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8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老头儿摇摇头,拉住杨树勇道:“说着些作甚……其他都是虚的,要紧了还是看着那丫头和孩子平平安安的。”
    杨树勇神色一紧,垂首应是。自然陪着穆老头儿一起,重新返回正房的厅堂里来。
    跟刘老太太说明了之后,老太太跟穆老头儿略略寒暄两句,几个人也就安静下来,在厅堂里各自落座,努力控制着镇定着情绪等待着。这种情况,产房外头的人,除了耐心等待,也根本没有其他办法。
    当然了,刘老太太没了杂事的牵挂,一心等待着闺女生产出来,就开始无比虔诚地双手合十祷告起来。
    杨树勇在旁边听着,老太太祷告祈求着满天神佛,无非是许愿什么保佑女儿顺利过了这一关就捐赠什么什么……他是不怎么信这些的,此时却并不去打扰老太太祷告。灵验与否不说,能让老太太心安些,足矣。
    脚步声响,玉凤扶着一个小丫头疾步走了进来。
    “玉凤见过老太太。夫人怎么样了?”玉凤焦急地询问,一脸担忧没有半点儿作伪。
    自从玉凤有了身孕,反应很严重,因为怕邱晨跟着担心着急,就没有再进来过。这一晃都四个月了,玉凤的胎坐稳了,正寻思着过了重阳进来给夫人请安的,谁成想,夫人突然提前发动了……
    刘老太太一睁眼,恰好看到玉凤微微隆起的小腹,连忙示意香草扶住玉凤道:“你这样,可别伤着,来,来,且坐下。你们家夫人无妨,无妨……她和孩子必定都顺顺妥妥,平平安安的。”
    再说,秦礼得了穆老头儿的吩咐,自然不敢耽搁片刻,立刻打发了秦孝和曾大牛兵分两路,一路疾驰出城,给侯爷报信。一路自然去国公府那边报信。虽然说侯爷和夫人开府另居,可仍旧是梁国公府名正言顺的嫡子长房,夫人生产这样的大事,自然要通知国公爷和李夫人知道。
    打发走了秦孝和曾大牛,秦礼看看时辰,琢磨着,自家侯爷驱马疾驰,说不定能够踏着关城门的时辰进城,略略有点儿耽搁,说不定就被关在城门外了。城门一旦关了,哪怕自己爷尊为靖北侯,守城官兵也不敢擅自为侯爷开门。
    于是,略一思忖,秦礼立刻交待了沈琥在府里候着,他自己带了两个护卫,骑了马,一路飞奔直趋雍王府。
    在外头不好叫开城门,但是拿了手令,在城门上守着,万一侯爷误了时辰关在城外,在城内策应开门,却是理顺的。这事儿也不用求别人,求雍王即可。
    雍王私自不敢开城门,却可以进宫特请敕命。有了皇上的命令,侯爷进城自然无虞不说,也不担心事后被御史诟病!
    秦礼离开不多时,梁国公秦修仪率先骑马赶到了,一进大门,沈琥迎上去接着。
    秦修仪扔下马缰就往里走,同时随意地问了一句:“情况如何了?”
    沈琥心道他在大门上,哪里知道内院的事儿,更别说是夫人生产的情况。可这话儿在心里腹诽,却不敢明着顶撞,暗暗一咧嘴,心思急转,回道:“回国公爷,说是夫人进了产房……嗯,里头没有消息传出来!”
    没有消息传出来,虽说不知道具体情况,至少还没有出现危险!
    梁国公秦修仪略略一愣,也就明白自己问的有些难为人了,应了一声,往里走着,又问了一句:“可打发人给老大送信儿了?”
    沈琥这回回答的利落,立刻道:“送了。跟给国公爷送信的人一起出的门,这会儿该出城了……”
    秦修仪虽说有些风流不羁,但能够坐稳礼部尚书的位子,也绝对不是傻子白痴,一听沈琥这话,下意识地看了看天色,立刻想到了关城门的事儿,微微一皱眉头道:“怕是赶不及了。”
    沈琥立刻补充道:“已经去求雍王了。”
    秦修仪往里走的脚步一顿,骤然转身,含住往下牵马的小厮,重新接过马缰来,认镫上马,端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吩咐道:“好生伺候着,我进宫一趟。有什么信儿,打发人去东华门送信儿!”
    ------题外话------
    总算缓过劲儿来了,差点儿被折腾死。
    拉肚子不算病,差点儿要人命啊!

  ☆、第五百四十九章血崩!

正因为是重阳节,秦铮上午巡察了河工之后,就带着两名门人彭清彦和卫又琳,轻衣简从,离开河工,往几个灾民回流比较多的村庄而去。
    水灾过去了一个多月,洪水已经退去。
    有一些灾民有特长有劳力,就留在了救助的庄子上。邱晨的陪嫁庄子和靖北侯府的庄子都留了不少户这样的灾民,借机充实了各个庄子的劳动力和人口。
    大多数灾民则返回了原籍,重建家园。
    河水退去,即使没被冲垮的房屋也不牢固了,返回家的灾民们就用木头撑住房屋的墙体暂时居住。有些屋子完全垮了的,只能暂时砍了木头树枝,搭成简陋的窝棚居住。
    好在,这一年的河工也有些报酬。还有给老弱妇孺们准备的各种代赈工作,再加上靖北侯府引导下,雍王府福王府长公主府都捐助粮米,又有靖北侯府预购了未来两年的收成,让这些人都有了些度日的米粮,不至于因为水灾失了家园沦为饿殍。
    因为劳力被政道了河工上,半大的小子也到河工、庄子上寻些活计挣些粮米补贴口粮,就是一些身体壮实的婆子,也多找一些活计去做,是以,虽然是过节,灾民们家里也多只有老弱留守。
    秦铮带着人来到一个退了洪水的庄子。
    这个庄子地势稍高一些,淹的还不算太严重,村里的房舍十有五六尚存,灾民们转回来之后,用一些木头支撑住墙体,房子就能勉强能住人。
    来到村口,秦铮勒停马儿,翻身下马,将马缰马鞭扔给亲卫,又勒令彭淑凤和其他随行人员留在村外,他只带了两个门客和一名小厮玉门,安步当车,一路步行,往村子里慢慢行去。
    走进村子,可以在墙壁上看到清晰的水痕。有些屋舍的墙体歪斜,有的墙体上的裂缝宽的能塞进两根手指……
    进了九月,地里的耕作已经完成,哪怕人已经返回了村庄,地里的水也退了去,却仍旧一片泥泞,想要补种也不能够。田野里,一片片原本早该成熟收获的庄稼枯死成一片荒凉,或扑倒在地腐烂成泥,或仍旧顽强地挺立着,不肯倒地。
    很多树木被水淹死,没有被淹死的,也已经成了一树黄叶红叶,与那些枯干的枝叶夹杂着陈列在眼前,别有一种惨烈。
    秦铮一行人慢慢走着,入眼都是一片枯黄和死寂。村落里几乎没有生气,没有鸡犬相闻,偶尔从街角窜出一条癞皮狗,也瘦的皮包骨,不等人看清楚,就遽然逃窜的不知踪影了。若不是院落中晾晒的破衣裳,或者屋角一闪而没的小孩子,几乎让人怀疑,是不是走进来一座荒村。
    旁边,通州县令彭淑凤落后秦铮一步,低声解释道:“男人和小子、壮年妇人都出去做工挣口粮了,庄子里就剩下一些老弱……村里人回来的也不多,没有原住人口的一半……”
    秦铮腰板挺直,表情端凝,看不出喜怒。彭淑凤一个县衙的文官,哪里经得住这种气势,说到一半,已经是冷汗满脸,汗湿了脊背。
    哆哆嗦嗦掏出手帕呼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彭淑凤正要接着解释,就听冷硬的靖北侯突然开口:“回来的人少……房子倒是不怕不够用了!”
    彭淑凤愕然片刻,连忙受宠若惊地连连点头道:“是,是,回来的人,经过卑下和衙役们协调,已经都安置到了较完整的房子里……嗯,房屋也让工匠检查过了,用檩子抵住之后,撑一冬天不成问题。来年开春,再翻修加固即可。”
    彭淑凤还想多说些对未来的展望,可眼看着靖北侯说了一句话之后,就又回复成了面无表情的模样,对他的话也没有任何表示,彭淑凤再多的话也说不出来了,讪讪地住了口。
    终于,在一座破房子角落又看到一个孩子时,卫又琳及时上前,从肩上的褡裢里摸出一只馒头,举在手里,对那小孩子笑着示意:“小子,白面大饽饽,吃不吃?”
    不知是不是受了卫又琳手中的馒头吸引,这个孩子没有落荒而逃,而是扒着屋角,露出大半个脏兮兮的黄瘦小脸和蓬乱的脑袋,瞪着一双似乎特别大的眼睛,盯着卫又琳手中的馒头,好半天又有些不敢相信地抬眼看看已经停了脚步的秦铮等人。
    卫又琳察觉到秦铮等人停了脚步,他自己脸上的笑意又亲切了几分,举着那馒头往前慢慢地接近着小孩子,笑着道:“别怕,我们就是路过的,想问个路,你给我指个路,这个馒头就给你吃。”
    似乎给了一个合理的理由,那小孩子的戒心放下了不少,磨蹭了一会儿,终于从墙角磨蹭了出来。不过让秦铮几人比较惊讶的,那孩子走出来后,屋角后边隐约还藏着几个孩童。
    卫又琳靠的最近,自然看得更清楚,微微惊讶着,脸上的笑容不变着,又往前举了举手中的馒头,笑着问道:“这里可是李家集?”
    小孩子摇了摇蓬乱不堪的脑袋,然后抬起脏兮兮干瘦粗糙的小手,往西北方向一指:“李家集在那边。”
    卫又琳一点儿不觉得过分地又问道:“离得还远么?”
    这个问题对小孩子来说有些难度,毕竟,看身量这个孩子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农村里这么大的孩子,很多连村子都没离开过,没有路程的距离概念也正常。
    但是,小孩子想了想却回答了:“嗯,走路一晌午!”
    卫又琳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天色,将手中的馒头递给孩子,一边回头道:“爷,看来走偏了,一时半会儿到不了,不若寻个人家,拿了米出来,让人替咱们做点儿热饭吃了,再赶路!”
    那孩子接了馒头,似乎戒心彻底地放下了,竟然没有跑开。听到卫又琳这番话,转转眼珠儿,开口道:“我奶奶在家,不若去我家吧!我奶奶做饭香着咧!”
    卫又琳回头看向秦铮,两人对视会意一笑,卫又琳朝那孩子点点头,伸手又从肩膀上的褡裢里摸出一个馒头来,递给孩子:“那几个是你的伙伴么?给他们也吃!”
    孩子很是欢喜,接了馒头,还朝卫又琳躬躬身,飞跑过屋角,不多时,三个更小的孩子跟着从屋角后走了出来。
    熟悉了,卫又琳很快知道了孩子的名字叫杠子,大概是取杠子结实之意,希望孩子身体健康茁壮成长的意思。另外三个小孩儿都是村里的孩子。这个村子叫胡家庙。村子里原本有四五十户人家,发水之后,再返回来的不过十几家。杠子的大伯爹爹身强力壮,去了河工上,杠子上头还有两个堂哥一个亲哥,都出去挣口粮了,伯娘和娘亲也去了最近的杨家庄子做活计了,要到做完了一拨活计才回来。如今,家里就只剩了她跟年迈的奶奶……因为家里劳力整装,杠子家的情形不错,口粮足够不说,据说还有些结余。
    这从刚刚拿到馒头,杠子没有独吞,反而分给小伙伴们的行为上也能看得出来。
    边走边打听,绕过两个彻底破败的院子,来到杠子家门口时,卫又琳已经从杠子和三个小孩儿嘴里,将村子的情况打听的差不多了。
    杠子的奶奶是个五十多岁老妇人,也算憨厚朴实,不失庄户人家的本分。见了小孙子领会好几个人来,有些拘束,还是杠子解说了一番,才急急忙忙吩咐杠子拿板凳招呼客人,自己匆匆忙忙进厨房烧水去了。
    不多时,杠子奶奶用一个瓷盆端出一盆热水来,又拿了三四个粗瓷碗过来,很是局促道:“家什不凑手,怠慢了!”
    卫又琳笑容满面地上前接了碗,彭清彦上前一步,接过老人手中的热水盆子,放在秦铮面前摞着的几块青砖上,这是杠子和孩子们搬过来,暂时充当着桌子的角色。
    卫又琳将身上的褡裢卸下来,先拿了一只馒头递给秦铮,又跟彭清彦一人拿了一只,又拿出几片黑褐色的咸菜来,一人分了一块。
    转眼,看到几个小家伙儿的眼睛都盯在自己手中,不由失笑道:“你们还想吃?”
    说着,拿了一个馒头递过去。
    杠子这会儿跟卫又琳混熟了,已经放开了,接了馒头,另一只手指着卫又琳手中的老咸菜道:“大叔,能给块咸菜不?我们家好些天没有盐了。”
    卫又琳微微一怔,回头看了看秦铮,看秦铮也注意到了,立刻转回头来,从褡裢里摸出两个拳头大小的咸菜来,递给杠子:“我们出门也没带多少,就这两个,拿去给你奶奶……这个不能多吃,齁着做痨病的。”
    “嗳,嗳,多谢大叔。我知道,我不多吃。”杠子双手接了咸菜,朝卫又琳躬躬身谢了,回头飞快地啃了一口……就在卫又琳好笑这个孩子鬼心眼儿不少,回头就偷吃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