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多月了,才来讨论项目思路对不对,是不是晚了点儿?

黄国栋催促她道:“但说无妨,我们现在是关起门来说话,哪说哪了。”

拉拉这才有保留地说了句:“我个人观点,项目思路确实有一定的问题吧。”

黄国栋马上追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的?”

见拉拉对这个问题踌躇着没有回答,黄国栋又换了一个问题:“四个月前,卫东给我发过一封关于项目思路的邮件,我记得当时他也抄送给你和马莱了,你还有印象吗?”

拉拉说:“有印象,我大致看过。”

黄国栋说:“那当时你有没有看出来有点儿问题?”

拉拉这时候彻底明白黄国栋的问话意图了,就爽快承认道:“看出来了!而且,我很快就当面和卫东谈了我的看法。不过,卫东没有接受。”

拉拉三言两语大致介绍了当时自己和李卫东的来言去语,最后她说:“当时卫东态度坚决,显得很有把握,我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毕竟,对这个项目负责的是他不是我,每个经理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

黄国栋心中大为惊讶,他原打算批评拉拉本位主义的,没想到拉拉早已当面跟李卫东本人沟通过了。既如此,黄国栋自然不好再责备拉拉什么了。他脑子一转,换了个谈话方向,道:“拉拉呀,如果不作调整,项目恐怕要流产。依你看,为了推动项目进行下去,现在该作哪些补救?”

拉拉反问道:“卫东自己怎么想?”黄国栋说:“这个事情我肯定是得仔细和他谈一谈的,不过我还没来得及和他沟通。”

拉拉觉得黄国栋有些奇怪,怎么不抓紧和当事人谈,反而先来问她的想法。拉拉沉吟了一下说:“老板,我对这个项目还没有作过深入的思考,凭直觉,我感到项目的范围铺得比较大,目标定得过高,是不是可以把目标适当地降一降,先做最迫切的部分,像管理培训生流程,这次就先不要做了。”

黄国栋觉得拉拉的话很在理,但是他感到有些为难,就拿管理培训生项目来说吧,就公司目前忙于扩张的实际情况而言,暂且不考虑也罢——但是麦大卫喜欢这类时尚的新玩意儿,李卫东八成也是摸准了麦大卫的心思,才把这一项拉进招聘流程的大项目中来的。

想到此,黄国栋打了个手势道:“如果还是现在就要做呢?”

拉拉搞不懂为什么非要着急做这个,这就好比一个人温饱还没解决好,就开始奢谈时尚。拉拉是实干派,她觉得,人嘛,有多大胃口吃多少米饭,再好的东西,没有能力实现还不是空谈。

 拉拉略一思忖,说:“如果非要马上做,肯定得增加资源。我还是提一提我的那位旧同事童家明,这个人在招聘方面真的非常专业——但是,他做管理培训生项目的时候,还是用了至少两家权威的顾问公司做后盾,此其一;相关业务部门都出了人手来配合,比如项目需要的讲者,就主要来源于各业务部门的经理和总监,此其二。”

黄国栋想了想说:“顾问公司的事情还好办些,我可以和大卫打个招呼——钱能解决的问题就算不上真正的问题,大卫想做就得出钱。但是说到让其他部门提供支持,我还是有些担心的,现在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度,生意上指标压力那么大,他们自己已经是一头包了,还会有多大的意愿来参与HR的项目?”

拉拉“嗯”了一声,心说,所以呀,这就不是一个好时机。

黄国栋忽然想到什么,很感兴趣地问拉拉:“你这次做宽带,不是也需要各部门提供配合?我看他们都很积极认真嘛,没有人来抱怨什么。”

拉拉笑道:“那个不一样,事关大家的级别、收入,当然都会很热心,只怕你不找他们,他们还会主动找你打探呢。当初DB做管理培训生的时候,其实HR推动业务部门很费劲,因为他们认为从这个项目中得不到好处,反倒是在帮HR做业绩。”

黄国栋哑然失笑,是这个理。他转了转眼珠说:“拉拉,有个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你看你是不是可以帮卫东分担一部分?比如编写JD,比如制定管理培训生项目流程,比如设计评估中心……怎么样?这些你都比卫东更有经验,一定能做得很好。”

拉拉眨巴了一下眼睛,这下她弄明白了,为什么黄国栋不着急去问李卫东的主意,反倒一个劲儿在这里问自己的看法——可他那么分配任务还能算是“分担”的意思吗,几乎要把项目都转过来了嘛。

黄国栋的心思拉拉还是能体谅的,不管是手下哪个HR经理的项目出了问题,他做总监的都有责任。而李卫东的项目,就像刚才黄国栋说的,再不想办法补救,只怕有流产的危险。

进入SH后,拉拉几乎是一口气也没敢歇地把C&B的几个项目扎扎实实地做了下来,如今她对C&B已经越来越有感觉,就像迷雾渐渐消散,C&B在她心中成为一幅越来越清晰的山水画卷,哪儿有好山好水哪儿有急流险滩,她逐渐熟知于胸,半年多来一直笼罩着她的焦虑和苦恼,最近似乎有了让位于自信和淡定的趋势。

伴随着这种经历,拉拉逐渐理解了为什么麦大卫一心想整顿招聘流程,李卫东又为什么如此热衷这个项目。拉拉内心不得不承认,项目倒是个好项目——对公司而言,有了这么一整套先进完善的制度,不论谁来管招聘,都能可靠而专业地运作;对于负责项目的经理而言,这么走一遭,更是不愁把招聘那些事儿掌握得清清楚楚。只是时间上安排得太急了,按照眼下的项目设计,牵涉到的工作量很大,如果能放到来年从容地运作就好了。

黄国栋猛然一问,拉拉马上在心中盘算了一下,于公于私,她都愿意来做这样一个好项目,但是有两个困难,第一是年内工作负荷已经太满,她实在腾不出手,第二是和李卫东的关系必定不好相处。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她没法贸然接活。

拉拉就跟黄国栋说了说自己的工作计划:“老板,宽带制现在已进入尾声,我盘算着,明年的薪酬年度预算得赶紧开始做了。不瞒您说,过去四个多月我和乔治都一头扎在宽带制和年度薪酬调查里,PEOPLESOFT基本放手给两位C&B专员去做了,招聘那头也是基本交给艾玛在打理,这都是逼不得已呀——我原本打算从现在起花一些精力去关注PEOPLESOFT和扩招呢。

 黄国栋烦恼地挠了一下头,杜拉拉在经理会上已经提到了计算工作量的事情,他怎么会不清楚杜拉拉的工作负荷呢?但黄国栋还是想再逼一逼杜拉拉的潜能,就说:“拉拉,要不你让乔治再多分担一点?”

拉拉已经不是升经理前那个光知道热爱劳动的孩子——那时候,她有活干就高兴,得罪人的差事累死人的差事,别人不愿意干老板给了她,她觉得挺好,不负使命的时候到了——在SH这半年多的经历,让她深深体会到了啥叫IT NEVER ENDS(没完没了),工作是干不完的,生命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从这个角度讲,杜拉拉又完成了一次成长,她认识到了人力的有限。

如今的杜拉拉,吃不下的馒头不敢随便接过来啃,面对黄国栋的勉强,她只得再作陈情:“说真的,我宁可自己死扛,也不敢再往乔治肩膀上加一根草的重量了,他已经承受到了极限。”

黄国栋一下想起李卫东说的那个TRUE OR FALSE的故事,他明知拉拉说的是实情,却依旧打哈哈道:“拉拉你不要太紧张,乔治的压力没有到那个地步吧?”

拉拉恳切地说:“是真的!老板,这是我的肺腑之言,请您相信我的判断,我不会平白无故地这么危言耸听的。再说了,乔治要是哪天累糊涂出了错,结果还不是得由我来承担?”

黄国栋不死心,问道:“那么,除了放弃一部分目标,我们还能作什么调整?”

拉拉用谨慎的口气建议说:“能否考虑把项目延迟到明年?那时候我们能从容一些。”

黄国栋没有说话,在房间里不停地来回踱步。他觉得杜拉拉这次谈话中出的两个主意都是对的,要么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但是必须放弃一部分目标;要么把项目推迟到明年来做——说起来,这原本就是黄国栋的本意,考虑到HR团队年内疲于奔命的状况,麦大卫对招聘流程项目发话后,他一直采取拖字诀,就是想拖到来年,队伍喘口气再说,后来被李卫东中间一搅和,才弄成眼下这样进退两难的局面。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杜拉拉能再被压榨出一些贡献,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两不误,他在麦大卫面前就好交差了。可杜拉拉口风很紧,她把工作量在黄国栋面前一摊,弄得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再逼迫她。

黄国栋眉头一转,又生一计。他口风一转,问拉拉:“上次你发给我的杰西卡的绩效改进计划我看过了,怎么样,两个月过去了,效果如何?”

拉拉摇摇头,“效果不好,老板您得有个思想准备,恐怕得换人。”

黄国栋笑道:“不行就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不是有艾玛撑着,恐怕杰西卡早就被我们换掉了。”

早在7月初,拉拉自己的试用期一过,她就正式向黄国栋提出了提拔艾玛的要求。黄国栋也觉得应该,但是他又提了一个条件,要艾玛等到2007年的招聘任务顺利完成后,2008年1月再正式提拔。拉拉担心等不到2008年1月艾玛就被别家公司挖走了,就要求把这个条件马上和艾玛沟通清楚,好让艾玛安心地在SH做下去。黄国栋同意了,但要求拉拉和艾玛暂时保密。

黄国栋今天的一番话,让拉拉猛然想起提拔艾玛做主管的事情,她不放心,又叮咛道:“哎,老板,7月份咱们讨论过,等过了元旦就提升艾玛做主管,您可千万多支持呀!”

“只要艾玛持续保持她的业绩,公司不会亏待她的,这个你大可放心,拉拉,我一定支持。”黄国栋信誓旦旦,说罢,他转了转眼珠,又补充道,“拉拉,现在卫东的项目很需要你的支持呀!”

拉拉一下明白过来,黄国栋在和她讲利益交换,怪不得好端端地讲着李卫东的项目,他会忽然把话题跳到杰西卡的绩效改进上去,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拉拉有些无奈,想了想还是正面表态说:“这就是个任务调配的问题,做哪些放弃哪些,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老板您决定——只要还有一分力气,我绝不会藏着不使。但我还有个担心,就算您可以把我手上的项目推迟或者取消一部分,让我去分担卫东的项目,卫东的感受可能并不好。” 

 黄国栋哈哈一笑道:“拉拉,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和卫东谈的,有人帮忙,他求之不得嘛。”

拉拉眨巴了一下眼睛,笑道:“那我就等待您的决定。”

别看黄国栋表面上大包大揽,其实他心里也没底。正如杜拉拉担心的,项目做到半当中你忽然安插另一个经理进来,不是摆明了认为李卫东不行才要中场换人嘛,李卫东那么强的自尊心,多半不能接受。而且,如果杜拉拉手上的事情是可以推迟或者取消的,那么当初他也不会冒着得罪麦大卫的风险,在招聘流程项目上打哈哈了——所以,匆忙之间把杜拉拉调过来顶这个项目,其实是拆东墙补西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黄国栋被麦大卫和李卫东弄得很郁闷,心中暗骂了一句,他妈的,一个个都牛逼得不行,上面的那个这样,下面的这个也这样。

黄国栋不自觉地出了一口长气,他对拉拉说:“这样吧,这事儿咱们先不定,我会听听卫东自己的想法,另外我要和艾玛、潘吉文、吴爽他们三个谈一谈,了解了解他们碰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需求。”

拉拉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15不提供指导和支持,经理就成了监工

  黄国栋特意花了点时间,分别和李卫东项目组的三位组员单独谈话,事先也没和李卫东打招呼。明知道这样做会让李卫东不高兴,黄国栋却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想让三个年轻人抛开顾虑放心地说出心里话,有其他人在场恐怕就达不到这个目的。
  
  关于困难和需求,吴爽没敢说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艾玛和潘吉文则几乎是导口同声,他们的反馈让黄国栋进一步看清了李卫东和杜拉拉在做项目上的若干差异。

  这两个项目都是当事人主动提出来要做的,两人都独立设计了整套项目思路,但是此后,区别就显现出来了。

  杜拉拉自己披挂上阵,承担了一半的工作量,她既是一个项目的领导和协调者,又是一个深入参与的具体执行者。此外,她和项目相关人员一直频繁互动,令参与者始终对项目保有了一定的兴奋感和主动资态。

  李卫东却不具体承担任何分工,只是不停催促进度。下面的人遇到难题卡住了,他仍然一个劲地逼着大家交功课,却拿不出什么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