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5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叫趁火打劫?林振华的计划。就是彻头彻尾的趁火打劫。
经济与就业部长克拉托迟疑地说道:“林先生,恕我直言,你们这个要求,未免太过于……苛刻了吧?
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部长先生,我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不但对我们中国有好处,对于葡萄牙也同样有好处。你想想看,过去中国商船是停靠在欧洲各个港口的,如果我们拥有了塞图巴尔和阿威罗这两个港口,未来大多数的中国商船就会停靠在这里,这相当于把原来分散在各国的港口收入都转移到葡萄牙来了,这对于葡萄牙来说,难道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吗?”
“这倒也是。”克拉托眼前一亮,可不是吗,现在中国商品肆虐欧洲,每天停靠在欧洲各大港口的中国商船不计其数。如果这些船都停到葡萄牙来了,这些港口收入不都归了葡萄牙了吗?中国商品在葡萄牙卸船之后,肯定还要通过公路、铁路运往欧洲各国,由此带来的过境交通的费用,也是非常可观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反正商船总是要靠岸的,靠哪个港口都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经营的港口,可以省掉无数的麻烦,所以自然也是会选择停靠在葡萄牙这两个港口的。
“克拉托,你认为中国人的这个方案,我们可以接受吗?”达克鲁斯见克拉托若有所思的想法,忍不住小声问道。
克拉托也小声地答道:“达克鲁斯,我觉得这个方案对我们是有利的。目前这两个港口的经营也非常困难,交给中国人去经营,也许能够起死回生也是难说的。”
“嗯,原来如此。”达克鲁斯点点头,不过,这样大的事情,他是不可能马上表态的,他转头看看林振华,说道:“林先生,请你继续吧。”
“第二,我们希望收购葡萄牙国家电力集团的一部分股权。”林振华继续说道。
“这个不太可能。”达克鲁斯马上说道,不过,这一回他的口气没有那么干脆,而是带上了几分商量的意思,“林先生,电网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恕我们不能把这样重要的基础设施交给你们运营。”
林振华笑道:“部长先生,我觉得你是不是太敏感了。我们是企业,而且中国和葡萄牙之间也不是敌对关系,我们没有任何必要去控制你们的电网。我们所以希望获得国家电力集团的股权,只是因为电力集团的股权是最可靠的,它是不可能破产的。”
一个国家里面,各类企业都有破产的可能,但涉及到民生的水、电、气等部门是不能破产的,除非这个国家的百姓不再用水、用电、用气了。只要电网还在运行,老百姓就得交电费,这就构成了电力公司的收入。
林振华此前跟黄岗说想效仿当年的欧洲列强,控制对方国家的海关,以关税作为欠款的担保,但这在现代国际秩序之下,是行不通的。而拿一个国家的电费来作为担保,看起来就显得和谐多了,在许多国家,电网是由私营企业运营的,外国企业参股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如果我们能够参与葡萄牙国家电力公司的运营,我们将设法筹措资金,在葡萄牙海滨新建两个大型的风力发电场,从而改变葡萄牙的能源结构。”林振华紧接着又抛出了一个大馅饼,弄得葡萄牙方面的官员们眼睛又发直了。
风电可是时下最时髦的东西,葡萄牙一直想上风电项目,却苦于资金不足,现在中国企业愿意掏钱在葡萄牙建设风电项目,这可真是从天而降的大馅饼啊。
“林先生,我不得不承认,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谈判者。”达克鲁斯无奈地说道,“你提出来的条件,总是让人无法拒绝的。”
林振华笑道:“部长先生,你过奖了,其实我只是比较真诚而已。”
咳咳!黄岗赶紧掏出手绢,捂住了嘴,装出咳嗽的样子,其实他只是想掩饰忍俊不住的笑意。这个黑到骨头里去的林振华,居然还好意思跟人家说什么真诚。
(未完待续)
【720 正是抄底好时候】
开始时剑拔弩张的一场谈判,随着林振华的侃侃而谈,渐渐变成了一次把酒言欢的盛宴。原本对于中国企业收购葡萄牙企业的行为怀着强烈愤慨之情的葡萄牙官员们,在听完林振华介绍的方案之后,一个个都转怒为喜,乐不可支。他们开始相信,林振华的确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原汁原味的活雷锋。
林振华的诀窍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把原来均分给欧洲各国的利益,都拿到葡萄牙一个国家来。葡萄牙也就是1000多万人口,随便有几个投资项目,就能够带来很明显的增长。中国在走向欧洲的过程中,也迫切需要一个桥头堡,葡萄牙恰好就充当了这么一个桥头堡的角色。
“我们相信,葡中两国之间是有广泛的合作前景的,中国需要葡萄牙,葡萄牙也需要中国,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地久天长。”
在谈判结束之后,达克鲁斯用深情的语言进行了总结,他不再觉得这些中国人是来趁火打劫的,相反,他认为中国对待葡萄牙的态度,简直比与葡萄牙同根同源的欧盟其他国家还要真诚。
“达克鲁斯先生,非常感谢你对中葡合作前景的祝福,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葡萄牙是一个发达国家,我们也希望中国能够在各个方面得到葡萄牙的帮助,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黄岗乐呵呵地应道。他已经看出来,达克鲁斯以及其他的葡萄牙官员对于中方所提出的方案是非常赞同的,而这个方案对于中方来说,自然也是非常有利的。
中方的方案迅速地被提交给了葡萄牙国会进行审议,在财政破产的威胁之下,国会也无法提出反对的意见,这个方案最终得以高票通过。
要细细地追究起来,也不能说这个方案对葡萄牙方面没有一丝的损害。最起码,港口、电网等设施落入他人之手。大量的利润被白白拿走,这种事情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但葡萄牙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谁让它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寅吃卯粮,把整个家底给折腾空了呢?
趁着中国代表团还没有离开葡萄牙。葡萄牙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签约活动,办得闹闹腾腾的。大批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闻风从中国赶过来了,开始对港口、电网等设施进行考察,制订进一步开发的策略,葡萄牙全国上下呈现出了久违的欣欣向荣的气氛。
企业领导人们向来只负责大政方针,具体的事务是轮不到他们去管的。在密集的签约仪式结束后,谈判代表团的成员们陆续启程。离开里斯本。在机场候机的时候,顾嘉骅对林振华喜滋滋地聊起了这一次的葡萄牙之行:
“振华,我看你搞的这个葡萄牙模式不错啊,以后是不是欧洲各国找咱们借钱的时候,咱们都可以来这样一手呢?”
林振华笑道:“老顾,你们国企的信息也太闭塞了。我告诉你吧,这可不是什么葡萄牙模式,这个模式在咱们国内。叫做抄底模式。国内的很多民营资本,最近都看中了欧洲这块肥肉,想趁着欧洲经济衰退之际。抄底购买他们的优质资产呢。”
“这个说法我倒是听说了,不过,细节我的确不太了解。”顾嘉骅坦承道。
林振华介绍道:“这几年,欧洲经济不景气,尤其是制造业的衰退非常严重,许多中小企业都濒临破产,大企业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这些企业虽然经营不行,但它们的技术水平可是没说的,很多企业都有上百年的技术沉淀,有不少独家的绝活。咱们国内的企业不缺钱。但技术方面与欧洲企业还有差距,所以趁着眼下这个时机,就纷纷到欧洲来收购这些老牌企业,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这方面,你们星北重机可有些落后了。”
“收购欧洲的企业?这得花不少钱吧?”顾嘉骅道,“我们星北重机不是观念落后。而是一时凑不出这么多流动资金啊。你知道的,我们最近新建了一个生产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所以就算看见了这块肥肉,也没这么大的胃口能够吞下去啊。”
林振华用不屑的口吻问道:“老顾,你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就赶紧给自己开脱了。什么胃口大小,这样吧,我说一家企业,你看你是不是知道,意大利的aosic公司,听说过吗?”
“废话,我怎么会不知道?它是一家专业做精密滚珠丝杠的老牌企业了,我们公司的精密机床上也经常用这个牌子的丝杠。”顾嘉骅说道,作为一家机械集团的老总,他多少还是有一些这方面的常识的。
林振华又问道:“这家企业日前已经因为业务萎缩,而挂牌准备出售了,你估计一下,收购它需要花多少钱?”
“收购aosic?怎么……不也得几千万欧元吧?”顾嘉骅不确定地说道。在他印象中,这家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名气很大,它生产的滚珠丝杠比星北重机生产的机床要知名得多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知名品牌一直都有一种本能的崇拜感,顾嘉骅的这个猜测,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
林振华嘻嘻笑着伸出三个手指头,说道:“350万欧元,全部拿下。”
“才350万?合……也就是3000万人民币吧?这也太便宜了吧!”顾嘉骅大惊,“我们正缺这方面的生产能力呢,振华,你赶紧帮我接下来。”
“晚了。”林振华撇着嘴道,“我们浔阳那个老冯的茂乔齿轮公司,已经把它买下了,连技术带品牌,一锅端。以后你们想买aosic丝杠,就只能去找老冯了。”
“茂乔齿轮公司?它不是生产齿轮的吗,买什么丝杠啊,这不是跄行嘛!”顾嘉骅惋惜地诋毁着,其实他心里也知道,齿轮和丝杠还真不算是离得太远的东西,都属于机床零件,甚至可以说丝杠其实也就是齿轮的一种。
“现在知道后悔了吧?”林振华幸灾乐祸地问道,“现在我们浔阳的那些民营企业都在拼命打听来欧洲抄底的事情。抄一家欧洲企业过来,花上几百万欧元,抵得上过去花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效果呢。”
“哎呀,听你这样一说,我们的确是落后了。”顾嘉骅拍着大腿说道,“对了,振华,我知道你们汉华向来都是嗅觉灵敏的,这一次在欧洲也没少弄到好东西吧?怎么样,跟老哥说说,你们收购了什么好企业?”
林振华摇摇头道:“我们倒还真没怎么去凑这个热闹,也就是我的总经理项哲闲得无聊,安排着买了一家搞燃气轮机材料的公司、一家搞汽车发动机设计的公司、两家专业生产冲压机械的公司、一家模具厂、两家……”
“这还算少啊!”顾嘉骅没等林振华算完就跳起来了,“小林,你可太不够朋友了,这样好的机会,你居然不跟你老哥打个招呼,吃独食这个毛病可不好。”
林振华也是习惯了顾嘉骅这种耍无赖的作风了,两个人年龄上差了近20岁,但这些年打打闹闹,也成了忘年交。顾嘉骅的管理风格比较严谨,鬼点子远不如林振华多,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他总要让林振华给他出主意。
看到顾嘉骅又急眼了,林振华笑道:“这可不怨我,谁让你老顾成天忙着应酬,没时间到我们浔阳去坐坐。这种事情,总不能让我再千里迢迢跑到星北去向你汇报吧?”
“这我不管。”顾嘉骅道,“你赶紧跟我说说,现在还有什么好机会,你一定得让给我。我们星北重机好歹也是国有重点企业,这样的事情如果落在你们汉华后面,国资委可饶不了我。”
林振华说出这么长一番话,正是为了把顾嘉骅的争强好胜心吊起来,如今听顾嘉骅这样一说,他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说道:“要说机会嘛,倒是有一个,不过,涉及到的金额比较大,你们不是说没有流动资金了吗?”
“只要值这个价钱,金额什么的,还不好说吗?”顾嘉骅道,“星北的几家银行天天追在我屁股后面,问我要不要贷款。不吹牛地说一句,只要我老顾愿意,二三十个亿那是随随便便就能够贷到的。”
“二三十亿,嗯,差不多吧。”林振华坏坏地笑着说道:“对了,老顾,你说的是欧元还是美元?”
“什么欧元、美元,是二三十亿人民币!”顾嘉骅脱口而出,说后,他才反应过来林振华的潜台词,不禁瞪大了眼睛,问道:“怎么?你的意思是说,要花到二三十亿美元?”
林振华呵呵地笑了起来:“可不是二三十亿美元吗?你知道我说的是哪家企业?”
“哪家?”顾嘉骅的好奇心彻底被勾起来了,光抄底的费用就要几十亿美元的企业,在欧洲也没多少家了,他即便是不打算去收购,光听听这个消息也挺有意思的。
“是我们的老冤家,alk!”林振华悠悠地说道。
“alk居然要被收购了?”顾嘉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黯然,“这真是风水轮流转,不是冤家不聚头啊。”(未完待续)
【721 科尔巴赫工厂】
德国小城科尔巴赫,alk的一家精密机床厂就建在这里。曾几何时,这家工厂风光无限,每天都有大型集装箱运输车往来于工厂与火车货场、莱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