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做出这么高精度的镗床?”
卫景文轻声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我们设计了一套铿刀杆滑枕的自动补偿机制,已经完美地解决了低头问题。”
胡津听到说起技术问题,眼睛里便泛出了光芒,他对卫景文问道:“这位同志,你们说你们设计了自动补偿机制,具体是怎么做的,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卫景林振华,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卫老师,这个东西咱们不保密,你就。”
“好。”卫景文答道,他拿起桌上的铅笔在纸上画了个小图,交给坐在自己对面的胡津,同时说道:“我们的补偿机制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你一看就明白了。”
胡津接过图纸看了一眼,感叹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其实我们也搞了这样一套补偿机制,比你们的可能还要简单一些呢。不过,即使是解决了铿刀的低头问题,我们目前精度也只能达到0。04,你们为什么就能够达到0。02呢?”
林振华道:“这很简单,就是因为我在前面跟你说起的配件质量和装配水平问题,这个问题靠你们858厂是无法解决的。”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真想到你们那里去参观一下。”胡津喃喃地说道,“你们在配件生产和装配方面,有什么诀窍没有,能不能向我们传授一下?”
这就是技术宅的特点了,不管此前有过什么冲突,一涉及到技术问题,胡津就把前嫌都忘记了。作为厂里的技术处长、总工程师,他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听说一家地方企业居然做出了比自己精度更高的机床,他觉得实在是有点坐不住了。
林振华向胡津递了一个抱歉的笑容,意思是,没门。然后他转向洪丰,说道:“洪副主任,你也看到了,858厂在数控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但其他方面的水平远不及我们汉鲁机床公司。既然科工委希望能够为国防工业提供最好的装备,那就应当把试制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任务交给我们汉鲁机床公司,而不是从部门利益出发,光想着照顾系统内的企业。”
“这是不可能的。”洪丰大摇其头道,“林经理,你们汉鲁机床公司是地方企业,怎么可能参与国防系统的产品开发呢?”
林振华道:“洪副主任,这个恰恰就是我想向你提出来的事情。当今世界,国防工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装备越来越多,单凭国防工业系统内部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了。世界各国的国防工业,都是采取向私营企业开放的方式,允许私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只有我们国家到现在还在维持这种自我封闭的体制。你可以想想,一个系统的力量,怎么可能与一个国家的力量相比?更何况,咱们国家的实力与西方国家相比还远远比不上,一个系统的力量就更为微弱了。”
宋定祥说道:“林经理,你这样说,就是根本不了解国防工业的特性。我们国防工业是具有高度保密要求的,让地方企业参与进来,万一泄密了怎么办?”
林振华冷笑道:“宋局长,咱们国防工业真有这么多需要保密的东西吗?咱们已经从德国进口了0。02毫米精度的铿床,你们0。05毫米精度的镗床还保什么密?谁还会关心这个指标?我们在机床制造方面开展合作,就算是涉及到精度、加工能力方面的资料泄露出去了,敌人又能从中分析出什么问题来?”
洪丰听到此处,皱了皱眉头,对宋定祥问道:“老宋,有些事情,也不必太敏感?过去咱们搞两弹一星的时候,也有很多地方企业参与的。只要我们把最核心的内容保护起来,一些枝节的事情,并不需要过于保密?”
宋定祥道:“洪副主任,你说得很对。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回去以后会认真地研究一下,否有一些可以解密的。不过,具体到汉鲁机床公司,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81zw。)可能还有一些特来”,…”
“什么特殊?”洪丰问道。
宋定祥看了看林振华,把嘴俯到洪丰的耳边,小声说道:“洪副主任,你不知道吗,汉鲁机床公司并不是国营企业,它是有美资背景的,严格地说,是三资企业。”(未完待续)

【343 技术溢出】
听到宋定祥的话,洪丰愕了一下,他是当领导的人,事先对这些事情了解得不够深入。今天这场会谈的主题本来也不是与汉鲁机床合作,而只是谈谈从汉鲁机床手里收购这些芯片而已。大家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汉鲁机床的渠道再获得更多的芯片,所以也没人在乎它的所有制是怎么回事。
刚才林振华与宋定祥、胡津等人斗法,洪丰是看在眼里的。林振华提出的思路,给了洪丰以很大的启发。其实他心里也非常明白,858厂以及其他的一些系统内的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实力有限,不足以为整个系统提供足够的装备。林振华建议科工委系统向地方企业开放,允许地方企业参与军工生产,这个想法洪丰是比较认同的。
但如果汉鲁机床公司是三资企业,这个问题就变得比较复杂了。从洪丰的心理来说,国企是最可信赖的,私营企业次之,三资企业几乎就不在考虑之列了。他抬头看看林振华,问道:“林经理,刚才宋局长说,你们汉鲁机床公司有美资的背景,这个情况属实吗?”
林振华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了看陈天。陈天呵呵一笑,对洪丰说道:“洪副主任,这件事情,等会后我专门跟你说。不过我在这里可以表一个态,振华的汉鲁机床公司,在政治上是可以信赖的。”
“嗯,好。”洪丰点了点头,不再追问细节了。他知道陈天是安全部门的人,政治敏感是足够的,既然他敢替汉鲁机床公司背书,那么这家公司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样,林经理,你提出的国防工业向私营部门开放的建议,非常有意义,我会提交科工委办公会议进行讨论。五轴芯片这件事情,我们还是会充分尊重你们的想法的。现在你能不能跟大家详细地说一下,你对于我们双方的合作,是如何考虑的?”洪丰说道。
林振华道:“完全可以。各位领导,我们几个这次到科工委来,就是希望与科工委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我们双方在本质的目标上并没有冲突,都是为了国强民富,所以我们的合作基础是稳固的。
我认为,国防工业坚持保密要求,是没错的。但过于强调保密,甚至于在一些并不特别具有保密价值的问题上也进行保密,并不利于国防工业的发展。一个好汉三个帮,科工委能耐再大,也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而在这方面,数以万计的地方企业是完全发挥作用的。”
“嗯,说得不错,你,你们打算如何发挥作用。”洪丰问道。
林振华道:“我们希望科工委能够把我们列为国防工业的装备供应商,我们汉鲁机床公司有非常丰富的机床设计和制造经验,而且随着我们与美国斯皮舍尔公司的合作,我们的技术水平将会有一个明显的飞跃。我们希望科工委派出专家去考察我们公司,明确哪些装备可以由我们公司来提供。比如说这一次我们获得五轴芯片之后,已经制订了一个开发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计划,科工委只要把你们对五轴加工中心的需求告诉我们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
“这明明是你们另起炉灶,我们858厂完全有能力设计和制造五轴机床的。”胡津忍不住发话了。
林振华问道:“胡处长,我们且不说你们的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是否比我们汉鲁机床公司强,即使是你们的水平更高,你们的生产能力足够吗?”
“当然足够,我们完全能够满足科工委下属各企业的需要。”胡津说道。
林振华哑然失笑:“胡处长,需要五轴机床的,并不只有你们科工委系统?全国有无数的工业企业都需要高端的加工设备,你们都能够满足吗?”
“他们……他们……”胡津支吾起来了。他有心说地方企业的事情与他无关,但这样一来,岂不方上还得另外建立一套装备生产体系,这依然是另起炉灶的概念了。
林振华道:“胡处长答不上来了?事实上,不管你们搞不搞五轴机床,我们汉鲁机床都是必须要搞的。你们军工系统需要,地方企业也需要,未来我们还可以考虑进行出口。因此,五轴机床的设计和制造,应当以我们地方企业为主,我们可以接受科工委的订货,而且在价格上也可以给科工委以充分的优惠,当然……”
说到这,他拿眼睛瞟了宋定祥一眼,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他本来打算说再便宜也不能100块钱一台,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大家好不容易把梁子揭过去了,他又何必再去打老宋的脸呢。
“那我们858厂干什么?”胡津问道,照林振华这样一说,没858厂什么事了,厂里好几千口人还指望着靠五轴机床项目来发奖金呢。
林振华道:“胡处长,858厂和我们汉鲁机床公司,可以建立起合作关系啊。据我所知,你们在数控技术方面有不少绝活,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指点。我们双方可以形成一种战略性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数控机床。未来一部分机床在我们汉鲁机床公司生产,另外一部分在你们858厂生产。你们生产的机床不仅仅供应军工系统,还可以供应到地方上来,这不比你们守着军工的一亩三分地刨食要强得多?”
“这个恐怕不行。”胡津摇头道,“我们是军工企业,我们开发的技术是保密的。”
“这个问题也是我想和洪副主任谈的。”林振华道,“前一段时间,我在人民大学和一些搞经济的学生聊了一下,他们告诉我一个词,叫作技术溢出。一个部门开发的技术,如果永远都窝在自己的手里,是非常可惜的,应当能够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咱们国家过去几十年中对军工科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形成了许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可是这些技术却未能投入到国民经济建设领域,这是极大的浪费啊。”
林振华在这里使用的技术溢出这个概念,与其原始含义是不同的。经济技术溢出,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投资时,其带去的技术会对东道国的企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从而带动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发展。林振华在此借用这个概念,是提出让国防军工领域的技术转移到民间,带动民间的技术发展,二者有一些相似之处。
听到林振华的话,陈天补充道:“振华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发达国家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是高度相关的。美国在二战中为军事目的而开发的计算机技术、核技术,在战后都迅速应用到了民用领域。美国最近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也是一个军事计划,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在军事上的进展,远远不及其对民用科技的推动。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军工发展,也应当借鉴美国的这种模式。”
“小张,把这个问题记录下来,会后形成一个简报,请几位主任都看一看。”洪丰对旁边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道,显然,林振华和陈天说的这些,都让他觉得很有价值。
林振华讲完大道理,接着便回到了现实,他说道:“858厂目前拥有的一些技术,其实对国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保密价值了。人家也同样拥有这样的技术,你即使是拿个大喇叭对着人家喊,人家也懒得听。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保密的对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民用工业。”
“呵呵,让小林这样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呢。”洪丰笑了起来。
林振华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之前大家都不觉得,一经捅破,发现实在是很可笑。有些技术,国外已经有了,军工系统也研究出来了,只有中国的地方企业不掌握。这个时候,国外对中国封锁是可以理解的,但军工对民用封锁就很荒唐了,这不是自己人和自己人过不去吗?
“老宋,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一下,我们认真清理一下,看看系统内有哪些技术是国外已经搞出来,咱们没有必要保密的,该解密的就解密。”洪丰向宋定祥吩咐道。
宋定祥赶紧把这话记录在笔记本上,同时回答道:“好的,我们尽快去办。”
“也不能全解密,保持适当的神秘感也是有必要的。”陈天提醒道。
“这个是自然的,不劳小陈提醒了。”洪丰答道。
陈天这个提醒当然也是有道理的,国防工业里的保密有两项目的,一是为了避免自己独家掌握的技术被外国人掌握,另一个则是为了掩饰自己所达到的能力,起到战略上迷惑对手的作用。陈天所说的,就是后一项目的,万一稀里哗啦全部解密了,国外一看,原来中国的军工实力是这种情况,那对于国防安全也是会带来影响的。
洪丰对此当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如何把握技术转移与保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不过,有了这个想法,具体如何去做,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未完待续)

【344 合作愉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