒋糯家艋⒄障嗷⑸阆窕⒅改险搿⒌缡印⒙枷窕隓VD、个人电脑、手机、视频游戏和iPod对个人的影响吧。智能手机是能放进口袋的集大成者,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涉及学校教学、行医问诊、旅行探险等方方面面。享受娱乐和所有媒体的方式将焕然一新,这听起来像是乔布斯在某次著名的产品发布会上所做的广告,但绝非夸大之词。

  这意味着苹果诉谷歌案绝不仅仅是两个财大气粗的公司之间的平常口角,而是新一代商战的决定性案例。本案是一个转折点,其意义不亚于个人电脑的发明,互联网浏览器大行其道,谷歌彻底改造了网络搜索方式,以及“脸谱”公司(Facebook)创建了社交网络。正是在人们大规模重新审视技术、媒体和传播如何交叉的过程中,主宰这一全新格局的两家世界顶尖公司掀起了一场刀光剑影的较量。

  毋庸置疑,这会让人想起此前硅谷企业家们之间的交锋,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苹果诉微软案,或是20世纪90年代的微软与网景(Netscape)之战。但如今的赌注要大得多。在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是一个新生市场,苹果和微软也都是新公司。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看到了互联网的潜力,特别是其用于便携设备的潜力,但无线带宽仍然既慢又贵。如今,全世界每年售出的手机多达18亿部,而在未来的5年至10年,售出的大多数将会是智能手机。没人知道未来的平板电脑市场会有多大,但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人们阅读书籍、报纸和杂志的一个重要的新技术产品,更不要说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了。换言之,这场战斗的赌注比以往任何一场商战都要大得多。

  与此前的硅谷商战相比,苹果与谷歌之争将涉及更多的利润,而更重要的是,这场较量感觉更像是赢家通吃的局面,至少在参与者看来如是。何以如此?因为它们不只是在为“谁家的设备最热门”而战,而且还在争夺对自家设备所连接的在线商店和社区(即所谓“云端”)的控制权。人们通过苹果的iTunes商店购买的很多东西——应用程序、音乐、电影、电视节目、图书等——在安卓设备上运行并不容易,或是完全不能运行,反之亦然。两家公司都清楚,人们只要在一家商店购买应用程序和其他媒体所花的钱越多,就越不可能转向另一家。它们知道我们会问:“把iPhone换成安卓手机不就行了,干吗还得重新购买所有的内容?”很多公司推出了能同时在两个平台上运行的免费应用程序,但仅仅是重新下载和设置这些软件就足以吓退很多用户,让他们不愿转换了。套用一句硅谷的行话:这是一场平台之战。无论是拥有Windows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微软、进行在线拍卖的eBay、出品iPod的苹果、销售图书的Amazon、拥有搜索引擎的谷歌,还是提供社交媒体服务的Facebook,历史一而再地证明,这类战役的赢家将得到7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输家则前景堪忧。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件大事。在未来几年内,我们理解为“信息”的大多数东西——新闻、娱乐、传播——都会通过苹果或谷歌的平台获得。不信?这已经发生了。我们现在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与看电视的时间一样多,且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访问是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完成的。想一想我们现在每天有多长时间都在盯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吧——不只是回复电子邮件,读新闻,在社交网站Twitter上发微博,在Facebook上发消息,看视频,玩游戏,或是上网冲浪,还要算上我们乘坐电梯,排队,等红灯,甚至上厕所的零碎时间。现在,请自问这样一个问题:是谁控制了电视节目的内容?是你的有线电视公司。又是谁控制了智能手机上的内容?归根结底,还是苹果和谷歌。

  记得我在《连线》(Wired)杂志当特约编辑的时候,第一次开始思考移动革命。当时的世界顶级手机厂商是诺基亚、RIM公司(加拿大行动研究公司,黑莓手机制造商)、索尼爱立信和摩托罗拉。随后iPhone面世了。我很快就看出来苹果和谷歌最终必有一战,但当时只有极少数人同意我的看法。一位编辑朋友认为我的观点太过荒谬,他问我,苹果和谷歌所在的行业全然不同,它们如何竞争呢?严格来说,他的看法是对的。苹果靠售卖自己生产的设备赚取利润,而谷歌的生财之道是销售在线广告。然而他和很多人都忽略的事实是,现在这些只不过是通向一个大得多的市场的手段而已。两家公司都自视为未来的新型内容发布引擎——我们不妨称之为“21世纪的电视网络”。它们不会像如今的电视网络一样制作内容,但它们对于全球大量受众的掌控,以及它们的巨额资产负债表,都会让它们在制作什么样的内容及拥有什么样的受众等方面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此事看似违反直觉。很难想象苹果或谷歌的技术宅男们会制作出《广告狂人》'1'这种节目。但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制作人本质上只关心两件事:项目会花多少钱,以及会有多少人收看。没有哪两家公司拥有的受众资源会超过苹果和谷歌,比它们资金更雄厚的就更少了。截至2013年年中,单是这两家公司持有的资金加在一起就有2000亿美元,这不但足以为其受众购买和(或)融资制作海量的内容,实际上还足以买下大半个好莱坞。美国新闻集团(News Corp。)、时代华纳公司、维亚康姆集团(Viacom)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娱乐业巨头的合计市值也不过如此。大多数人多半不会认为苹果和谷歌公司是什么娱乐业巨头,但苹果通过iTunes软件占据了美国全部音乐市场大约25%的份额,以及价值180亿美元的家庭影像市场的6%至10%之多。与此同时,谷歌在YouTube的原创节目上投资了数百万美元,而YouTube已经是全世界数千万消费者的首选视频站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全新世界中其他新老公司就毫无立足之地。2013年年初,美国“网飞”公司(Netflix)的订户超过了3000万,与美国家庭影院频道(HBO)的用户一样多,而该公司取得这样的业绩,这在仅仅两年前还看似完全不可能。电影公司把内容制作的价格抬到了大众无法承受的水平,电影和电视节目的选择面越来越小,观众逐渐流失。因此,位于洛斯加托斯的科技公司——可不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Netflix开始自费制作自己的节目。它初试身手的节目是凯文·斯佩西'2'主演的电视剧《纸牌屋》'3',这部剧刚开播便大红大紫。随后亚马逊和微软也着手制作自己的节目了。与此同时,拥有逾10亿用户的Facebook网站(其用户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半数之巨)也成为好莱坞经纪公司的流连之所,他们试图利用这一庞大的全球受众群体为其客户的工作融资并为其传播。

  但不论Facebook、亚马逊、Netflix和微软的实力如何强大,当前它们都还不得不以苹果和谷歌这两家公司为主要渠道,来接触大量受众,因为这些受众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来阅读新闻,享受娱乐和在线社交,受众人数还在不断增长。这意味着苹果与谷歌之争不仅仅事关硅谷的未来,同时也关系着纽约和好莱坞的媒体和传播业的未来。数以千亿计的收益危在旦夕,在未来的至少两年,甚至很有可能是5年的时间内,这两家公司及其同盟和追随者都会为此而全力奋斗。

  在很多方面,媒体、传播和软件巨头们早在一个世代之前,就已预测到了如今发生的这一切:硅谷的劳动成果与纽约和好莱坞逐渐整合,这对于商业界而言,简直是一种悲剧性的嘲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20年间,一批又一批的媒体高管名流们集合了他们能够收集到的最佳技术,在他们预见将至的新世界里为自己安排了靠前的座次。他们花费了数千亿美元轮番并购,企业规模臃肿不堪。但他们的时代显然大势已去了,他们在创新方面鲜有进展,公司合并案也都是些灾难——比如2001年美国在线(AOL)收购时代华纳的案例——到了2005年,“整合”的做法已变得声名狼藉,很少有人再冒险提到这个词。

  所有这些聪明绝顶的有钱人错在哪里了呢?问题就出在他们脑子里想象的设备上。媒体和传播界大亨都预测整合会发生在个人电脑上——预测他们提供电视节目的机顶盒等设备也将最终控制我们的个人电脑;而软件大亨——主要是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则预测,个人电脑将取代我们的电视机。事实上,正在驱使着所有变化发生的,反而是不久前才被发明出来的两种设备——触屏智能手机和触屏平板电脑。电视的问题在于,不管干什么,它都是个相当差劲的设备;个人电脑的问题是不管进行何种娱乐消遣活动,其功能都很糟糕;而智能手机和平板轻便易用,是前二者的完美结合。现在,在排队或乘坐出租车的时候,没有人会拿出笔记本电脑来玩游戏或看电影,但人们随时会掏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来做这些事情。为了便携之故,我们能够对屏幕大小做出让步,因为它们与此前的便携设备不同,我们不必做出其他任何妥协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小归小,但实际上比大多数电视机还要清晰得多。它们随时可以打开,电池能续航一整天。它们可以连接无线网络,速度足以观看流媒体电影,而且功能强大,足以高效运行在其他任何机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在本书的结尾,读者会了解,在这场苹果与谷歌的大战中,我认为哪家会最终获胜。但读者也会对每一方为了不被淘汰而拼命奋斗的艰难历程肃然起敬,并可能为自己曾偏袒任何一方而感到内疚。许多事情都是我在接手这个任务时未曾预料到的,其中之一是,史蒂夫·乔布斯喜欢在台上随意从口袋里拿出来的那些产品,其构想和制造过程竟然困难重重。无论是苹果工程师、谷歌工程师,还是任何公司的工程师,做出能够改变世界的产品,都不仅仅属于工作的范畴,这是一项使命。参与者不但时常会对所有的工作方式感到厌倦,而且会感到身心俱疲——甚至伤痕累累。乔布斯作为领袖和名人,他的部分魅力正是源于他成功地把这些掩藏在公众视野之外的能力。他让创新看上去轻松愉快。但如今,他走了。读者在后文中会看到,两家公司的很多工程师都想让全世界知道,在“改变世界”的背后,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我们如今都能够轻松购买,且视之为理所当然的存在,但是又有谁知道在它们问世之前,为了使项目能够取得进展,产品能够交到消费者手中,参与者经历了怎样的怒吼、歇斯底里、陷害、沮丧、惊慌和恐惧的日子。他们想让大众知道,iPhone和安卓项目在初始阶段各是什么样子——本书就从这里开始。

  '1'《广告狂人》(Mad Men),美国电视连续剧,2007年7月19日在“美国经典电影”频道(AMC)首播,迄今已播放了6季,预计一共会播出7季。该剧集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广告业为背景,涉及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风貌和社会变迁。“狂人”是20世纪50年代一群在麦迪逊大道工作的广告人对自己的称呼。——译者注

  '2'凯文·斯佩西(Kevin Spacey),美国著名演员。——译者注

  '3'《纸牌屋》(House of Cards),政治题材的美国电视连续剧。第1季于2013年2月1日在Netflix网站首播。——译者注

  第一章

  登月计划

  从坎贝尔市到旧金山的车程约有55英里,这段路堪称是全世界最美的通勤公路之一。整个行程大多沿朱尼佩洛·塞拉高速公路飞啸而过,这里毗邻圣克鲁兹山,风景优美,车流稀疏。这条本地人称为280号公路的南北向大道,是某位硅谷创业大亨试驾法拉利的最佳路段,同时也是手机接收信号最差的地方。因此,在2007年1月8日的早晨,当安迪·格里尼翁(Andy Grignon)独自驾驶着保时捷卡雷拉行驶在这条路上,这对他来说真是难得的清静时光。

  这并不是格里尼翁平日上班常走的路线。格里尼翁是苹果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该公司所在的库比蒂诺市就在坎贝尔的西边。一般来说,他每天早晨上班的车程是7英里,时间恰好是一刻钟。但今天不一样。他要去见证他的老板史蒂夫·乔布斯在旧金山的Macworld大会'4'上创造历史。苹果公司的拥趸多年来一直乞求乔布斯把手机加进iPod,这样他们就不用在口袋里装两样设备了。而乔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