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胡绳文集(1979-194)-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如果没有基础理论的研究,也不可能为解决具体问题提出科学的对策。譬如我们现在提出资金市场问题,为了解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就需要有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的研究,需要透彻地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中银行、证券交易所如何活动。这种基础研究对于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是有益的。

    社会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研究,这是从广义上说的历史研究。已经发生的一切社会现象都属于历史,也都成为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这也就是总结经验。以为研究过去对现实没有意义,是不对的。科学地认识昨天和前天,就能对正在运动着的今天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并能对未来作

 467

    胡绳文集74

    出科学的预测。用以指导现实的理论,就是从总结经验而得来的。在研究历史时,要有现实的时代感,否则就成了为研究历史而研究历史。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必须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我们的社会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其深刻程度不亚于1949年推翻旧制度的革命。这场变革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人们的生活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念。什么事情是好?什么事情是坏?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这种价值判断,现在在有些场合下有点混乱。

    这不但表现在人们的头脑里,也反映在报纸、刊物上。在社会进步中,价值判断出现某些分歧和混乱,并不奇怪。人们的思想意识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克服各种陈腐的旧观念,树立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观念。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度膨胀的片面性、绝对化的思想方法,即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仍然留下很深的烙印。这对于健康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应当有这个任务,来解答这类问题。

    不是肤浅的解答,而是深入地从理论上来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哲学社会科学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理解我们的历史,还要理解世界。通过这些,来开阔人们的眼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改进人们的思想方法和认识能力。

    1986年12月9日在中宣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行的报

 468

    844胡绳文集

    告会上的讲话的一部分。原载《党史通讯》1987年第1期,1月25日出版

 469

    胡绳文集94

    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十年,是我国建国以来社会科学发展最快、成果最多、思想最活跃、获得社会效益最大的一个时期。在这期间,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观点。例如,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等等。这些理论观点的提出,是党中央依靠集体智慧总结了全党、全国人民实践经验的结果,同时也总结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多年来理论研究的成果。对于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

    这个时期社会科学的成就,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在过去的十年中,社会科学实现了一个大的转变,就是从过去单纯指导阶级斗争的科学,转变为指导国家建设的科学。

    第二,这个时期我们解放了思想,打破了过去束缚人们头脑的许多条条框框,在科学研究中恢复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第三,社会科学从封闭的状态,转变为开放的状态,不仅对内开放,对外也开放。这就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能够学习到许多新知识和新经验。这三方面

 470

    054胡绳文集

    的成就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但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在经历这样巨大变化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许多新问题。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反对思想僵化。

    虽然坚持自由化观点或僵化观点的只是极少数人,但是过去留下的那种传统的积习不是很容易就能完全克服的。由于不完全适应新的转变而产生种种认识上的偏差和片面性,也是难以避免的。有的同志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概括,说现在是“哲学的贫困,经济学的混乱,历史学的危机,法学的幼稚”。

    不能说这个估计一点事实根据都没有,但如果把它作为对我国社会科学的全面评价,否定这十年来社会科学的长足的进步,看来是不妥的。确实,有些学科在过去“左”

    的思想指导下不能存在,这些年才重新建立起来。

    但是,学科的建设是很不容易的,有些学科在初建阶段或过分偏重于实际应用,或暂时主要从国外引进一些东西,因而难免产生一些问题,显得有些幼稚,这是可以理解的。理论的成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决不是经过短时间的努力就能一蹴而就。

    目前不论是哲学、经济学,还是其他学科,都提出了许多问题,也在探索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没有成熟的见解,有些问题有多种不同意见,议论纷纭,莫衷一是。这个事实从表面看似乎是混乱,但从根本上看,则是正常的、必然的,因而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我们不是提倡百家争鸣吗?百家争鸣并不意味着互相攻击,彼此指责。百家争鸣就是各种不同意见都能发表出来。在各种意见中,有分歧,有争论,通过讨论、比较,在实践中鉴别是非,这不能说是混乱,而恰恰是通往真理道路的必经阶段。

 471

    胡绳文集154

    因此,我们还是要坚持“两点论”

    :一方面,这些年来社会科学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缺点和弱点。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状况,同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相比,是很不相称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多年,改革开放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仍然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这是对整个理论界的批评,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社会科学界。我们的确还有很多弱点,这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近十年来社会科学战线发展的状况,总的来说是有成就的,我们没有理由得出悲观的结论。当前,我们就是要认清形势,作出进一步的努力。下面,我想就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说几点意见。

    一

    要认真地、科学地总结十年来改革开放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现在的形势和十年前拨乱反正时的情况显然有很大不同。十年前,当我们提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还只是有一个大体上的初步设想。

    我们所有的经验,主要地还是从过去二三十年中积累的正面和反面的经验。这些经验促使我们认识到走过去的老路不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从实际出发,摸索出一条新路来。现在经过将近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新经验。这些经验证明,我们的实践总的来说是有成效的。我们所说的从中

 472

    254胡绳文集

    国国情出发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已经不只是一种设想、一种可能性,而是一步步成为现实。我们要十分珍视已经得到的经验,把它加以总结,提高到理论上来。

    现在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就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对理论工作不很满意。因为他们现在做的一套,跟过去二三十年中已经做过的、并认定是社会主义的一套,有很大的不同。

    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是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心里不踏实,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从理论上给予解答。但是另一方面,理论工作者又认为,理论不能跟着实际跑,我们的任务不是解释现行政策,也不是论证现行政策是否正确,理论工作要进行超前研究,提出新问题,解决下一步如何发展。看来,这两方面的想法有一点矛盾,又都有点道理。怎么统一起来?照我看,统一起来的办法,就是要科学地总结经验。从总结经验中,肯定过去实践中应该肯定的东西;同时也从总结经验中,提出实践的新任务,解决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这样,二者就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总结经验必须立足于科学,依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作点说明,也不是要求不加分析地歌功颂德。党并不认为这十年的经验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我们的实践有成效,也有不少问题。为什么能取得成效,这些成效近期看和长期看有什么意义,这是需要分析研究的。我们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措施还不配套,我们还遇到许多始料所不及的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新矛盾,这也需要进行分析,加以总结。实践正在向前发展,我们要把

 473

    胡绳文集354

    现实和将来结合起来,用比较长远的眼光衡量已有的经验和眼前的工作。

    科学的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当然,我们的理论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所谓超前的作用,就是要对未来起指导作用。指导未来的理论又从哪里来?也还是要从实践中来。马克思写《资本论》,就是科学地总结了资本主义的经验和前人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结论。离开了科学的总结,马克思怎么能创造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呢?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写的《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和在这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方针政策,对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作了大体的预见。这些预见为后来的实际所证实。他是以过去十年内战经验的科学总结为基础,又研究了抗战开始后十个月的经验,所以才能作出这样科学的预见。现在有人讲“未来学”

    ,我以为,人们是不能把未来孤立地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对未来的研究也还得立足于现实,考察现在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发展到什么程度,根据这个事实,再大体上推测10年、20年以至50年后,社会可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如果不掌握当前的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如何能凭空地去研究未来?所以,我们现在既已有了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十年实践,这十年的实践提供的宝贵经验,应该成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对象。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其中都包含着一些本质的、必然的因素。只有通过认真的、科学的分析,掌握了这些本质的、必然的因素,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预测未来。

 474

    454胡绳文集

    总结经验,需要细致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来研究。经济方面不用说,提出的问题已经很多。这十年来社会关系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的变化,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等等,都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对于这些方面的变化,我们还不能说已经明白无误地认识清楚了,往往是仅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体上的概念。最近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代会和全国政协会议,民主气氛很浓厚,代表们发表了许多意见,提出了许多问题。

    大家都感到这十年来变化很大,问题也不少。

    如果只看到问题,简直是困难重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积累了这么多新的经验,如果对这些经验作出恰如其分的科学总结,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基础,这不是又成为一笔很可贵的财富吗?

    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国情调查,就是要切实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状况。首要的问题是弄清事实:十年来社会各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中出现了些什么问题;哪些变化确实是好的,哪些是不健康的;这种不健康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等等。弄清这些事实,就需要调查研究。我们如果认真地调查一下这十年来发生的变化,就可以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确实正处在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于我们所走的新的道路的认识,虽然有了个大体清楚的轮廓,但我们已有的经验毕竟还只是初步的,还要充实和完善新的道路的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