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到信,林振华呵呵一笑,想不到,当年那个摇头晃脑背毛主冇席诗词的小萝lì,一转眼竟然已经是大学生了。(未完待续

【321 人大往昔】
人民大学的校园里,林振华与何岚肩并肩地从走向东区食堂。何岚的手里拎着一个饭兜,里面装了两套饭盆和汤勺,嘴里滔滔不绝地向林振华讲述着大学校园里的种和新鲜事。林振华只是微微笑着,让这个女孩子唧唧喳喳地说个痛快。
此时正是课外活动结束的时间,校园的大喇叭响了起来,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在深情地朗诵着:
“我们在人大,人大往昔纷纷化作我们的记忆
我们在人大,人大时代时时牵动我们的思绪……”
“小华哥,你听,这个播音员叫刘大壮,是我们系的师兄呢。”何岚又找到了新的话题,浑然忘记了刚才正说得开心的另外的事龘情。
“人大往西……”林振华忍不住回头向西边望了一眼,问道:“岚岚,你们学校西边是哪呀?”
“西边?小南庄?再远点就是六郎庄?”何岚莫名其妙地回答道。
林振华问道:“人大往西,为什么会化作你们师兄的记忆啊?”
“嗯?”何岚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着,一边腾出一只手来捶打着林振华:“什么人大往西,是昔日的昔好不好?你真没文化!”
“我本来就没文化嘛。”林振华一边笑着讨饶,一边辩解道,“小芳是大学生了,杨欣也是大学生了,现在连你都成了大学生,我这个初中生当然没文化了。”
“没文化你还不谦虚?你还不好好学习。”何岚说道。
“这不都是四人帮的干扰吗?”林振华笑道。
“都什么年月了,还四人帮呢!”何岚道,“小华哥,你可真是个老古董,连我爸现在都是满口新名词了,什么价财税联动啊,什么休克疗法啊,你也该跟上点时代了?”
“别说我了,我这一把年纪了,就这样了。倒是你要考虑一下跟上时代才对,你说你的专业叫什么国民经济计划学?这也太落伍了?”林振华想起一直耿耿于怀的事龘情,忍不住对何岚说道。
何岚一撇嘴,说道:“你懂什么,我们这是给计委定向培养的专业,是所有专业里最牛的。你还别不服气,我们班就有你们江南省的文科状元,姓温,高考考了汹分呢。”
“呃……”林振华无语了:他有心向何岚解释说过几年就没有计划经济了,学这个专业的人,没准毕业就失业了,可是这话怎么能解释得通呢?说这个专业的招分高,林振华倒也是有所耳闻的,在80年代,计委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当然,即使到了21世纪,发改委的地位也是逆天的。
“何岚,你朋友啊?”迎面走过来一个姑娘,笑眯眯地对着何岚问道,同时用好奇的目光观察着林振华。
何岚大大方方地答道:“是啊,张琼,怎么样,我朋友帅不帅?”
那位叫张琼的姑娘偏着头上下打量着林振华,说道:“嗯,还真是挺帅的:哎,你朋友是干嘛的?读研还是工作了?”
“我是个工人。”林振华答道,“搬运工。”
“嘻嘻,谁信啊,何岚还会找个工人做朋友。”张琼笑道,“好了,不打扰你们了。对了,何岚,今天晚上3101有于建的讲座,你去听吗?”
“于建?是那个研究全球大循环的于建吗?”何岚问道。
张琼道:“是啊,咱们课上老师不是讲过他吗,学生会把他请来了。”
何岚转头对林振华问道:“你想不想去听?”
林振华犹豫了片竟,有心说不去,可是看着何岚带点央求的目光又有些不忍,于是点点头道:“也好,我一直想见识一下这位于专家呢。”
张琼道:“那好,你们快去吃饭,我给你们占两个座,你们可得早点过去哦。”
告别热情的张琼,林振华笑着问何岚道:“你们大学生现在都这么牛了,连找个工人做朋友都不成?”
何岚吃吃地笑着说道:“小华哥,你知道张琼说的朋友是什么意思吗?”
“呃……”林振华再次被噎着了,他这才明白这介】“朋友”是有所指的,大学生不好意思说男朋友、女朋友这样的话,于是就缩成了朋友两个宇。
“好了,本姑娘都不介意,你还这么小气呢?你就客串一下我朋友嘛,让人家羡慕羡慕我。杨欣姐那边,我替你解巅就好了。”
说着,何岚伸出一只手,挽着林振华的胳膊,还真有点要装扮一对校园鸳鸯的样子。林振华挣了一下,没有挣开,只好苦着脸任凭何岚作怪了。
在东区食堂吃了一顿学生餐之后,林振华和何岚来到了3101教室。张琼向他们挥着手,招呼他们迪去坐下,于建专家的魅力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离讲座开始还有半个小时,300个座位的大教室里已经找不到空席了:这个教室是阶梯教室,许多人就坐在台阶上,还有人坐在窗台上,即便如此,还有许多拎着马扎的学生在不停地涌进来了
“同学们,大家安静一下!”主持讨论的学生会干部走上讲台,对着麦克风喊道,“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龘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体改委特聘专家……”
………”著名的全球大循环理论的创始人,于建教授,为大家做讲座!”
“哗……”
大教室里掌声雷动,青年学生们都拼命地鼓着掌,只有林振华的鼓掌有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惹得张琼向他翻了好几个白眼。
“小华哥,你对于教授不感兴趣吗?”何岚小声地向林振华问道。
“感兴趣啊。”林振华道。
“那你怎么懒洋洋的?”
“对一个人感兴趣,不一定非要用鼓掌来表现?”林振华狡辩道。
何岚道:“你别骗我,我看出来了,你肯定是对于教授不服气:“
林振华笑道:“也不能说不服气。我和你爸爸聊过这个人的理论,我和你爸爸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觉得他的理论有点不靠谱。”
“你们两个都工科的,你们懂什么呀。”何岚不屑地说道。要论搞经营,何岚对林振华还是挺佩服的,因为她多次听父亲说起过林振华如何白手起家,创立起了现在的汉华重工。但对于经济理论或者宏观经济,何岚总觉得林振华懂得不够多,毕竟他只是一个初中生,而且还是个 工人。
掌声渐渐平息下来,于建微笑着走上了讲台,与众人寒暄几句之后,便开始讲起他的全球大循环理论了:
“全球大循环,就是把整个地球当成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每一个国家呢,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
这叫作产业分工,早在17世纪的时候,亚当一斯密就曾经指出了分工的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以前,甚至在改革开放的前期,我国经济理论界的观点,还停留在闭关锁国的思想下,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什么都要自我配套,自我循环。而与我国相反,香港、台湾、南朝鲜、新加坡等亚谈四小龙,却抓住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勇敢地参与到全球大循环中去,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说到这里,于建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产业链的示意图,然后说道:
“大家来看,这是一个全球的产业链。美国、欧洪、日本等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市场,而包括亚洲四小龙在内的发展中龘国家和地区,没有技术,也没有市场,只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在这和情况下,亚洲四小龙扬长避短,它们从发达国家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在本国和本地区进行加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把原材料加工成为成龘品之后,再出口到发达国家,获得其中的加工差价:
这样一来,亚洪四小龙是中间的加工环节,前面是设备和原材料的供应环节,后面是市场环节,就构成了一个完全的产业链条。加入了这个产业链条,你就能够保证自己生产的连续性,而且能够获得全球各国的承认,因为你的经济与他们的经济已经完全成为一龘体了。”
在说完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后,于建又把话题引回了中龘国:
“大家都知道,这两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困难也很大。我们的许多企业,原材料紧张,无法保证生产。比如说,我们国家的很多电冰箱厂,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因为缺乏压缩机,生产能力就无法发挥出来:
为什么会缺乏压缩机呢,这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在经济管理上还过于保守。事实上,在欧美市场上,有大量的压缩机供应商。我们应当取消进口配额的限制,从欧美国家敞开进口压缩机,在国内组装成电冰箱之后,再卖到国外去,搞来料加工,大进大龘出。这样一来,国内的生产潜力就得到了发挥,也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不出几年,我们就能够像亚洲四小龙一样,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000美元以上,进入小康社会。”
“哗……”掌声再次响了起来,大家都被于建描述的美好图景打动了。
(未完待续。

【322 黄冈师兄】
“好了,感谢于教授给我们带了一堂精彩的演讲,下面留出半个时的时间,同学们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于教授请教。”
学生会干部再次走上讲台,一边夸张地谄笑着请于建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一边对着麦克风向满教室的学生们说道。
“华哥,你和我爸不是总在背后嘀咕于教授吗,现在有机会了,你上去。”何岚轻轻推着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我可不是学经济学的,他说的这些,我听不懂,我只知道,他说的不对。”
“你就是嘴硬。”何岚道,“人家于教授说得多好啊,还有亚州四龙,人家都是这样做的,咱们凭什么不能这样做啊?”
林振华道:“亚洲四龙可以这样做,但我们不行,我们是大国,大国和国的发展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那你去说呀。”何岚鼓动着。她的心理也是非常矛盾的,她一方面希望于建的讲座能够让林振华服气,从而让林振华对经济理论有所敬畏;另一方面,她又希望林振华真的能够有什么理论驳倒于建,从而出一出风头。
林振华的确是拉着于建辩论一番,但他对于自己的经济学底子是非常了解的,那就是几近于零。他脑子里有不少想,但这些想很难用经济学的概念表述出来。此外,他还有一些证据是于后世的实践,现在如果说出来,恐怕只会让人笑话口想到此,他便拒绝了何岚的怂恿,安然地坐在座位上,等着讲座结束。
这叮七时候,已经有几位学生举手提出了一些问题,于建三言两语就给出了回答,赢得了一片喝彩之声。学生会干部满脸兴奋,大声地鼓动着:“太好了,哪位同学还有问题的,不要错过这个向于教授请教的机会啊!”
“我有一个问题!”
在教室中间的一个座位上,站起来一位清秀的男生,举着手向学生会干部示意。
“老规矩,你报一下你的姓名,专业,年级。”学生会干部指着那男生说道。
那男生淡淡地一笑,说道:“我是既级工业经济系的,至于我的姓名嘛,…我叫黄冈。”
学生会干部道:“好,欢迎黄冈同学,你有什么问题要向于教授请教的。”
黄冈说道:“我认为,于教授的全球大循环理论,完全混淆了一个大国和亚洲四龙这样的经济体之间的区别,这个理论对于亚洲四龙也许是适用的,但对于中垩国来说,这个理论完全是不现实的!”
“轰!”
此言一出,整个教室便炸了锅了,一些人纷纷扭头去看是谁如此狂妄,而有一些认识黄冈的人,则开始向左右邻座的学生大谈此人的轶事,讲台上的学生会干部脸色顿时变成了酱紫色,几乎就要暴走了。
在当年的校园里,学生站起来质疑教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在以往的讲座中,也有学生站起来向权威发难的情况。不过,于建可是中央领导看重的专家,各家媒体上都在传播他的全球大循环理论,黄冈这样一位刚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居然敢称于建的理论为完全不现实,简直就是在故意砸场子,拆学生会的台了。
“黄冈同学,请你不要耸人听闻。你说于教授的理论是异想天开,试问,你有理论支持吗?如果你说不出你的理论依据,那么请你就刚才的言垩论,向全校同学道歉,因为你败坏了我们人大学子的名誉!”
人民大学不愧被称为第二党校啊,学生会干部这一番话,说得义正辞严,滴水不漏,就算写到党代会决议里去,也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
黄冈向旁边的学生说了一句什么,旁边的学生纷纷站起来,给坐在里面的黄冈让出一条路。黄冈挤过过道上的人群,走到讲台上,对学生会干部说道:“请给我几分钟时间,我来证明一下于教授这个理论的错误。”
“你……”学生会干部被憋住了,他回头向于建递了一个征诲的眼神,于建摆摆手道:“让他讲嘛,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嘛,呵呵,呵呵。
他的话说得挺开通,但那笑声却分明有些生硬,看来这位专家也是被黄冈的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