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会计十年-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帐去询问他们,他们先是很小心的和我说,然后冷不丁得来一句,你们科长让你来的吗?我说不是阿,我自己,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立刻变了,等后来到销售科核对应收账款时,已经有了不小的阻力,到采购科直接吃了闭门羹。今天想来我确是做错了,因为他们背后这个和那个是什么样的关系,那个和那个也是这样的,我未经任何人同意擅自翻他们的老底,直接搅乱了一池死潭。
后来我了解,这家工厂的帐从来就是记下来放着的,没有人去核实,没有人对这些事情负责过,账面上记录的东西,实际上早已不知去向,账面上的往来款项,事实上早已结清或根本就没有,库存更是从来就没有核对,尤其是今天我做财务负责人很多年以后,我不知道当时的厂长,当时我的科长是怎样的感觉对厂里的资金和资产,事不关己?当时和我的同学讨论此事时,除了个别的外资企业外,其余的国营企业里,都是这种状态,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我想这样的企业基本上是心死的企业了。
就是这样我做着这份工作,尽我所及,将能够搞清楚地帐目都搞清楚,那时候还没有考注册会计师等,会计类的职称考试是必须有工作年限的,所以也没有考试压力,尽管记着很多的帐,我还是有很多的空闲时间,每天我会把所有的卫生打扫好,包括楼道的卫生,记得我离开这家工厂后碰到同楼层的厂党委书记,他说你看你走后,楼道楼梯没人打扫了,没办法我去打扫,我哈哈大笑,这句话可体现了我在这家工厂的价值了。





外   协
这里的外协不是工厂的外协,是指财务部门与外部的联络单位:主管上级,工商,税务,银行,财政等,日常我们说的往来单位,都是指客户关系的往来,或说供销的往来,其实公司或工厂的真正的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尤其是我国各项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外部关系却是财务上常打交道的这些机关。
原来所谓的行政上级其实是投资人,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情况下,主管上级说什么就是什么,尤其是企业部门级以上的领导任命全都有主管机关来发,而一个上级单位加上其所属的其他单位,象是一个较大的集体或团队,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家的领导是那家领导的什么关系,上级的哪个部门领导的什么亲戚,在这家单位做什么,盘根错节,乱七八糟。行政上级还决定着单位的工资升降,投资是否批准,还可以给与资金的支持,政策的支持,当然日常看得到的,例行的工作是每月要去交财务报表,我工作的第一个月底,我陪着会计去局里送报表,但是交上去的报表,局里领导看了一下后又退了回来,怎么有亏损呢?这个月说好了不准有亏损的。我迷惑的看着主管会计,主管会计笑着说,我们回去重新做,明天送来!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假账,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各种媒体或政府相关部门,一片声讨中国的会计没有素质,这样的一群会计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我后面还要多次提到假账的问题,但是如果说给我们自己找个借口的话,首先是社会的需要,其次是法律的不健全,再就是中国几千年中庸文化熏陶的结果。从亏损变为盈利,有N中办法可供选择,每一种都有足够的理由让其他人相信,这确是盈利了,TOOSIMPLE;如果说真要根治这种现象,最简单的办法是找一群十年以上的会计人员给以高薪去制定法律,而最根本的办法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国民素质,近年来厦门远华案件发生后,据说厦门市的经济发展大受影响,市内所有的政府官员,老老实实做事,绝对不受贿,但是绝对没有动力和积极性,该上班了去坐着,你来办事,符合法律我们就办,不符合你回去想办法,该下班了赶紧回家,于是有人得出结论:适度腐败有利于经济发展,且不评论这句话本身是否正确,但是绝对是中国文化的又一经典,绝对经典,我们政府怎样看待这个现象,怎样去把握这个度?事实上众所周知,深圳和海南的发展,基本上是这句话的注释,希望这句话不至于带来假装不知的相关人员的责骂,每一个在深圳和海南初期发展阶段呆过的人,每一个深入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我想都或多或少的知道这两个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和操作的进程。
得,又说跑了题,赶紧回来。
说到主管上级,又提到另外一件事,主管上级的女财务科长想到黄山一带游玩,也不用多说,就和我们的女副科长通话的时候顺便提了一句:下周咱两去黄山玩吧,我们副科长就回答了一句,我去请示一下领导能否给假,然后双方都明白,上级的这话是你们出钱咱两个有可能还有我的亲戚一起去玩,我们副科长的意思是我去请示一下,我们厂长是否答应。我们科长去请示厂长的时候,厂长不答应,不行,哪有那么多钱陪她们玩,科长说,不答应也得答应,那个科长是局长的儿媳妇,我们不差那点钱。下周他们果然一路游山玩水,不亦乐乎,回来后的下一周,局里让我们写一个申请,拨过来50万元资金,免费使用半年。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是最简单的事情了,中国人都知道!可是有谁去认真分析过这样的事件呢,我们不妨作一些假设:这位科长如果薪水很高,她会不会要求别人出钱来玩,这位科长如果有带薪假期,她还会不会以陪企业考察的名义出去玩,法律如果规定类似行为算作受贿而且超过3000元钱要判3年以上刑期,她还会不会这样做,企业的资金充足,没有什么需要向上级伸手的,企业还会不会这样做?可以这样分析吗?这些假设可不可以去一点点试验一下,我只是说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那些出国考察的,出国赌博的,都是谁掏了钱?掏得谁的钱?算作个人收入了吗?这样的游玩回来后怎么入帐呢,出差,出差做什么,考察,有些单据不好入账,自己找一些其他的单据来顶上就可以了,谁来查阿,谁能查得清楚呢,昨天刚刚听说,一名刚进会计夜校一个月的会计,就知道老板吃饭钱花得太多,无法税前列支,满公司搜集出租车票顶账,好笑吗?这是会计的现实,一个月的会计尚且知道,更不用说十年二十年的会计了。
所以老有人告诉我,会计好啊,和医生一样越老越值钱!为什么值钱呢?因为懂得如何掏国家的钱!
接下来说税务,我七月份报到,很快就到十一了,十一前两天,科里说可以带家属出去玩,没有家属可以带朋友,我也不多问,九月三十下午,我跟着我们科的人上了厂里的大班车后,车开到了税务局,那时候还没有分国税地税的,我们厂只有在财务科办公的几个人可以去,呼啦啦上来一片全是税务局的,我还发现了另外一家单位的班车,和我们一块儿,浩浩荡荡,开赴曲阜泰山济南,我们科长是跟着掏钱的,吃饭住宿门票等等,我记不清最后花了多少钱了,但是税务局是执法单位,他们很清楚这样做是违法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如果说上面的事件是个人违法行为那么这件事就是执法单位违法了,为什么他们敢如此明目张胆,因为没有人监督检查,因为其他的单位也这样做,因为他们掌握着企业的命脉,那个时候税法不严,交税是按照很多的口径计算的,有些是人为的口径,所以交多交少不是因为业务,而是因为和他们的关系好坏,税务这个方面,在近几年尤其是国税地税分开后有很大的改观,税务人员基本不敢随便吃拿卡要了。
那几年企业都在喊负担重,以上的负担是肯定的了,讲一个笑话,那时,都是厂里建房分给职工住,这样同厂的人都住在一起,职工子女要入幼儿园,需要厂里出面协调,否则影响职工的上班啊,结果幼儿园都会要求企业出车带孩子们出去玩,出钱帮忙建幼儿园,企业不敢不答应,如果不答应,孩子们怎么办呢?厂大的都自己建幼儿园,负担岂不更重,今天想起来可能都觉得好笑,可是这是中国建国后直到接近2000年,半个世纪的风景阿,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认真地研究这半个世纪的实际经济现象,我希望有,因为这是历史是事实,不容忘记不容篡改。
还有一个重要关系是银行了,据说这几年国有银行的信贷员也主动跑出来了解客户需求了,这在五年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我们的信贷员当时比我们的职工的福利待遇还好,职工所有发的东西都有他的一份,逢年过节要额外的送一份(税务的专管员也少不了),隔三差五要出去吃吃喝喝,时不时地拿来一堆票给他报销,这些都不在话下,我想说一件想想都搞不明白的事,93年左右,贷款时银行开始要求担保单位了,在这之前可能也有这要求,但是一般是形式上的,帮忙盖一个担保章,到时候还不上与担保单位也没什么关系。我们厂当是效益不错,可以说是信誉好的单位了,厂长就很大方的给兄弟厂做了几十万的贷款担保,这事过去好久后,有一天银行出纳回来说账上的钱被银行划走了20万元,单据上写的是贷款担保,这一下厂长愣了,玩真格的了,想想当担保时担保额是多少来,好像还不少,怎么办呢,我们科长显得轻松阿,因为这不是他的责任,最后把我们银行贷款的信贷员找来商量对策,没什么对策阿,一名厂长,一名财务科长,加上一名银行的信贷员,最后想出来的办法是:补做一份假的抵押证明,将厂里所有的资产抵押给自己的贷款行!!可笑吗,谁对厂里的资产负责呢,看来我们科长没打算负责,那厂长呢,他是法人代表阿,他没打算呢,还是压根就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这样的事件也不需要向主管单位汇报了,这个企业是谁的?主人还没说要怎么处理,这些人轻描淡写的就这样吧,而我成了实际操作者,按照厂里的资产清单,一笔笔的抄到抵押材料上,一边抄一边直打鼓,这样做不行啊,各位可能说了,你为什么不发言,我发言谁听啊,我连主管会计都不是,这三位定下来这样做后就开始打扑克了,这是我烙在心底的事件,我知道什么是责任,我知道国企怎么了,尽管过去了很多年,我依然清晰的记着,这家工厂最后破产的时候,我已经不在那里了,我不知道怎样处理的破产资产,我记得的是那一群不负责任的人




春秋战国
各位不要误解,以为我要大谈历史,其实我是个理科会计,我对历史基本上属于一窍不通的,需要什么就去查历史词典。所谓的春秋战国其实是指诸侯之战,一片混乱的现象。大多数局外人,可能无法理解,中国的会计史上会有这样的年代?我要说不仅是会计,那几年里,整个的经济体系都是乱的,金融行业,工商管理,税务方面,自然企业会计全是如此,这个期间应该是1994年到1997年底。
我是94年下半年,应聘到了一家政府投资的单位,这家单位成立之初的设想是非常好的,利用东西部资源互补的各自优势,共同发展经济。但是用了一批不懂企业运营的政府部门的人,所以最终赔光、花光了所有政府投进来的钱、银行贷进来的钱,不了了之。
我进去的时候,公司成立不久,投进来的大批资金,因无人操作项目,闲置在账面,那时我对金融基本一无所知,或者说到那时为止,金融一直是国家直控的,中国银行可以做外汇,其他银行基本的业务就是存款和贷款。还没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中信已经开始做内地的业务。大量的资金闲置在账面,肯定是极大的浪费,我很快就发现这些资金并没有闲置在账面,而是通过银行委托贷出去了,而且还不是一家银行,中信、工行、农行,分好几批,不同期限的贷了出去,利率高达18%甚至20%。发现这项业务后,我很是惊奇,当时互联网这个词应该还没有出现吧,我无法利用资料来判定银行这样的业务是否违法,甚至担心企业能否收回委托出去的贷款,尤其是这样高的利息。做会计的人都知道,这样高的利息生产企业肯定是用不起的,大多数贸易企业的利润率也达不到这种程度,只有骗子式的还有特殊的进出口贸易大约利润率可以超过以上的贷款利率。刚到那家单位,单位背景很高,自己无法判断这样的业务是因为单位背景高呢还是银行本身就在操作这类业务,如果是后者,那就一个结论:中国的金融业已呈失控状态。
到这年年底的时候,这家单位委托出去的钱,已全部收回,而且该收的利息也全都收回来了,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间接的了解到,不是因为单位背景高,是中国的金融在那一段时期确实已经失控,还可以从以下几个事项中看出来。
我们都知道,要注册一家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