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同人)[综]末代帝王求生记-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谁稀罕!跟只乌鸦似的!”胡亥将身体往被窝里缩了缩,只留下一双眼睛在外面,看着身穿一袭黑色常服的嬴政,想到嬴政衣柜里那种各种各样款式,但却统一为黑色的衣服,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色,所以秦朝尚黑。因此嬴政不但不会穿黄颜色衣服,甚至他连别的颜色也不会穿,衣服永远都是黑的……当然,里头穿什么,胡亥就不知道了,这得问后宫那些娘娘们,他又没扒过嬴政的衣服。
  躺了这么久,胡亥大约也想明白了。自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从现在开始自废武功,当一个乖巧的皇子,等着扶苏或者是原来那个秦二世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要么就是不管嬴政是真喜欢爱自己还是假喜欢自己,抱住嬴政的金大腿,借嬴政的虎皮给自己刷声望,等自己年岁够大声望够重,嬴政不管乐不乐意,都只能弄假成真,让自己当上黑乌鸦……秦二世。
  如果两条路都不行……或者自己可以参考一下沙丘之变。
  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
  帝王心,猜不透,他可不想跟扶苏一个下场。
  “父王,孩儿一定会尽快好起来的。”胡亥眨了眨眼睛,笑意盈盈的说道。
  “那就好,你要乖乖的啊。”嬴政拍了拍胡亥消瘦不少的小脸,开口说道。
  胡亥的病本来就是心病,一旦他本人想通了这事,他的病很快就好了,身体也恢复得不错。只是原本因为青春期吃太多,而好不容易胖起来的小脸,消瘦了下去,身姿显得越发清瘦,宽大的冕服穿在单薄消瘦的身上,风一吹长袍乱飞,竟然有几分欲乘风归去的美感。
  “乖乖,瘦成这样,到时候风一大,被风吹走了可怎么办?”临出发时前,嬴政为胡亥正了正衣冠,笑着打趣道。
  “不怕!到时候父王您就在儿臣脖子上系跟绳,这样风不管把儿臣吹多远,只要另一头的绳在父王手里,父王想儿臣的时候,随时收线就可以了。”胡亥甩了甩衣袖,一敛脸上的笑容,学着嬴政平常的姿势和模样,摆了个一模一样的pose,“父王,您看儿臣像不像您?”
  “像像像!像极了!”嬴政看着幼子那稚气却偏偏又要装成熟的脸,感慨万千的说道。
  想起自己当年刚从赵国回来时的日子,那个时候他跟胡亥今日的年龄差不多。只是自己在赵国为质九年,错过了受教育的年龄,刚回国的时候,虽然不是说傻不拉叽,但也没少被人坑,礼仪习俗样样不懂就算了,还是个不识秦字不懂秦言的半文盲,被比优秀的弟弟从各方面比成渣渣,想想都是都是各种虐心,哪样今日胡亥之潇洒与从容?
  “父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您当年受过的苦,怎么会有今天的您?没有今天的您,又怎么会有儿臣这么可爱又萌萌哒的儿子?儿臣今日所能享受的一切,都是父王用当年的苦换来的回报,是父王赐予儿臣的。对此,儿臣铭记在心,一刻都不敢忘怀。”胡亥凑上前,挽住他的手,一脸依赖的跟着嬴政身边说道。
  “熊孩子,就你嘴甜。”嬴政低下头看着赖在自己身上,笑得一脸天真的幼子,爱怜的说道:“不过父王还是喜欢你三头身,走路都走不稳的样子,各种萌萌哒。”嬴政一边说着,一边习惯性想要摸爱子的头,又担心弄乱他好不容易才戴正的冠;掐爱子的脸,又害怕脸上留个红印,走出去不好看,只好一脸悻悻的收回手,“不过父王九岁的时候,可是有七尺高了,不像你……最多六尺。”
  “父王真坏!恶趣味!”胡亥松开嬴政,用力跺了跺脚,又气又恼的说道:“换个梗不行吗?”
  只听胡亥冕冠上长长的冕旒,因为他激烈的动作而发出“霹雳啪啦”的碰撞声,就知道他的心情有多坏。
  这么吉利的日子,非要提这种糟心事,这还让人不让过啊?六尺也有一米四啊,放在儿童发育越来越好的二十一世纪,都是正常十岁男童的身高了,怎么到了秦朝,自己就变成小矮人了?
  胡亥这种不开心不快乐的想法,在见到自己的众位兄弟……还有姐妹时,变得越发不开心不快乐起来。
  兄弟也就算了,姐妹也这么高?你们还让不让人活了?你们在真以为自己在演十七个公子和一个小矮人吗?


第99章 封王
  根据新鲜出炉,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秦礼》,皇帝登基之前;必先提前一天前往雍城,在嬴氏宗庙里进行祭祀天地、祖先;顺便宣布秦始皇的第一道诏书以昭告天下,然后第二天再回咸阳宫;在文官百官正式登基……第一天参加的人都是嬴氏贵戚或者是高官贵族;第二天参加的是文武百官;从大到小一个不落;反正礼仪嘛,不怕麻烦死你的。
  看得胡亥只能连连摇头感慨;这要换个身体弱一点的秦皇可怎么活啊?难怪曾祖安国君秦孝文王;在先昭襄王死后,刚改元当了三天秦王;就挂掉了。
  孝文王没正式改元前;一直活得好好的;一改元登基就挂,绝对是累得累得。
  胡亥无视路边的围观群众;端坐在马车之上;表情凝重的看着前方,乍看也有些人君面相,但是心中各种弹屏吐糟那是一点都没停过。
  秦国上次这么热闹,已经是十七年前,秦王政……这大概是后世史书上,最后一次这么称呼“父王”了吧?很快这个称呼,就要被“秦始皇”……十七年前,秦王政依古制二十二岁行冠礼带剑。后来发现了什么,但凡读过史的人都清楚,嫪毐造反,自咸阳发兵雍城,却为数年前早已在楚国,因为谋反被诛的昌平君和昌文君所阻。
  转眼十七年过,不管是曾经的友人、恩人、敌人、亲人,都已经逝去多年,世上唯有自己一个人,父王现在会是什么心情?拥万里江山,享……啊呸!小说家矫情才这么写呢!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再深的爱恨情仇都成了过眼烟云了。再加上当皇帝,白天忙着醒掌天下权,晚上忙着醉卧美人膝,谁有时间去矫情这个啊?
  没事就说“朕好孤单朕好寂寞的”,基本上都是吃饱了撑得慌在玩矫情,没有皇帝会真得这么想。真心会这样多愁善感的人,都是当不上皇帝的,就算他们人品爆发当上了皇帝,也会迷上权力的滋味,没时间去寂寞了。
  所以嬴政此时的心情应该倍爽,超级爽,十分爽的,只看为了这次大典花了多少钱就知道了,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动用到的人员多达几万人,还专门修了一条仅供王车使用的水泥御道,从咸阳直通雍城,啧啧啧……为了自己风光和喜好,就能随意折腾别人,这就是权力的滋味啦。
  胡亥一路安静的跟随在嬴政身后,看着他在众人或羡慕或惊叹或膜拜的目光中,有条不紊的完成一系列工作——将九鼎安放于嬴氏宗庙之内,在太庙之中原来放着大秦历代先王雕像的房间里,增加了两个新的神龛。一个神龛上放着秦王嬴政的雕像,一个神龛上放着秦始皇嬴政的雕像,接着就是去宗庙的正殿,也就是历代秦王加冠的地方,向祖先天地颁布秦王在变成秦始皇后的第一道命令。
  胡亥站在自己的兄弟之中,带着又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看着站在场中,姗姗来迟的主角,看着他身穿天子冕服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模样,眼睛里充满了羡慕的光彩。
  人生如此,还管什么寂寞不寂寞?说不当皇帝的,那都是没掌握过权力的吊丝——就算说这话的是个皇帝,也妥妥的是个傀儡皇帝或亡国之君,你见过盛世里的皇帝会不愿意当皇帝吗?
  “少公子,你在想什么呢?”一个声音轻轻在胡亥耳畔响起。
  胡亥抬起头,冲着声音的主人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小声的开口说道:“我长大了,也要在这里行冠礼。”
  赵高微微一笑,拍了拍胡亥的肩膀,低声说道:“少公子好志向。”
  “谢谢老师夸奖!”胡亥冲着赵高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
  两师徒相视一笑,看着就像一老一小两只狐狸。
  这里是哪里?这是祭祀秦国历代祖先的嬴氏宗庙,每任秦王成年时都会这里行冠礼,也只有秦王才能在嬴氏宗庙中行冠礼。
  如果不是秦王,又想在此处行冠礼,最少……你也得是个太子。
  就在胡亥和赵高难得一次心有灵犀之时,场中的嬴政已经完成了所有的礼仪。
  尚书令手持金盘,拾阶而上。金盘以黑绸覆盖,只看见中间一点凸起,看不到下面到底是什么。
  众人交换着奇怪的眼神,不知道嬴政又要搞什么花样,但胡亥却知道,金盘上放着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大名鼎鼎的传国玉玺。
  果然,嬴政揭开黑绸,众人立刻发出一声惊呼声。
  只见此玉玺方圆四寸、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此时,还没有被后世君主们争相在上面刻下“某某到此一游”字样的传国玉玺,整个玺身玲珑剔透,看上去完美无瑕毫无一星半点的缺点,也难怪昭襄王当年一见就甚爱之,甚至愿意以十五座城来换取和氏璧。
  纵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传国玉玺,甚至自己还终于趁着嬴政不注意,在传国玉玺上啃了一口——没什么味道,再美玉无瑕,本质上也不就是硅酸盐而已,又拿着传国玉玺在自己腿上盖了个大印……口胡!你才盖猪肉检疫章呢!
  但胡亥依旧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可是传国玉玺啊,这可是就算把中国古往今来所有的国宝来个排行榜,也能ko掉九鼎,荣登魁首的传国玉玺啊。
  自秦往后的两千年里,得玉玺者才能得天下,而没有玉玺就当上皇帝的,无一不被人笑为“白板皇帝”。若是地府里的皇帝开宴会,这种无玺登基者,充其量就是晋江宅斗文里的小妾,连红都穿不得。
  就在胡亥激动万分之时,嬴政已经开始向天下颁布了他身为大秦始皇帝的第一道诏书。
  大秦始皇帝诏日:自朕即位,采六国礼仪之善,济济依古,粲粲更新,以成典则。自国,自朕,以至诸般文明事,皆以其实施之。为使天下通行,典则之要明诏颁行:其一、国号:秦;其二、国运:推究五行,秦为水德之运;水性阴平,奉法以合……
  耐着性子一路跳,胡亥看见,也听见了自家父王,站在高台之上,大声向群臣、向全天下、向历史宣布,“朕为始皇帝,后世为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啊啊啊!哎妈!好激动!终于看到秦始皇的登基大典了!
  胡亥飞快低下头,快速用衣袖抹了抹泪,穿越七年才看到这一幕,这就好比一个养成游戏终于通了关,本公子这一世人真是值了。
  本来,嬴政宣布传第一道诏书就算完了,基本更详细的礼仪和事务……比如分封还是郡县什么的,那都是要等到登基大典之后,皇帝再和大臣们去慢慢扯皮。
  谁知道嬴政接着又拿出了第二道诏书,这回连胡亥都不知道这道诏书里写着啥了。
  胡亥用求助的眼神看着赵高,赵高则回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表情,接着两师徒不约而同的为彼此竟然有了默契,能够眼神交流而抱头痛哭。
  从赵高脸上看不出答案,胡亥只好将目光投向嬴政,想看他到底在闹哪样?
  出乎胡亥意料之外,嬴政手里拿的竟然是道为诸子封王的诏书,虽然只封王不封地,还要降等,无嫡子还要除地……慢着?这东西怎么听着那么耳熟?这不是我写的吗?爹爹!你剽窃我的作文!
  胡亥用半嗔怒半委屈的目光看向嬴政,这年头文人可怜,写个奏折还要被皇帝抄袭,太过分了!说好的,给本公子刷功绩呢?
  其实胡亥这到是冤枉嬴政了,因为胡亥是写奏折时生病的,所以虽然病后胡亥没有将奏折送上去,但身为好爸爸的嬴政,还是向暗卫了解了一下宝贝儿子的身体状况——比如最近吃饱没睡好没,是不是作业太多什么的,了解来了解去,奏折的副本就到了嬴政手里。
  于是,赢政开了一个这样的脑洞。
  这大概是四年前的事,有一回嬴政心血来潮,没有命人通报,就去胡亥宫中看胡亥。到了门口才发现,小十七那个笨蛋正在熊孩子房间里玩,本来嬴政想悄悄离去,不打扰两个熊孩子,就听见房间里的小十七一直在说,“胡亥胡亥!陪我来玩,不要练字了!”
  胡亥回答,“不行!练字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怎么能不练呢?”
  小十七问,“练字哪里重要了?”
  胡亥回答,“万一我们以后没钱了,我还要准备靠着书法混碗饭吃呢。”
  小十七问,“我们可是父王的儿子,是大秦的公子,怎么会没钱?”
  胡亥回答,“等哥哥登基了,哥哥自会有儿子,哥哥的儿子才是大秦公子,我们……只是普通百姓。所以……”
  小十七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