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振华在前头带路,先领着岑家兄弟去看了看电风扇的生产流程,包括两条达到80年代先进水平的装配流水线。汉华公司建起的第一条流水线是由林振华自己设计,再由汉华机械厂制造出来的,现在看起来已经显得十分粗糙了。后面的两条流水线则是全面参考了一些先进企业经验,花费了很大的资本进行建造,水平明显高出一截。
岑家兄弟哪里见过这样大的场面,看着一台台电风扇像是变魔术一般地从生产线的尽头送出来,两个人眼睛都直了。
“这哪是什么风扇生产线啊,这简直就是印钱的生产线啊。”岑右新感慨地说道,在他的眼里,那一台一台的风扇,对应的都是咔咔响的人民币啊。
岑右军也是不住地点头,说道:“小林,我现在才明白了,什么叫作大工业。相比之下,我们那个农机厂,真是小作坊一样了。”
林振华道:“两位,这还算不上什么大工业呢。电风扇的生产。说穿了不过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真是说不上有多少技术含量。
咱们邓副主席去参观丰田公司的轿车生产线,那受到的刺激才叫大呢。”
“是啊,咱们不追赶,真是不行了。”岑右军叹息道。
参观完电风扇的生产,林振华领着岑家兄弟离开老厂区,向他新征购来的那片厂区走去。这片土地现在也已经正在开发,几十幢大大小小的建筑同时开工,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林振华带着两个人走过一片建筑工地,来到了位于生产区后方。在这里,有一组建筑物已经竣工,周围围了一圈铁拦杆,使之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排长,老岑,你们看,这就是我正在建设的机床生产基地。”林振华指着那一组建筑对岑家兄弟说道。
眼前这组建筑,包括了三幢高犬的单层厂房,还有两幢三层的办公楼,周围还有一些小的辅助建筑物。所有的建筑都是新建的,而且风格统一,布为也非常和谐。
林振华介绍道:“这两幢办公楼,是我们的机床研究中心,未来我会陆续采购一批实验设备进来。它的实验条件,会比华青大学机械系的条件还好。我的想法是,将来要让华青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们常驻在这里做实验,搞研究。”
“林经理真是有大手笔啊。”岑右新感慨道。
林振华微微一笑:“老岑先不忙夸奖,我们进车间去看看再说。”
三个人走进一座车间,岑家兄弟立即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只见在车间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20多台崭新的各式机床,有卧车、立车、卧式铣床、龙门铣床、磨床、锉床、钻床。其中起码有一半是岑右新津津乐道的数控机床,床身上印着醒目的外文宇母,提示着这些机床都是价值不菲的舶来品。
“小林,这就是你要建的机床生产车间?”岑右军不敢相信地问道。
林振华点点头:“光这些设备,我就投入了500多万,其中还动用了大量的外汇,把我们外贸厅心疼坏了。怎么样,老岑,你觉得有这样一套装备,我们能不能跟洋鬼子练练?”
林振华的后一句话是对岑右新说的,岑右新连连点头道:“够了,够了。有这样一套设备,是不是外国的机床厂也不过如此了?”
林振华摇摇头道:“还差得远呢,人家的装备水平,比我这要强得多了。那些国外的机床企业,一台设备的价值就超过我这整个车间。不过,我拥有现在这些设备,搞搞机床附件,应当还是足够的。我只要保证这些附件的加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就可以了。现在想玩机床整体,还有点困难。我们公司今年的利润,基本上全都投入到这些基本建设上了,可是离建成一个完整的机床厂所需要的资金,还差得很远呢。”
岑右军走上前去,伸手摸了摸机床上的烤漆,回头对林振华说道:“小林,我没想到你的心有这么大。可是,既然你已经投入了这么多,你还在乎我一个小小的农机厂干什么?我们那点资产和你这里的资产相比,简直就是提不上秤杆的。”
林振华道:“排长,实不相瞒,我请你们两位过来,并不是看中了你们厂那些设备。首先一点,我需要永禾农机厂的这块牌子。机床附件的生产,我想和家电生产分开。汉华实业公司的产权关系还是有些复杂化,我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永禾农机厂已经全部都在我们三个人手上了,我们的运作会更为自由一些。”
岑右军迟疑了一下,说道:“小林,你总是对组织不够信任。不过,我理解你的担忧,上级单位瞎指挥,按一平二调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发生过一次两次了,你想有更多的自主权,也是有道理的。”
林振华点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的,现在轻化厅系统内的企业苦乐不均,有些企业已经出现严重亏损了。如果我做得太大,轻化厅肯定要劫富济贫,让我去帮助那些亏损企业,最终把我的企业也拖垮。我现在的打算是,一方面继续发展汉华实业公司,另一方面以永禾农机厂这块牌子,做另外一个产业,这样未来就有腾挪的余地了。”
岑右军道:“没问题,小林,你需要牌子,我把牌子给你就走了。我和右新,对你来说,可能没什么帮助吧?”
林振华一把拉住岑右军,说道:“排长,你这话就见外了。我请你过来,是想利用你的管理经验,帮我做机床附件业务的生产经理,怎么会没用呢?”
岑右军摇头道:“我只有过管理一个小农机厂的经验,哪里管得了这么大的业务?你还是想办法找其他的人吧,浔阳自行车厂这么大的企业,难道还找不出几个好的车间主任?”
林振华道:“具体的生声管理方面,我例是物色到了几个人。但是,排长,我还是要请你来做总的负责人。技来上你不一定是最精通的,但要论关系上,我最信得过的,就是排长你了。”
“原来是这样。”岑右军点头道,“小林,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希望我给你当一个管家的人,是这样吗?”
林振华笑道:“我记得批林批孔的时候学过一个故事,孔子对他的学生颜渊说,你将来如果发财了,我给你当管家。排长,你就是孔子,我就是你的学生,现在我算是有点家业了,所以,就要请你来当管家了。”
“没问题,我一定给你做好这个管家。”岑右军爽快地回答道。他知道,要论车间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他肯定是不如专业人士的,但林振华说得对,他是林振华最可信任的人。他要帮林振华把这一摊子事情管起来。这么大的生产,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守着,也是不行的。
岑右新听到他们俩说得热闹,不由得有些患得患失起来。他凑上前去,悻悻地说道:“林经理,其实我对你还真是没什么用的。”
林振华摆摆手道:“老岑,你开什么玩笑呢?谁不知道,永禾农机厂有今天的成绩,你是首功。我们的机床附件厂要发展,市场这方面就需要你去开拓了。不过,你也不用什么事都亲自出马,我会给你招聘一批业务员,你就当公司的业务总监好了。”
“真的?”岑右新喜出望外,“林经理,你真的这么相信我?我就是一个农民而已。”
林振华道:“老岑,你这个农民可不简单,据我所知,现在湘平省的机械系统里,你这个农民的名气是最大的,省机械厅的厅长都不见得有你这样大的名气呢。”
“这倒也是。”岑右新不无自豪地答道。
林振华道:“老岑,我们新的机床附件公司,目前一半的市场还得立足国内,所以,你还得再辛苦一段时间。未来如果有更合适的人加盟进来,咱们再重新考虑你的定位,你看如何?”
“没问题,只要有更合适的人,那我就让贤,我回永禾种田去。”岑右新做出一个姿态来,他也知道林振华肯定不会这样做的。
林振华道:“老岑,你放心,到那时候,我肯定不会让你回去种田,你可以退居二线,不用再很辛苦地做具体事务了。你作为幕后英雄,级别和待遇等方面,都不会改变的。”
这些丑话,的确是要说在前面的。林振华知道,岑右新的知识结构,最终必定会限制他的发展空间。
最起码,当涉及到国际化业务的时候,不懂外语,不懂国际惯例,不懂法律,都会使岑右新无法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这一点,岑右新自己心里也有数,他能够做出一些成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营企业的销售人员没有他勤奋,未来如果有其他的销售人员加盟,他也就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林振华把话说在前面,又承诺了未来不会降低他的级别和待遇‘这就足够了。他辛辛苦苦奋斗,不也就是图一个富贵吗?
岑右军又想起一事:“小林,还有一件事。我们永禾农机厂,按原来的约定,是你占50%,我占40%,右新占10%。现在你一下子就投入了500多万,还不算厂房和设备,你的比例应当算大一些吧?”
林振华道:“排长,我正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件事情,不知道你们的意思如何。”(未完待续
【167 借鸡下蛋】
位于汉华公司厂区最后面的这几幢建筑,是林振华给自己准备的自留地。
汉华公司虽然从产权关系上说属于股份合作制,而且林振华通过自己直接持股以及经由褚红阳、彭少哲等人的间接持股,实际拥有了整个公司珊以上的股权,已经达到控股的比倒了。然而,在名义上,以及在轻化厅和汉华机械厂领导的印象中,汉华公司仍然是一家大集体企业,是要听轻化厅和汉华厂指挥的。
林振华无力去抗衡这种顽固势力,在80年代的氛围下,你要去和轻化厅大谈控股权,讲什么产权明晰之类的,恐怕结果会非常悲惨。
事实上,汉华公司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与轻化厅等部门的扶持也是分不开的。首先,如果你不是一家集体企业,轻化厅就不可能替你去申请原材料供应。不管你设计的风扇多么高级,如果原材料供应不上,那么一切都空的。集体企业的这种身份,使汉华公司在与那些乡镇企业竞争的时候拥有了先天的优势,这一点林振华是不能否认的。
其次,汉华公司的五叶风扇能够进入广交会,还有汉华公司能够兼并涛自厂,都与它的集体身份有关。基于这些考虑,林振华也不能自己把自己的路给断掉。
大集体企业的身份,既是好处,也是隐患。林振华很难想象,如果未来这家公司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轻化厅会不会把手直接伸起来。轻化厅伸手的方式是多样的,一是可以平调汉华公司的资金和技术,二是可以派来新的领导人,把林振华挤出去。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在当年并不罕见。
出于这样的担心,林振华决定另起炉灶,在汉华公司之外,再发展起一摊子属于自己的新业务。永禾农机厂在过去一年中的发展,给了他一个机会永禾农机厂是乡镇企业,而且又与公社达成了买断产权的协议,对于林振华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平台。
汉华公司去年创造了4千多万元利润,林振华与汉华厂经过协调之后决定拿出两百万来作为分红,余下的全部作为再投资,用于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汉华公司兼并浔自厂花费了300多万,随后,又是征地、建职工宿舍、建车间、购买设备等等,把四千万花得只剩下一个零头了。
林振华带岑家兄弟去看的这几幢车间以及车间里的设备产权都属于汉华公司但林振华自己做主,把它租借给了永禾农机厂。他的这个想法,叫作借鸡生蛋,等到农机厂的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利润,再以赎买的方式把这些建筑和设备购买下来这样从法律上说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汉华公司现在是天高皇帝远,公司里所有的决策都由林振华一人决定。从管理制度上说,猪红阳、彭少哲、赵勇群等人也都是公司的决策层成员但他们本身都是林振华的小兄弟,对林振华还有一些盲目的个人崇拜,谁会去干预林振华的决策呢?
汉华厂的职工们已经被企业的高速增长给弄晕了,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经理又在实施什么新的想法。林振华给自己建起这样一片自留地职工们也只是猜测一番而已,没有谁去质疑它的合理性。
林振华与汉华公司之间的关系有点一笔糊涂账的味道。五叶风扇是一种专利技术,林振华是专利的所有人,从道理上说,他应当从每台风扇的销售中提取一部分专利使用费。如果他按每台风扇提取十元计算,光去年出口五十万台风扇,就应当给他支付五百万专利费。这些钱足够用于购买车间里的这些设备了。
但是,林振华没法拿到这笔钱,如果他提出要收专利费,等待他的估计就是**机关的调查了。这是一个产权关系极不明晰的时代,个人从集体企业的经营中别说提取五百万就算是拿五万块钱都会面临着无数的口诛笔伐。
既然无法从法律上拿到自己应得的专利费用,那么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