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色-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姜华和王行长聊了能有十多分钟,认购证终于在保卫人员的看护下被送过了。

“两位先生,现在我们可以进行交易了,请出示一下你们的身份证。”直到这个时候,王行长才想起管两人要身份证。

“恩,好的!”姜华抢先从自己包里拿出身份证递了过去。

“什么,先生你不是上海人?”王行长诧异的问了一句,随即把目光向一旁的李宇看了过去,在他想来,只要李宇是上海人,那就没有问题。

可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想错了,因为李宇扬了扬手中的身份证,开口道:“我也不是不是上海人,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么?”

“这······嘿嘿······”王行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又看了看柜台上的那一百多万元现金和摆在旁边的那些刚运过来的认购证,一咬牙,把姜华二人拉到了一边,低声说道:“二位先生,按规定,不是上海本地人是不允许购买认购证的,所以你们能不能找一下上海的朋友,让他帮你们代买一下?”

“什么,还有这个规定?”姜华装模作样的惊讶了一下,随后用力的摇了摇头,“这可不行,既然规定不允许,要是日后出了事怎么办?那我们的钱不是打水漂了么?”

“这个······这个······”王行长用力的搓了搓手,“这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应该?”姜华皱了皱眉,“王行长,我做事从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应该这个词我不喜欢,它太不确定了!”

“这······”见此情况,王行长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嗯,这样吧,如果你们银行能够请市里领导开个证明,并盖上公章的话,我们还是愿意在你们这儿买的。”看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姜华说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这个······”王行长又扫了一眼柜台上的那一百多万元现金和摆在旁边的那些刚运过来的认购证后,一握拳,终于做出了决定,“好的,两位先生,你们在这儿等一会儿,我这就去请示分行领导。”说着,王行长便快步的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喂,是张行长么,我是黄埔支行的王作栋啊······”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王行长连口水都没有喝,便直接抓起电话打了过去。

在电话里,他把姜华两人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下,并着重指出,姜华这个大客户是他从建行那边拉过来的,为此建行那边已经派人跟过来了,如果不把姜华二人留住的话,恐怕建行那边会看笑话的。

不得不说,王行长对上级领导的心理摸得很透。本来分行的张行长听说姜华二人要买五万多份的时候,已经很动心了,现在一听竟然还有建行这个老对手在一旁要看笑话,顿时便下定了决心,决定一定要将这笔交易做成,不能在同行老对手面前出洋相。

做出了决定之后,分行张行长让支行王行长先放下电话等他消息,然后他便给主管市里经济的李副市长李国刚打了过去。

认购证的发行,不仅在股市上是一件大事,在整个上海市也是大事。这几天,听说认购证卖得不好,几天了,才卖出不到二十几万张,离预期的目标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李副市长也感到十分头疼,因为就这件事,他已经被市委领导叫过去好几次了。

可是,该做的工作他都做了。为此,他还特意把负责销售工作的几个证券公司的领导和张行长都叫了过来,开了好几次研究会议。但是,仍然不见成效,群众就是不买账,他也没有办法。

今天,他正在办公室里考虑着认购证的事呢,突然桌上的电话响了。他一接,听见是张行长的声音,他还以为张行长又来诉苦了呢,便语调无奈的说道:“老张,你们的情况我都了解了,这不是离销售结束还有几天么,再看看,说不定情况会好起来呢!”

“李市长,我这次是给您报喜来的,刚才有两个人要在我们黄埔支行买五万多份认购证!”听到李副市长误解自己了,张行长赶紧解释道。

“什么,有两个人要买五万多份?呵呵,这是好事啊!”张副市长的声音猛地大了起来。

“嘿嘿······”张行长尴尬的笑了两声,“可是他们两个是外地人,不是上海本地人。”

“哦,他们不是上海本地人啊!”李副市长稍稍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不是本地人也没有关系嘛,当初我们之所以作出只对上海本地人销售这个决定,怕的就是中签率太低。现在,连最低的销售额度都达不到,我们还怕什么中签率太低啊,卖给他们,出了事我负责!”

“李市长,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其实,早已经有外地的股民让上海本地人帮自己购买了。但是,这两位客人十分较真儿,他们怕日后出什么事儿,非得让市里领导盖章证明之后,他们才买。”

“什么,他们还有这种要求?呵呵,竟然还要盖上政府大印?”李副市长在惊愣之余,对姜华二人也有了一丝兴趣。低头考虑了一会后,他开口说道:“也好,正好趁这个机会大大宣传一下,好好刺激一下市民们的购买欲望!”

“啊,还是李市长您高瞻远瞩、想的周全啊!这一点我就没想到······”

“好了,你就别拍马屁了!”李副市长打断了张行长的话头,“你现在马上就去黄埔支行稳住那两个外地人,我给市长汇报一下后,就跟报社老李一块过去。”

放下电话,张行长马上给王行长回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他告诉王行长,市里李副市长已经同意了,让王行长先稳住两个客人,他马上就过去。

王行长放下电话,长长的舒了口气,说实话,他还真怕市里领导不同意,那样的话,这到口的肥肉就要飞了。

姜华此时的心情也很忐忑,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要求,那些市领导们会不会同意。不过,当他看到一脸笑意的王行长快步向自己走过来的时候,心里有底了,暗笑道,呵呵,看来我这一把又赌对了!

“两位先生,市里的李副市长已经同意了你们的要求,现在正在赶来,请你们稍候片刻。”刚走到姜华二人身边,王行长便笑意盈盈的说道。

“呵呵,这我们就放心了!”姜华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姜华跟王行长聊了能有十多分钟后,张行长快步从门外走了进来。

王行长见状,赶紧快步迎了过去,边走,边低声的介绍起姜华二人来。看着面前英俊挺拔的姜华二人,张行长眼前一亮,暗道,看样子这两个人也不是等闲之辈,要不然不会有此气度!

想到这里,他赶紧上前主动介绍道:“我是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张行长,非常欢迎两位客人来我们支行购买认购证。”

此时,姜华、李宇二人早已从沙发上站起来了,见状,姜华赶紧上前握了握张行长的手,“耽误了张行长的宝贵时间,实在是不好意思,不过,这次的资金数目实在太大,没办法,我们不得不慎重一些,请您见谅。”

“理解,理解!”张行长笑着点了点头,跟姜华二人亲热的聊了起来。

几人聊了能有七八分钟,银行门口突然驶来了一辆面包车,紧接着拿着摄像机的记者从车上走了下来。

姜华见状,心里一突,现在,他那两篇报文章的事儿还没有尘埃落定呢,他可不想在这件《奇》事上出大名。想到《书》这里,他赶紧对《网》张行长说道:“张行长,让我们接受采访可以,但是千万不能把我们的照片、姓名登在报纸上,我们不想这么张扬。”

张行长对姜华的话也很能理解,他知道现在有些人对政府政策还不十分放心,所以社会上有许多的隐形富豪,所以,他考虑了一下后,点头说道:“这个要求我可以跟李副市长说,估计他能答应的。”

此时,李副市长的车已经停到了银行门口,张行长和王行长见状,赶紧迎了出去。姜华二人对视了一眼,也起身跟了过去。

李副市长下车后,张行长便低声的把姜华的要求说了一下,李副市长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随后向姜华二人望了过来。

“李市长,您好,您在百忙之中能够抽身过来,说实话,我们真的很意外,也很感动!”见李副市长看了过来,姜华赶紧上前一步,握了握手,一辆激动的说道。

呵呵,这个小伙子还挺会来事的!李副市长暗笑了一声,随后笑道:“你们两位既然提出了这个要求,我又怎么能不来呢?”

“呵呵······”姜华尴尬的笑了笑,“我们这也是无奈之举,没有政府的特批证明,我们实在是不敢冒这个险啊!”

“呵呵,年纪不大,办事到挺小心的!”李副市长笑了笑,带头向银行里走去。

接下来的一切就很简单了,到了银行大厅里,李副市长亲自给姜华二人写了一张特批证明,并郑重的盖上了政府的大印,这张证明的大意是,因为股票认购证销售工作的需要,市政府特批卖给姜华、李宇二人共五万一千一百份认购证。

有了这个证明,姜华算是放下心来了,便马上跟王心怡办理起具体的手续来。

二十来分钟后,姜华二人在王行长和几位记者的陪同下,拎着银行特意赠送的一支皮箱走出了银行的大门。

王心怡早已从刚才的业务办理中知道了姜华的名字,现在她看着已经走出视线的姜华,在心中暗道,谢谢了!找机会我一定会感谢你的!

而李副市长虽然对姜华的名字有些疑惑,但转念一想,他认为不会这么巧,这个姜华就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那个姜华!很快便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抛出了脑外。

姜华对此次银行之行还是很满意的,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这次银行之行,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认识了几个在日后对自己很有帮助的人。

【晚上朋友过生日,没时间上传,所以将两章一起发上来了!】

第三卷 党校风云 第17章涨势喜人

两人走出银行,来到大街上,姜华随手招了一辆出租车,便向自己下榻的酒店驶去。

“臭小子,没看出来,你还挺能忽悠的!”车子刚一起动,李宇便坏笑着推了姜华一下。他这一段时间,看着姜华在那表演,在佩服之余,也憋不住想笑,他没有想到姜华这么一个大才子,竟然也有这么一面,这更让他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推断,姜华这小子绝对是个怪物。

“嘿嘿······”姜华也坏笑了一下,“没办法,生活所迫,小生不得不如此啊!第一次出手,不足之处,还请见谅”说着,姜华摆出了一个江湖卖艺的手势。

“得了吧你!”李宇知道有出租车司机在,不宜深谈,便笑着白了姜华一眼,聊起别的话题来。

第二天,上海日报便在显眼的位置上登出了一篇报道,大意是昨天工商银行黄埔支行迎来了两个外地的客人,他们一出手就想买五万一千一百份的认购证,为此,市里李副市长亲临现场作出批示,特批了他们的购买要求。

不仅这样,在报道的上方,他们还提议把交接时那满满一箱子钱的照片给登上了报纸,当然,应姜华二人的要求,报纸上并没有出现两人的照片和名字。

不过,尽管李副市长他们煞费心思的大张旗鼓宣传,但是所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估计是人们此时的逆反心理发作了,认为越是大力宣传,就越没谱儿,所以除了在最初几个小时销售量稍微多了一些外,很快,各销售网点又恢复成了以前的样子。

报纸上的这篇报道,姜华二人也看了。对此,李宇又取笑了姜华一番,他说姜华是报纸专业户,到哪都少不了要被人家关注。

认购证已经买完了,两人又都已经请完了假,于是两人一合计,索性便在上海一边看看认购证的销售情况,一边四处游玩起来。这下,姜华可算知道了李宇的厉害,这小子不但会吃,而且挑东西的眼光也一流。就这样,不到一个星期的功夫,姜华手上的三万多元钱就剩下了二万多了。对此,李宇花的是心安理得,而姜华也并没有感到心疼,在他看来,这些钱花的非常值得!因为这些天李宇和他的关系明显又进了一层,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1992年2月2号。此时,认购证销售的具体数目已经出来了,听到只卖出了二百多万份,一些处在观望中的市民立刻后悔起来,他们认为这么大个上海市,只卖出了二百多万份,那中签率肯定会非常高的;再加上老人家的南巡讲话内容,已经被一些消息灵通之士在股市中暗暗传播开了,这就更加让他们后悔不已了。

见此情况,一些头脑灵活的打桩模子便开始在黑市上暗暗收购起白板的股票认购证来,在他们的推动下,认购证在结束卖出的第二天,便在黑市上涨了三十来元钱。

李宇和姜华二人这些天可是一直关注着认购证的价格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