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色-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你去吧。”有外人在,孙副书记又恢复了平时的稳重样子,轻轻地点了点头。

作为市委副书记的专职秘书,姜华还是有一间自己的小办公室的,就在孙副书记办公室的外间。从孙副书记的办公室出来后,姜华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闲得无事之下,他便把这个自己没有呆过几天的办公室仔细整理了一下。

【呵呵,白天科里有事,晚上忙了几个小时,终于在凌晨三点半码完这章了。】

%%%%%%%%%%%%%%%%%

【推荐一本好书《超现实进化》萧天赐有幸拱到了让全系牲口都垂涎欲滴的系花大白菜,可惜在约会的当天被小人从中作梗。不但约会失败,还遭遇了大地震。独自一人孤零零的待在山顶却意外得到了因为地震震开时空裂缝穿越而来的拥有进化功能的手电筒。从此,萧天赐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赚钱轻而易举……泡妞无往不利……】(书号1559078)

'bookid1559078;bookname《超现实进化》'

第四卷市委风云 第2章巨大轰动

刚整理完文件夹,姜华正想抽根烟歇息一下,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见状,姜华赶紧起身站起,向门口走去,他一个小秘书,可不敢像孙副书记那样坐在沙发上让人家自己推门进来。

打开门,姜华还没有刚看清是谁,老侯便一把抱了上来。

“哈哈,姜老弟,刚听说你回来了,我就过来找你了。”

“哎,老哥你轻点!”姜华赶紧用力挣了挣。

放开姜华,走进他的办公室之后,老侯仍就是一副兴奋的表情。

“老弟,你不知道,听了你的话,我买了一千份的认购证,哈哈,现在已经赚了好一百多万了!”

看见老侯说着说着,又有往上扑的架势,姜华赶紧退后几步,笑着说道:“老哥,这些我都知道,我也赚了不少了!”

“你小子,躲什么躲?老哥我这些天就一个人在单位里高兴,都快憋死了!你还不让我好好发泄一下!”老侯还真有再拥抱一下的念头,看到姜华躲了开去,他不满的说道。

姜华一听这话,吓得冷汗都出来了,赶紧向门外看了看,说实话,他真怕这番话被别人听到而误会。

靠,这个老侯,脑子秀逗了,这番话要是让人听到,我还怎么找女朋友,为老姜家传宗接代啊!愤愤的暗骂一句后,姜华赶紧走过去,把办公室的房门带上了。

“老弟,你不知道,头一阵这眼看着认购证价格在黑市上一天一涨,要不是记起你的话,哈哈,我当时都想卖出去了!”老侯本就话多,这一找到宣泄口,话便像连珠炮一样冒了出来。

姜华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拿出一根烟,索性坐在沙发上听老侯讲起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老侯这一讲,就讲了大半个小时,临走时,他还要请姜华晚上去喝酒。姜华一听,赶紧推脱说晚上已经约了朋友,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再被老侯摧残一下自己的耳朵了。

之后的几天,姜华跟着孙副书记去了榆林县调研。此时的他却不知道,在华夏国的《人民日报》报社总部内,报社的领导们正在商量该不该刊登他的那篇《华夏的改革之路》的文章呢。

人民日报的张社长是一位已经在报社干了三十多年的老记者,他凭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在看到姜华的那两篇文章的第一眼,就知道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两篇新闻,但是,人民日报作为华夏国的官方报纸,它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凡是登在上边的文章必须是经过严格审批的,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他就算是有心把这两篇文章登载在人民日报上,也是困难重重的。无奈之下,他只得放弃了这个念头。

现在,随着老人家南巡讲话的被传阅,以及各地要求深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他终于瞅准机会在常委会上提出了这个建议。

报社内部,抱着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他们听了之后,都大力表示赞同,但是在同时,也有一些比较保守的领导提出了置疑。他们觉得作为华夏政治风向标的人民日报,不应该如此草率的就将这份以前颇有争议的一篇文章登载。

为此,两帮人在会议室内展开了争论。

张社长知道不管他们哪方都是真心为报社着想,他也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双方挣个脸红脖子粗的,便提出把这件事情交给上级领导来决定。

此时中央早已经定下了调子,所以中宣部部长看了张社长打的报告之后,当即就做出批示,要求不但要登,而且还要登在头版头条。

有了上级的支持,张社长当即便把心放下来了,并按照上级的指示,把姜华的那篇《华夏的改革之路》放在了头版头条上。

第二天,人民日报的的头版头条上便如期刊登了姜华的那篇《华夏的改革之路》。这篇文章一刊登出来,很快便被全国各地的报纸都转载到了页面的头版头条上,就连燕京日报这个率先登出的报纸也再次把这篇文章登在了头版头条。

此刻,就是政治嗅觉再迟钝的人,也知道了中央对改革的态度。而国外的一些报纸也敏感的察觉到了华夏国高层的最新动态,都大量转载了这份文章。这回,姜华可算是彻底的出大名了,就连国外的一些知名学者也开始研究起他的这篇文章来。

而此时,省委的田书记也在第一时间从驻京办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放下电话,他掏出一根烟,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便呵呵的笑了起来。此时,他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在他心里,早已经把姜华看成了自己儿子的影子,姜华每取得的一分成绩,他都在心里暗暗高兴。而每当这个时候,就让他对自己儿子的那份思念得到了一些释放。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连抽了两根烟后,田书记激动的情绪终于平复了下来。坐回办公椅上,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应该给于副书记打个电话,让于副书记提点东江市市委的领导一下,不要思想保守,要大胆的培养年轻干部。

接到田书记的电话后,于副书记当即便点头应了下来。他早已看出来,田书记非常看重姜华,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把手的意思。再说了,他自己也打心眼里欣赏姜华这个朝气蓬勃、很有想法的年轻人。

放下田书记的电话,他便给东江市市委的赵书记打了一个电话。

在电话里,于副书记倒是没明说要求提拔姜华的事。但是他的话里,十句有九句提到的都是姜华和他的那篇文章,并且还说,“你们东江市能够培养出这么一个思想解放、力求上进的年轻干部很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培养,不要把一颗好苗子给毁了!”

就在刚才,赵书记已经从驻京办主任那得到了消息。当时,他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他刚放下驻京办张主任的电话不久,就接到了省委省委于副书记的电话。

电话里于副书记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赵书记是什么人啊,他是一个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了,怎么会听不出话里的意思呢?此刻,纵使他心中万般不愿,也只得硬着头皮笑道:“于副书记,您放心,我们市委正准备研究这件事呢,对于姜华这么一个思想解放、踏实肯干、力求上进的年轻干部,我们一定会重点培养、破格提拔的!”

第四卷市委风云 第3章市委赵书记对提拔姜华问题上的考量

放下电话,赵书记便用力的握了握拳头,一脸阴沉的想道,看样子,对姜华的提拔和老孙的趁势崛起都是无为避免了!哎,当初我怎么就那么糊涂,没有看清形势呢!

想到这里,他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恼火,用力的敲打了一下办公桌面。

“啪”拍桌声在这个空当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的刺耳。

“哎,旧患未除,又添新患啊!”赵书记揉了揉刚才被震痛的部位,低声长叹一声。

不过,他毕竟是在官场上沉浮了这么多年了,期间也经历过不少看不见硝烟的明争暗斗,心理素质早已经锻炼出来了。随即便调正好自己的心态,低着头开始想起应对办法来。

嗯,老孙的趁势崛起虽不可避免,但他毕竟是一个外来户,在市里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脉,手下除了姜华等几个心腹外,没有几个能用的上人,暂时是没有多大威胁;老马呢,则不同了!他在市里经营多年,势力不可小窥,这些年跟我明争暗斗下来,手底下也有不少的人才,目前来看,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他······

想到这里,赵书记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在他看来,孙副书记的崛起既然不能避免,那就索性再稍微捧孙副书记一下,然后再利用孙副书记来牵制马市长,等消除了马市长这个最大的对手后,腾出手来再去对付羽翼未丰的孙副书记。

他的这番打算虽好,但人算不如天算,有了姜华这个变数的存在,注定了这个决定将会成为他人生的最大失误。

外界的这些动静,姜华此时并不知晓,他正和孙副书记在榆林县的玉林铁矿调研呢。等他们从玉林铁矿回到玉林镇,时间已经到了晚上。

忙了一天的姜华也没心思去干别的了,跟孙副书记打个招呼,他便回到县委招待所自己的房间内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天早上,姜华梳洗起来后,赶紧又向孙副书记的房间走去。可是,他刚走出房门,便碰到了前来找孙副书记的榆林县县委书记李明。

姜华的房间本就跟孙副书记挨着,见状,他赶紧上前问好道:“李书记,起得这么早啊!找孙书记有事么,用不用我给你通报一声?”

看见遇到了姜华这个目前风头正劲儿的人物,李书记也不急着去找孙副书记了,笑着拍了拍姜华的肩膀。

“小姜,你这回可真是弄出了一个大动静啊!呵呵······这回你可是要走运了!”

听他这样一说,姜华还以为他说的仍旧是在燕京日报上发表的那两篇文章呢,便笑了笑说道:“动静是不小,但受到的批评也不少啊!呵呵,还好我的脸皮厚一点,挺了过来。”

“什么,你都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发表文章了,还有人批评你,不会吧?”李书记也是浸淫官场多年的人了,他知道凡是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的文章,都是经过了严格审查的,更别提是头版头条了,所以他很是怀疑姜华说的话,认为在这情况下,不会有人傻到站出来指责姜华。

“你说什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呵呵,别开玩笑了,那是燕京日报,而且也不是头版头条。”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姜华压根就没想到自己的文章会被重新登载,他还以为李书记弄错了呢。

“呵呵,原来你不知道啊!”孙书记笑了笑,从手里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昨天的报纸,递给了姜华,“喏,给你,我手里正好有一张,你自己看看吧,我要去进去找孙副书记了。”说完,李书记便笑着敲了敲孙副书记的门。

姜华拿着手里的报纸已经呆住了,他没想到这篇《华夏的改革之路》竟然真的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这让他感到非常的意外。

片刻之后,姜华用力的握了握拳头,强忍着兴奋又走回了自己的房间。“啪”回到房间之后,他用力的打了一下墙壁,随即大笑起来。

“哈哈······竟然真的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看来我又要往上走一步了!”

和李书记一样,姜华也深知这人民日报的影响力,他相信有了参加党校学习的这个诱因,再有了人民日报的这个推动,自己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再次升迁的。

姜华并没有想错,此刻,市委赵书记正皱着眉头想这件事呢。昨天,他虽然已经决定不在阻挠对姜华的提拔了,但是,把姜华提拔到什么位置,却又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个难题。

在他看来,就算是提拔,也不能把姜华放在什么重要的位置上,最好还是让姜华留在孙副书记身边。他认为,这样姜华就没有机会出去锻炼,就不能成为自己日后的大患了。

他的这番想法,在一般的情况下并没有错。毕竟姜华只是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就算是再有才华,没有在基层实地锻炼过,那也是纸上谈兵、不足为虑。但这也是一般情况下,碰到姜华这个特例,他的如意算盘又将会再次落空。

在办公室里想了一会儿后,赵书记的眼睛突然一亮,他起了几天前的一件事情。

几天前,市委办公室秘书二科的张科长过来找他,说自己想到基层去锻炼几年。当时,他并没有同意。他认为,自己的这个手下办事还有一些能力,自己用起来也很顺手,就打算过一段时间再说。但是,现在为了对付自己的对手,他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决定打消自己先前的念头,索性把张科长派到基层锻炼几年,然后把秘书二科科长的位置腾出来,让给姜华。

他认为,这样一来,既提拔了姜华,又把姜华拴在了孙副书记的身边,让姜华没有机会去锻炼,正好不打乱自己原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